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

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

李泰目光看向了薛仁貴,說道:“仁貴,一共招募到多少的丁,以及多少都長?”

“一共有丁兩千五百人三十三人,都長五十一人。”薛仁貴對李泰道。

“嗯!”李泰點點頭道,“沒想到經過這般的戰爭,鄯城居然還有近五萬人,雖然這裡面寡婦與兒童更多,但不得不說,鄯城的發展潛力還是可以的。”

李泰相信,薛仁貴去統計時,肯定會有很多當地人選擇逃避。

同時,每一戶人口也到不到正常的五口之家,也就是一對夫婦三個孩子,基本上一戶有三口人就很不錯了。

換句話說,當地人口現在被李泰登基上了戶口的,應該沒有五萬人,差不多三萬多人。

說實話,經歷過這樣一場大規模戰爭,又受到唐軍的劫掠,現在還能有個三四萬人,若說原來這鄯城人口原來就算沒有七八萬,想來也應該有六萬了,在西北算是大城市了。

不過,有多少人對現在的李泰來說並不重要。

因爲李泰的目的,主要還是爲了能讓自己的政令可以傳遞到基層,而招募過來這些丁員與都長,自己希望他們能夠成爲大唐的招牌。

“所以袁師,不知道你願不願意來幫這個忙!”李泰對袁天罡笑道。

這也是爲什麼李泰支持分封的原因。

李泰說到這裡,覺得不能太過分了,便是又拍馬屁道。

哪怕有李世民護着,自己怕也要被暗殺,但在鄯城等少數民族地區,卻反而能生存下來。

因爲鄯城溫度比中原地區要低,夏季比長安短,所以今年最好先培養土地,不要大面積種植冬小麥,還是以嘗試爲主。

“因爲這次阿耶讓我帶上了農業學府的軍轉農戰部,而實際上他們每一個人都受過最正統的農業教育,也系統的耕種過小麥,所以,在老師上倒是意外的足夠了。

所以這一批皇協軍……不對,應該是奉義軍,就會成爲自己與當地百姓之間的榜樣。

而想要全面發展少不了對水利設施的建設,以及對湟水的疏導。

而李泰道,“第一步,農學社需要在鄯城落腳,另外開設蒙學,教授當地百姓耕作小麥。

誰動他們的田,那他們就敢拼自己的命!

那將來等到了青海那邊打起來,這些百姓纔會有幾分迫切感,會與遊牧民族抗爭。

當然,如果是在華夏境內,自己敢直接以工代賑,讓當地百姓幹活,但現在在鄯城,自己卻要寫信給孔雀,需要她籌集一些糧草運輸過來。

“燕王對發展有了規劃?”盧安壽到直接開口問道,“您說,我們幹!”

“就是帶人去鄯城周圍山峰都攀登,去看看哪些地方的山坡適合改造成坡田或者梯田。

至少我相信,這些有田有地的百姓,絕不願意讓自己手中的田地,被其他遊牧民族糟蹋!”

所以,對整個西寧的開發,我認爲需要分三步走!”

那就是對鄯城周圍的坡地進行開發,需要製造梯田。”

自己有什麼想法,完全能夠在那些封國上進行嘗試,收割封國的成果與經驗,經過改良之後再用在華夏本土,至少要穩妥的多。

這個過程應該會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那就必須要執行第二步了!

這讓李泰可以同情底層百姓,但李泰不可能爲了百姓,把命都給搭上去。

自己是大唐帝國順位第二的繼承人啊!

說實話,李泰就只是單純的想要試一試,農田承包制,一條鞭法,以及攤丁入畝。

尤其那些逃到山裡的百姓應該會從山上下來,到時候這鄯城的人口應該能夠恢復不少。

這樣這初步的改造計劃,運氣好,等到明年小麥豐收,便能在鄯城全面推廣開來。

真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承受得住,受災百姓那一雙雙絕望麻木,又帶着幾分仇恨的目光。

“也許朝廷會充實邊疆呢!”李泰笑了笑。

所以一開始就讓當地百姓明白稅收,而稅收方式,也讓當地百姓能夠越容易理解越好。

首先當地的耕田技術的確不行,百姓雖然有耕種,但照料起來並不精細。

而河湟谷地能承接多少百姓,基本上就決定了朝廷能遷徙多少百姓過來。

薛仁貴是那種,如果自己是攻城府兵,那薛仁貴絕對會去劫掠。

袁天罡的臉色變了變,苦笑道,“燕王,您想要我做什麼?”

“燕王,您實在是太恭維了!”袁天罡感覺自己當初就不該答應李泰過來河西!

“等到這周圍能開發的坡地都標註出來後,那就到達第三步了!”李泰道,“到時候就需要繼續拜託袁師了!”

但還是那句話,只要李泰不隱瞞李世民,把這些事情都告知李世民,難道李世民還會怪罪李泰因地制宜的嘗試,頂多也就是言官出來說幾句罷了。

衆人看到李泰認真了起來,一個個到底是正襟危坐,開始聽從李泰的話語。

畢竟說到底,李泰哪怕是順位十億位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接受着社會主義教育,但現在……

在那之前,自己所需要得,就是儘可能的獲取當地百姓的信任。

“請燕王放心,我會帶着他們去開墾土地,嘗試耕種!”這時候的田長耕說道。

自己也不想動搖得啊,但大唐帝國給得實在太多了,自己的立場只能改一改了。

說實話,也都是在場的都是武將,對這種稅制的動作並不敏感,只是覺得有幾分怪異。

總之讓他們明白,每年收一次,只要交足朝廷,剩下來就是屬於他們!”

到時候大唐在這裡才真正的有了根基與基礎!

但讓薛仁貴去一個個登記當地悽慘百姓,身爲農民出身的薛仁貴也能感受到底層生命的輕薄與不易。

首先這裡是少數民族統治的,漢人統治這裡的成本太高。

至於朝廷那邊,我會上奏朝廷說明的,畢竟是邊疆地區,至少在這些地方融入華夏前,還是要稍微優待一點。”

實際上除了朝廷會遷徙百姓過來,李泰也有意讓這裡吸納青藏高原上的牧民,完成從牧民到耕農的改造。

“嗯!”李泰點頭道,“因爲是邊疆地區,而且原來當地百姓也不全是耕田的百姓,若是把我們現在的大唐徵收制度搬過來有些打擊百姓的積極性。

“望燕王能善待他們,這裡的百姓真不容易。”薛仁貴說道報信,臉色到底有幾分難看。

若運氣不好,不能種植冬小麥,那花費個三年改進青稞與春小麥想來應該也足夠了。

畢竟哪怕李泰從書本上看到了這些政策,也不可能直接套用到這個時代的大唐身上。

自己需要讓當地的百姓知道,跟着大唐混纔有前途的。

“既然這件事情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纔要發生,燕王現在謀劃是不是太早了?”

“我知道百姓不易,但我們與百姓間的關係,也不是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輕易磨平的。

作爲親眼看着李泰從當初開府的親王,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盧安壽表示,發展這種事情需要腦子嗎?

“燕王,您的計劃是不是太久遠了,等到坡地開發出來,少說二十年過去了吧!”

真說起來,在這種邊遠地區實施的政策,只要沒真正出現暴動,又有幾個人在乎。 ωwш● Tтkan● CO

每年根據他們申請的田畝,讓他們向朝廷上交承包租金,至於其他什麼人口徭役雜稅全部計算到這裡面。

李泰看了一眼盧安壽,徐徐道,“這些天,諸位也都有所繁忙,我便去看了看周圍環境,考察了一下當地的農作物。

雖然現在的朝廷肯定不會充實邊疆的,但等到吐蕃冒出來了,河湟谷地的地利意義不需要自己多說,朝廷也會清楚,多少會向着湟谷地遷徙百姓,讓這裡成爲對抗吐蕃的後勤基地。

這些東西要是在長安那些地方執行,李泰覺得自己絕對是活膩了。

長耕,這件事情便交給你來處理,麾下盡是農業學府出身,你應該知道怎麼做吧!”

若這裡真的適合進行冬小麥的種植,再進行大面積的推廣!

“正常情況的確如此!”李泰沒否認袁天罡的話,靠百姓自然恢復,那自然二十年起步。

春天將來,先讓百姓們把土地開墾出來,春小麥能種植的便種植,保證今年的口糧。

李泰則是繼續道,“隨着第一階段穩定下來,那當地人口應該會有所恢復。

因爲目光是真正有力量的,否則也不會有看殺衛玠和千夫所指的成語了。

隨着他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從而使得人口會逐漸變多,甚至多到鄯城未必能夠容納下,那鄯城本身的耕地就不夠用了。

畢竟河湟谷地這裡還能種田,但上了青藏高原,就算是地球平均溫度上升,那也不可能讓那裡能夠種田啊,至少這接下來一千多年的時光裡面就別多想了。

所有人聽到李泰的話,李泰目光掃視過去,沒一個在乎的,畢竟這種事情真不少見。

所以想要發展一個地方規劃肯定是要提前做的,至於缺少的人口,隨着當地的發展,自然而然會對周圍的地區形成一定程度的虹吸效應。

而李泰則是繼續道:“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得是我們要給他們找活幹,要讓他們努力的活下去,讓他們發現活着比死了更好,讓他們有新的希望!這纔是最重要的。”

畢竟人口這種東西哪怕是古代,想要恢復起來也至少需要十五年,才真正能讓孩子成爲勞動力,現在這裡打了一場,等恢復等個二十年也正常。

所以越簡單的稅法,那越能讓當地百姓理解,若自己弄個苛捐雜稅出來,反而有人造反。

等到鄯城發展到瓶頸,那就需要以湟水爲根基,進一步均衡發展整個河湟谷地。

每戶最高申請額度是一百畝耕田,每戶根據自己需要申請耕田。

聽到李泰的話,袁天罡忍不住開口,出於本能的,他感覺有幾分心血來潮的危機感。

李泰無所謂這些當地百姓對自己的觀感如何,但等當地百姓真完成農耕民族的改變,那對當地百姓來,他們的田地就是他們的命。

“這準備工作最好現在就開始做,那就是記錄湟水的水紋記錄。

“那燕王認爲會出現特殊的情況了?”袁天罡聽到李泰的話語,卻是反應了過來。

所以最好辦法,就是多弄幾個封國當做試驗品,去適應適合大唐未來發展的體制!

這讓李泰在這些異族地區,肯定會比在大唐之內要大膽得多,甚至也會有幾分過線。

同樣的政策單是地域不同就可能會出現橘生淮南則爲橘的情況,就更不要說還有千年時光的差距了。

“還有?!”袁天罡聽到李泰的話語,臉色卻帶着幾分哭笑不得,

“畢竟您的風水之能,大唐無人能級,除了您,我也實在找不到其他人了!”

“而讓當地百姓掌握小麥的耕種技術,並且初步完成從半遊牧半農耕的民族,徹底成爲農耕百姓,我們就算是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李泰徐徐的說道,

不就是燕王怎麼說,自己怎麼幹嘛,需要個屁的腦子。

“租金,燕王是此名義來替代稅收吧,這好像不是我們大唐的繳稅制度?!”田長耕道。

雖不至於撒一把種植就等天吃飯,但相對來說,他們更加註重自己的牲畜,而不重視田裡面的作物。

其次就是李泰自己也需要個試點的地方去嘗試嘗試歷史上那些出名的政策。

告訴他們所有土地所有權是屬於朝廷,但開墾出來的土地,他們可根據家庭能力申請永久使用權。

“把那聚集起來的都長與丁員都帶上,把他們都教會,讓他們去開墾土地。

把這些地方標註起來,制定初步發展計劃,這些地方會作爲鄯的第二步開發方向!”

甚至他們中有的人的親人說不定就是被我的錦衣衛親自射死的。”李泰鄭重道。

所以湟水的水紋記錄,最好現在就開始做,到時候真的要做那也不會困難!”

李泰伸出拳頭握緊說道,“總而言之,我們要讓湟水谷地,成爲整個西北的糧倉!”

“燕王……要不把我兒子找來吧!老朽的筋骨,經不起這般折騰!”袁天罡苦笑着說道。

我這條鹹魚努力的翻身一下,然後又躺下了。

(本章完)

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19章 製作手套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264章 機會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78章 杜如晦的決定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171章 殿中對第483章 房玄齡復職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72章 集裝箱第62章 突襲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165章 墜馬第174章 畫大餅第449章 考成法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160章 託付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10章 兩文錢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28章 開學第287章 控制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520章 神通難敵天數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29章 圖書館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306章 李春第49章 孔雀的嘗試第29章 圖書館第65章 戰報第57章 不能笑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360章 各顯神通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527章 戰爭的終結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352章 贈妻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148章 樂譜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278章 真正好處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48章 盡興而歸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340章 李泰的快樂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27章 曲轅犁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524章 交鋒第280章 閻家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258章 覆滅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43章 開會中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336章 博彩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