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鏡裡乾坤 (14)

外人不知其中底細,以爲凡是古墓必有異象,故將此術傳得神乎其神,然而實際上是在無論是聽雨還是聽雷,都是對於自然環境變化加以延伸的一種利用。比如,想找元代古墓十有是在腳下,可盜墓賊根本不知其規模佈局,想要穴地而入,那是勢比登天還難。如果得了天時,這時候來場大雷雨,那麼以竹筒聽地,雷聲從地下傳導,聽其迴響之輕重緩急、沉悶頓挫、遠近高低,便可將地下情形聽得一清二楚。倘若候了多日,既無風雨也無雷,再有經驗的土賊,也只能空自着急沒有咒念。

毒樹

武俠小說和評書傳奇裡,常會講到各種毒藥,塗抹在兵刃暗器上,毒性厲害的可以見血封喉,沾上就死碰着就亡,尤以“鶴頂紅”爲百毒之王,其實還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毒藥,也都是毒性猛惡,一旦中了毒就無可解救。

比如東北興安嶺山區有種野蜂,它們一旦受到驚動便會傾巢而出,羣蜂洶涌飛舞之際,望去猶如雲霧飄動,蔚爲壯觀,大羣野蜂振翅之聲在林間鳴動鼓譟,即使是山裡熊獅虎豹一類的大獸,聽到這動靜也要遠遠避開。

此類野蜂會產“蜂溺”。“蜂溺”一詞是方術家所言,實則並非是“溺”,也許是野蜂的一種分泌物,透明而無臭。一隻野蜂最多可分泌出一滴眼淚大小的“蜂溺”,而且只有在蜂巢起火之時,野蜂纔會有“蜂溺”產生。

“蜂溺”本來無毒,但如果用野胡蔥汁與之混合,就能製爲“巫毒”。塗於箭簇,以之刺狸子,狸子走一步而死;以後用此箭射熊,熊中箭後同樣也走一步即死,倘若狸子走兩步而死,熊也同樣走兩步而死。其中原理外人難窺奧妙,現在這些土人巫毒已經失傳很久了。

另外還有一種古怪的毒液產自廣西,這種毒藥系用毒蛇的毒液調製,並且還要混合一種毒樹的汁液才能煉成,一滴就足以令人通身潰爛而死。作爲煉製這種毒藥主要原料的樹汁,是一種名爲“撒樹”的樹汁,“撒”在苗語裡是“漢人”的意思,這種樹是出產在廣西邊境深山中的。苗人所用的毒箭,箭簇上所敷的“見血封喉”的毒藥,就是用撒樹汁熬成的。苗山並沒有撒樹,他們要用重金向漢人購入,但漢人卻始終不懂撒樹的毒性。

直到雍正年間,廣西巡撫才遣人深入苗山,探明瞭這種劇毒的製作方法。原來廣西諸苗之中,以獞苗之弩最毒,弩箭上塗的毒藥有兩種,一種是草藥,另一種是蛇藥。草藥雖然毒性猛烈,但熬成兩個月之後,就會失去藥效不在靈驗。而熬成了蛇藥,可以使用數十年之久。

不過單用蛇汁,其藥只能使人潰爛,中毒後仍有治蛇之藥可以救治。更有一種蠻藥,其名爲“撒”,以此配入蛇汁熬箭,射中人獸身體,劇毒會隨血液迅速流遍全身,縱是華佗再世也難解救。聞此“撒”藥,系毒樹之汁,滴在石上凝結而成,其色微紅,此樹產於廣西泗城土府,自古罕見稀有,極爲難得,苗山裡的獵人暗中買回去製成蛇藥,其價貴如黃金,一向被苗民視爲至寶。

鬼廟

從前,在河北與山東交界的地方有一個村莊,因爲是兩省交界,所以過往的人特別多。村頭有一間破廟,因爲這個村子沒有客棧,凡是經過此地的外地人,幾乎都會借宿在此休息。有一次,一個外地商人借宿於此,來的時候還好好的,但是轉天早上人們卻發現他倒在地上,渾身抽搐,嘴裡還不停地說:“有鬼、有鬼。”沒多久就一命嗚呼了。消息很快傳開,鬧得村子裡沸沸揚揚,此後這座廟就沒有人來住了,鬧鬼的事情就這麼傳了下去。

某日,一個秀才從這裡經過,見天色已晚,他便想在此地過夜,四下尋找都沒有找到客棧,於是他來到了村頭的這間破廟,剛要邁進廟門就被一位過路的老大爺叫住了。老大爺擺擺手對秀才說:“年輕人,這裡可不能住啊!”秀才一臉疑惑:“此廟一無損壞二無人家,爲何不可住?”老大爺說:“前兩年出了命案,然後此廟終日有鬼纏繞,進去住宿的人必死啊!”秀才搖了搖頭對老大爺說:“感謝您相勸,我乃讀書之人,不信鬼神之說,我儘管住於此地,也好一探究竟。”秀才不顧老大爺的勸告,毅然住在了破廟裡,天漸漸地黑了下來,他點上一支蠟燭拿起書,窗外不時吹進風來,燭光搖曳,秀才雖然不信鬼神,但不免還是有些害怕。就在這時。貢臺上突然傳來了“嘰裡咕嚕”的聲音,而且貢臺還在不停地搖動,聲音越來越大,像是要從此處變出來什麼東西。秀才剛想起身向外跑,轉過頭又想起來和老大爺說話時那胸有成竹的樣子,也覺得如果跑出去讀書人的顏面便會蕩然無存,礙於面子,他鼓起勇氣,向貢臺處走去一探究竟。藉助微弱的燭光,他赫然發現,在貢臺上發出聲響的居然是羣老鼠。但秀才不解,何來如此大之聲響呢?原來老鼠個個體型龐大,在老鼠的尾部都有一個將近拳頭般大小的疙瘩,一動起來便會發出這種恐怖的聲音。

轉過天來,村民們聽說在廟裡住了個秀才,都覺得會凶多吉少,一大早聚集而來,發現秀才依然在讀書,都很不明白地詢問他。秀才讓村民拿來鐵鏟見鼠洞就挖,果然挖出不少體型龐大且尾部有疙瘩的老鼠,它們一跑起來就會發出“嘰裡咕嚕”的聲音。原來老鼠偷油吃的時候把蠟沾在尾巴上,一跑又滾上了泥土,日子久了就成了這樣,這便成了“鬧鬼”的源頭。

大銅佛

抗日時期,位於老天津衛東南角草場庵地帶有一座居士林,值得一提的是,居士林裡有一尊銅質的佛像,高約五米,相貌慈祥。佛像前設立了香爐,供人們燒香供拜,香火很是旺盛。人們口口相傳,只要在銅佛前拜一拜、摸一摸,身上疾病便煙消雲散,久而久之,銅佛其身光亮耀眼。至於銅佛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

從前此地爆發了一場瘟疫,橫屍無數慘不忍睹,臨近的大夫紛紛前來一起救治百姓,疫情仍無法控制,恰巧一位路過此地的高僧一語道破,高僧說:“這並不是普通的瘟疫,而是瘟神作祟,如若控制住疫情需鑄造一尊碩大佛像方可壓住此劫。”隨後百姓們找來了附近鑄造銅像的高手,準備鑄造一尊通體金黃的大銅佛像。可自打鑄造開始就非常不順利,連着幾次都白白地浪費了準備好的鐵水,這可讓這些師傅們急壞了,本來材料就緊張,這樣浪費最後肯定失敗。原料所剩無幾時,只見鐵水在爐中翻騰,取樣幾次大家都搖頭,眼看就要失敗了,高僧恍然悟出了些什麼,縱身跳向爐內,霎時間爐火升騰,鐵水翻滾,老銅匠心中震動,發出呼號:“鑄!”果然鑄出了一尊通體金黃的銅佛。

佛像鑄好後,疫情得到了控制,大家都說是高僧自己與佛像融爲一體解救了百姓,大家就爲銅佛設了香爐供拜。此後也有匪徒打銅佛的主意,但是一旦前來偷盜便頭痛不止,有的當場暈倒被官府抓了起來。

不久,日軍侵略到了天津,爲了擴充製造軍械,他們不停地搜刮一切有用的金屬。日軍發現了這座大銅佛,一心想霸爲己用,無奈一來日本也是個信奉佛教的國家,雖然是軍事行動,多少他們對於佛壇聖地有所顧忌;二來他們也想使用親民政策,不想因爲這件事情和當地的老百姓發生衝突。便想了一個計策,謊稱要將大銅佛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修建寬敞的殿堂以供奉。

大家聽到這個消息,誰都知道他們不懷好意,但是也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才能阻止他們,衆人都期盼着大銅佛可以像傳說那樣抵擋匪徒。到了日軍前來遷移大銅佛的日子,來了很多百姓圍觀,當日軍利用繩索鐵鏈牽拉的時候,大銅佛不知從哪裡溢出了鮮紅的液體,恰似鮮血涌出,動手的日軍各個倒地抱頭,一副痛苦不堪的樣子,這下百姓們歡呼起來,日軍不得已才停止對霸佔大銅佛的念頭。

天力擊鼓

康熙年間,天津城裡有一閒人姓趙,家中排行老二,故此大家都叫他趙二,年幼時家境富足衣食無憂,從小飽讀詩書,自視清高。壯年之時一場禍事,家道中落。其雖學富五車寫得一手好字卻遊手好閒,沒有了清高的資本卻練就了一副厚臉皮。整天蹭吃蹭喝,但凡酒家商鋪一見此人,便像驅趕瘟神一樣四下哄散。每次被人驅趕他便放下狂言:“我終有一日可成錦緞玉封之人,到時候求我也不來。”

這天官員們得知康熙皇帝南巡途經天津的消息,這下可讓天津的官員們大費周章,絞盡腦汁,如何迎駕纔可博康熙皇帝龍顏一悅?有一官員提議,北門外有一大鼓,是件古物,據說只有賦天力者方可鳴其真響,真響有萬人齊賀之聲。凡人只可鳴其原聲。逢跨年之時才擊此鼓慶賀,但從未聽過其真響。何不在城內張貼告示,尋覓些力大之人來試一試。

凡能比跨年擊鼓時聲響大的,賞銀。如能擊出驚人之聲,不僅有機會面聖,而且還賞金賞地。告示一出,引來了十里八鄉的壯漢們,無不膀大腰圓、虎背熊腰,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一鳴驚人。

衆人來到大鼓之前排起隊伍,等待官員吩咐前去擊鼓,趙二排在最後,大家看見他這等樣貌都笑他不自量力,反正趙二平日裡招人取笑已成習慣也不以爲然。衆人一個接一個地去擊鼓都連連失敗,到了最後一個就是趙二,官員們眉頭緊鎖,看他樣貌又弱豈能擊出驚人之聲?已無人來,便死馬當活馬醫了。

趙二來到鼓前。仔細地打量了一下大鼓,偶然間發現在大鼓的邊緣有一個“啓”字,雖然已無顏色但字的樣貌還是可以看得清楚,在字下面有一個撥動的機關,趙二隨之撥動,鼓內傳出了一聲響動,隨後趙二掄起鼓槌使出渾身力氣敲擊大鼓,果然大鼓聲響似萬人齊鳴,把前來的官員們都嚇了一跳,誰曾想此人便是傳說中賦天力之人啊!

不久康熙皇帝途經天津,天津舉辦了一系列帶有地方特色的歡迎儀式,待最後趙二擊起大鼓,鼓聲連連如萬人齊賀,康熙也爲鼓聲之大震驚,待知其緣由後便龍顏大悅,賞賜趙二黃馬褂及黃金萬兩。此後趙二便在天津城裡成了赫赫有名之人。誰曾想他哪裡有什麼天力,只是在擊鼓之人裡只有他識字而已。

三打大腳褲

李鴻章因成功調解天津教案,被任命爲直隸總督。督職時期,在津爲其效力的親信皆爲安徽子弟兵,包青頭布、穿紫操衣,褲腳寬二尺有餘,老百姓俗稱“大褲腳”。

這些來自安徽的子弟兵依仗着李鴻章的名聲,欺壓天津百姓,調戲良家婦女,老百姓們苦不堪言。但是混混兒卻從不懼怕。市井之人都是地頭蛇,所以這些大腳褲也不敢對他們怎麼樣。

有一個守城的哨官名叫尤常勝,幾年來東征西戰,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兵熬到了哨官,也有了些積蓄,眼看到適婚年齡卻無妻可尋,這次到了天津也算安頓下來,便萌生娶妻之意。

城邊有一農家,住着一個寡婦田氏,因離城門較近,一來二去也算熟悉了,攀談之中得知其有一女,現在親戚家,恰巧也到了出嫁之齡,這下可把尤常勝高興壞了,隨之討好便下了禮金,就等着姑娘回來擇日完婚了。

到了娶妻之日,尤常勝高興得手舞足蹈,以爲自己抱得美人歸,

草草地打發了賓客便一睹娘子之貌。哪成想其妻樣貌醜陋、體型肥碩。尤常勝非常生氣,便誣陷此女並不是貞節之身想休了她。

此女有一族兄田如豹,從小練得一身武功,也是橫霸一方的混混兒,聽說此事後,便來到他家將尤常勝痛打一頓。雖然尤常勝也是武行但畢竟不是他的對手,被打得鼻青臉腫。此後同僚安佔得知此事惱火不已,覺得丟了面子,找來了同營的武顯準備一起教訓田如豹。

他們和尤常勝設下圈套,讓他對妻子說:“如果你兄來此探視我,我便不計前嫌;如若不然,待我傷愈一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妻子聽後就跑去向她母親哭訴此事,田氏寡婦覺得不妙,就哀求田如豹使其前往探望,希望能化解此事。

田如豹應約而來,安佔藏在屋門後,武顯藏在外面的草垛之中。剛一進門,安佔便用棍子朝着田如豹的腦袋打去,田如豹身手敏捷一個轉身將棍子握在自己手中,用力一棒將安佔打暈在地。得勝後大笑一聲轉身出門,他哪曾知道還有武顯埋伏在周圍。剛出門時有些內急,便向房後的茅廁處方便,忽然見草垛裡探出頭來,武顯由於害怕撒腿就跑,還沒跑出去就讓田如豹抓了回來,將他按在糞坑裡,搞得狼狽不堪。

大腳褲三次都被田如豹暴打,斷了尋仇的念頭了。老百姓聽後都大聲稱快。後來他們便得出一句話“髮匪易平,天津混混兒難辦”。

案中案

清朝光緒年初期,天津南城一帶多爲水溝荒地,空地分文不值,從外地來到天津謀生的、逃難的都聚集在此地,蓋起房子隨便佔用,也無人過問。

有一個姓董的山東人,帶着七個人來到了此地,其自稱七人都是家中族兄,家中發了饑荒來到這裡逃難。到後不久便找了一塊荒地蓋起間茅草屋子,這些人在此居住,每個人都是三十歲左右相貌,按理說應該已婚有子,既爲逃難卻不見他們攜妻幼老小一同而來,幾個男人相依爲命,而且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有到了該吃飯的時候,才輪換着到東城去買飯、買酒,讓人覺得十分可疑,不過這幾個人相貌和善、傻頭傻腦,渾身黑黝黝的,毫無歹相,一看就是種地幹活的。居民們也就沒人懷疑了。

第23章 鏡裡乾坤 (15)第22章 鏡裡乾坤 (14)第1章 墓中尋龍 (1)第20章 鏡裡乾坤 (12)第19章 鏡裡乾坤 (11)第15章 鏡裡乾坤 (7)第1章 墓中尋龍 (1)第37章 如是我聞 (5)第24章 雲中古都 (1)第26章 雲中古都 (3)第36章 如是我聞 (4)第29章 雲中古都 (6)第16章 鏡裡乾坤 (8)第12章 鏡裡乾坤 (4)第15章 鏡裡乾坤 (7)第36章 如是我聞 (4)第9章 鏡裡乾坤 (1)第8章 墓中尋龍 (8)第6章 墓中尋龍 (6)第30章 雲中古都 (7)第5章 墓中尋龍 (5)第30章 雲中古都 (7)第15章 鏡裡乾坤 (7)第6章 墓中尋龍 (6)第22章 鏡裡乾坤 (14)第15章 鏡裡乾坤 (7)第19章 鏡裡乾坤 (11)第1章 墓中尋龍 (1)第25章 雲中古都 (2)第35章 如是我聞 (3)第30章 雲中古都 (7)第16章 鏡裡乾坤 (8)第9章 鏡裡乾坤 (1)第20章 鏡裡乾坤 (12)第17章 鏡裡乾坤 (9)第6章 墓中尋龍 (6)第19章 鏡裡乾坤 (11)第2章 墓中尋龍 (2)第21章 鏡裡乾坤 (13)第31章 雲中古都 (8)第1章 墓中尋龍 (1)第5章 墓中尋龍 (5)第32章 雲中古都 (9)第11章 鏡裡乾坤 (3)第13章 鏡裡乾坤 (5)第30章 雲中古都 (7)第28章 雲中古都 (5)第36章 如是我聞 (4)第23章 鏡裡乾坤 (15)第8章 墓中尋龍 (8)第2章 墓中尋龍 (2)第8章 墓中尋龍 (8)第21章 鏡裡乾坤 (13)第34章 如是我聞 (2)第32章 雲中古都 (9)第14章 鏡裡乾坤 (6)第30章 雲中古都 (7)第5章 墓中尋龍 (5)第35章 如是我聞 (3)第1章 墓中尋龍 (1)第14章 鏡裡乾坤 (6)第36章 如是我聞 (4)第5章 墓中尋龍 (5)第29章 雲中古都 (6)第32章 雲中古都 (9)第35章 如是我聞 (3)第13章 鏡裡乾坤 (5)第30章 雲中古都 (7)第29章 雲中古都 (6)第35章 如是我聞 (3)第11章 鏡裡乾坤 (3)第18章 鏡裡乾坤 (10)第12章 鏡裡乾坤 (4)第28章 雲中古都 (5)第17章 鏡裡乾坤 (9)第37章 如是我聞 (5)第11章 鏡裡乾坤 (3)第17章 鏡裡乾坤 (9)第33章 如是我聞 (1)第5章 墓中尋龍 (5)第34章 如是我聞 (2)第10章 鏡裡乾坤 (2)第27章 雲中古都 (4)第2章 墓中尋龍 (2)第10章 鏡裡乾坤 (2)第5章 墓中尋龍 (5)第17章 鏡裡乾坤 (9)第1章 墓中尋龍 (1)第24章 雲中古都 (1)第9章 鏡裡乾坤 (1)第4章 墓中尋龍 (4)第35章 如是我聞 (3)第37章 如是我聞 (5)第14章 鏡裡乾坤 (6)第23章 鏡裡乾坤 (15)第14章 鏡裡乾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