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

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

“見過張御史!”馬周見到張御史的到來,自然第一時間迎接了出去。

“見過馬水使。”張玄素倒也沒任何倨傲,同樣嚴謹的給馬週迴禮。

“馬水使,這次聖人讓我前來,是爲了冬日酷寒,鄭白渠依舊讓徭役們冒着天寒地凍幹活,所以前來巡查,看看此工程徭役百姓是否有徭役過重。”張玄素開門見山的說道。

馬周聽到張玄素的話雖直,但是態度卻相當和藹,倒是稍稍放下了心思來,說道,

“不如就讓周陪着御史在鄭白渠工程走走,若御史有什麼疑惑的地方,周也儘量回答。”

“如此……甚好!”張玄素聽到馬周婉轉的話,倒沒拒絕馬周的好意。

說實話,這在鄭國渠的周邊地區轉悠了一圈,張玄素已經知道,當地百姓實際上對參加鄭國渠工程還是很踊躍的。

因爲只要來鄭國渠搬磚,那就管飯,所以周邊百姓都樂得來搬磚。

畢竟在這個時代,管飯本身就足以讓很多的百姓主動出賣勞力了。

不過,到了冬天後去搬磚的人就少了,因爲當地百姓絕大多數是臨時工,不是鄭白渠工程正式的王真儒手下的徭役。

所以他們是沒有棉服、圍巾與手套,冬天沒有這東西,那怎麼保暖,怎麼在大冬天幹活。

所以,如果這些煤球真的按照市場價去出售,那自己肯定會賺取得彭滿鉢滿。

所以張玄素知道,雖然鄭國渠在冬天進行開工,但卻受到當地百姓擁護,要是誰把這這條路子給斷了,那怕不是會被當地的百姓給撕了。

這錢在每次發糧票或者炭票的時候,直接便抽取了一部分,進行分期付款。”

所以成爲高陵徭役,至少在普通百姓來說,算是吃上了半口公家飯,不說多麼好,至少算是找到了一個靠山,能讓他們多少有幾分依靠。

沒錯這樣養一個徭役都比養一個士兵的價錢要高了。

其中,那些身着統一衣服的徭役,基本上都是攜手一起幹活,比如搬運巨大的岩石,比如一起叮叮噹噹的挖掘水渠,有的人則是在一起打下地樁……

再接下來就是這些異族人了,他們會負責最苦最累的工作,甚至有很多有生命危險。

“這個是越王爲了方便船隻的逆流而上,提出的一種提高水位的設想,在一些水位高低落差較大的地方修築閘壩。

船隻行駛到裡面後,進行蓄水,或者放水,來實現某些船隻的逆流或者順流而下。”

馬周指了指閘壩不遠處的石碑,道,“所以越王提出設想後,有些懂得南方技術的大匠,便設計了出來,這裡還立了一塊石碑。

這些任務交給異族人去做,總比犧牲我們本地的百姓好!

“這怕是能成爲小吏,甚至有潛力成爲官員了!”張玄素喃喃道。

張玄素把這些倒是暗暗記在了心裡,畢竟回去朝廷彙報的時候,這些都是要說清楚的。

比如有時候需要他們摸到水裡去打樁,有些容易塌方的地方需要他們去加固。

“差不多五年吧,不過省吃儉用的話,差不多三年就夠了,如果表現良好,成爲了異族本身的管理者,那說不定一年就夠了!”馬周相當清楚,對張玄素道。

“這些天在這裡工作的主要都是異族人嗎?”張玄素聽到這話,倒也鬆了一口氣,“哪來這麼多異族人?”

而這部分人所需要承擔的徭役,李泰直接借用租庸調製幫助他們給支付掉了。

所以卻也只有少部分冬天有禦寒衣服的百姓纔會過來搬磚。

一時之間,張玄素也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正常人怎麼可能會選擇這種方式來用徭役,也就李泰財大氣粗,才用這神經病方式操作。

馬週一天到晚的待在了鄭國渠工程,倒也沒有關注張玄素的到來。

“應該怎麼說呢?”馬周思索了一下,說道,“整個鄭白渠的工程中,我們官員負責整體規劃。

至少他們吃穿都跟我們徭役一樣,頂多他們沒有工錢,

“只是一年嗎?這時間是不是太短了!”張玄素皺起眉頭!

總之,一些必須要協作的事情都交給了那些統一着裝的徭役,而那些基本上能獨立一個人完成的活,都是那些身穿着花花綠綠厚實衣服的徭役在幹活。

所以張玄素的來到,馬周也按照正常接待帶着張玄素到工程的各個方面看看。

張玄素點點頭,倒是一副長了見識的樣子,便跟着馬周繼續的查看整個工程。

市面上交易的煤球,以及相關煤炭製品,甚至整個煤炭體系都是李泰一點一滴慢慢打造起來的,從挖掘煤炭到是製作成品煤球銷售,整個一條龍全部都歸屬於李泰。

所以高陵徭役成本很高,很多人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爲掌事的。

當然,這樣的模式張玄素也就看看不多話,最主要是大唐不可能按照這種模式來的。

這裡纔是他們的家!”馬周唏噓說道。

張玄素來到真正施工的場地,卻見這徭役穿着統一棉服,而有人則穿着褐色的厚實衣服,在這施工場地有幾分涇渭分明的工作。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泰是真不知道怎麼用高陵支撐起原本不可能支撐得起的經濟。

他明白,高陵這些徭役,若說能爲官有些太高看了他們,但懂得了數術與規劃,放在任何地方都是內政系統上一個合格的基層管理。

說實話,這是馬周不知道張玄素的經歷,所以纔會看輕了張玄素。

因爲李泰完成了整個關中地區煤炭產業的統一,煤炭這種資源開始被重視。

“這種技術實際上在南方倒是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很少有用到北方的水道上!”

但事實上是,很多附近百姓,覺得大冬天閒着也是閒着,來高陵這地方搬磚,包吃又包住,而且還有錢拿,又有什麼不樂意。

“這樣的話,他們大約多久能夠還清債務?完成自贖?”張玄素好奇的問道。

那除非他特別能幹活,否則招募進來不是耽誤別人前程嘛!”

雖然這樣的徭役在運行效率上朝廷上下其實都挺羨慕的。

張玄素很好奇的對着馬周說道,“這裡好像有很多異族?”

他們只是鄭國渠的臨時工,只是爲了午餐與晚餐,還有煤礦纔來這般幫忙的。

“把他們的活交給我們的百姓來做徭役不好嗎?”

要知道張玄素曾經跟竇建德混過的,是清楚知道底層百姓是怎麼樣從無序亂民到有序義兵,甚至成爲了河北一霸。

所以,李泰當初在朝堂上那麼囂張的話語,到底沒有那個朝臣站出來說,我也能。

而對很多百姓來說,畢竟他們自己家能儲蓄禦寒物資的數量是有限的。

然後一些輕鬆的,重複活則是交給我們當地百姓以及臨時工,讓他們賺點小錢。

不過這過程中,他們需要自贖,也就是至少要給越王賺到十吊錢,他們纔會被放行。

基本上只要別虐待這些人,哪怕出了意外死了,實際上朝廷也是不管的。

“原來如此!”張玄素摸摸鬍子,疑惑道,“既如此,爲何不收他們也成爲徭役,然後進行統一的管理不好嗎?”

因爲鄭白渠工程本身就已牽扯了馬周太多精力,馬周可沒心思再去應對朝廷的勾心鬥角。

就好像是基本上一個縣城的人才所擁有的才華能夠治理整個國家一樣。

“原來如此,張玄素點點頭,越王能夠想出這麼一種技術卻是厲害!”張玄素說道。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唐沒錢。

比如現在冬天的鄭白渠工程在推進,如果交給普通百姓的話,那就太殘忍了。

這些就算了,實際上高陵的徭役需要懂得識字數術,而成爲徭役,也需要考慮到他們將來晉升成管事的時候需要數術與規劃。

馬周說道,“因爲以後在京杭運河進行漕運計劃的時候會用得上!”

如果不是遇到了李世民這個天降猛男,竇建德實際上是最有可能統一北方的人。

但如果自己直接繞開貨幣,用幾斤煤炭來支付百姓一天的勞動力,反正李泰不會虧。

所以相對朝廷中或是世家出身,或是皇家貴胄的官員,張玄素是真正見過底層的人。

這點渭河修建好了後,杜如晦就上報,想要仿照高陵模式建立新的徭役體系。

“這些徭役,好像被分成了兩批人?”張玄素有些疑惑的看着馬周。

因爲逼他們學會了漢話,明白了漢字,才懂得我們的糧票價值,去購買他們想要的事物。

所以只能讓他們幹一些簡單但量較大的活。”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人成不了所謂的天才,但如果有機會的話,磨練磨練絕對能成爲國家的中堅力量。

“用異族來替代百姓進行勞役嗎?”張玄素聽到馬周的話,倒是摸了摸鬍子。

第一個實現這閘壩的大匠,以後便是能夠承包此處的閘壩,進行日常維護。

張玄素一愣,卻也明白了馬周的意思。

“真等自由了,他們就會發現,在長安這地方,他們人生地不熟的又能去哪裡。

馬周倒是連忙解釋道:

“那些身穿着統一棉服的纔是徭役,其他身穿着不同衣服的只是當地過來幫忙的百姓。

因爲這體系普及開來實在是太傷錢了,而且還是每年都要花大價錢。

這樣的情況下,每週(六天)只要出一天工,湊齊一週需要的煤炭數量,他們是樂意的。

聽到張玄素這般的話語,馬周倒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張玄素,沒想到張玄素對這些高陵徭役這般看好,雖然馬周也認爲張玄素所說的沒錯。

“他們正在接受勞動改造!”馬周說道,“讓他們在這裡勞動,一邊接受漢語與文字,一邊洗刷他們在草原上的習慣。基本上這些人字未必認全了,但漢話已經會說幾句了。”

說實話,這種事情對大唐來說不算是罕見,但真把這些異族運用到各種的基礎設施上,那是真沒見到這麼的操作過。

因爲這件事情在大唐又不犯法,大唐也是有蓄奴與牙行的,這些都是合法的買賣。

“高陵的徭役是要支付工錢的,而且還要給徭役配置很多的基礎裝備,比如冬天時需要的棉衣棉褲鞋子等等。

對李泰來說,自己真正要支付的實際上只是人力工錢,以及時間成本,人力工錢在封建時代,給口飯吃給他們塞上銀票糧票就足夠了。

“是的!”馬周此刻點頭道,“不過,我們也沒虐待這些異族人。

然而,他們在大冬天的願意做臨時工,倒不是爲了吃飯,而是爲了煤炭!

接下來便是徭役和大匠,他們負責把我們提出來的規劃拆分成具體項目去一一完成。

他的名字,也就刻在這閘壩上了!”

也就只有繼續在鄭白渠這裡做工,或者去高陵找工作纔是最穩妥的。

很快的,張玄素髮現這裡的異族百姓的數量好像有些多了,他們雖然也穿着統一的徭役服飾,不過卻是統一玄色。

“越王委託鴻臚寺向在長安的突厥貴人們購買的。”馬周倒沒隱瞞。

馬周對張玄素解釋,畢竟高陵徭役不是朝廷免費幹活的徭役,而是種職業。

“說起來,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異族人?”張玄素聽到馬周的話,好奇道,

至於那些身穿着各種樣式不同顏色衣服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基本上都是在這裡搬運碎石塊與泥土,甚至還有剷雪。

但因爲在草稿上計算了每個徭役的花費後,整個計劃就丟到垃圾簍裡了。

在這時候,張玄素繼續看看,卻甲水渠上出現了閘壩,不由微微愣了愣,這東西自己沒見到過,這不免讓張玄素感覺到幾分的好奇,“這個是?”

至於其他地方,說實話,對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已經沒家了。

這樣的情況下,沒棉衣的百姓都會借有棉衣百姓的衣服,大不了把煤炭送回來時,給對方一斤煤炭,算作是租借費用。

但把這些事情交給這些異族來處,至少我們的百姓不用擔心受傷。”

因爲他們一開始就是被他們部落的貴人通過了鴻臚寺賣過來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是屬於被他們族人拋棄掉的人,他們早就已經無家可歸了。

現在哪怕李泰給了他們自由,但他們能回到自己的老家嗎?

沒有,他們什麼都沒有了!

畢竟人活着是需要理由的,毫無目的的活下去是不現實的。

現在這些東突厥的遺民也就只有在高陵這裡抱緊越王大腿,抱緊華夏文化,讓自己融入到華夏文化中,卻纔能尋找到新的活下去的理由。

(本章完)

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31章 火種計劃第174章 畫大餅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50章 戰爭將起第4章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10章 兩文錢第85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540章 隱藏在計劃之下的計劃第90章 方便之門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196章 吃火鍋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76章 流外官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體面人第49章 孔雀的嘗試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114章 建議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547章 春風化雨第297章 解讀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433章 三個天賦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322章 薩珊來客第340章 李泰的快樂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245章 洛陽開發計劃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173章 封燕王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134章 匠人方案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76章 流外官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40章 旱災將臨第470章 光箭雨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128章 開啓的鄭白渠會議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287章 控制第320章 期貨商會第214章 與劉仁軌的商議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43章 開會中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43章 開會中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466章 改革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