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兩個密使

“睿遠。你出的主意,你負責善後。”石青喊來諸葛攸,將情況一說,強迫諸葛攸去應付兗州和青州密使。

“此事易耳。”諸葛攸輕描淡寫,說出來的話卻讓石青心驚肉跳。“新義軍索性假戲真做,以大晉名義拿下青兗兩州再說。”

這傢伙真是個莽書生!難怪敢用三千殘兵平定河南,屢屢挑戰慕容氏。可新義軍拿下青兗兩州,夾在大晉北伐軍和大趙之間,豈不是找死。石青冷汗淋漓,連連搖頭:“不可!不可。。。新義軍必須蟄伏,絕不能讓影響擴大。”

“不會擴大。石帥,你不見青、兗來的皆是密使麼?這些人提前聯絡,意欲安排後路。可不會公開和大晉勾連。”

諸葛攸一言點醒夢中人。石青一拍腦袋。“不錯。他們有顧慮,不敢和我們公開來往。暗中麼。。。呵呵。睿遠,你去見見他們,來使有什麼要求,你可以替大晉朝先答應下來,然後,想辦法找他們要點援助。”

“放心!攸自會省得。”諸葛攸坦然自若,毫無愧色。對他來說,這不是行騙,這是手段,是智慧。

兗州密使劉復是刺史劉啓的兒子。劉復斯文有禮,說話不緊不慢,很是從容。沒有密使那種鬼鬼祟祟的感覺。

石青侍立在諸葛攸身後三步外,一邊打量一邊暗自點頭。不服不行,世家子弟的風度氣質,伍慈這等草根寒門拍馬也趕不上。

劉復沒說兗州意欲投誠附晉,也不提大晉北伐;只隨口打聽了一下三義軍。然後就聊起南渡各世家境況。

石青摸不着要領之際,也在暗自慶幸。幸虧是諸葛攸出面,換作他人,還真應付不來這種話題。

諸葛攸是大晉先遣使,北上是爲了聯絡北地豪雄。爲了飾演這個身份,此時他格外沉穩謙和。和劉復說起世家逸事,不時發出愉悅的笑聲。

天近午時,石青上前附到諸葛攸耳邊,低聲提醒,還有青州來使等着他應付呢。

劉復看出有異,一揖道:“劉復此次前來,主要是想見識一下三義軍的威武。如今大開眼界,這便告辭了。”

“啊。。。”諸葛攸一驚。這個密使是來聊天的?沒說到任何實質話題怎麼就想走。“劉公子何故如此匆忙。用過午飯再走不遲。”

“謝諸葛大人盛情,劉復意欲儘早回稟家父,不敢耽擱。”劉復去意甚絕,一拱手,轉身欲行;就在這時,他身子頓了一頓,回過頭不經意地問道:“哦。對了,諸葛大人,這次朝廷北伐,以何人爲帥?”

“哈哈。。這事江淮一帶人人皆知。徵北大將軍諸國丈乃此次北伐主帥。”石青擔心諸葛攸回答不上,搶先開口。

“諸國丈!”劉復聞之動容,眼中閃着驚喜。“好!好。賢后穩定朝局,國丈進兵北伐。如此一來,收復故土有望了。”國丈諸衰和女兒諸太后賢良方正,天下聞名,人所共仰。北方士子也不例外。劉復聽說諸衰爲帥,忍不住喜形於色。

“劉公子。刺史大人是從何處得知三義軍之事?”石青趁機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劉復臉色一肅,鄭重道:“這正是劉復前來的目的。實不相瞞,泰山縣王傳譴人向家父告密,言道祖家軍北上泰山,意欲響應大晉北伐,請朝廷派大軍征討。家父把這個消息壓了下來。不過,不知王傳有沒有其它告密渠道。。。”

劉復話音一頓道:“當然,若是王師早日北上,就算王傳告到鄴城也是無用。只是不知王師何日北上,劉復父子早就翹首以盼了。罷了,諸葛大人請小心在意,若有用得着劉復父子之處,遣人去稟丘知會一聲就是。劉復先告辭了。”

劉復乘馬而去,望着他遠去的背影,諸葛攸得意地笑道:“石帥。如何?”

石青滿意地點點頭。和兗州保持默契最好,更妙的是,劉復臨走時說的那句話:若有用得着之處,知會一聲就是。

對新義軍來說,用的着兗州刺史的地方太多了。至於王傳告密之事,他們沒放在心上。只要佔據了泰山郡,三義軍自會銷聲匿跡。大趙派軍來剿,只會撲個空。石青比諸葛攸更加篤定。因爲他知道,大趙國不過半年壽命,怎麼顧得上新義軍?

和劉復的愉快接洽相反,諸葛攸剛和青州來使見面,就吵了起來。

青州使者陳然是個三十許的文人。一見此人,石青就有一種犀利的感覺。特別是他的雙眼,鋒芒盡露;如刀如劍。

此人非尋常人。石青一凜。

諸葛攸似乎沒什麼感覺;他是膽大妄爲的莽書生,如同一柄橫衝直撞的大鐵椎,怎麼會感受到刀劍的犀利?

於是,衝突不可避免。

陳然來勢兇猛,不像是暗通款曲,倒像是來告誡的。“無論是大晉北伐軍還是與之呼應的三義軍,不得輕進青州,不得騷擾青州生民。北伐軍若能抵達黃河南岸,青州自會開城輸誠,不費一兵一卒,即可平復。”

這種口氣諸葛攸如何受的,他飾演的是‘大晉先遣使’的腳色,怎麼也要擺擺官架子。當即,他就沉下臉,怒斥道:“北地滄桑,衣冠盡失;此我漢民之恥。今王師北上,意欲收故土,復衣冠。爾等不簞食壺漿,舉旗響應。還將王師拒之門外。到底是何居心?”

“是何居心?”陳然冷聲譏笑,話語如刀劍一般。“我們沒有任何居心,我們只擔心北伐不成,反害了無數生民。大晉不在乎無辜生民的性命,我們在乎,劉刺史在乎。”

“劉刺史?那個出身君子營,服侍了石勒又服侍石虎,被石虎年年評定爲政績卓優,向北方遣送無數編戶人丁的劉徵是麼?他會在乎生民的生命?”諸葛攸對北方的情況很熟悉,一口道出了青州刺史劉徵的生平。

“對!正是他老人家。”陳然傲然作答:“你知道劉刺史年年遣送編戶,卻不知爲了少送幾人,他給石虎叩了多少首;你知道劉刺史服侍石虎,卻不知爲了從石虎刀下救出三萬多青州民衆,他冒了多大的兇險;你知道劉刺史政績卓優,卻不知道這意味着青州沒有流民、沒有叛亂;八萬多青州生民安居樂業。。。”

石青記得劉徵,歷史上劉徵是個愛惜民衆、機巧多智的人物。是很有代表性的‘士子’。這樣的人不在意誰奪得天下,也不是強項令;很務實地,在職權範圍內體恤民衆,牧守一方;對於苛政盡力轉圜應付,將損失減到最低,對於善政,也是循機而行。

劉徵曾在石虎下令屠城之後,巧妙進言,讓石虎心甘情願地更改命令,挽救了三萬多青州民衆,僅此一項,就能稱作能吏。這樣的人,自然不同一般人,一聽大晉北伐就歡喜鼓舞、倒戈舉旗。劉徵清醒地認識到,大晉北伐未必一帆風順,未必如人所願。所以,他派來了使者。他的用意很明顯,無論北伐是成功或是失敗,都不要把戰火燒到青州,不要讓青州民衆受到牽連。

這是一個智者。

石青拿定主意,上前打斷了兩個人的爭吵,肅然道:“陳先生,我答應你。三義軍不會進入青州,不會騷擾青州民衆。”

陳然望望石青,有些不解。這人一身士卒裝扮,說話怎地如此託大?“請問。。。你是?”

“我叫石青。是三義軍大督護,也是軍帥。聽說泰山會盟,便趕了過來。幸好趕上。”石青語氣很謙遜,劉徵和陳然真心愛惜青州民生,讓他頓生敬意。

陳然看看諸葛攸。諸葛攸頹然道:“是啦,石大督護的話比我管用。哎,我說陳兄,我們可以不進入青州,不過,青州是不是給我們補充點給養,也算爲王師北伐稍盡綿薄吧。”

陳然對這個結果很滿意,聽到請求後,緩緩點頭,“青州很苦,但再苦我們也會湊上兩三千石麥粟。以資軍用。只不過。。。”他緊緊盯住石青,不容反駁道:“糧草交割需得暗中進行。”

“當然。那是當然!”聽到‘暗中交割’石青心裡已樂翻了天。什麼叫郎情妾意?什麼叫瞌睡來了送枕頭?這就是。

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六十七戰事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四十三章 契機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四十八章 圍困下的襄國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第3章 連環箭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十二章 離開鄴城四十章 翁婿重逢第5章 殺威棒?十二章 離開鄴城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十七章 密謀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九十九選擇退路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十八章 擱置爭議二十五章 奏對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四十八章 圍困下的襄國十二章 離開鄴城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八十章 博浪五二十二章 嗬哈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第1章 序七十四章 前夕上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第4章 力的領悟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第7章 禽獸不如!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七十九章 博浪四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三十七章 依靠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二十二章 嗬哈第8章 紙老虎二十四章 霹靂天兆十八章 擱置爭議十一章 禍福由天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第4章 力的領悟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四十三章 血修羅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第10章 至方君子七十二風滿樓中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六十五章 懲戒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第10章 匕現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