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拍即合

看了看杜中宵指着的鹽垛,馮原不由愣住,問道:“官人何意?鹽豈可用來鞣皮?”

杜中宵笑道:“鹽自然不行,但這是土鹽,裡面有硝的。只要精製,必然有硝出來,正好鞣皮。”

馮原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事情,喃喃道:“原來硝是從鹽中產出來的?”

杜中宵其實也說不清楚提純鹽的時候有哪些副產物,還是來永利監之前,惡補了一下知識,問過熟練工匠,才搞明白。土鹽提純,最早出來的雜物就是各種硝和鹼。最早是鹼,而後是芒硝,再提純還可以得到火硝。火硝是火藥原料,杜中宵特別關注了一下。

河東路很多地方都是土地鹽鹼化的重災區,生產土鹽非常普遍。這個年代作爲副產物的硝沒有多少用處,都是當作廢物棄掉。杜中宵設想過,收取製鹽的火硝,用來制火藥。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遠水解不了近渴,沒有多想。馮原一說北地缺少皮革鞣製技術,杜中宵才猛然想起來,副產物中還有芒硝。

馮原覺得稀奇,向杜中宵詳細問硝是如何從鹽中製出來的。杜中宵只是約略過告訴他,可以從土鹽中濾出來,其他的就沒有必要詳細說了。

馮原想了一會,猛地一拍大腿:“官人既然說此地產硝,又有制皮匠人,何不開處作坊?我們從北地收買毛皮,在這裡鞣製得熟了,再販賣回去?北地胡人不似我們中原漢人,那裡冬天不只寒冷,而且風大,人們最喜皮毛。他們雖然廣養牛羊,多產毛皮,懂熟制的匠人卻是極少。”

杜中宵聽了有些懷疑:“這生意有得做麼?契丹也是大國,豈能缺少制皮匠人?”

馮原兩手一攤:“事情就是如此,有何辦法?一過邊境,除了雲州,北邊再無大城。”

杜中宵想了想,這既跟生產習慣有關,也跟生活習慣有關。契丹縱然有匠人,也大多是漢人,而且數量不多。胡人逐水草而居,遊牧習慣了,向來粗放,缺少匠人本來就是平常事。

幷州北邊就是沿邊州軍,由於邊境禁耕,本來人戶就少,商業更不發達。如果馮原說的是真的,這生意還真做得來。土鹽已經註定難賣了,不如動副產品的腦筋。如果真能做成產業,現在鹽場儲存的鹽可以用來制硝,至於精製出來的鹽,反而不重要了,精鹽總比粗鹽好賣。

看了看馮原三人,又看了看河中的那艘小船,杜中宵道:“你們三人,能有多少生意?熟制毛皮的生意若是做起來,可是大買賣,不是幾人能做的。”

馮原聽了大笑:“官人是看不起我們兄弟?儘管放心,我們這些商人也有行會,都是認識的。若真是有利可圖,我自可廣招同伴,向這裡販運毛皮。熟制好了,從這裡向北運,賺兩次錢。”

杜中宵聽他有些門路,詳細問了才知道,這些人果然是有行會的。此時最主要的販運路線,是北地收了毛皮,經幷州南下,而後沿大路到西京洛陽,再分銷各地。馮原所說的行會,最大的兩個聚集地,便是幷州和洛陽。

見衆人都有酒意,杜中宵對馮原道:“你既有這條路子,便就暫且在這裡住幾天,我們仔細商量一番,可此法可不可行。若是可行,我保你賺大筆錢財!”

到了這時,馮原纔想起問杜中宵身份,拱手道:“官人官服不凡,不知是——”

杜中宵笑道:“我是本州籤判,來此鹽場辦些事情。只要在幷州,你們不違法犯科,儘管找我!”

馮原三人急忙站起身行禮:“原來是籤判官人,失敬,失敬!”

杜中宵酒足飯飽,站起身來抻了一下腰,對陶十七道:“今日便到這裡,到鎮裡尋間客棧,我們暫且住下。等過幾日這裡有眉目,再回州城去。”

傅瑞等人對杜中宵與馮原談的生意並不感興趣,不過他們已經多日沒有酒肉進口,今天盡情地吃喝了一頓,都心滿意足。雖然不知道杜中宵要怎麼處理儲存的土鹽,過過口癮也是好的。

傅瑞一衆官吏相送,杜中宵出了永利監,與馮原一起到了附近鎮上,尋了間客棧下榻。

到了晚上,杜中宵洗漱罷了,在房中看書,馮原找了過來。

打開房門,就見馮原站在那裡神秘兮兮,手中捧了一張巨大的毛皮,見杜中宵出來,忙道:“打擾官人了。小的有事相商,可有空閒?”

杜中宵道:“夜晚無事,進來講話。”

到了房裡分賓主落座,馮原把手中的毛皮遞上前,口中道:“小的在北地收了一張上好虎皮,也只有官人這種身份,才配得上。官人莫要嫌棄,天氣冷了,拿墊着也好。”

杜中宵這才注意到,馮原手上拿的是一張虎皮,極是亮麗,品相完整。杜中宵兩世爲人,這還是第一次見到虎皮,心中好奇,不由就用手去摸,只覺得光滑柔軟。

馮原不動聲色,把虎皮遞到杜中宵手裡,也不說話。

杜中宵把玩了一會手中的虎皮,遞還馮原:“如此貴重之物,我怎好收你的?且拿回去。”

馮原哪裡肯接?口中連道不值錢,讓杜中宵儘管收下,自己的一番心意。

見馮原堅決要送給自己,杜中宵心中也是喜愛,不過怕此物價錢過高,問道:“似這一張虎皮,不知價格幾何?過於貴重,我不敢取,你也不捨送。”

馮原道:“實不瞞官人,此一張虎皮,若是在幷州城裡,約值十貫銅錢。”

聽到這個價格,杜中宵出了一口氣,不再說什麼,收了下來。不管是對於自己,還是對於馮原來說,十貫都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錢。

見杜中宵把虎皮收了起來,馮原滿臉堆笑:“小的吃過晚飯,在房裡閒着無事,過來與官人說些閒話。今日在鹽場說的制熟皮生意,小的思來想去,是一條發財的路子。只是有一事心裡不把穩,特來問官人一聲,從土鹽裡制硝,果然可靠麼?契丹雲州也產土鹽,卻沒聽說他們產硝。”

杜中宵笑道:“不是土鹽產硝,而是制土鹽的時候有硝產出來。知其法的,自然能收,胡人不知其法,只知鹽,不知硝,也是常事。”

馮原目光閃動,想了一會,才斷然道:“不瞞官人,小的做這生意多年,在毛皮行裡,多少是有些名聲的。若果如官人所言,可以在這裡鞣製皮革,便就大弄!官人若是不嫌棄,這兩日便就在鹽場裡制些硝出來,再找匠人鞣製皮革。若是成了,小的必招呼同行,一起來做這生意!”

杜中宵見馮原神色認真,知道他說的可能是大買賣,不由也重視起來,正色道:“此事不難!你便在這裡多等幾日,我招呼人制些硝出來。”

說到這裡,見馮原連連點頭,杜中宵心中一動,道:“幷州是河東第一大城,若是有個集中做毛皮生意的地方,也該是這裡。馮員外,你若是真有路子,招呼得同伴來,官府也給你們行方便。”

馮原聽了大喜:“官人此話當真?”

杜國宵笑道:“我是本州籤判,說了還不作數麼?儘管放心!”

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80章 新婚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211章 分岐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97章 軍人本該不怕死第270章 讓一讓如何?第168章 安撫第187章 大戰將起第9章 上元觀燈第99章 朝政第9章 鑄門炮吧第76章 天生神將第104章 都堂問對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66章 反殺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76章 人心惶惶第179章 戰前嚴令第57章 喜事第135章 準備出擊第64章 曲線前進第22章 難題第111章 石州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74章 出乎意料第60章 你想做官嗎?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80章 柳暗花明第12章 已陷死地第63章 葉縣第97章 軍人本該不怕死第116章 全力向西第230章 大勢第144章 先玩吧第71章 戲中人第73章 舊人第11章 亂起第128章 模範農戶第121章 迴歸第185章 張網第246章 議事第72章 不等了第87章 先利其器第110章 俗文化第156章 有些茫然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75章 大軍到來第108章 賞功第94章 針鋒相對第113章 虧了第118章 搶佔先機第94章 樞密副使第46章 初戰告捷第64章 不嚇你們第146章 提舉常平第132章 一年大勢第58章 真香第24章 大軍集結第137章 馬車第29章 去不去?第67章 我來了第117章 牢城營第32章 不許看第144章 異人第51章 三本冊子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195章 畢昇後人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75章 一潰千里第187章 關鍵一戰第25章 栽培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94章 錢堆出來的第31章 炒鋼第14章 陣前殺將第89章 賺錢第一第189章 被圍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213章 京城第21章 契丹來客第100章 入城難第95章 秋收第111章 石州第18章 買空賣空第76章 無冕之王第29章 奏對第42章 疑惑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17章 破城第119章 鐵路上的馬車第23章 物是人非第117章 無路可逃第15章 朝爭第67章 數路齊出第72章 比刀第86章 連夜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