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教化胡人的溫吞水

新一天的太陽終於掙脫了萬惡無比的被窩的封印,無精打采的升上了天空,它今天要做的事情和千百萬年前做的都一樣,但是在這一片土地上,卻出現了一些不太一樣的事情。

草屋之外的青磚地面和草屋內的坐席,每天都是需要打掃和擦拭的,而這些工作,自然就是由這些前來學習的學童來完成。

沒有指派,沒有輪值,全數都是自願,願意來,就早點來做這些準備的工作,不願意的也不強迫,因爲這些事情,在大多數的人眼中,不是一件負擔,而是一種榮耀。

在草屋的左側,一名學童正拿着掃帚一邊清掃着青磚之上原本就不多的塵灰,一邊愁眉苦臉的唸唸有詞:

“一、二、三、四、五……”

每邁出一步,揮動掃帚清掃石板,學童就一邊唸叨着,很快就從一數到了十。

早在商周時期,華夏民族就已經發展了整套的數學體系,只不過相對於經學而言,自然是薄弱了一些,不過大體上有的,也差不多都有了。

從一到十的數可以說是自然數學的基礎,一二三這三個數字基本從商到漢都沒有什麼變化,而四五,有人會跟着一二三一樣寫成四劃或者五劃,後來才慢慢演變成爲四和五。

六、八、九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只是逐步的再簡化,在漢代六和八已經完善,和後世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七在商周時期,寫得和十差不多,橫豎一樣長,秦代得時候七漸漸變成豎短橫長。當下漢代也承接了秦朝的寫法,只不過這個豎逐漸傾斜,然後形成斜豎折筆。爲了和十區別,防止混淆,甚至有時候會用“桼”假借作“七”,但並沒有全面取代,很多時候只是混用。

十原本只有一豎,後來多了一橫,和七最大的不同便是豎長橫短,很容易搞混,直至七演變出了一個折勾之後,才漸漸的區分開來。

“七,八……九,九,九……”

小童卡殼了,手中的掃帚也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

對於後世的人而言,或許這種數學的進位已經成爲了一種本能,大多數時候連想都不用,便可以直接得出答案,但是對於漢代零基礎的這些學童而言,數學上的進位就成了一個巨大的門檻。

“九,九……”

唸叨了半天,卻依舊沒有能夠繼續下去,直至旁邊的另外一個學童聽不下去了,便提醒了一句十之後,這名學童才得以順利的繼續數數下去。

數九一直在卡殼的,其實是南匈奴貴人的孩子,而提醒了一句十的,確是一個漢人孩子。兩個孩子並沒有認爲對方的身份就有什麼胡漢的差異,只不過是一樣在學屋當中求學的人而已。

在孩子的心中,胡人和漢人之間的界限,恐怕還沒有好人和壞人之間界限的清楚明瞭,再加上前來學屋之內,不管是胡人還是漢人的父母,恐怕心思都是一樣的,只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甚至在村寨之外,這些學童父親之間,這些原本根本走不到一起去的胡人和漢人,因爲這樣一個讓自家孩子學習的機會,卻不由得成爲了鄰居,而無形當中,自家孩子的成長就成爲了家長拿出來相互比較,證明自家的血統有多麼強大的一種方式。

這樣的情形,不僅僅是在一個村寨,在開展了教化之後,很多村寨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而這些成長在漢化環境當中的胡人孩子,將來還會成爲一個純粹的胡人麼?

………………………………

幾日之後。

在平陽政廳當中,斐潛在檢閱着這一段時間彙集而來的各地簡報。

或許是因爲南匈奴和羌人原本就對於漢文化比較認同,所以在這一個階段的推動當中,胡人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反抗的態度,相反,似乎還頗爲配合。

“君侯,爲何教化多授孩童……”荀諶作爲調配教化官吏的組織者,一邊看着這些簡報,一邊說道。

斐潛笑笑,說道:“孩童易授,成丁難馴……”

這個其實,是在後世經過無數人口檢驗過的真理。

除了小孩是一張白紙,學了什麼,寫上去什麼,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影響這個小孩的原因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或許當父母的自己不愛學習,但是遇到自家的子女學習的時候卻是無比的支持,就算砸鍋賣鐵恐怕都會幹。

除了所謂的知識改變命運之外,還有更多的是生活的無奈。

成年人畢竟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要負責更多的社會勞動,而這些勞作,往往會佔據大量的時間,並且會消耗大量的精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讓一個成年人在勞作的時候還能持續的學習,無疑是一件極其考驗各人毅力和耐力的事情。

所以表現在外的,便是父母苦苦掙扎求生,給子女創造更多求學機會。

漢代也是如此。

這些胡人雖然在生活習慣和漢人有所不同,但是在對待自家的孩子的時候,親情卻沒有什麼兩樣,所以以小孩作爲撬動胡人漢化的第一塊石頭,顯然是最爲理想不過的。

同樣,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隱蔽。

雖然有一些胡人認爲該穿漢服,遵守漢人的禮儀多少有些彆扭,但是這些只是在成年的那些胡人心中的感覺,對於胡人的孩子而言,更像是一種全新遊戲,在他們的心中,絕對沒有像成年人那麼的容易產生情緒上的排斥,自然也就更容易接受,形成習慣。

胡人漢化,絕非一朝一夕,但是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卻是最爲致命的。後世被殖民長久了的地區,就算是迴歸了原本的國家之後,依舊是不是的會有人跳出來,表示各種天雷滾滾的言論……

快的話,一代人,慢的話,兩三代人,就足夠改變一個民族的習慣。就像是有人說華夏從豎排文字改爲橫排文字,便是槓精的根源發端一樣,從習慣點頭到習慣搖頭,也不知道是一種時代的進步還是時代的倒退?

不過,從現在的第一批迴饋來看,效果似乎還算是不錯。

荀諶微微歪了一下頭,似乎琢磨着斐潛簡單話語當中的哪些未了之意,旋即點點頭,表示認同,並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深究,而是繼續批覆桌案之上的這些行文來。

過了沒有多久,荀諶忽然輕笑了一聲,然後將手中的竹簡揚了揚,說道:“君侯,有人進言表示,既然胡人可獲進學開蒙之機,漢人更應如是……”

斐潛聽了,挑了挑眉毛,放下了手中的行文,說道:“是誰?”斐潛原先就有預想到在開始胡人教化之後,便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反饋,但是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

“……王凌王彥雲,現任陰山甲字三號村寨教習一職……”荀諶翻看了一下落款,念道,然後停頓了一會兒,忽然想起點什麼,繼續說道,“這個王凌王彥雲,似乎是王司徒之後……”

說其來這個王凌也頗有意思,作爲王允的族人,竟然不怎麼愛好功名,就喜歡埋頭在經書之內,導致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人注意到他。沒想到這一次斐潛提出招募教化胡人的教習,王凌倒是來了興趣,否則按照太原王氏的聲名,混一個普通郡縣的官吏,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哦?”斐潛點點頭,然後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這個,暫不批覆,先擱置一段時間再說……”

雖然斐潛早有預案,但是對於這個時期,任然不能表現得太過於急切。

溫水煮青蛙纔是最好的。

科學證明,當水溫升高的幅度極小,小到不易察覺的那種,別說是青蛙,就算是人,在達到臨界溫度之前,都未必能夠逃離危險。

漢代的士族世家,斐潛並不想一下就將水溫升得很高,甚至在有些時候,斐潛更想表現得不是他在帶領着世家走,而是像被世家士族推着走……

當然動力是世家士族來提供的,方向就要由斐潛來說了算。

因此,這個事情,還需要放一放,發酵一下再說。

荀諶點頭應下,然後若有所思的看了斐潛一眼,旋即默默的將王凌的建言放到了一邊……

“對了……”斐潛忽然又擡起頭來說道,“……讓人去請一下匈奴單于於夫羅,聽說這段時間他去了楨林是吧……這個事情既然有人反對了,某這裡頂着這麼大的壓力,這個於夫羅怎麼也要表示表示一下吧……”

“……”荀諶瞪大眼,愣了一下,旋即點頭應下。

………………………………

“……徵西將軍這樣做,是不是有些過了點啊……胡人麼,多少教一點禮儀便是了,懂得應對也就罷了,何必如此認真……”

“……誰說不是呢?這胡人有什麼好教的,教來教去還不是一股腥羶的味,就算是隔着一兩裡都能聞得到!你說說,這樣的胡人就算是教,又能教到什麼好的?有那個功夫,還不如多教些自家的漢人才是……”

“……聽聞有人給徵西將軍諫言了,說是應該更重視漢人而不應如此偏袒胡人……但是沒了下文……現在這也不知道是徵西將軍沒看到呢,還是……”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對於胡人和漢人的教育問題就成爲了平陽城內的人員津津樂道的新鮮話題。

從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對於這個胡人教化將信將疑,到現在抱怨胡人和漢人待遇不平等的,許多人不知不覺當中,眼睜睜盯着,強盜漢人也是要享受這樣同等的,甚至要更好的待遇的時候,卻忘了非常重要的一個事情。

原先是什麼都沒有的……

知識,原來是密不外傳的。

雖然孔子開創了教授的先例,也因爲這一件事情成爲了後世許許多多儒家學子歌功頌德的偉大功績,但是在漢代,許多知識還是從上古先秦時期就保存在世家士族的手中,一代代的傳授下來,成爲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當下漢代對於知識方面的守護,其實也不能說是世家士族的不是。畢竟這些知識,是從周朝的時候就開始,是古貴族和士大夫他們一點一點的辛辛苦苦的積累起來,作爲整個家族的基業,想方設法千辛萬苦的傳承下來。如果不是這些世家士族,華夏有可能就會像現在的胡人一樣,沒能夠積累多少文明下來。

從這個角度來說,世家士族對於華夏文明的貢獻,不可謂不大。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口的增多,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原本週王朝的那一套模式已經完全跟不上了時代的變化,因此在秦朝的時候,秦始皇開創性的將全國分割成爲郡縣,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封建體系架構。

雖然秦末漢初很多古貴族表示郡縣制度簡直不能忍,然後推翻了秦朝,但沒想到的是劉邦這個傢伙,也不知道是懶惰還是真心覺得郡縣制度不錯,居然就這樣沿用下來,直至如今。郡縣制度,再增加了區域集權政府的掌控之後,明顯是更有效的促進了經濟和發展,所以漢代才能在秦朝的基礎之上,持續了三四百年。

但是現在,隨着時代的變化,人口的增多,經貿的發展,曾經一度是整個社會的領頭人的世家和士族,卻在不知不覺阻礙着整個社會的前行。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知識的普及。

社會要發展,那麼相對的分工協作便會更多,需要更多的人員至少要懂得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對於教育制度的需求就越高,但是因爲世家士族對於知識的相對壁壘,導致普通的民衆無法接觸到一些最爲基礎的知識。

再加上因爲從漢代的儒家天人感應的理論提出,雖然加強了皇權,但是也同樣導致皇帝進一步的神秘化,拉大了普通百姓的距離。後世的皇帝爲了保持這樣的神秘感和距離感,甚至不惜採用各種愚民的政策,進一步導致民衆獲取知識的難度。

幸運的是,現在還只是漢代,儒家還沒有發展到那麼強大。對於學宮,甚至是像斐潛這樣以教化胡人爲名頭,開辦學屋的行爲,還沒有意識到這將對未來有怎樣的一個變化……

第七二四章 有人想轉變第五二零章 六角和七絃第1767章 欺瞞第2622章移山,究竟是什麼山第1037章 戰場中人心第3407章 不關我事第六十八章 再會呂布第2904章命之不易,無遏爾躬第2708章良莠難分道教人第3327章 你是誰第五零三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3401章 逼第四六一章 胡人戰馬也有春天第1986章斐潛破綻,漁陽躊躇第2738章 生死一箭第七五四章 最難掌控屬人心第四九二章 漢代月光族(起點首發)第1360章 天意第1309章 用命換來的道路第七二三章 有人做交易第2312章消失的希望,跌落的野望(加更)第2814章爵田制度將臨頭,錫縣水車惹爭鬥第3190章 矮人看戲何曾見第2728章最小的錢幣第3288章 仇人是要死於車禍還是死於大火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3371章 今夜夜未眠第九八四章 改稅制第六一二章 騎兵之間的對陣第2368章混亂的秩序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報第2122章加班人第1597章 一處廝殺場第五四七章 遲疑不決的選擇第五四一章 鹿山腳下,一座孤墳第2516章不是所有山歌都嘹亮第1702章 大風招財第一三六章 試箭第3098章 搶東垣第1164章 陰影之下第3046章新變化的老調子第2558章欺上瞞下小招式第2776章 各自忙碌第1653章 罪己詔第2570章人有三急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傳承第2084章相互試探,相互摸底第2385章莫欺少年窮第三七七章 封閉的圈子第2494章傷不得第1890章直尹監院,女官制度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3085章 狗第2485章才與財第1746章 意料和意料之外第九零三章 任重而道遠(三)第2073章一紙詔書,一方天地第四九八章 道友你我有緣第3421章 水和火第1561章 軍中宣講第六一二章 騎兵之間的對陣第1840章 路過打醬油第1899章蒼天已死,黃天不立第2889章答案,自發和自動第七一九章 有人不能留第1941章且將夢想,換了酒錢第1790章 試演,試探第1570章 黍離第二九八章 投注第1938章人心轉換,烽火傳信第3279章 摸良心第1783章 組織,組合第3270章 大驚喜第3348章 秦楚當年第四八八章 吹捧第2684章訓練兵卒尋妙法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1116章 人頭也是小錢錢第2519章爲什麼不能戰第1151章 在人前和在人後第2885章突發,風霜和軍寨第五三四章 艱難的遠離第1886章小習慣,老問題第六零八章 襲擊平定的漢騎第2530章有人目光短淺有人關注未來第2323章無奈之下的應對策略第1502章 誰咳誰的丹第二九九章 漩渦第2657章出身高低第一四九章 值不值得第1292章 經文第2080章不行或行,自然當然第六四一章 另闢蹊徑第1575章 棠棣第2792章 百年土著無長進,流亡比景終得赦第2312章消失的希望,跌落的野望(加更)第1548章 江山如畫相見歡第1507章 被驅使的第3423章 進和退第2663章誰贏誰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