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事實上在“大杯”和“小杯”兩個參照值的作用下,大部分人認爲選擇“中杯”是最穩妥的。所以,人們經常選擇“中庸之道”而忘記了真實的需求。
我們買飲料或其他消費品的時候,經常有大、中、小三種型號,很多人會在價格比對的刺激下,選擇中號商品。我們把這種選擇“中庸之道”而忘記了真實需求的現象稱爲“中杯效應”。
特韋斯基通過實驗證明:
如果A優於B,大家通常會選擇A。
但是,如果B碰巧優於C,而且其優點A是沒有的,那麼許多人就會選擇B。
其主要的理由就是與C相比,B的吸引力顯著加強了。
陪襯品只是“藥引子”
很多房地產中介,會毫無怨言地帶領客戶去到處看房,有時會故意帶客戶看兩間條件一樣、價格明顯不同的房子。其實,中介心裡很清楚,有些路並不是白跑的,那間同樣條件、價格貴一些的房子只是個陪襯品,是促使客戶簽單的“藥引子”。
這裡再介紹一種“中杯效應”的升級版。比如,某超市賣有四種不同規格的松露牌消毒液。
第一種180毫升,18元。
第二種330毫升,32元。
第三種330毫升,32元。附贈一瓶120毫升的非賣品。
第四種450毫升,52元。
很明顯,第三種和第四種相比,淨含量是一樣的,卻便宜了20元錢。第三種和第二種相比價格一致,卻多出了120毫升的非賣品。
消費者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這是一種優惠。相信會有很多需要這種消毒液的消費者選擇第三種,第二種和第四種基本上不會有什麼銷量,只是陪襯品。
厭惡極端
讓我們看看另一項相關實驗得出的一個有趣結論:
心理學家要一組參與實驗的人,在兩種美能達相機之間作選擇,一種是售價1700元的A機型,另一種是售價2300元的B機型。
結果,選擇兩種機型的人各佔一半。
另一組人則必須在3種機型之間作選擇,除了上面這兩種機型外,加上另一種售價4600元的C機型。
也許您會覺得,除了選C機型的人以外,剩下的人選擇A型和B型的仍然各佔一半。
結果出人意料,第二組有很多人改選了價格適中的B機型,比選擇最便宜A機型的人多出了一倍。
如果在一批選項中,出現了一箇中庸的傢伙,一般人比較可能青睞它,而不會選擇極端。
行爲經濟學稱這種現象爲“厭惡極端”的心理,也就是“中杯效應”。
某廠家推出兩款豆漿機,容量、功率相同。
A型:368元塑料外殼,具有幹豆豆漿、溼豆豆漿和米糊功能。
B型:668元不鏽鋼外殼,具有幹豆豆漿、溼豆豆漿和米糊功能。
顯然,只是外殼材質不同,價格相差將近一倍,很多消費者寧願選擇塑料外殼的A型。爲了推動B型豆漿機的銷售,廠家請來了營銷策劃公司。營銷公司建議廠家向市場投放少量的C型豆漿機。
A型:368元塑料外殼,具有幹豆豆漿、溼豆豆漿和米糊功能。
B型:668元不鏽鋼外殼,具有幹豆豆漿、溼豆豆漿和米糊功能。
C型:968元不鏽鋼外殼,具有幹豆豆漿、溼豆豆漿和米糊功能,液晶面板。
這個建議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在這三個選項裡,顧客選B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當然,實際的營銷效果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同行的競爭、消費者的營養觀念(不鏽鋼和豆漿是否會產生化學反應)等,這不在本書探討的範圍。
在星巴克要買小杯咖啡
在北京,星巴克的咖啡原本有三種規格:大杯、中杯、小杯。
可是,後來菜單上的小杯消失了,只剩下中杯、大杯和特大杯。
筆者去互聯網查了一下,原來是“與國際接軌”了。
在美國,星巴克出售的咖啡都分爲三種規格:高杯(12盎司)、大杯(16盎司)和超大杯(20盎司)。美國星巴克的菜單上並未列出“小杯”,也很少有顧客知道星巴克還有這種“小杯”的存在。但是,如果你一定要找服務生要“小杯”,就能得到老式的8盎司杯裝咖啡。
星巴克的“菜單革命”或許有其難言之隱。
“小杯”曾是星巴克很暢銷的一款產品,但小杯賺錢“太少”。小杯卡布其諾的售價比12盎司的高杯少30美分,但濃咖啡的量是一樣的,又因爲它包含的奶泡較少,味道更爲濃烈,不少咖啡迷都喜歡,這也就導致了“中杯效應”的失效。
秒殺顧客的價格誘餌
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某個小城有兩間經營襯衫的服裝店。第一家服裝店經營歐洲風格襯衫,第二家服裝店則經營北美風格襯衫,兩家店的價格不相上下,營業額也不分上下。
後來,又有第三家服裝店開張了,它同樣也經營歐洲風格襯衫,但是價格卻比第一家店貴很多。
自然,第三家店門可羅雀,但是第一家店的營業額卻大幅增長。人家比較了兩家店之後,毫無懸念地選擇了第一家店的商品。同時,第二家北美風格襯衫店也受到影響,生意比先前少多了。
人們都以爲第三家店遲早都會垮掉的,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家店存在了好久。直到有一天,第一家店和第三家店同時轉讓,人們才發現,這兩家店的老闆是同一個人。第三家店的存在,正是爲了給第一家店做“陪襯”。
在這個故事裡,第三家服裝店就是“誘餌”,第一家服裝店纔是真正銷售的“目標”,而第二家服裝店是“競爭者”。
這就是行爲營銷學中所謂的“價格誘餌”—當人們對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進行選擇且猶豫不決時,由於第三個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個舊選項顯得更具吸引力。被“誘餌”烘托的選項就是通常所說的“目標”,而另一選項就是“競爭者”。
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比如,我們在超市經常會看到,貨架上並排擺放的可樂2升裝和2.5升裝,都是售5元。
再比如:我們去餐廳吃飯,一般餐廳的菜單上至少會有一個貴得離譜的高價菜(即使從來沒有人點,或者你點了店家也會說恰好賣完了)。也許這道高價菜的存在並不是爲了吸引顧客選擇它,而是誘導你點第二貴的菜。這是因爲當你看到有貴得如此離譜的菜之後,會覺得第二貴或者更便宜的其他菜纔是真正的“物美價廉”。
這樣的市場營銷技巧還被廣泛地應用於各種各樣的商品銷售中,比如家電促銷、手機套餐、網費套餐、捆綁銷售等。
有時候,“誘餌”並不是真的存在。在營銷活動中,常常存在一種“幻影誘餌”,比如在很多汽車、手機、化妝品的產品目錄中,商家們其實並非奢望賣出多少“豪華套裝”和“頂級配置”,而是以此來提高消費者對相關產品的期望價位。
生活中,常見的“降價促銷”活動,其實也是一種幻影誘餌:商家常常會特別強調如今並不起作用的“原價”,那就是一個幻影式的誘餌。
“價格誘餌”在營銷學心理學家未總結出來之前,就被商家廣泛使用,而且還被稱爲“秒殺”顧客的超級營銷術。因爲它爲消費者在作決策時,提供了“依據”。
人質危機
假如你是某國總統。
一羣暴徒挾持了一所學校的600名師生,向你提出了一系列無理要求,如果不答應就殺害全部人質。
你當然不會答應恐怖分子的要求,因爲這可能會招來無盡的要挾。你只能出奇制勝了。
現在有兩個備選計劃來化解這場危機。
A計劃:會有200人獲救。
B計劃:會有33%概率所有人都獲救,67%概率所有人都被害。
試問,你會選擇哪個方案?
在這個實驗中,更多的被試者選擇了A計劃。這兩個方案的“數學期望值”其實是一樣的。
框架效應
接着,讓我們再看另外兩個人質解救方案。
C計劃:600人中會有400人死去。
D計劃:33%的概率沒有人死亡,67%的概率所有人都會死亡。
這個實驗中,更多的被試者選擇了D。
這其實只是個文字遊戲,把相同的方案用不同的方式來表述。
A和B計劃屬於積極描述,C和D計劃屬於消極描述。
不同語境下,人們的風險偏好發生了逆轉。
當用存活的人數來描述計劃時,對於大家來說能救活師生是“收益”,生命如此重要,能存活多少是多少,會因風險厭惡而選擇A計劃。
當用死亡來描述同樣的事件時,大家就感覺到這是“損失”,誰也不希望眼睜睜地看着400人犧牲。這時人們傾向於風險喜好,從而會接受賭一把的計劃。
對此,特韋斯基和卡尼曼提出了“框架”這一概念,他們認爲,“框架”是由提問題的形式(語意),以及社會風俗、決策者的性格所決定的。不同的提問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同一個意思,用不同的辭令表達,固然屬於“術”的範疇,但它帶給聽者的心理衝擊是明顯不同的。
粗略而言,框架效應可稱爲語意效應,特別是在處理公共事務的時候,語意效應十分明顯。
理論背景:什麼是前景理論
前景理論是猶太心理學家卡尼曼和特韋斯基在1979年提出的。所有關於行爲經濟學的著作,都繞不開這個理論。
前景理論由四個原理組成:
1.損失厭惡多數人對損失比對收益更敏感。
2.確定效應處於收益狀態時,多數人是風險厭惡者。
3.反射效應處於損失狀態時,多數人是風險喜好者。
4.參照依賴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由參照點決定。
本書依次介紹了前景理論的這四個原理。
前景理論是對傳統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內容—風險決策理論的修正。關於風險決策理論,本書第10章將有比較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