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

誰想要?

跪在地上的十四位知府和四位知州猛地一擡頭,眼睛閃過一抹狂喜,但亦是有着一絲絲疑惑不解。

官場有着很明確的升遷制度,別說僅是正五品的徐州知州,哪怕是徐鴻這種正四品的松江知府,亦是不能直接升任地方巡撫。

巡撫,代天子巡視一方,這是一個極有實權的官職,通常還是一省的最高長官。

雖然鳳陽巡撫通常授職正四品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但京官曆來比地方官高三級,何況鳳陽巡撫是掌管南直隸北部地區。

正是如此,這種地方知府升任鳳陽巡撫是前所未有的,若是他們這些不受重視的知府能抓住這個機會,簡直是一步登天。

但面對如此有些夢幻般的誘惑,他們心裡亦是有所不解,爲何皇帝突然向他們拋出如此誘惑的官職呢?

自天子南巡以來,他們是惴惴不安,而剛剛被摘去烏紗帽,心裡都已經在猜皇帝是不是要將他們所有人免職了。

若是其他皇帝可能沒有這種魄力,但眼前的帝王自登基以來,不僅用鮮血清洗朝廷的清流一派,而且做事從來都是雷厲風行。

“陛下,臣等何德何能,不……不敢有此妄想!”徽州知府方伯鬆心知他們不治罪已經是萬幸,卻是小心翼翼地道。

其實這亦是一種試探,誰都不比誰蠢,即便他們再如何貪戀鳳陽巡撫一職,但總歸得弄清其中的原由。

朱祐樘一直信奉的是陽謀,亦是打開天窗說亮話:“你們一些人確實是無德無能,朕的禁銀政令可有認真執行,至今成效幾何?”

雖然王越出馬後,爲了配合奪取九州島的計劃,確實有意放縱這些知府。只是朝廷不施壓,並不代表他們就可以打醬油。

即便他現在真將十四位知府和四位知州免職,這些官職亦算是咎由自取。

“臣等有罪!”徽州知府方伯鬆等官職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亦是低着頭認罪道。

朱祐樘戲謔地望着在場的官員,顯得似笑非笑地道:“不請臣治罪嗎?”

劉瑾是一個擅於揣測人心的太監,卻是知道這些官員都是口是心非。現在烏紗帽被收走,他們都是惴惴不安,亦是不敢再說那種易於授柄於皇帝的場合話了。

“臣願爲陛下效勞,雖死無悔!”徽州知府方伯鬆等官員卻是表態地道。

若烏紗帽沒有被摘走,他們確實不願淌這趟渾水,更願意呆在自己的位置上繼續裝傻充愣吃香喝辣。

只是現在的情況明顯不同了,他們內心正在飽受煎熬。

此刻即便是死,亦要保着自己的烏紗帽。以前他們或多或少害怕那些官紳,但跟自己的烏紗帽相比,簡直屁都不是。

朱祐樘已經算是一個帝王心術的大成者,便話鋒一轉:“朕不是不講理的人!自古法不責衆,你們十四位知府和四位知州總不能全撤了,王閣老亦因此而不得不跟你們軟磨硬泡,而朕亦認爲王閣老所言在理!”

“臣……臣等有罪!”徽州知府方伯鬆等官員雖然感受僥倖,但亦是背脊發涼地道。

按說,他們此刻是應該開心的,畢竟皇帝現在的態度很明確,不會將他們十四位知府和四位知州一棒子打死。

只是因爲這個而保住烏紗帽,既是一種僥倖,又是一種悲哀!

何況他們亦是聽懂言外之意,皇帝雖然有些顧慮,但亦不是不能將他們十四位知府和四位知州一棒子打死。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上揚,便是拋出自己的一套方案:“你們雖不至全部革職,但亦不能讓一些不稱職官員濫竽充數。今以禁銀令政令成效爲考察標的,你們十四位知府和四位知州在所轄的府城和縣城稱以報商家數目,朕或王閣老會派人喬裝客人以白銀購物,凡收銀爲黑店。轄區黑家排名前二,即刻革除官職!”

末位淘汰制,這是後世刺激員工工作熱情的最有效手段。

其實很多工作並不是不能完成,而是給予他們的壓力還不夠大,而今朱祐樘決定採用這種制度來鞭策自己的臣子。

“臣等遵旨!”池州知府吳信等官員暗自叫苦,卻是隻能規規矩矩地道。

儘管他們心裡暗暗叫苦,但懸着的石頭總算落下了。畢竟他們做得確實不好,而今皇帝僅僅除掉禁銀令成效最差的兩個官員,已經算是一種寬仁。

不過他們亦是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若是他們真成爲成績最差的兩位,那麼他們恐怕不僅僅面臨丟官那般簡單了。

以現在的形勢,成績最差恐怕跟庇護地方鄉紳脫不了干係,甚至他們原本就跟地方官紳已經狼狽爲奸。

朱祐樘很滿意這幫臣子的反應,便頂着手中的烏紗帽微微一笑:“有罰便有賞!若轄區沒有店家行銀者,亦或者是你們成績最佳者,這頂鳳陽巡撫的烏紗帽便是他的了!”

繞了一大圈,事情又回到了鳳陽巡撫這一頂烏紗帽上了。

啊?

若剛剛是一種來自業績考覈的緊張感,那麼看到朱祐樘指尖上的烏紗帽,現在便是內心一陣狂喜。

“陛下,臣乃徐州知州,不敢有此妄想!”徐州知州徐望相的眼睛閃過一抹不可察的亮光,卻是憨厚地表態道。

朱祐樘深深地打量一眼這個憨厚的胖官員,亦是進行表態道:“朕對你們知府和知州一視同仁!只是知州轄區不及知府,商家數目更是差距極大。若一州和一府轄區皆無人行銀,大府可任鳳陽巡撫,而知州只能委升正四品知府!”

“陛下聖明如燭,臣等雖才疏,亦願爲陛下竭盡所能!”徐州知州徐望相等四位知州彷彿看到了康莊大道,當即便欣喜地表態。

且不說他們能夠角逐那高高在上的鳳陽巡撫一職,即便地方知州到正四品知府,這一步已經不小了。

聖君啊!

池州知府吳信等知府看到朱祐樘如此表態,卻是不由得暗自佩服眼前的帝王。

都說當今皇帝賞罰分明,還真的一點都不假。此次既有處罰,亦是有獎賞,關鍵還有着比較清晰的判斷標準。

即便是對小小的知州,竟然亦沒有剝奪角逐的權利,而是同樣給予明確的參賽資格,更是考慮到了特殊的情況。

徽州知府方伯鬆同樣想通這一點,顯得若有所思地望向徐鴻。

若不是皇帝對官員重能力和政績,徐鴻這位才入官場幾年的官場菜鳥,又怎麼可能已經是正四品松江知府呢?

天子南巡,既是對他們地方長官的一種考驗,但亦是一種機遇。

一時間,全場只有各自的呼吸聲,已經開始權衡各自的利益,着眼於這一場考驗和機遇。

朱祐樘將手中的烏紗帽丟在案上,顯得淡淡地道:“你們的烏紗帽都留在這裡,朕準允你們在此期間不戴烏紗帽處理公務。你們是要將烏紗帽永遠留在這裡,還是在朕回京時回來取,亦或者是想要鳳陽巡撫的烏紗帽,接下來便看你們所作所爲了!朕乏了,全都退下吧!”松江知府徐鴻全程都像個旁觀者,亦是規規矩矩地向這位帝王行告退之禮。

朱祐樘對住所並沒有過於挑剔,雖然這座驛站遠不及紫禁城,但這裡的上房頗有江南之風,而且亦是不斷給人驚奇。

靜妃一襲長裙坐在窗外,那纖纖玉指正在彈奏,此刻的心情好極了。

曾經作爲商賈之女北上,她沒有想過不能回來,畢竟身份決定她很難留下,所以她認爲自己還會重返江南。

只是造化弄人,她不僅留下了,而且還是高高在上的貴妃,所以這一生註定只能留下在紫禁城中。

誰能想到,這才短短几年的工夫,她竟然可以重返江南,而且還是跟隨自己的帝王夫君衣錦還鄉。

朱祐樘讓宮女不必驚動,宛如普通人家的夫君般來到蘇允兒身旁道:“靜妃,今日怎麼有如此雅興?”

靜妃看到朱祐樘出現,亦是起身盈盈一禮:“回陛下的話,臣妾見到窗外的榆錢樹,心中見喜,故有此一奏!”

朱祐樘看着外面的榆錢樹,又想到身處揚州,便是微微一笑:“畫舫乘春破曉煙,滿城絲管拂榆錢。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雨過隋堤原不溼,風吹紅袖欲登仙……”

“陛下若非帝王,定是青樓最受歡迎的才子了!”靜妃早已經領教到朱祐樘的種種厲害之處,不由得輕輕一笑。

朱祐樘習慣性地將佳人摟起,卻是進行試探道:“聽聞今年蘇州花魁乃百年一遇的大美人,各種技藝俱爲頂尖,今仍爲處子之身,只盼朕前去採擷。你說朕陪你到了蘇州,該不該去一趟呢?”

“陛下,臣妾怎麼覺得你又在算計呢?”靜妃伸手摟着朱祐樘的脖子,卻是歪着脖子似笑非笑地道。

朱祐樘看着懷中的美人,卻是不由得一愣:“朕算計?”

“陛下既不憂慮子嗣,又不是好色之君,豈不是另有所圖?”靜妃的眼睛很漂亮,卻是閃過一抹聰慧地道。

“朕只是想看你是否生妒?”

“臣妾自認不輸於她!”

朱祐樘的慾望被點燃,便抄起靜妃朝已經佈置好的龍牀走去:“是嗎?朕倒要瞧一瞧,愛妃今日是否有長進!”

話分兩頭,一衆知府知州走出驛站大門。

原本因剛剛面聖而略顯疲憊的面容,在瞬間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腳步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當即變得慘白如紙。

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不遠處那具被斬首的屍體上,屍體周圍的血跡還沒有乾涸,形成一片觸目驚心的血河。

那個落在地上的頭顱既熟悉又感到陌生,正是剛剛還跟着他們一起進去的鳳陽巡撫李木,讓這羣平日裡威風凜凜的知府們感到一陣莫名的寒意。

“這……真的死了啊!”

“此種惡人,你們認爲值得同情嗎?”

“我族女子被外夷欺負,這些簡直是禽獸,當斬!”

……

徽州知府方伯鬆等知府在一陣驚慌過後,亦是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對被斬首的鳳陽巡撫李木進行了譴責。

雖然皇帝雷厲風行般的斬首讓人心驚,但平心而論,像李木這種充當保護傘讓我族女子被外夷欺負的禽獸,簡直是死不足惜。

“各位大人,下官轄區還有一些急事要處理,在此先行告退了!”徐州知州徐望相反而看到天子的賞罰分明和雷厲風行,便是率先告辭道。

揚州算是南直隸的中心地帶,而徐州在南直隸的北端,卻是有着不短的距離。

“他這是急不可耐了啊!”

“都說徐望相是官迷,今日一見果然所傳不虛!”

“咱們別在這裡說話了,都可去努力一把吧,可別讓他得了好事!”

……

徽州知府方伯鬆等知府看着急於離開的徐望相,卻是已經猜到徐望相的心思,不由得紛紛進行貶低和警惕道。

徐望相就像是一條鰻魚,在場的所有官員其實都坐不住了。

以他們對徐望相的瞭解,此次必定是要全力以赴,甚至會做到轄區的商鋪沒有一家敢再收受白銀。

且不說他們都想要爭得鳳陽巡撫一職,此次面臨兩個免官名額的壓力,所以都要以徐望相爲目標。

若是他們此次成功禁銀,便能以轄區的優勢搶得鳳陽巡撫一職,但轄區越大必然容易出現的破綻更大。

正是如此,他們知府有利亦有弊,接下來只有全力以赴了。

“走!”

在場的官員此次都是輕裝而來,現在知道是爭分奪秒的時刻,特別看到徐鴻竟然騎馬返回松江,卻是紛紛趕回自己的轄地。

原本已經是黃昏時分,除了揚州知府回到揚州城辦差外,全都抱着赴死般的決心返回自己的轄區。

他們感到自己頭上涼颯颯的,是那般的不自在,只是這反而像是緊箍咒,讓他們心知要麼被地方鄉紳欺負,要麼就是不死不休。

南直隸,十四知府和四位知州都像被打了雞血般,註定將會掀起一場大風暴。

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127章 刺駕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73章 餘波5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