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

資政殿官家聽王安石推舉章越倒是吃了一驚。

官家問道:“卿舉章卿是出自舉賢,還是公論?”

王安石道:“既是舉賢也是公論,不過此乃臣之私舉,陛下不必說是出自臣意。”

官家奇怪,王安石既推舉章越,爲何又不讓天下人知道是他推舉的章越。

官家道:“卿爲何如此?”

王安石則理所當然地道:“當初章越向陛下推舉臣時,而不告知臣,臣也是如此。”

官家聞言嘴微張,被王安石這一番話給弄得一時不知所措。

官家心想,韓絳罷相後向他推舉了王安石,司馬光二人取代他的位置。但王安石會不會是不想司馬光復出,故而推舉了章越,以遏其出山?

官家道:“朝中如今確實人才難得。章越出外,朕也是不願,當今朝中多無識之輩,唯獨他與呂惠卿方有正論,可以匡扶社稷。”

在官家心底,章越與呂惠卿都是宰相預備成員,但章越與呂惠卿二人之間同時只能用一個人來主持國是。

在呂惠卿正得重用下,章越只能暫且出外了。

因此三司大火案真相如何並不重要,官家都要依仗着呂惠卿,而王安石回朝則不同了。

官家也是藉着這句話再次稱讚了呂惠卿在王安石離去時的工作。

呂惠卿畢竟資歷不如王安石,又是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所以不僅不敢似王安石那般屢屢頂撞於官家,而且也比較聽話。

王安石並非情商低,聽出天子讓他回朝後繼續器重呂惠卿的言下之意。

官家又問道:“卿這次從地方來,可知外事?”

官家就是問你這次去地方走了一趟,變法變如何?

王安石道:“雖勝過以往,但監司未盡力。”

官家聞言道:“即監督有所不嚴。”

王安石道:“同時新法之中雖大半良善,不過市易法確實有弊,臣以爲可使章越領市易務來修之。”

官家心道,王安石這可是破天荒了,居然肯承認市易法有問題,但是與朝野要求廢除市易法不同,王安石還是要保留市易法,同時認爲章越可以主持此事。

官家笑着道:“章越怕是不贊同市易法。”

王安石道:“可以令呂嘉問輔之。至於三司會計司則當令罷之!”

官家聽了猶豫,三司會計司是韓絳的心血,你一回朝便罷了,恐怕於韓絳的面上不好看。

官家道:“章越提議紡織棉布之事,朕看了甚是可用。”

王安石則道:“此事臣也聽說了,市易務也可爲之。審計之事唯小人所擾,非此法不好,而是無法行之。此外給田募役法極不便,臣請罷之!”

給田募役法是呂惠卿爲參政後大力推行的,但王安石一入朝便向官家提出要罷此法,官家感覺到自己要讓王安石與呂惠卿一起主持變法,似乎有些難度。

官家點點頭道:“此事卿與呂惠卿商量,朕過些日子下批至中書起復章越。”

爲什麼不當場下批?因爲王安石剛回京便啓用章越,誰都知道是他的意思了。

……

王安石得到他想要的便出殿了,之後在離宮的必經之處遇到呂惠卿。

呂惠卿向王安石恭恭敬敬地行禮道:“丞相,惠卿終於盼得你回來主持大局了。”

王安石聞言點點頭,之前呂惠卿對王安國,李士寧做的事,正是逼得他不得不馬上回京的緣故。

但他既然如今已經復相,那麼呂惠卿就不敢再有什麼念頭,至於以後則以後再說。

“官家稱讚你這些日子辦得極好,變法之事,小人多擾之,獨賴你主張這才保住新法不倒。”

呂惠卿彎下身子道:“惠卿,只是盡了綿薄之力,一切都是爲了撐至丞相回朝繼續主持國是。”

王安石道:“以後朝堂上的事,還是繼續倚重你。”

呂惠卿道:“惠卿一切以相公馬首是瞻。”

王安石道:“你也是相公了,要多多分勞。是了,你看馮當世走後,誰可以繼之執政?張安道(張方平)如何?”

呂惠卿道:“張安道入朝必阻撓新法,爲丞相與我不利。”

王安石道:“那且如此。”

說完王安石便舉步離開,呂惠卿連追上數步道:“丞相,這給田募役法的事,容我再與你稟告。”

王安石聽了給田募役法幾個字眉頭就是一皺,拂然道:“此事不急,且容改日再說。”

王安石知江寧時,便致書呂惠卿言給田募役法和手實法不便,不是當初變法的原意,但呂惠卿卻沒有采納王安石的意見,強行在天下推行此二法。

如今王安石回朝了,呂惠卿才記起來要與王安石再解釋解釋這給田募役法和手實法。

不過王安石卻沒有當面給他這個解釋的機會。

呂惠卿看着王安石的車馬離去,心卻是一點點地在下沉。徘徊在寒風中的他忍不住仰天長嘆了一口氣。

呂惠卿在露天立了半晌,神色轉爲陰冷。他也是自尊心極強的人,既是王安石不給他解釋,他也不會再解釋了。

……

杭州,天下極繁華之地。

章越於城外看見那個熟悉的身影后,當即下了馬車疾上前數步拜倒在對方面前道:“恩師,學生來見你了。”

對方也是哽咽,扶起了章越道:“好,好,好,三郎,我們師徒真有數年未見,我身子還康健,你也很好,不枉了我當初教給你的學問和道理。”

隨後二人在路亭裡坐下,章越眼前這位老者正是知杭州的陳襄。

陳襄是因爲反對王安石被外放杭州,章越則反對呂惠卿而外放福州,所以是一個師徒對陣師徒完敗的局面。

但其實也是說笑,杭州福州都是大州,非重臣不足以出鎮。

師徒多年未見,如今在亭中久別重逢,陳襄知道章越心思便道:“你回朝後所提出的建議和主張,我也時刻都留意在心,如鹽鈔與交子的錢法上,你的所言極有見地,至於三司會計司是韓子華將此事想得太過於容易了。”

“而官家如今欲用呂吉甫爲變法之事,這才讓你出外。但我看如今雖王相公二度復相,但變法之事是否如以往般不變實在是難說,他與呂相公關係是否能始終也難說。”

“但以後新法若有調整,那麼朝廷必會想起你來。”

第839章 變局第705章 姐妹第663章 底氣第813章 問題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請假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329章 封還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118章 真先生第490章 罪己詔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154章 買賣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190章 再辭第328章 授等第8章 三字經第50章 行卷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318章 打壓第514章 荒政(兩更合一更)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310章 青松第885章 報復第241章 執牛耳第283章 平邊策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233章 弊案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365章 拜師第745章 嫉妒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145章 期限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401章 新差遣第188章 詩集第155章 意思第817章 市易所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24章 章氏族學第172章 成例第144章 心事第827章 空城計第349章 學到了第179章 買房第541章 年輕的官家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864章 上日第371章 經筵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51章 小溪西流第882章 政事堂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192章 賠罪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1040章 上門認錯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285章 御論第215章 夏雨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149章 外室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337章 強幹之法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145章 期限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39章 恩情第578章 齊道德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710章 幕下第905章 事因第149章 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