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

郭象已經六十多歲了,以這個時代的衛生和醫療水平來看,接近極限壽元極限,遠超平均щww..lā

他的皮膚已經鬆弛了,頭髮近乎花白,眼皮聳拉着,背也佝僂着,不過跪坐於席上,卻儘量挺着腰桿,神色中有一絲輕微的疲憊,但看上去精神不錯。

當然了,這個時代的平均年齡,被布衣平民拉低了很多,這些有着地位的士人,生養不同,年齡比之平均值高上許多,其實並不奇怪。

“見過郭師,讓您久等了。”

看着面前的這人,陳止從容的行禮,後者則點頭回禮,然後一轉頭,吩咐着身邊兩名青衣僕從,將一張張寫滿了字的紙拿出來,放在身前矮桌上。

郭象其人,備受新漢士人推崇,不過陳止在剛見到他的時候,心裡是非常複雜的,因爲在第一世的時候,他曾經看到過有關郭象的論述。

那篇論述,在肯定郭象在學問上成就的同時,卻也提出了一個看法,就是郭象乃是將向秀所做的《莊子註釋,竊以爲己注。

向秀爲竹林七賢之一,時人說他清悟有遠識,少爲山濤所知,雅好老莊之學,也是一位大賢,但已然作古,生前層爲《莊子做注,但並未完成,郭象續之,後以爲竊。

這段歷史在新漢的時間線上也頗爲類似,只不過在這裡的普遍說法,是郭象之學是在向秀的基礎上廣而述之,郭象的《莊子注實乃承載了向秀和郭象兩人的學問結晶。

陳止對這個看法,自有其想法,藉着職務之便,找來了兩人所做之注,對比之後發現,郭象的註釋和向秀的註釋,其實是有差別的,但多數爲文異而旨不背,又或者有部分語句乾脆就是文同意同,當然也有不少是文義同而稍略的,亦有義同而略加補綴的。

陳止對此也有自己的判斷,蓋因郭象之註解,非常類似於後世的“中譯中”,也就是將原本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語句表示出來,是的一種抄襲的常用手法,他還記得,在後世時常有人在中譯中後,名聲蓋過原主,仗着擁躉衆多,返過去倒打一耙的,可謂厚顏無恥。

不過郭象又有不同,因爲他確實是有自己的學問底蘊,以及自有理論的,這點在陳止與郭象的幾次交談中,有着深刻體驗

郭象不是第一次來了,他每次過來,都會通過陳止查找些許典籍,也經常和陳止談論自己的想法和倡議。

正因如此,陳止才知道這個人是有真才實學的,而且也想要留下一點東西。

“守一,你來看看這一句。”

陳止正想着,對面老人的一句話將他的思緒打斷,擡頭看去,就見郭象正朝自己招手,並指着身前紙上的一句話。

陳止順勢過去,低頭一看,見那一句寫着的是:“夫仁義者,人之性也;人性有變,古今不同也。故遊寄而過去則冥;若滯而繫於一方則見。見則僞生,僞生而責多矣。”

品味片刻,陳止點頭道:“郭公果是尚變,此言深得內外相冥之意。”

郭象不由點頭笑道:“果然是守一,能看出其中分野,我的幾個弟子初看之時,也有疑惑,問此言是否有誤,蓋因有亂序之嫌,我就說,若只是執着於不變的陳規,又如何能讓名教與自然之理趨同?我今日過來,就是想將這一句完善,須得幾部老莊典籍,守一可有推薦?”

陳止有很多可以推薦的,因爲他很清楚,眼前這位宗師所要的,其實不只是老莊之言,更準確的說,他要的是足以佐證自身論點的書籍,無論是老莊和弟子的言語,還是道家的幾個流派,亦或是何晏、王弼的經學,其實都可。

陳止很清楚,眼前這位宗師的學術思想,正在朝着什麼方向轉變

他正在試圖儒道合流。

一念至此,陳止便報出幾個書名,大概介紹了內容之後,郭象滿意的點頭道:“正需要這幾部,有守一你在這裡坐鎮,果是方便許多了啊。”

陳止就吩咐奉書人去將提及的三本書、四卷簡牘取來,他則順勢坐下來,與面前的老人閒聊起來。

陳止和郭象在過去實有一點交集,準確的說,是和郭象的子侄輩有過交集,也就是陳華的那位老師,廣陵郭展。

郭展是被《師說一文壞了名聲,於是潛心閉關,已有一年多沒消息了,其人是郭象的侄子,也繼承了一部分學說,可以說是弟子,卻又有曲解,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而且對陳止有着明顯的敵意。

關於這點,郭象顯然是知道的,之前一次交談中,就曾經談及這事,但老人卻不怎麼在意,對郭象所扭曲的學問之道,並無追究之意,彷彿在談論着其他人的事一樣。

當時,郭象的一句話,還是給陳止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位在後世譭譽參半的玄學宗師,當時說道:“外內相冥,焉知他之道不是正途,或許他的道路,就是順應時局而生,可以傳後,我無需因此而惱怒,不過是多一條路,未來我的路走不通,說不定他的路可以延續下去,若是他走了歧路,那亦可爲後世者爲鑑。”

這句話,讓陳止從基於後世的評價中走了出來,回憶郭象所言,這才注意到,這位玄學宗師崇尚的道路,其實和老莊之說不同。

莊子說“何謂天,何謂人”,認爲“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說“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其意爲,牛馬本身是自然,而將之馴化了就是人做的了,不復自然,其本質,是將天人之間看成事對立的關係。

這是認爲,人對於自然的一切作爲,都是爲了滿足欲、念,不惜滅天、滅命,這也是之前衆多宗師繼承的觀點,比如陳止提到的何晏、王弼等,也有類似表述。

與之相比,郭象則不同,他從人的角度看待問題,認爲人對自然的改變,可以在順從自然本性的前提下進行,其種種言語是嘗試說明,“人爲”可以符合於自然。

他說:“知天人之所爲者,皆自然也;則內放其身而外冥於物,與衆玄同,任之而無不至者也。”這種名教明合的看法,實上更改了老莊無爲的立場,轉而有了積極意義。

實際上,陳止在秘書省任職期間,因職位的關係,接觸了不少爲學之人,他們從各處而來,抵達洛陽做學問,是因爲這裡有底蘊、有藏書、有宗師,還有諸多條件,同時也帶來了天下各處的諸多看法。

陳止就發現到了,這些人的觀點,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郭象這番看法的影響。

“很顯然,按照歷史的慣性,郭象的這種看法,隨着發展,會對整個天下的學術、學問風潮和傳承,帶去影響。”

看着身前這個生命力衰退的老人,陳止在這一刻,忽然有了種錯覺,感覺自己在看着歷史的塑造過程。

這種感觸,在他來到秘書省之後,就逐漸浮現出來,越發強烈、清晰。

不同於金戈鐵馬的塑造歷史版圖,閱讀過往書籍、文獻,聽着諸多宗師暢談他們的理念和思想,給陳止另外一種塑造歷史的感覺,好像是在指引着未來的脈絡。

單純從後世的書本上了解到一二名詞,和眼下這種親身參與進去,看着某種思想生根發芽的感觸,截然不同。

尤其是,很多宗師在塑造思想的過程中,還都會和陳止探討、詢問。

當然,陳止也很清楚,衆宗師固然知道自己的名字,但注重的不是他的名望,而是看重自己整理書籍的能力,他們之所以會和自己探討學說、理念,也不是要從陳止這邊獲得什麼啓示,而是想要影響陳止,讓陳止接受他們的思想,然後再通過陳止,去影響更多的人。

眼前的郭象就是這般打算的,在查找書籍的間隙,常會拿出些許事來議論,發表看法,然後按着自己的學說給予解釋,來讓陳止理解。

對這樣的做法,陳止多是報以友好的笑容,但並不會盲從,因爲他來自後世,能看到一條脈絡,所以不會陷入其中。

很快,所需書籍被人搬來,郭象立刻就投入到了查閱中,也就停止了交談,沉浸到了書冊、簡牘之中。

陳止脫身出來,回憶二人剛纔的談話,略有感觸。

“前後幾位宗師,都想讓我接受他們的學說,興許是有收徒的念頭,我的名望在他們看來或許並不重要,但聊勝於無,關鍵是還有點整理、歸納的本事,加上背後人脈,對他們而言,是個理想的弟子人選,可惜,我無意於此,也沒有時間放在此事上面。”

搖搖頭,陳止吩咐了一番,看了一眼時間,跟郭象的隨從交代了一句,也沒去打擾郭象,就當先離開。

秘書省自有一套運行體制,無需他這個秘書監時時刻刻守在這裡。

對陳止而言,今日也是平常的一天。

不過,等他到了自家,卻發現有不同尋常的地方了。

“老太爺來了。”陳覺守在門口,一見陳止就上來稟報。

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當用間!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九百五十二章 懼而亂言,耳鳴至今第七百三十六章 紅有主,青攀階,聚衆成金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七章 心中搖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九百一十章 厄來急作揖,戰訊入京城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一百二十六章 速速退去,莫污赤子!第九十六章 追回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動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九百四十九章 驚於幽州陳,進退乃失措第四百五十五章 開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當用間!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七章 心中搖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門下鄉,義務學堂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他升官!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