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

胤礽一出宮便乘轎直趨雍王府,想着諸多不如意事,他坐在轎裡越想越不是滋味。外間傳言廢黜太子,他是早有耳聞了,沒想到自己身邊的近臣也輕信這些謠言,動輒就危言聳虙錚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謀逆,是揹着他乾的,這件事經大理寺、刑部和理藩院審結,由張廷玉親自鞠讞,早已是定論。所以事完之後,康熙在乾清宮單獨召見,胤礽造膝叩訴密陳之後,父子抱頭大哭,指天爲誓永不相負。可笑外頭人不知情,就此便生出無限的心事,每逢他主持出事,總就不如昔日那樣一呼萬應。他心裡恨恨地想着這些兄弟:老大是奸相明珠的外甥,輕狂浮躁;老三隻曉得結交文人,吟風弄月是好手;老四呢?只知埋頭事務,胸無大志;老五老實得話都說不利落;老六除了下棋玩鳥,任事不理;老七早死;老八——只有這個老八堪稱勁敵,和老九老十老十四勾連上下,似乎野心勃勃,但他從來沒有單獨辦差,何來統御全局之才?其餘那些小弟弟,不是烏眉皁眼就是乳臭未乾……廢了自己,誰能承擔這太子重任?一路胡思亂想,已過北定安門到了雍郡王府。胤礽剛下轎,便見西邊又來一乘金頂綠呢大轎在門前落下,閃眼看時,卻是三阿哥胤祉呵着腰出來,因笑道:“原來是老三啊!我想着約了老四一同去松鶴山房,看看你又買了什麼珍版書,不想你也來了。”

“是太子爺!”胤祉一怔,忙上前請安,笑道:“我還想着約老四進去請安呢!都想到一處了。”胤祉今年三十一歲,秀拔挺立如臨風玉樹,十分瀟灑恬靜,說話娓娓而言,顯得從容穩重,二人正說笑,高福兒早迎了出來,磕頭請安笑道:“門上說有客,哪成想是太子爺和三王爺!我這就進去稟四爺來迎!”

胤祉含笑擺擺手,“我是常客,用不着這一套。我來給太子帶路——你主子在東院書房?”“在萬福堂。”高福兒忙賠笑道,“十三爺也在,兩位爺正下棋呢!”說着便忙招呼長隨們接待二人扈從人等到儀門內東廂吃茶。

胤礽還是頭一次到雍王府,隨胤祉身後踏着卵石甬道迤邐進來,見裡邊正房雕甍插天,飛檐突兀十分壯觀,室內卻並不奢華,中央大炕下圖書琳琅,琴劍瓶爐枕簟屏帷,處處井井有條纖塵不染,胤礽心下暗自掂掇,人說老四最講邊幅,果然收拾得齊整,因見胤禛胤祥正專心致志地對弈,便示意胤祉不要說話,只站在一旁觀戰。這盤棋已經弈至中盤,胤祥是阿哥里出名的棋王,胤禛卻是一手屎棋,讓三子的棋已經落了下風,胤禛一手抓着棋子沉吟,笑道:“老十三,看來你是一步也不肯讓我了……”胤祥也笑道:“該讓的事就讓,不該讓的讓了,就是瞧不起人。”說着,一擡頭看見胤礽胤祉,不禁吃了一驚:“呀,太子爺和三哥幾時來了?”胤禛便也站起身來,亂了局見禮安座,又嗔着高福兒不進來稟說。

“關起門來是兄弟,大規矩不錯就是了。”胤礽擺手說道,“忠不忠不在這上頭。老八老九平日見我十二分恭敬,後頭就挑三窩四地叫老十這個炮仗出來鬧,真叫氣死人不償命。”胤祥冷笑道:“你們大約不知道,還有個大千歲,在席上拉偏架,見我佔上風就拉我,見他來打就推着我捱揍!晚上又跑我府當好人,罵‘老九老十真不是東西!’如今的事還有什麼天理,什麼兄弟情分?老施原本要上摺子彈劾十哥的,是我攔住了,他們明是衝我,其實做的太子爺的文章,看看再說,忙怎的?”胤礽不禁一呆,笑問:“我的文章?真可笑——你都聽說了些什麼?”

胤祥親自捧了兩杯茶奉給胤礽胤祉,說道:“你還看不出來?外辱施世綸,內鬧御花園,一個連環套兒!太子,已經有謠言,說你說箳鋰古今哪有當四十年皇太子的?’還有說你那年軍中請安,見萬歲病得七死八活,憋不住掩口偷笑!你聽聽,不是要往死地裡治你麼?”胤礽聽了,呆着臉沉思良久,方冷笑道:“這是對天可表的。我只問自己的心!要是聽這些閒話就往心裡去,我不嚇死也得氣死!”胤祉打了個冷顫,臉色變得有點蒼白:“人心如此險惡,真正可畏!”胤祥卻掉頭一哂,說道,“別理這些直娘賊!我打衝炮兒還不怕,你們怕個什麼?”

“怕也無濟於事;不怕要有對策。”胤禛望着窗格子,眸子晶瑩生光,說道,“其實人們恨我還在太子和胤祥之上,恨不能食肉寢皮了!我們這邊不避怨嫌做事,有人就引風吹火,藉機植黨市恩,紅着眼等着差事辦砸了,一窩蜂兒上來咬死我們。所以只有辦好差使,叫他們咬無可咬,纔是唯一出路。”胤祥拊掌笑道:“着!就是這話!這幾個頂着不肯出血的丘八總爺,提督將軍,明兒就和他們打擂臺。不怕欠債的精窮,就怕討債的英雄!我就不信,胳膊擰得過大腿!嘿——!”他“啪”地一拍脖子,打死一隻花腳蚊子。胤礽想起康熙盯着自己寒凜凜的目光,擔憂地皺緊了眉頭,說道:“老十三,你不能莽撞!再逼死人是了不得的!看看人心吧!上回老十折辱世綸,幾十個部院官在旁,竟沒一個出來勸勸。真要叫我做個****麼?”

胤祥一聽便火了,想想他畢竟是太子,忍着氣笑道:“我們整治的是民賊,怎麼會成****?要是這就算****,我看就認了也無妨。”儘管胤祥壓着火,和顏悅色地說話,胤礽還是覺得這渾小子對自己太無禮,冷冷說道:“你認我不認。這是什麼好名聲?千夫所指,無疾而死!”不料話音剛落,胤祥合掌笑道:“阿彌陀佛!如此善終,吾之願也!”

“你!?”胤礽覺得今兒不順心的事太多了,見胤祥處處頂茬兒兀自滿不在乎,旁若無人地喋喋不休,不由拉長了臉,嘴脣哆嗦了半日,立起身來道:“你這是和我說話?仗了誰的腰子,這麼膽大妄爲?”胤祥原本是無心說笑,見太子變了臉,先是一怔,接着也起身來,盯着太子的臉,“嘻”地一笑,說道:“是我的不是了,原想說笑,何至於就觸了您的虎威?既如此,往後我小心侍候就是——也好早晚的了,今兒老八擺酒,要請我去,告辭了!”說着抱拳一拱,又給愣在當地的太子打個千兒,起身擡腳便走。胤禛急得一拍桌子,厲聲喝道:“站住!”

一時屋裡變得一片死寂,連侍候在廊下的高福兒狗兒坎兒都愣住了。良久,胤礽喪氣地長嘆一聲,頹然落座,雙手捂了臉道:“去吧……你由着他去吧……辦事可真難啊……”胤祉蹙額說道:“老十三,你今兒是太無禮。就是我們和老****十,也沒跟主子這模樣兒!”

“我拿什麼和八爺比?”胤祥呼呼直喘粗氣,“你以爲我容易麼?纔去戶部時,光那些堂官爺,老胥吏,差點沒把我擺治死!連前頭算上,在戶部二年裡頭,誰睡過一個囫圇覺,誰就不是人!”他說着,淚水在眼圈中打着轉轉,又生生地憋了回去,“……我圖的什麼?還不是給你爭臉?一到節骨眼上你就叫我吃鬆勁丸、消力散,我受得了受不了?”

這話說得動了真情,胤礽不禁垂下了頭,擰着眉心只是嘆氣。胤禛拽着胤祥回來,勸道:“太子也是好意,想把事辦周全嘛!你就惱?”胤祉也道:“太子的話有道理,凡事得講中庸,是不能做得過頭了。不過太子也不必犯愁,清理的事萬歲幾回說,都很賞識。如今因爲薨了魏東亭爵將,萬歲一時煩惱說句不然。話說回來,老十三也要見好就收,就坡兒打滾,好生收場也不錯。”

他的這番勸說,太子是有道理,萬歲也不錯,胤祥也做得對,四面淨八面光,胤禛聽得一笑,正要說話,胤祥氣呼呼說道:“我不會就坡打滾兒,那是驢!反正這事不能罷手!”胤禛說道:“我越尋思,將軍不能下馬!這一次再垮下來,萬難重新振作了!”

“此事非同小可。”胤礽看了一眼胤祥,心情十分矛盾,“你辛苦爲朝廷爲我,我豈有不知之理?但萬歲說的也不可不慮:我們煌煌天朝,又在鼎盛之時,不能像市儈逼高利貸似的,把下頭弄得過分狼狽。老十三你消消氣,就明白我的心了。這樣吧,明兒你把人召集起來,先甭說什麼,我去見見萬歲,看有什麼旨意。我們按旨辦事,他們就有天大怨氣,也怪不到咱們頭上。要有恩旨寬免,我們也不必做什麼惡人。”胤祉聽了不禁連聲稱善,胤祥胤禛卻默不言聲。四個人又略說了幾句,胤祉方陪着胤礽回府不提。

屋子裡只留下了胤禛胤祥兩個人,都緊皺着眉頭想心事。外面不知什麼時候起了風,愁雲漠漠壓得很低,給天井院籠罩了一片灰暗陰沉的色調,只有檐下鐵馬,不甘寂寞地在風中叮噹作響。不知過了多久,胤禛粗重地透了一口氣,說道:“你太躁性了,太子勸你謹慎,也不是壞事嘛!”

“他謹慎個屁!他那叫小性兒!婦人之仁兔子之膽!”胤祥啐了一口,“別看他整日挨着皇上,揣摩皇上的意思,生怕惹皇上丁點不歡喜,照我看,皇上最不高興的就是他這點子德性!”胤禛不安地坐直了身子,正要說話,卻聽屏風後有人悠悠地說道:“善哉斯言!所謂天下事,人間情,俯而就者易,仰而企則難。太子並不笨,卻參不透這三乘妙義,令人良可嘆息!”接着便虤掄杖篤篤,鄔思道閃身從容而出,在胤禛身邊立定,嘴角帶着冷峻的笑意,眼睛放着綠幽幽的光,說道:“我在後邊聽了多時。原以爲十三爺俠肝義膽而已,此一見識,令人刮目相看。這真是四爺之福!”

胤禛目光霍地一跳,垂下眼瞼呷一口茶,一笑說道:“我正要駁他這不經之談呢!先生倒誇他!”鄔思道從容坐下,兩隻細長蒼白的手指交錯握着,略一點頭,說道:“十三爺的話無可駁詰。太子爺確是如此,他瑣碎窺探皇上意旨,從隻言片語中揣摩聖意,處處附就皇上,生怕出半點差錯,恰是他自己已覺地位不穩,只是不敢或不願承認而已。我曾說過他危若朝露,就是因爲皇上要的乃是太子,不是要奴才!皇上自己雄才大略,怎麼會瞧得上這樣庸懦無能之人?這就叫仰而求之難,譬如踮起腳尖取東西,何如彎腰撿起來的容易?太子若能以天下爲己任,不避怨嫌,左攜四爺十三爺,右領施世綸一干能吏,好生整頓,刷新吏治,萬歲怎麼還會對他左右前後地不放心?這就是俯而拾則易。但難中有易,易中有難,人生世上爲物慾所障,如入具茨之山,七聖皆迷,想看得清爽,做得利落,談何容易!”說罷不禁啞然失笑。他侃侃而言,胤祥聽得入了神,眼見胤禛盤膝穩坐,搓着念珠嘿然不語,陡地涌上一個念頭:要是四哥當太子,那該……正想着,胤禛傾身問道:“依着先生,該怎麼辦?”

“不要遲疑。四爺身有挺筋十三條,支撐這局面,一定要把這些民脂民膏全叫他們吐出來!”鄔思道臉上泛着青白的光,“什麼叫****!殘民以逞才叫****!四爺十三爺夙夜勤勞王事,整治的就是民賊,談何****?我也有句口號:這樣的千夫所指,千目所視,乃是聖賢靈光!”

胤祥聽得兩眼放光,鼓掌說道:“先生斯言洞穿七札!令人目中浮翳爲之一開!”胤禛突兀問道:“若太子見怪呢?設或皇上真有寬免恩旨呢?”“像太子這樣的有何可畏?”鄔思道的聲音乾澀得像吞了一段木炭,“至於皇上,若有恩旨,怎麼會代武穆兩個將軍告假?只管竭澤而漁,一網打盡,萬歲要撫慰人心,或者略有責備,四爺,即便如此,種這麼一粒瓜籽在皇上心裡,您就得大於失!”

“太子總要登基的呀!”胤禛的目光鬼火一樣閃爍不定,又黯淡下來,“這善後……何其難也!”

鄔思道沉思着,字斟句酌地說道:“你這樣做對他一點壞處也沒有,他怎麼會忌恨?他離了你二位寸步難行,又怎麼敢得罪你們?果真有那一天,他還要靠你們對付八爺呢!”

“就這麼幹了,這話真愈聽愈妙!”胤祥一拍大腿站了起來,“狗兒,坎兒,走,跟我回戶部去!”

胤礽滿腹心思離開雍王府,去胤祉府裡撿看了一陣子書,怏怏回到宮中時,王掞等人早已退值。一個人兀坐在空蕩蕩的大殿裡,聽着外頭秋風穿檐的呼號嗚咽聲音,越想越覺萬緒紛來無以自解,因叫宮女泡了釅釅的普洱茶,斜倚在春凳上只是出神。一時何柱兒抱着一疊文案進來,忙站住腳道:“太子爺,您回來了?”

“嗯。”

“奴才剛從上書房回來。”

“嗯。”

“太醫院的賀孟評垂掞L子爺要的藥已經配好。遵太子諭,加了一味雪蓮。”

“丸劑散劑?”

“丸劑。”

何柱兒一頭說,向金漆大櫃中取出一個小包兒捧給胤礽。胤礽打開看時,是一色豌豆大的粒子,蜜蠟煉製,嗅一嗅,異香撲鼻,便揣進懷裡。這是他從胤祉書房《永樂大典》裡抄來的古方,滋陰壯陽祛老還少的寶貝,據說是黃帝御女服用的丹方。但這種東西,一旦叫皇上發現,就是件了不得的事。就是王掞知道,也不知生出多少麻煩。防着太監們做手腳,他一向都隨身攜帶。一邊揣藥,一邊問道:“上書房散了麼?這些摺子他們擬過節略沒有?”

“奴才回來時還沒散。”何柱兒笑道,“他們忙着給魏東亭擬諡號,還有皇上批下來魏東亭的遺折,請太子爺過目。”

胤礽身子一顫,騰地坐直了身子,取過上邊那份文卷展讀。果見節略上第一條便赫然寫着:二等公爵、粵閩滇浙四省海關總督魏東亭於八月十四日亥時薨。附遺折——急急翻了幾下,果然有魏東亭的親筆遺折。細看時,前面說的病情,又是怎樣承蒙厚恩,皇上不遠千里屢賜良藥、欽定處方,優渥之情、眷念之恩罔極難報。看着看着,幾行字跡闖入目中:

……奴才以待罪之身,拊心俯仰,此軀行作掩陵之土,而逋欠國債十未歸一。如此辜恩,正不知地獄何門而入!夜臺徘徊,昏目望闕,淚血已乾,心痛無聲。惟願生生世世相從皇上於左右,或可報恩遇於萬一。結草銜環之心,惟主上諒之……這幾行字上因康熙掐了指甲印,看去十分醒目,旁邊斑斑點點,不知是康熙還是魏東亭的淚漬,紙角上加着硃批:“着即由魏東亭之子魏天滔一等伯爵,仍領海關事,逐年賠補虧空銀兩。”還有一方小印,鈐着康熙的別號“體元主人”。

胤礽喘了一口粗氣,心下略覺安生,覺得似乎已經明白了康熙的“聖意”,回到寢宮也不召妃子,和衣倒下,目光炯炯地望着殿頂的藻井,只是睡不沉。一時夢見從未見過面的母親赫舍里氏,淡淡看他一眼又飄然而去,一時又見明珠、索額圖進來,請了安又突然不見;一時是胤禛閃爍的目光,又見胤祥笑嘻嘻地扮鬼臉兒;陡地又想到,如若當日索額圖真的調兵擁立自己爲帝,如今又是什麼光景?……胡思亂想噩夢顛倒,直到四更天胤礽方數慫去。

不料這一睡卻睡過了頭。直到辰初時牌胤礽方乍然而醒,埋怨着何柱兒沒有叫起,忙忙用青鹽擦了牙,胡亂用了兩塊點心,連轎也不用,便匆匆趕往養心殿。

看來夜裡是下了一場透雨,天上兀自霰霧般飄灑着、淅淅瀝瀝地零落着,紫禁城漫地而鋪的臨清磚上一汪汪淺淺的積水上起着連陰泡兒。胤礽穿着油衣,腳下蹬一雙保定木屐,後頭幾十個蘇拉太監緊緊跟從,踅過永巷口,便見養心殿侍衛德楞泰和太監邢年過來,胤礽忙問道:“皇上這會子在養心殿麼?”

“不在。”邢年賠笑請了安,答道:“今兒一大早,皇上起來就叫穆軍門武軍門遞牌子進來,同着張廷玉、馬齊、佟國維三位中堂一道,換了便衣出去了。臨走時說太子要來請安,告訴一聲就是。爺請自便吧!”胤礽不禁怔住了。想想回頭就走,不防一腳卦誶嗵ι希踉蹌一步竟歪倒在水窪裡,弄得淋淋漓漓渾身都是泥水。德楞泰一步搶上,急忙扶起胤礽,關切地問道:“太子,你,沒有摔疼?臉色不好,身子有病?”他是蒙古人,漢話說得不好,聽得周圍的人想笑又不敢。

胤礽的臉色又青又黃,十分難看,勉強笑道:“不要緊。我要去戶部,不回毓慶宮了,叫他們備轎——邢年,就在養心殿給我找身乾衣服。”說着脫掉外頭的袍子遞給邢年,“烘乾了送回養心殿去!”

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第85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1)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201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1)第239章 妙手空空投詩報驚 天潢貴胄巡視粥棚(1)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159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2)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45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1)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107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1)第261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1)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160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136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2)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64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2)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27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1)第196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105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1)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62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2)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293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1)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153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2)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102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2)第280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2)第229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1)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74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2)第171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2)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136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2)第253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1)第127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88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2)第280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2)第107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1)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