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

有這樣一座城市,基督徒如此傾訴着對聖城熾熱的愛,“耶路撒冷啊,我若忘了你,讓我的手殘;你若不是我的最大歡樂,讓我的舌噤。”,而在“猶太聖經”《塔木德》中,猶太教徒感嘆:“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拜真教先知也曾讚美道:“耶路撒冷,真主在他所有土地中的選擇。”耶路撒冷享有世間唯一的殊榮——猶太教徒、基督教和拜真教都視其爲聖城。

山上是拜真教聖地,山腳是猶太人的“哭牆”,蜿蜒其間的是耶穌受難之路。雖然耶路撒冷舊城面積僅有1平方公里,卻是人類三大宗教的共同搖籃。自從3000年前大衛王在此建都,耶路撒冷便成爲猶太民族的歷史和精神中心,是“上帝賜予的家園”;對基督徒而言,耶路撒冷是耶穌早年求學、中年佈道和晚年罹難及復活的地方,是無可替代的聖地;而穆斯林則認爲,這裡是先知穆罕默德聆聽真主安拉祝福和啓示的聖城,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清真寺。

站在耶路撒冷東部那高達12米的古樸城牆上,新、舊兩城涇渭分明。西邊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新城,東邊則是一個活生生的中世紀都城。南北走向和東西走向的兩條大街,將舊城劃分爲4個區:東北是最大的穆斯林區,西北是基督教區,東南是猶太區,西南則是最小的亞美尼亞區。

每天凌晨,天際尚未泛出魚肚白,清真寺宣禮塔的擴音器便播放出高亢、悠揚的喚拜聲。成百上千身穿白色長袍的穆斯林們聚集在一條條小巷中,如同一條白色的河流,匯入一座座清真寺,彎身跪倒、前額觸地,虔誠地進行晨拜。不大一會,各種教堂清亮的鐘聲也響了起來,身着黑色長袍的天主教、東正教、亞美尼亞教的教士與修女們,形成一條黑色的河流,涌向教堂,在一片聖潔的燭光和肅穆的管風琴聲裡高唱頌主歌。接着,猶太教徒們也行色匆匆,成羣結隊來到“哭牆”(原名西牆)前,喃喃頌唸經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方圓1平方公里的舊城裡,這些黑白“河流”似乎早已安排好了先後秩序,從不“撞車”。三教的信衆們雖然比鄰而居,卻有意忽視着對方的存在,各自堅守着信仰,篤誠地盡着自己的宗教義務,老死不相往來。

在希伯萊語中,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然而,幾千年下來,耶路撒冷留給猶太人的卻是一段“哭牆”。以色列人發誓決不廢棄“哭牆”,因爲這正是猶太先祖歷史的寫照。

提及“哭牆”,還得從聖殿山講起。在公元前11世紀,猶太王國創始人大衛王征服耶路撒冷後,將它定爲猶太王國的都城,並打算建造一座朝拜猶太教神主耶和華的聖殿。大衛王死後,他的兒子所羅門王繼承父業,耗時7載,動用20萬人在耶路撒冷的一座山(即著名的聖殿山)上興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聖殿。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聖殿。

公元前586年,巴比倫軍隊攻佔耶路撒冷,第一聖殿被毀。後來,猶太人兩度重修聖殿,但公元70年,羅

馬帝國將領提多攻下耶路撒冷後焚燒了聖殿,只留下西邊一段殿牆,故稱西牆。相傳羅馬人放火燒聖殿時,有6位天使下凡,坐在西牆下失聲大哭,淚水滲入石縫,使這段牆更加堅固。羅馬統治時期,除每年哀悼聖殿被毀的那一天外,猶太人一概不得進入耶路撒冷。許多世紀以來,猶太教徒來到這裡面壁祈禱,每當追憶歷史上聖殿被毀、猶太人被迫四處流亡,便不禁悲從中來,嚎啕大哭一場,“哭牆”因此得名。“哭牆”長約52米,高19米,由27層巨大的大理石塊砌成,。

儘管耶路撒冷屢遭劫難,但那段殘存的西牆仍舊存在。猶太教徒堅信,這是因爲他們信奉的耶和華沒有離開聖殿,大衛王仍在守護着他們。因而每逢安息日,尤其在猶太逾越節、新年和贖罪日,猶太教徒便雲集“哭牆”,舉行宗教儀式,懺悔祈禱。

對於全世界的基督徒來說,耶路撒冷的多洛羅薩路意義非凡,因爲這裡就是耶穌的“受難之路”。據《新約聖經》記載,耶穌30歲時開始在巴勒斯坦一帶廣收門徒,傳播新教義。他的這一活動受到羅馬帝國統治者及猶太教上層的反對和打擊。經過巧妙周旋,耶穌在公元30年帶領門徒進入耶路撒冷。但由於門徒猶大出賣,耶穌在耶路撒冷郊外的客西馬尼園被捕。據說,耶穌被羅馬總督彼拉多判處死刑後,就是沿着多洛羅薩路一步步艱難地走向耶路撒冷西北部的刑場。他忍受着羅馬士兵的鞭笞和無知民衆的嘲笑,揹負着沉重的十字架,步履蹣跚,跌倒了,爬起來,又跌倒,再爬起來……從受審地到羅馬總督彼拉多下令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哥爾哥達”高地,耶穌走過的路也便因此被稱爲“受難之路”。

“受難之路”實際並不長,全程共有14站,其中的最後5站在聖墓大教堂內。聖墓大教堂,又稱“復活教堂”,是在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遇害、下葬並復活的地方建起的教堂,被世界基督徒視爲最神聖的參拜處之一。公元326年,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親海倫娜巡遊此地後,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在此處修建一座長方形的教堂,工程歷時9年。然而,聖墓大教堂先後被波斯人和埃及人摧毀,直到公元1149年才由十字軍重建。走在聖墓大教堂裡,殿中石柱縱橫,聖龕莊嚴凝重。進門後,記者看到的第一處聖蹟就是膏油石。據稱,耶穌被人從十字架上擡下來後,就躺在這塊石板上,他的鮮血滲入了石縫,把石板染成了紅色。如今的石板看上去仍像是真有血跡滲透進石紋裡。許多基督徒一進門便跪倒在石板前,不停地撫摸、親吻着,日久天長,石板變得格外光滑。

再往裡走,就可以看到一塊約15米高的巨石,名爲骷髏地,因其外觀酷似骷髏而得名。傳說耶穌就是在這裡被釘上十字架的。沿着石梯爬上去,山上有兩個教堂,在豎起十字架之處修建的那座,屬於希臘正教;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之處建起的教堂,屬於羅馬天主教。

每年從耶穌受難日的星期五直到復活節後,來自

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要擡着龐大的十字架,循着耶穌“受難之路”,一直走到聖墓大教堂,感受耶穌爲人類所蒙受的苦難。

走在耶路撒冷,不論你從哪個角度,都能看到一個金黃色的大圓頂,在耀眼的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就是穆斯林的聖地——岩石圓頂清真寺。而在不遠處,與它遙相呼應的另一個圓頂便是拜真教中僅次於麥加天房和麥地那先知寺的第三大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岩石圓頂清真寺,始建於公元691年,是迄今保存最完好、最爲重要的***早期建築傑作。取名“岩石”是因爲寺裡供奉着一塊長17.7米、寬13.5米、高1.2米的巨石。據《古蘭經》記載,一天,拜真教先知穆罕默德受安拉啓示,深夜突然從聖城麥加騎着名叫“巴拉克”的神馬來到耶路撒冷。在天使吉伯利的陪同下,穆罕默德在一塊岩石上登九霄,遨遊七重天,見到了古代先知,接受安拉的“天啓”後於次日拂曉返回麥加。穆罕默德登天時腳踏的巨石,因而被穆斯林視爲聖石,認爲它與麥加天房中的玄石同樣神聖。

據史料記載,爲了紀念和緬懷先知穆罕默德的“登霄”之舉,統治耶路撒冷的馬立克哈里發,便在聖石周圍修建了這座圓頂清真寺。據說,迄今巨石上還留有先知穆罕默德的腳印和天使吉伯利在穆罕默德“登霄”時抓穩岩石的手印。在巨石上,記者還看到一個小小的方洞,據當地穆斯林說,那叫做“魂井”,據說祈禱者可每週兩次在這裡遇見亡者的靈魂。

爲穆罕默德而建的岩石圓頂清真寺也同樣歷盡了劫難。公元1033年,一場地震將其毀壞,但很快就被修復起來。而歐洲十字軍東征,攻克耶路撒冷後,圓頂清真寺遭到洗劫並被改造爲一座教堂,歐洲人用大理石蓋住了穆斯林神聖的“岩石”,並在上面建了一座祭壇。公元1187年,薩拉丁收復了耶路撒冷,清真寺才重新回到穆斯林手中。

如今,阿克薩清真寺裡每天都要舉行5次禮拜儀式。無數的穆斯林在這神聖的地方按時完成他們的宗教義務,而世界其他地方的穆斯林也都把能在這裡做上一次禮拜、追憶先知穆罕默德,視爲一生中莫大的幸事。

3000年來,這座城市37次被征服,8次毀於戰火。難怪後人感嘆:世上若有十分憂,總有九分在聖城。如今中國國防軍的飛機坦克已經抵達這座聖城的門外,而迎接他們的是疑惑的、恐懼的、憂鬱的、溫和的、讚賞的眼神,不過除了這些,似乎並沒有人打算阻止他們進入耶路撒冷的腳步,這座城市的第38次征服由一羣來自遙遠東方的完全不同於三大宗教的將領們完成,他們信奉的是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至高無上。

在丘吉爾的日記中,太初二十二年3月10日這一天僅僅有這麼一行字:“本土戰事平穩。近東地區我軍繼續戰略收縮,今日放棄耶路撒冷。”或許這位曾經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國首相實在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筆觸來描繪他此刻的心情,多言不如沉默吧。

(本章完)

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八十節 再進京師爲和談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四百四十八節 燧人後羿大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節 進京之前先準備第三百六十三節 天兵蒞臨布達拉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一百二十節 武翼三鎮分權柄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五百七十四節 中美開戰的始末第二百九十二節 戰爭陰雲籠遼東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三百九十一節 五年計劃研討會第五百七十五節 史詩一般的碰撞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五百零三節 總參部演進歐戰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二十四節 官司纏身難辨解第二百五十五節 風雨飄搖大清朝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五百二十節 南下南下再南下第三百零八節 臨終面談喬吳會第一百九十九節 憑海臨風揚帆去第五百三十二節 春季反攻烏克蘭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七十八節 編練新軍建軍校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七十六節 求和試探雜事多第五百三十節 瓦胡島上旭日丸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五百四十八節 鋼鐵抉擇大會戰第一百三十節 勤工儉學有英才第三百八十一節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二百五十八節 喬夫宣言搶總統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五百九十一節 戰後掠影國際續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三百一十四節 西南暫安熄戰火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二百零二節 船中論戰到東瀛第五百二十九節 被逼無奈向東看第二百三十八節 前度劉郎今入京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五十七節 京城埋伏釣金鰲第一百零二節 海外遊子來投奔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二十三節 滬上來客頗不善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一百五十六節 刺刀衝鋒殲敵寇第一百五十六節 刺刀衝鋒殲敵寇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五百二十七節 格魯吉亞狂想曲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五百一十一節 爭奪海峽制空權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一百一十六節 前田喋血匯泉灣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第五百七十五節 史詩一般的碰撞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二百六十二節 防長之爭起波瀾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一百四十二節 喬大炮豪禮送上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三十四節 暗流涌動上海灘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四百三十七節 足慰平生蕩寇志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八十八節 強撐病體返濟南第三百三十二節 日軍後撤我軍上第二百六十九節 還我黎民太平境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二百九十五節 八大金剛聽牆根第一百七十一節 戰後談和綿裡針第六十四節 懷來風雨起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