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閉門決策

花了足足口個小時,袁晨皓才介紹宗共和國的草事力量卻鉀的…況。

因爲裴承毅一直在給袁晨皓創造表現機會,劉曉賓幹了幾個年情報工作最不缺的就是耐心,顏靖宇則想盡量詳細的瞭解情況,所以三斤,聽衆都非常耐煩,除了顏靖宇會偶爾提兩個單純的軍事問題之外,沏個小時中基本上是袁晨皓一個人在發言。

回總參謀部工作了7年,經常與政府官員大交道,袁晨皓也很清楚該在什麼時候把機會讓給別人,所以總結的時候,袁晨皓把機會留給了裴承毅。事實上,最後的論調只有從裴承毅嘴裡說出來纔有說服力。因爲裴承毅是國防部長,袁晨皓僅是國防部下設總參謀部下的作戰處處長。從身份上看,裂承毅是政府官員,袁晨皓則是軍隊的管理人員。就算顏靖宇不介意從軍人那裡獲取建議,也應該由裴承毅提出建議。

“總的來說,就是我們還沒有做好戰車準備。”

似乎料到裴承毅會這麼說,顏靖宇立即就笑了起來,並且示意裴承毅繼續說下去。

“當然,美國也沒有做好戰爭準備。”裴承毅知道顏靖宇要聽什麼。因此儘量揀重要的內容,沒再耽擱時間。“中東戰爭之後,我們與美國都啓動了新一輪軍事改革,並且制訂了更加長遠的國防建設計刑。也就是說,中東戰爭對我們與美國的影響都非常大,改變了軍事力量的發展方向。任何軍事改革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早在七年前。我們就訂下了用十五年完成軍事力量改革與調整的長遠戰略,而根據軍情局掌握的情報,美國也在當時啓動了類似的國防力量改革計利。總的來說,到現在爲止,我們的軍事改革只完成了一半,美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爲我們與美國的軍事改革都針對更大規模的全面戰爭。對軍事力量做了全面調整!所以在改革完成之前,我們與美國的軍事力量都處於低谷,而且改革效果還沒有顯現出來,軍隊的整體戰鬥力沒有明顯提升。總而言之,在軍事改革完成之前不能保證在與美國的全面戰爭中獲勝。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便加大國防投入,加快軍事改革的速度,也需要六年才能完成改革工作,使軍隊的戰鬥力達到新的高度。

“需要追加多少投入?”顏靖宇問得非常直接。

裴承毅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不性追加投入,而是在未來六年之內,以平均每年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速度增加國防開支。也就是說,到曰財年度,我們的國防預算將佔中央財政總預算的六成,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一成五。”

聽裴承毅這麼一說,顏靖宇立即皺起了眉頭。

“實際匕,這還是保守估計。”裴承毅沒有迴避,不管元首愛聽還是不愛聽,他都得盡到政府官員的職責,即提出完整的建議,而不是通過不完全的信息來左右元首的決策。“衆所周知,國防開支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進入戰爭狀態、以及是否準備進入戰爭狀態的重要因素。以我國現行的政治體制,國防開支屬於公開預算,我們很難通過隱秘的手法來擴大國防開支。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增加國防開支,美國就會認爲我們在爲戰爭做準備,而且很快就會進入戰爭狀態。如此一來,美國當局肯定會追加國防開支,並且以趕在我們之前做好戰爭準備爲目的。毫無疑問,我們肯定不能讓美國搶先做好戰爭準備,畢竟在一場勢均力敵的全面戰爭中,誰先做好準備,誰的勝算就要大一些。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加大國防開支,邁向戰爭的步伐就將加快,而且誰也無法讓速度慢下來。”

“也就是說,到時候我們還得繼續增加國防開支?”

裴承毅點了點頭,說道:“當國防開支佔到中央財政總預算的六成時。繼續擴大國防開支就得增加稅收,也就得讓國家進入戰爭狀態,或者在某些領域進入戰爭狀態,從而對國家的經濟建設,以及國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雖然我們有理由相信,民衆會支持政府的戰爭決策,畢竟這不是一場由我們單方面決定的戰爭,而且我們只要不放棄成爲世界頭號強國的理想,與美國的全面戰爭就不可避免。但是我們必須考慮由此產生的後果。即我們的國民經濟能否在開戰前調整到位,以及政府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準備。因爲這不是局部戰爭,而是決定國家存亡民族興衰的全面戰爭,所以哪怕一點點失誤,都將導致不可預料的後果。”

顏靖宇長出口氣,表示明白裴承毅的意思。

見到已經引起元首重視,裴承毅朝劉曉賓遞了個眼神。本站新地址已裡改爲:聊胎0肌混姍敬請光田閱讀!

“相對而言,我們更應該考慮國際因素,而不是國內因素。”劉曉賓一邊說着,一邊點上香菸。“最近三十多年,我國取得的建設成就舉世矚目,民衆對政府以刪怎度非常高。特別是王老推行的政治改革。不但將民型權們,一泳給了公民,還將國家利益與每個公民的利益綁在了一起。經過這些年的宣傳,以及在政治體制改革上取得的實際成果,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絕大部分公民會支持政府的戰卓決策。再說了,能不能增加國防開支,要不要在加快備戰速度,不是由我們決定的,而是由全體代表大會的代表決定

劉曉賓這句話說到了重點,上。

雖然在共和國的政治制度中。元首仍然擁有非常大的權力,比如可以否決已經獲得全體代表大會支持的法案,甚至能夠在得到包括國務院總理、最高法院院長、最高檢察院院長與政治協商會議委員長支持的情況下解散全體代表大會,重新選舉代表。但是在第一階段政治改革完成之後,全體代表大會的地位明顯提高,權力大大加強,不但擁有全面審覈政府財政預算與開支的權力,還擁有否決行政法令的權力,如果得到政治協商會議主席、國務院總理、最高法院院長與最高檢查院院長的支持,甚至能夠彈劾元首。如此一來。即便顏靖宇採納了裴承毅的建議。決定增加國防預算,也要首先搞定全體代表大會的代表,並具由全體代表大會讓預算生效。因爲全體代表大會的代表中,三分之二是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的,代表公民執行參政議政的權利,所以只要增加國防開支在全體代表大會得到支持,就是共和國的公民在支持戰爭,而不是共和國的領導人在發動戰爭。

從現實情況來看,全體代表大會的權力遠沒有那麼大。

要知道,在全體代表大會中,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代表由間接選舉產生,其中一半是中央代表,另外一半是各地方政府代表。也就是說,這三分之一的代表基本上都得聽從元首的安排,會無條件的支持元首的任何決策。如此一來,在只需要簡單多數票的情況下,只要能夠說服四分之一的民選代表,就能讓元首提交的法案在全體代表大會中獲得通過。因爲在民選代表中,大約有三分之一來自各行各業,大部分都是爲各大產業集團說法的,而這些代表與中央政府、以及元首府的關係都不錯,幾乎都能參加在元首府舉行的迎春會,所以只要他們不臨陣倒戈,元首提交的法案几乎不會遭到否決。

這種偏重於“一首制”的政治體制。實際上在所有大國都存在。

拿美國的“總統議會制”來說,真正的權力中心就是白宮,而不是國會。其他的幾個人口在打手億以上。國土面積超過如萬平方千米的國家。實行的都是“一首制。”比如世界是和國土面積最大的俄羅斯,總統的權威就遠高與國會,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與之相對應的,這種側重於國家元首的“一首制”實際上是維護國家穩定的關鍵所在。要知道,對任何一個人口超過億。國土面積超過如萬的國家來說,最大的敵人不是外來威脅,因爲這種國家很難被外敵侵佔,至少不會被入侵者長期統治,其最大的敵人是內部動亂,特別是由分類主義導致的內部動亂。拿俄羅斯來說,依靠全世界最廣袤的國土與最豐富的資源,加上相對優越的地緣位置,獨立之後的年,仍然沒有能夠成爲真正的一流大國,而是在二流、甚至三流國家中徘徊,就是因爲俄羅斯的分裂勢力非常龐大,中央政府的影響力非常有限。

不管怎麼說,劉曉賓已經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雖然我們並不希望與美國打一場世界大戰,但是戰爭爆發後,就不是我們想着麼大就能怎麼打的了。”等到顏靖宇把目光轉移過來,劉曉賓才繼續說道,“如果只考慮我們與美國的國力,在未來十年內,我們有足夠的把握擊敗美國。問題是。中東戰爭已經證明,美國絕對不會與我們單打獨鬥。事實上,自從成爲全球性大國之後,美國也有與任何一個國家單打獨鬥過。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只要我們加大國防開支,大張旗鼓的開始備戰,美國除了針鋒相對的與我們搞軍備競賽之外,還會加快西約集團的擴張速度,拉攏更多的盟國。也就是說,我們與美國的戰爭註定會演變成一場全球戰爭。在此情況下,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加快集約集團的擴張速度。吸收更多的成員。到了這一步。再也不會有人相信我們能夠與美國和平共處。”

“也就是說,我們要向其他所有國家攤牌?”顏靖宇皺着眉頭說出了這句話。本站新地址已裡改爲:聊胎0脅甩姍敬請光田閱讀!

劉曉賓點了點頭,把發言的機會留給了裴承毅。

“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只要世界大戰浮上水面,就算我們不攤牌,美國也會向全世界攤牌,到時候所有國家都得選擇陣營。”裴承毅長出口氣,說道,“因爲西約集團與集約集團的規模都不小,而範圍相對規定,所以我們不用討千關注大部分中小國噪,對絕大多數國家來說,只有三個選擇,一是支持我們、二是投靠美國、三是保持中立。事實上,因爲這次戰爭的交戰範圍肯定會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除了一些傳統的永久中立國之外,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夠保證絕對中立。通過前面幾個年的競爭淘汰,大部分中小國家的影響都非常有限,即便像巴基斯坦、伊朗、陣根廷、巴西、南非這些具有地區影響力的國家,也很難左右大戰格局。我們需要重視的,只有幾個具有影響力的大國、或者大國集團,一是俄羅斯、二是歐盟,以及西太平洋上的幾個國家。”

顏靖宇嘆了口氣,再次沉默了下來。

“關鍵就是俄羅斯與歐盟。”裴承毅知道元首還在猶豫。所以繼續說道,“按照我的判斷,俄羅斯很有可能保持中立,只不過不會絕對中立,而會所側重。至於俄羅斯到底是幫助我們,還是支持美國,主要由我們的戰略決定,即我們會不會利用這次機會,奪取俄羅斯的遠東地區。”

“我們有必要奪取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嗎?”

顯然,這不是問題,或者說是一個不需要解釋的問題。

早在印度戰爭之後,俄羅斯當局就“提心吊膽”的,認爲已經解決了其他周邊問題的共和國會趁機北上,收復當年被俄羅斯侵佔的領土,甚至會攻佔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與西伯利亞。雖然在秘打手年爆發的中東戰爭證明,共和國沒有北上的意圖,而且共和國當局一直沒有批准與蒙古合併的法案,事實上,共和國當局也確實沒有北上的想法,因爲到了引世紀下半葉,國家競爭的關鍵是科技高低,而不是國土面積與資源多寡。

更重要的是,共和國的人口還在減少,而且早已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了資源網絡,對資源的需求降低了許多,即便在數十年後,共和國的人口會再次膨脹,到時候肯定有辦法解決資源問題,所以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收復百多年前被俄羅斯侵佔的領土對共和國的實力,特別是共和國公民的生產生活不會有多大幫助。至於攻佔遠東地區、佔領西伯利亞,更是無稽之談。要知道,俄羅斯是爲了獲得太平洋上的出海口。才高度重視遠東地區,而共和國就是太平洋沿岸國家,不需耍更多的出海口。至於北冰洋的出海口。那就更沒多少現實意義了。但是在俄羅斯看來,這些現實因素都是不存在的,畢竟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而共和國是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隨着共和國的實力增長下去,總有一天,共和國會因爲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入侵俄羅斯。

換個角度看,這也可以理解爲俄羅斯做賊心虛。

不管怎麼說,俄羅斯能夠成爲世界佔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與持續了數百年的對外擴張,以及俄羅斯民族思想中的強盜邏輯密不可分,當俄羅斯不再強大,或者說沒有實力掠奪鄰國的時候,自然擔心會被鄰國

掠。

“不管怎麼樣,我們必須重視俄羅斯。”

顏妹宇點了點頭,示意裴承毅繼續說下去。

“除了俄羅斯,還有歐盟。”裴承毅稍微停頓了一下,“因爲俄羅斯的國內問題非常嚴重,而且綜合國力相對有限,所以只要我們在戰略部署上有所剋制,就能穩住俄羅斯。在此情況下,真正有可能影響戰爭進程的就只有歐盟了。按照我的估計,只要我們開始大張旗鼓的爲戰爭做準備,歐盟就會加快統一進程,爭取在戰爭爆發前實現統一。原因很簡單,只有一個統一的歐洲才能成爲主宰一方的霸主。更重要的是,不管歐盟最終倒向誰,如果不能實現統一,很有可能在戰後再次割裂成數十個國家,使數十年的付出付諸東流。毫無疑問,這是幾個歐盟主要成員國不可接受的結果。按照我的判斷,只要世界大戰變的不可避免,哪怕其他成員國仍然不支持統一到一個政府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幾個主要歐盟成員國都會率先成立一個具有權威影響力的中央政府,並且在此基礎上吸納其他成員國,從而以最快的速度將歐盟的主要力量集中起來,應付即將到來的挑戰。”

“照你的意思,我們應該阻止歐盟實現統一?”

裴承毅遲疑了一下,說道:“我的意見恰好相反,我們不但不能阻止歐盟實現統一,還要儘量幫助歐盟實現統一,至少要幫助法德意等幾個歐盟主要成員國建立聯合政府。”

顏靖宇立即皺起了眉頭,似乎沒有搞明白裴承毅的意思。

裴承毅也沒有急着說下去,而是朝劉曉賓遞了個眼神,示意劉曉賓把帶來的東西交給元首。

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44章 臨時決策第60章 皇家空軍第35章 祖國第55章 鞭長可及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63章 大胃口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65章 政治家的對話第36章 天助我也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2章 一挑三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36章 天助我也第96章 爭分奪秒第31章 暗算第77章 增兵第61章 山地之王第146章 攻堅戰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99章 否極泰來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54章 旁敲側擊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101章 爛攤子第61章 由冷轉熱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86章 增援部隊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85章 正規戰術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54章 解除威脅第27章 生死一線第47章 準點第92章 揀便宜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0章 不可靠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86章 奔赴戰場第3章 情報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42章 人盡其能第90章 自掘墳墓第75章 戰爭爆發第51章 堅守第35章 多手準備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18章 漁翁之利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34章 亂局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78章 燒烤元首第26章 新班子第45章 雷霆一擊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37章 靜觀其變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96章 爭分奪秒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24章 死灰復燃第52章 出其不意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70章 換位指揮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13章 亮牌第81章 積極外交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73章 涌而上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8章 再起波瀾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77章 爲了消耗第62章 驚弓之鳥第84章 排兵佈陣第52章 出其不意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26章 坦然面對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44章 臨時決策第61章 不服輸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2章 搭臺唱戲第13章 情報安全第11章 大國的面子工程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62章 膽大包天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16章 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