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 吳子

吳起,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一說曹縣東北)人,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軍事家。後世將其與孫子並稱“孫吳”,著有《吳子》,《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漢書·藝文志》著錄《吳起》四十八篇,後已佚失。現今流傳的《吳子》,爲宋神宗時的版本,含“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等六篇,分上、下兩卷,可能是後人託名所著,但基本上反映了吳起的軍事思想。《吳子》一書的核心思想爲“內修文德,外治武備”。所謂“文德”,就是“道、義、禮、仁”,並以此治理軍隊和民衆。吳起認爲“民安其田宅,親其有司”,“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鄰國,則戰已勝矣”,強調軍隊、國家要和睦,必須在國家和軍隊內部實現協調和統一,才能對外用兵作戰。所謂“武備”,就是“安國家之道,先戒爲寶”,必須“簡募良材,以備不虞”。其把戰爭區分爲義兵、強兵、剛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質,主張對戰爭要採取慎重的態度,反對窮兵黷武。強調必須加強國家的軍事力量,根本上提升部隊的戰鬥力,自身的實力也將作爲日後指揮者任何軍事謀略的根本出發點。

吳起對於軍事理論的最大貢獻在於,其結合了法家政治思想的治軍理念。《吳子》中以“治兵”“論將”和“勵士”三篇的篇幅,闡述了這一先進的軍事理念。其認爲,軍隊能否打勝仗,不完全取決於數量上的優勢,重要的是依靠軍隊的質量。質量高低的標準是:要有具有才幹的將領,要有經過嚴格訓練的兵士,要有嚴明統一的號令,要有公正有力的賞罰。具體說來,吳起重視將帥的作用,尤其是重視將帥的謀略,強調好的將帥應有優良的品質和作風;重視士卒的訓練,提高實際作戰能力;強調賞功以勵士兵,提高軍隊的士氣。並以此爲指導思想,在魏國打造了一支當時天下聞名的精銳之師——魏武卒。據《荀子?議兵篇》記載:吳起要求武卒能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驅百里,並且到達戰場後,能立即投入戰鬥。同時,國家對入選的武卒給予很高的物質待遇,免除武卒全戶的徭役和田宅稅。武卒憑軍功獲取更高的爵位,享受更好的待遇。通俗地講,魏武卒是一支具有優秀身體條件、精良軍事裝備、過硬軍事技能和巨大物質刺激的部隊,從實體到精神,其強悍的程度均是當時其他軍隊所不能比擬的。魏武侯時期,秦國曾起傾國之兵伐魏,而吳起僅以武卒五萬,兼車五百乘,騎三千匹,於河西大破秦五十萬之衆,這次“以一勝十”的經典戰役深深地印證了吳子治軍理念的正確性。

吳起既是一名政治改革家,又是一名軍事理論家。他的成功體現出:政治革命對於軍事領域的巨大影響,一種先進而平等的政治爲軍隊戰鬥力所帶來的根本性轉變。拿破崙時期,以自由平等理念武裝的法軍作戰勇猛頑強,連敗歐陸諸強;列寧時代,信奉共產主義精神的蘇聯紅軍各個捨生忘死,屢挫多國干涉軍,如此等等,莫不如是。而最先意識到這一點,卻是一位來自古老東方的智者——吳起。

策算法第九 兗州危機第五 取勢第二 秦頌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十一 長勺之戰第二十 橫掃六合第三 荀子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九 項羽分封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八 楚雄漢上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八 墨子第十 漢中對策演繹法第九 兗州危機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十九十 面埋伏演繹法第九 兗州危機第六 北戎之戰第十五 東方劇變第十七 詩經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十五 東方劇變第十八三 置晉君第十六 神兵破楚思維的新起點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十二 鬼谷子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七 士人之望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二 帝國斜陽第十三 車通三川第十三 惠能禪師說服力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三 秦國興起第十四 胡服騎射第五 帝國反擊第八 後記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二十二 史記第七 河西之恥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九 桓公得位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四 謀形第十一 暗度陳倉第八 商鞅變法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十二 彭城之戰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三三 國演義第十六 金剛經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十四 形格勢禁第三 共叔謀逆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四 掘地見母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三十三三 國歸晉第七 鉅鹿疑雲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十 公孫敗亡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二十九 相據合肥第二 廟算第二十 後記第九 項羽分封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八 魏武揮鞭第十四 周敦頤第二 孟子第六 發機第八 魏武揮鞭策算法第六 北戎之戰第二十一 秦殤第四 大澤狂飆第十二 鬼谷子第十 兵出函谷第一 序言第二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