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

“是嘍!”店小二高唱一聲,“給老客上酒嘍!”忙不迭便下樓去了。頃刻已安置停當,範時繹也不勸酒,自己也不喝,只撿着飯菜自用。蔡懷璽和錢蘊鬥二人卻甚放肆,左一杯右一杯一碰即飲,那喬引娣幾乎不動箸,怔怔地只是想心事,範時繹也不敢多勸。因此,這餐晚飯儘自豐盛,卻吃得十分沉悶。漸漸地,西南那桌客人的行令聲倒漸漸聽進去了。

“猜謎兒太費神了,”靠窗一個三十多歲的白胖子說道,“總是賈先生贏。本是請他吃酒,倒弄得我們都醉了——我們換酒令,要先說一個字,加個字又成一個字,去掉偏旁換個偏旁仍成一個字,末後加個俗語不能離題——”旁邊一個年輕一點,留着八字髭鬚的說道:“石江,你這不是吃酒,是難爲人嘛!什麼這個字那個旁,羅唣死了,今兒我們齊心合力,贏了這個賈仙長,也就不枉了這個東道了。”

範時繹聽着瞥眼看去,果見石江挨身坐着一個道士,也沒穿八卦衣,只頭上挽了個髻兒,披着雷陽巾,年紀不過二十歲上下。不禁暗想:這就是那個“賈仙長”了①賈道長、賈士芳,又名文瑞,北京白雲觀道士,可能會按摩、氣功之術。據《清世宗實錄》等記載,雍正七年允祥薦爲雍正治病,無用遣出,次年李衛又薦入官,兩個月後被處死。本卷第十二、三十、四十一、四十六回多次寫到他,成本卷中一個毋穿性人物。,這麼年輕,能有多少道行?思量着,聽賈道士說道:“我知道你們的意思,無非要我多吃點酒好給你們推造命。其實人之造化數與生俱在,非大善大惡不能稍作更易。就今天酒樓上這些人,盡有橫死刀下的,我就說明白了,白給人添心事,有什麼益處?還是俗語‘今朝有酒今朝醉,莫問明朝是與非’的好。”

“話是這麼說,我還是想請仙長給我推一推。”石江笑道,“既然‘今朝有酒’,我請賈神仙先醉——我起令了!”因唱歌似地吟道:

良字本是良,加米也是糧。除去糧邊米,加女便成娘——買田不買糧,嫁女不嫁娘。

吟罷,衆人鼓掌喝彩,八字髭鬚笑道:“好!我甘鳳池今兒也下海,聽我的——”因朗聲道:

青字本是青,加水也是清。除去清邊水,小心便成情——火燒紙馬鋪,落得做人情。

說完,自得其樂地呷一小口,對身邊一個又黑又瘦的秀才說道:“曾靜①曾靜,湖南永興人,讀書世家,困貧棄舉授徒,曾讀呂留良文章,深受影響,有《初新錄》表述反清立場。派門人張熙投書嶽鍾琪策動反清,嶽告發後被審訊。雍正七年九月將上諭及他的口供等編《大義覺迷錄》,由曾靜張熙宣講。乾隆繼位後將二人處死。這裡寫他與甘鳳池交往,則系虛構。,你是東海夫子呂先生門生①呂留良(1629-1683)號晚村,浙江石門人,順治十年秀才,後悔取清朝功名,剪髮爲僧拒薦博學鴻詞,散家財反清事敗,寡居授徒。宣傳“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義。”著作雖未刊行卻廣爲流傳,是著名理學家,人稱“東海夫子”。曾靜案發,雍正嚴令焚禁他的言論著作。在他死後49年,被剖棺戮屍梟示,家族盡遭殺戮和嚴懲,並誅連甚廣。,瞧你的了!”曾靜笑道:“這個有何難哉?”因道:

其字本是其,加點也是淇。去掉淇旁點,加欠便成欺——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正陪着喬引娣吃飯的範時繹心中不禁一動。突然想起重陽節那天,自己帶兵闖進景陵拜殿,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王、皇帝的嫡親弟弟允連自己心愛的奴婢喬引娣也無力保護,生生從他面前帶走了,自己可不是那戲龍的蝦,欺虎的犬麼?這些話聽着是太刺心了。範時繹竟端起粥來慢慢地喝,連蔡錢二人也都凝神靜聽。範時繹也想看看這個乳臭未乾的“神仙”有什麼門道,張了張口沒說什麼,只胡亂吃着側耳靜聽。卻見賈道士以箸擊碗說道:

奚字本是奚,加點也是溪。去掉溪旁點,加鳥卻成。——君不見五大夫百里奚,山妻破扉烹志

又道:“憑這些酒令,你們難爲不住賈士芳。下一個輪到石施主了,你要說的令我寫在那邊水牌上,說出來有一字之錯,罰我吃一罈子酒!”

“好!”

衆人不禁轟然叫妙。範時繹這邊幾十個人本來吃飯吃得沉悶,此刻連親兵、護衛、宮女都停了箸,呆呆地望着那邊桌上,只見賈士芳徐徐立起身來,向室中衆人橫掃一眼,看到範時繹這一桌,目光熠然一閃,卻沒言聲,背轉身提筆在粉牌①舊時客棧爲方便客人題詩,專門設的白漆木板,用過可以用水洗淨。——原註上疾書了幾行什麼字,翻了牌子,轉臉對石江笑道:“請你說出來,看我猜得對不對。”

石江已經看愣了,世間真有這樣的神技?他翻着眼皮,搜索枯腸,半晌才道:

相字本是相,加水亦是湘。除卻湘邊水,雨下便成霜——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他話音剛落,賈士芳已將水粉牌翻了過來,一邊笑道:“我把‘亦’字寫成了‘也’字。看來大道沒有圓融啊!”此時衆目睽睽,所有的人都盯向那塊三尺見方的牌子,果然見除了“加水也是湘”中間一字微有不合,其餘竟然全部契合。頓時,連範時繹帶來的人也都嘖嘖稱奇,滿屋都是議論聲。石江幾個人已站起身來,笑說:“雖然猜中,你自己說出錯一字罰酒一罈。請君入甕!”——那地下襬就的兩壇三河老醪,其中一罈尚未啓封——打開了就大碗傾。那賈士芳也不推辭,等着一碗接一碗喝了,霎時壇空碗淨,已是酡顏微醺,對勸菜的石江說道:“你不是問功名麼?你說一個字,我來爲你推算。”石江道:“我早想好了——你猜猜看。”

“是個‘乃’字,是麼?”

“是。”石江道,“這個字難拆。”

“不難。你問的功名,乃字是缺筆‘及’字,你終身不得及第。”

站在旁邊的曾靜笑道:“純是遊戲,我是聖人門生,就偏不信你這些把戲。我出一個‘也’字,你玩玩看。”“這是個終身蹭蹬的字。無馬不成‘馳’,無水不成‘池’,雖有‘力’而‘走之’不全,天羅地網布定,你走投無路!”曾靜“撲”地一口酒笑得全噴了出來:“這個牛鼻子,年輕輕的如此搗蛋——你要能說出我的家世,我就服你!”

“你三歲喪父,七歲喪母。”賈士芳端詳着曾靜,“舅母收養了你,想逼你學生意,你又逃回家裡。你伯父想吞你家產,趕你出來,幾乎逼你自殺。你嬸母和你死去的母親要好,不忍曾家絕後,出私房錢資助你外逃山東,投奔東海去找呂留良。你在山東進學爲秀才,呂留良死,你又返回湖南收拾家業,迎養嬸母,教讀爲生——我說的可有一字之謬?”

曾靜先還怔怔地聽,聽到後來,兩腿一軟坐回凳上,已是面如死灰。喃喃說道:“你不是人,你是鬼……聖人不雲之外,我不能信你的——你一定在哪裡打聽過我曾靜的慘史……”賈士芳笑道:“之外存而不論,是聖人不以鬼神說教,不是聖人不懂得。天下億萬廟堂,若沒有靈響,誰肯信他?”說着一轉臉,對着旁桌看得目瞪口呆的一個軍官,又道:“這位兄弟,我總沒有打聽過他的‘慘史’吧?——他也是七歲喪母,繼母不良,調唆他父親把他逐出家門,流落湖廣、江南,又輾轉到河南陝西,遇貴人收留,從軍打仗,積功到五品——你是不是?”

“是!”那軍官已被賈士芳說得滿臉淚痕,竟忘了身份,一挺身答道:“您真是活神仙!我叫霍英,是四川人,真服了您吶!請先生指明,我爹還活着麼?”賈士芳隨口答道:“你出走三年父親就病死了,你繼母帶你繼母弟另嫁。你不要哭,這是孽緣,你也不要報仇,你繼母嫁到這家苦受折磨,幾乎天天捱打,冥冥報應,有人已經替你出氣了。”說着轉臉又問曾靜:“你可服氣?你的磨難還在後邊,若肯入我道門,爲我弟子,我以五行顛倒爲你除去霾雲,顛簸紅塵,否則有一日你終歸悔恨莫及的!”曾靜目光如醉,盯着幽幽的燈火,喃喃說道:“恐怕你這點左道旁門還收伏不了我。君子知命……苟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範時繹眼見自己的人被這個莫名其妙的道士漸漸迷惑,一個個竟躍躍欲試想請他推算造命,正要起身帶人下樓,身邊的蔡懷璽突然大聲叫道:“那位仙長,肯屈駕過來給我這一桌觀觀氣色麼?”賈士芳仰面咕咕又牛飲一碗,笑着從容一點頭,隔桌子過來,一邊走一邊對那羣軍校一一指點。

“存心善些兒。已經死了兩個兒子了,不曉得警惕麼?”

“你家門山向不利,偏西南了,向南正過來,你母親的病就不治自愈了……”

“良善人,公門裡頭好修行。你自己福薄,可以見兒子孫子身登龍門。”

“天道福善禍淫,祖德原本不薄,都給你折盡了。你養的那幾個小廝,總有一天奪了你命去……”

……一路說着,賈士芳款步踱過來,站在錢蘊鬥身後立定了,卻一時不言語,盯着衆人嗟訝一嘆,彷彿不勝感慨。範時繹冷冰冰看着他,半晌才道:“《道藏》萬卷浩如煙海①道教經典彙集成“藏”始於六朝。唐開元編《三洞瓊綱》。宋初有《崇寧重校道藏》等,宋徽宗時刊印的《萬壽道藏》,是金元各藏的藍本。明代《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卷帙浩繁,內容寵雜,收有一千多種書,爲現今通行本。,不在口舌之間,你不安分,挾技入世,淆亂視聽,已經犯了天威。你不收斂,恐怕禍到無門。”

“我學成道家三昧,奉師命出龍虎山濟世,濟世也是修道。”賈士芳滿不在乎,笑嘻嘻說道,“這酒樓上三十一人,你們盡有相識不相識的,於我卻沒有秘密。我不違天行事,天也無奈我何。你看——”他說着手指成蘭花狀一彈,滿樓五六支蠟燭突然同時熄滅,樓上頓時漆黑一團。人們被他突然露這一手驚呆了,竟誰也說不出話,漆黑中聽賈士芳的聲音甕聲甕氣,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太黑了吧?今天十月二十六,這時候不該有月亮。我借來一片清光,爲諸位佐酒。”

衆人驚怔間,外邊濃重的雲已經散爲蓮花雲,透明的,粉色的蓮瓣中略帶遲疑地閃出一輪明月,銀色的清輝從南邊一溜亮窗灑落進來,滿樓都是融融宜人的月光。

“這是‘小道’能辦的?”賈士芳滿意地看着對面目瞪口呆的範時繹,格格笑道,“這樓爲我設,此雨爲我興,那河爲我漲,彼橋爲我坍,這是一會人物,天意是天意,我勉盡人事而已。”範時繹按捺住心頭的驚慌,悄悄用手按住了劍柄,悶哼一聲,說道:“你是白蓮教的吧?我雖是武將,卻是文進士出身。自幼飽讀史籍,何事不知?顛倒五行陰陽,你曉得前明徐鴻儒①徐鴻儒,明代山東農民起義領袖。萬曆時與王森父子利用白蓮教秘密活動20餘年。天啓二年以紅巾爲幟起義,稱巾興福烈帝,集10餘萬人,切斷江南至北京漕運,並得到四川白蓮教響應。後分散作戰爲明軍鎮壓,他戰敗犧牲。?你老實點,回你的山,修你的道,不然,三尺王法正爲你設!”賈士芳將手一擺,已又是燈明月暗,竟向範明繹一躬致謝,“你的話和我師父的話一樣,是正理,所以我不駁你,但我確不是白蓮教。乃是江西龍虎山婁真人關門弟子,專門出山了卻俗緣。我不悖理違法,從善行濟世,你鋼刀雖快,難殺我無罪之人——這位先生,方纔你叫我,來爲你推休咎的麼?”他把臉轉向了錢蘊鬥。

錢蘊鬥和蔡懷璽都被他方纔的幻術弄得五神迷亂。錢蘊鬥這時想到是自己失態,招這道士來的,因點頭說道:“真人面前不說假話,這樓上多一半都是欽犯。這一番解往京師,吉凶如何?”

甘鳳池曾靜石江那一桌客人,原也納悶這一羣男女客人,突如其來坐得滿樓皆是,卻又互不言語各自悶頭吃飯,至此才明白,原來是朝廷解往京師伏罪領刑的待決欽犯!

第160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1)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250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2)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57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1)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25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69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1)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161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2)第85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1)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66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2)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72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2)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45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1)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260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2)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67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1)第136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209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1)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45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1)第288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2)第181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2)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10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2)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93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1)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72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64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62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2)第57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