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文武之業

荀彧捻着鬍鬚,沒有立刻回答劉協。

他這兩天一直在看塞維魯的資料,連帶着對羅馬的情況也有些瞭解。知道羅馬雖然疆域、戶口與大漢近似,制度卻全然不同。

如果勉強對比,羅馬和夏商有些相似,以軍事征服爲先,奴隸盛行,還有諸如讓人與猛獸格鬥等野蠻的習俗,顯然是尚未開化的蠻夷,和鬱郁乎文哉的周相去甚遠。

如此說來,天子欲行征伐豈不是與武王伐紂一般,解民於倒懸?

至少從道義上是有理可據的。

考慮到天子不僅僅着眼於征伐,更在意教化,欲使華夏衣冠遍於天下——真正的天下,儒門顯然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正如在軍中開展教化,離不開儒生、文士的支持一樣。

對朝廷和儒門而言,這是合則兩利。

只是萬里西征,耗資巨大,必須準備充分,容不得半點孟浪。

但是有一點,是讓他非常心動的。

天子西征,不可能經常往來於中原,中原的事務只能交給三公,包括他不肯放棄的兵權。換句話說,天子西征期間,形同垂拱,甚至更加徹底。

“陛下西征,準備用多少步騎?”

“多則多用,少則少用。”劉協淡淡地說道:“萬里征伐,不可能倚仗中原的物資供應,只能以戰養戰。初步估計,除了西域現有的兵力,我打算將兵力控制在一萬以內,其中一部分從燕然都護府和涼州抽調。西征是募兵,只要想建功立業的健兒俊傑,寧缺勿濫,絕不強徵。”

“西域現有兵力不足萬人,加上陛下親率的萬騎,只有兩萬步騎,夠麼?”

劉協嘴角輕挑。“利則進,不利則守,有什麼夠不夠的。”

荀文倩低着頭,專心致志的品嚐美食。她聽得出來,荀彧已經心動了。之後的兩府聯席會議中,他至少不會給天子製造麻煩。

唐夫人敲門進來,入席跪坐。“陛下,正餐是晚宴,中午簡單些,還請恕罪。”

劉協笑道:“飲酒的重點不在酒食,而是人。與荀君共飲,酒不醉人人自醉。”

唐夫人心中歡喜,看了荀彧一眼,示以鼓勵。

聽天子這語氣,就知道他們談得不錯。

“既然如此,陛下不妨留下晚宴吧。難得有機會,多聊一陣。”

“不了,下午聽完薦書,我就回去了。”劉協想了想,又道:“這麼多客人,嫂嫂想必也抽不開身,我就不給嫂嫂添麻煩了。等你有空,去宮裡坐坐,到時候再聊。”

唐夫人再次致歉,卻沒有堅持。

天子不能露面,她的確分身乏術。

吃完午餐,劉協靠在憑几上假寐。本來只是想打個盹,沒想到竟然睡着了,甚至打起了鼾。荀彧夫婦聽得真切,尷尬之餘,又有些欣慰。

天子若不是心情放鬆,斷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睡着。由此可見,他對荀氏是沒有戒備心的,只是意見分歧而已。

荀彧退到角落裡,端身正坐,調息養神。

唐氏則拉着荀文倩,坐在一旁,說起了母女間的悄悄話。

當初荀文倩入宮本是一項交易,是天子要取質,荀彧要證明自己對朝廷的忠誠,並不考慮兩人之間的感情。論年紀,荀文倩比天子還要大三歲。時光苒苒,荀文倩入宮已經七年了。再過幾年,她就三十了。

除了皇長子劉泰,她又懷了第二胎,身形初顯,卻還是跟着天子跑前跑後,讓身爲母親的唐氏很心疼。

荀文倩卻表示沒什麼。

她又不是第一次懷孕,有經驗了,而且這幾年一直沒閒着,身體很好,遠不是之前的閨中弱女子。

當然,這次是因爲荀彧,否則她也不會一直跟着天子。

雖然累一點,可是看到天子與荀彧談得這麼投契,她還是很滿意的。

“你將來是留在中原,還是隨天子西行?”

“如果天子允許的話,我想隨天子西行。”荀文倩輕聲說道:“長倩在西域,皇長子也會隨天子西行,我留在中原也孤單,不如隨駕。”

唐氏理解她的心情,只是有些惋惜。

說到底,荀家還是慢了一步。如果當初荀文倩能早幾年入宮,被立爲皇后的可能性並不比伏壽小。如果她生的孩子成了皇嫡子,有了繼承皇位的可能性,也就不必西行了。

去了西域,以後再想見面就難了。

荀惲有四五年沒回來了。她既盼着他的消息,又怕收到他的消息。

——

下午的討論異常激烈,一開始就碰撞出了火花。

潘濬再次發難,要求將《五經章句後定》定爲冠軍,不少宋忠的弟子紛紛表示支持。在其他人不肯發言,避免與宋忠師生髮生衝突的情況下,王粲只得主動迎戰。

王粲表示,五經的崇高地位毋庸置疑,但《五經章句後定》不是五經,不可混爲一談。就這部書而言,雖說有其獨到之處,卻還沒到可以被定爲冠軍的地步。

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王粲拿出了鄭玄注的五經。

聽到王粲的發言,劉協就不經意的搖了搖頭。

王粲記憶力過人,文才也出衆,辯論技巧卻和他的經學水平差不多,只能算及格,遠遠算不上出色。

這是薦書會,不是辯經會,你討論具體的細節,豈不正中潘濬的下懷。

果然,沒一會兒功夫,王粲就落入了下風。

看這樣子,根本等不到何晏猜的援兵出場,潘濬自己就能取勝了。

劉協想了想,取過紙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叫過門外的侍者,讓他交給王粲。

侍者接過紙條,下了樓,來到王粲的身邊,將紙條交給王粲。

王粲被潘濬步步緊逼,眼看着形勢就要失控,正自上火,看到書坊侍者來打擾他,以爲是唐夫人要橫加干涉,發表意見,更加不快。等他打開紙條,看到那熟悉的字跡,頓時一愣,下意識地擡頭看了一眼。

這字跡太熟悉了,他幾乎天天看。

他知道二樓有人,卻沒想到天子會在樓上。

但他隨即又意識到自己失態了。天子分明不想露面,這才讓人給他遞紙條,他這一擡頭,豈不是將天子暴露了。

他迅速將紙條握在手心裡,同時虛握拳頭,擋在嘴前,咳嗽了兩聲,藉機調整情緒。

看到天子的紙條,他已經知道自己中了潘濬的圈套,也知道該如何脫身了。

片刻之後,他擡起頭,從容問道:“諸君,是道先,還是經先?”

(本章完)

第505章 欲擒故縱第532章 遠慮近憂第294章 循序漸進(亂武三國盟主加更)第18章 再試楊修第995章 家醜不可外揚第477章 不從人願第49章 羣策羣力第899章 差之毫釐第648章 仁者無敵第777章 分而治之第805章 主動請纓(菩緹打賞加更)第1050章 知行合一第1253章 北軍凱旋第1085章 解放思想第1255章 一語中的第437章 降龍伏虎第719章 以惡制惡第991章 初露鋒芒第1077章 破繭化蝶第965章 欲速則不達第1079章 鴻蒙初開第584章 事與願違第1197章 少年有爲第936章 分而治之第121章 老臣請戰第284章 絕殺令第82章 士孫瑞的豪賭第973章 公事公辦第734章 百川歸海第693章 東西有別(菩緹打賞加更)第261章 爲我所用第614章 討價還價第582章 自有定數第112章 太年輕第399章 執子之手,風雨同舟第97章 不可能第890章 巧舌如簧第1053章 老臣深謀第86章 放熊歸山第808章 同病相憐第1172章 見賢思齊第569章 三英薈萃第699章 農工醫商第346章 挑戰書第666章 自取其辱第429章 急先鋒第1148章 滄海一粟(求保底月票)第600章 暗度陳倉第968章 真正高手第349章 大戰之前第412章 天降大功第64章 全都是意外第523章 決戰(六)第316章 臨陣應變第822章 圖窮匕現第1204章 法家遺風第1006章 約法三章第107章 先發制人第476章 旗開得勝第1033章 閨房私語第120章 奉詔討賊第989章 成績喜人第760章 士別三日第1188章 忠言逆耳第246章 寶刀未試第397章 新遊牧(玄清竹打賞加更)第148章 慶功宴上第931章 善戰者也第325章 高順夜襲第199章 匈奴往事第1258章 人心所向第127章 浪費口舌第1079章 鴻蒙初開第105章 人設第689章 新時代第1139章 話不投機第614章 討價還價第811章 故人再見第528章 天子大捷第478章 君子豹變第922章 含沙射影第873章 生不逢時第65章 初戰告捷第525章 決戰(八)(看更新後才睡打賞加更)第202章 大道之行第312章 一念興亡第1105章 光陰似箭第1200章 斷尾求生第222章 天子門生第134章 天子出陣(第四更)第770章 蔥嶺以西第477章 不從人願第857章 雛鷹歸來第209章 荀彧進諫(玄清竹打賞加更)第802章 所見略同第92章 再給你一個機會第419章 當以臥虎治之第505章 欲擒故縱第645章 過猶不及第1111章 白髮搔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