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

曹操棄了宛城,一路奔至舞陰,方停了下來。據險以守,招募敗散之軍。諸軍將聞曹操在舞陰,悉數來投。數日之間,軍復盛。張繡聞曹操在舞陰,復引軍來戰。不敵而退還宛城。

張繡既退,曹操便開始計點損失。戲志才與侄兒曹安民皆死於亂軍之中的消息終於得到了確定。曹操心痛難言,撫屍大哭。哭罷,與諸將道:“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於此,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已後不復敗矣。”

曹操是真的心痛,想着要施恩於張繡、賈詡,讓二人歸心爲自己所用。自己這纔沒有第一時間扣押他們的親屬作爲人質,以至軍中大敗。軍師與侄兒喪命不說,長子曹昂腿部中矢,典韋了爲斷後,更是身中數十箭,取出來的鐵箭頭堆成一堆。若不是曹純出現及時,差點連命也丟了。

這一場大戰,曹操被張繡火燒連營,兵卒死傷且不去說,包括糧草在內的物資,亦被大火燒得七七八八。損失之慘重,是曹操自起兵以來從未有過的。曹操在舞陰駐紮下來,復使人往汝南督糧。衆將勸退。曹操道:“不敗張繡,吾不退軍。”

張繡於南陽大敗曹操,收復南陽諸縣,消息傳到劉表處,劉表聽了大喜,便欲遣使載牛羊酒水前往以賀。蔡瑁恐張繡詣劉表訴說前情,乃道:“張繡已叛矣,不宜往賀。且看其行止如何。”

劉表聽了,又勾起舊事,於是遂不往賀。張繡在宛城,與賈詡在府中商議。他先於陣前降了曹操,復又叛曹,雖然都是事出無奈。可是接下來該怎麼辦,他也有點迷茫了。

再投劉表?說實話就算劉表接受,張繡自己心裡也不大樂意。涼州騎爲劉表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荊州兵竟然就在城中圍觀。這種感覺張繡不想再經歷一次了,太痛苦了。

曹操?自己剛和曹操翻臉,一把火把曹操燒得大敗而歸,曹營人馬也不知道死了多少。這個時候自己跑去和曹操說再降,曹操只怕第一個反應就是把自己抓住給砍了吧?

可是要不找個大腿抱,自己這點人馬,遲早要被人吞併乾淨。別的不說,就算自己賴在南陽不走,將來曹操再來,爲之奈何?

賈詡這個時候就說話了:“將軍,以你之見,天下諸侯,何人最強?”

張繡心中一轉,便道:“袁紹據有冀、並;曹操據有兗、豫;劉備據有青、徐;此三人爲天下強者。”

賈詡便道:“劉玄德名播海內,有王霸之姿。將來匡一海內者,非其莫屬。”

張繡訝然:“袁紹四世三公,天下所重;曹操才兼文武,兵多將廣;又有揚、幽、益、荊等諸侯各自爲政,劉備豈能兼併天下乎?”

賈詡道:“幽州自公孫瓚敗亡之後,劉虞老弱,其可託付後事者,舍劉備其誰?若能再擊破袁紹,一統北方,再興漢室之人,必是劉備。”張繡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換了他是劉虞,也會選擇將幽州託付給同爲漢室宗親的劉備,而不是屢次率兵攻打幽州的袁紹。如果劉備真能夠打敗袁紹,奪取冀、並二州。劉備確實便有了定鼎的基礎和實力。

賈詡又笑道:“將軍且來看,此皆劉備所施政令,其與天下諸侯相比若何?”張繡也早就耳聞劉備於境內施善政,受萬民景仰。此次讓賈詡細細一說,張繡便是個只知廝殺的武夫,也知道劉備之高明,勝過天下諸侯良多。

賈詡心中驚歎的數次,不比張繡來得少。賈詡雖然是個不擇手段的人,但那是在社會秩序混亂成一團的時候他無奈選擇的自保手段。作爲一個典型的士人,他心中所向往的,仍然是先聖所描述的那種大同社會、理想世界。誰會願意自己身處亂世,而不是一個社會秩序良好、民俗淳樸、天下大治的太平盛世呢。賈詡在劉備身上,看到了一種天下諸侯都不具備的特質和希望。

當年劉備在太學論戰時,喊出的儒家四句教,當時遠在邊地的賈詡聽了,也是熱血翻騰不能自制。如果有機會能夠投奔劉備,賈詡一定不會錯過。

不過,這也是張繡的疑問:“賈公可是欲使我投青州?青州道遠,如何能得過焉?”他得罪了劉表和曹操,而且荊州註定是這幾年諸侯們爭奪的熱點。他實力弱小,待在這一不小心就會做了炮灰。若真能去投奔劉備,他是一點也不介意。畢竟這些年,劉備名傳四海,以仁義恩德著稱於世。想來真去了,劉備一定不會虧待他。

賈詡便道:“吾有二策。一是重新退回弘農,靜觀天下之變。二是行險走司隸入冀州。此番荊州有難,劉表四方遣使求援。劉備於青州按兵不動,卻分兵二路襲擾豫、揚。想來其在青州,定是別有所圖。其兵鋒所指者,非袁紹是誰?”

“將軍若能將兵入冀,攻袁紹之後,助劉備成此大功。將來雲臺論功,青史著筆,必少不了將軍之名。”

賈詡分析得沒錯。劉備在青州,正忙着整軍擴軍。現在地盤又大了一倍多,雖然又新立了太史慈和趙雲兩部。但他仍然覺得軍隊太少了。得益於他在青州、遼東以及徐州屯田開荒,如今糧草充足。雖然免了部分賦稅田租,但百姓們用不完的糧食,也樂意賣給青州牧府。劉備也是發了狠,一方面命工匠營加大生產武器;一方面開始招募士卒。他準備憋個大招出來,不說一舉滅了袁紹,最起碼也要讓他感覺到肉痛。

聽賈詡說完之後,張繡陷入了深思。在南陽享受了幾年好日子,再要退回弘農陝縣去過那種什麼都缺乏的苦日子,不說張繡不願意,他麾下的將士們又有幾個願意?從來都是由儉入奢者易,由奢入儉者難。更別說現在涼州與長安已經亂作一團了,每天都有涼州騎互相征伐。他纔不願意去攪這灘渾水呢。沒多想張繡便放棄了這條路。

至於繞道冀州,以攻袁紹之後。張繡不得不承認賈詡這條計策,真的是膽大包天。他也被賈詡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給驚住了。不過張繡與叔父久鎮陝縣,自然知道洛陽有險關難過。要說自己和賈詡二個人那倒是沒問題,帶了幾千人想過去那是休想。

沿途那麼多關隘就不說了。道路那麼長,物資補給如何解決?當張繡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賈詡一臉訝異的看着張繡,涼州騎什麼時候爲物資糧草發過愁?除非是找不到人搶了。賈詡理直氣壯理所當然的道:“自然是依涼州慣例於民間徵收糧草耳!”

張繡被賈詡一看,看得有點心虛,習慣了吃劉表運轉過來的糧草,好幾年都沒有幹縱兵抄掠的事了,一時半會都有些忘了。

張繡又想了一會道:“賈公,且容我深慮之。”

賈詡聽了,便辭行出府而去。

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八百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七百十六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七百五十一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七百三十章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