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市38層的“天彪大廈”如期竣工,它是整個山陽的第一高樓,建成以後成了山陽市的新地標。大廈竣工這一天,市委書記高鐵、市長王天恩等政界要人前來剪綵祝賀。吳天彪在商界的朋友們更是拿着紅包爭相前來捧場。
作爲天彪集團總顧問及天彪大廈的部經理,前江陽市委書記朱天亮身穿一身紅底盤黃龍的唐裝,頭戴一頂黑氈帽,顯得既精神又喜慶。他四處走動着,認識不認識的人他都熱情地打着招呼。
目前,吳天彪的感覺很好。集團下面的三塊業務是齊頭並進,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他甚至在夢想着哪一天能將集團打包上市,也玩一玩所謂的資本市場。
他給吳天放打了一個電話,想讓弟弟給他的公司設計一個有時代氣息的圖標。大哥天路給出的“天彪集團,天天向上”的文字標識,他很滿意,但現在尚沒有一個既新穎又有文化底蘊的圖案標識。誰知他一打手機,吳天放正在大西北搞寫生呢,目前人在敦煌。
這個暑假,吳天放本來是想約上週一菲一塊兒前往大西北去的。還在讀大學的時候,他們兩個曾一起往西邊看了陝西的華山、茂陵,寧夏的沙坡頭,內蒙古的通湖草原,甘肅的山丹軍馬場、祁連山冷龍嶺的冰川,還有天水麥積山的石窟。兩個人都頗爲興奮,感到收穫很大。
但那一次他們只是到了甘肅的冷龍嶺,再沒有往西邊去。吳天放就感到還不過癮,這一次準備再到甘肅的嘉峪關、祁連山、敦煌看一看,再到新疆的吐魯番、火焰山、天山天池、巴音不魯克草原、阿拉山口、樓蘭古城、塔克拉瑪干大漠、喀什等地去轉一轉。但這個暑假,週一菲有一個文學活動,要到海南去。她就沒辦法和吳天然一道前往了。
吳天放已經感到,現在他和週一菲之間已經產生了對於人生哲學以及美學觀念上的差異。這一次也並不是海南的那個文學活動有多麼重要,而是她不願和吳天放一道去大西北找苦吃。
也許,週一菲現在需要的已經不是什麼粗獷、蒼勁、悲涼、厚重的審美體驗了。她現在喜歡的是華麗、纖巧、美豔、時尚的東西。吳天放覺得週一菲現在的小說是越寫越俗氣,已經喪失了中國傳統審美的特質。吳天放曾向週一菲指出過這種危險的文字遊戲,但週一菲卻認爲吳天放有點迂闊,跟不上現在的形勢。
兩個人說也說不清楚,鬧也鬧也鬧不明。吳天放就背起揹包一個人到大西北去了。
吳天放總覺得,中國的大西北實在是太神奇了。在這片上黃土、白沙、雪峰、草原、胡楊所構成的五彩版圖上,有他汲取不盡的生命華彩。
吳天放坐上火車一路西行,徐州、鄭州、蘭州全被拋在了後面。他一直到嘉峪關市才下了火車。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明初,宋國公、徵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歷時168年,於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邊紀略》所記:“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可守也”。這裡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是明代長城沿線建造規模最爲壯觀,保存程度最爲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後期各代,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要塞,素有“邊陲鎖鑰”、“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可能是吳天放對嘉嶼關的期望值過高,當他登上城樓時,明長城本身並沒有激起他莫名的衝動。但是站在明長城上,北邊無涯的沙漠和南邊連綿的祁連雪峰倒讓他感到很興奮。在嘉嶼關這個地方,西部地區的那種蒼涼和悲壯已經陡然而生。
倒是有幾個傳說,引起了他的興趣。
定城磚:指放置在嘉峪關西甕城門樓後檐臺上的一塊磚。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佔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築,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十分準確和節省。監督修關的監事管不信,要他計算嘉峪關用磚數量,易開佔經過詳細計算後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監事管依言發磚,並說:“如果多出一塊或少一塊,都要砍掉你的頭,罰衆工匠勞役三年。”竣工後,只剩下一塊磚,放置在西甕城門樓後檐臺上。監事管發覺後大喜,正想借此剋扣易開佔和衆工匠的工錢,哪知易開佔不慌不忙的說:“那塊磚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搬動,城樓便會塌掉。”監事管一聽,不敢再追究。從此,這塊磚就一直放在原地,誰也不敢搬動。現在,此磚仍保留在嘉峪關城樓之上。
吳天放覺得,定城磚這個叫法很好。世上的萬事萬物,雖然都是變動的、發展的,但在某個特定的時期都需要“定”。鎮江、定海、安西、南寧、西寧等地名,彰顯出國家對長治久安的渴求。對了,還有一個城市本身就叫長治。孫悟空的那根如意金箍棒是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老孫頭將其拔掉後,龍宮立刻變得東倒西歪。人們要想心平氣和,那也是需要“定心丸”的。吳天放覺得,一個人要想幹成一番事業,必須要有一種定力。堅守理想,不隨波逐流。
在修建嘉嶼關時,還有冰道運石與山羊馱磚的傳說也很有意思。
冰道運石: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擡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裡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大家正在長噓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衆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衆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衆工匠爲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併成爲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山羊馱磚:嘉峪關城,城牆高9米,還要在城牆之上修建數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衆多的垛牆,用磚數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設備,全靠人工搬運。而當時修關城所用的磚,都是在40裡以外的地方燒製而成。磚燒好後,用牛車拉到關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於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難,儘管派了許多人往城牆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裡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然後,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着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牆。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牆。
吳天放知道,類似這樣的傳說,在很多地方都有,反映出中國古代人民的聰明和才智。冰道運石和山羊馱磚,更反映着民間的智慧和老百姓的樂觀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