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天下可無洪 不可無君

兩軍對陣,漢軍五千人對西域聯軍三萬人,就在那墨山城東數百里外相持,山國君臣子民萬餘人,皆是遠遠觀摩這場交戰人數比他們一國人數還多,並且極有可能決定接下來西域諸國命運的大戰。

“孟德!”

“末將在!”

“西域諸國兵將雖不比大漢驍勇,然其工匠技術、財富卻不弱大漢,今番決戰,吾軍以弱對強,需萬分小心也!”漢軍陣前,望着對面陣型不一,顯得散漫的西域諸國聯軍,董卓並未怠慢,認真警告身邊的曹操道,對於這個初入西域的青年,這些日子與其相處,他知道曹操有不少軍事才華,但卻並少了太多經驗,還需磨礪。

“諾!”

“嗯!”見到曹操亦未有多少散漫之心,董卓心中稍安道:“幽州突騎,自世祖光武以來,便以突襲穿插敵陣聞名天下,吾欲令三千軍猛衝其陣,再以兩千幽州突騎,於左右兩翼,突殺其軍,孟德以爲如何?”

“中郎之策,乃破敵良法,末將自當遵之!”曹操行禮道,倒不是他有意恭維董卓,實在是如今情勢,敵方兵力佔優,唯有先發制人,纔有勝機。

雖然西域諸國的兵馬實力,並不在漢軍諸兵將眼中,但並不是說他們真的狂妄自大的認爲漢軍天下無敵,若真無敵,西域陸上絲綢之路,又如何會被這些西域之國給阻絕?即使是前漢世宗孝武皇帝,都沒有用那當時稱霸天下的漢軍,征服西域,又何況是他們呢?

進攻戰術確定,剩下的自然是行軍之策了,董卓令曹操率兩千中原騎兵,並一千騎幽州騎兵,猛衝敵方中軍,自己卻和徐榮一起,各率一千幽州騎兵,從左右策穿插迂迴包抄西域諸國聯軍。務必在最短的時間裡,把西域諸國聯軍的陣型給衝散,好讓他們有取勝之機。

其實,董卓此舉,也實屬無奈之舉,畢竟,他用的最順手的涼州兵和幷州兵,在伏泉早出規劃好的安排下,可是一個都沒給他,這裡面,自然是伏泉害怕董卓會走上歷史老路,而徹底斷絕他的獨裁霸權可能。

因此,董卓能指揮的也就是兩千豫州兵和另外的三千幽州兵而已,而相對於在邊地兵將眼中,十分無能的中原兵而言,顯然那幽州騎兵,卻是更得董卓青睞。

當然,按理來說,董卓作爲主將,他應該坐鎮中軍,率領兵卒猛攻敵方軍陣的,而不是率一支偏軍,從敵方左右兩翼穿插進攻的。

只是,伏泉有意給董卓、曹操的這支偏軍,卻是不得不讓董卓下比決心,究其原因,實在是這支由中原騎兵和幽州兵組成的軍隊,再怎麼樣,董卓這個邊地豪強也不會信任中原騎兵的。

就算董卓少時曾在中原生活一段時間,但是,中原騎兵,就算得馬鐙、馬蹄鐵之助,在董卓看來,都不如邊軍實用。究其原因,自然是因爲董卓打心眼裡,都瞧不起中原人的銳氣。

邊地將領多數都有個通病,在兵卒銳氣上,他們多數都不相信中原人能比邊地兵更有血性和狼性,除了少數精銳之士外,不然大多數人,其實有十分犯慫。因此,董卓即使和中原有所淵源,但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用豫州兵,畢竟,雙方之間,可沒有那麼大的親密關係。

而董卓不用豫州兵,那很顯然現在只有曹操這個同樣出身豫州的副將來指揮了,可是中原騎兵明顯在衝殺敵陣,叛亂對方陣型方面,不如幽州騎兵厲害,所以善於指揮邊地騎兵的董卓,自然不會選豫州兵了。

“此番破西域諸胡,亦不知勝負如何?”曹操思緒散發,心神不屬,董卓讓他帶領軍隊壓陣中軍,說實話,他最初是十分興奮的,可是沉穩之後,他就有些後怕信心不足了,畢竟,說到底對面可是有六倍之敵的,而且又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烏合之衆,若真的大意,說不得會讓自己落了下風。

“將軍,該下令也……”身旁,相貌短小的樂進,輕輕呼喚略微失神的曹操道,因此此時,在左右兩翼,蓄勢待發的董卓和徐榮,都已經向中軍的曹操注視而來。

“嗯!”曹操應了一聲,而後馬鞭前指,對着前方的西域諸國的聯軍道:“今去家數千裡,進則事成,走必盡死,努力共功名!殺……”

聲音不是非常大,但很沉重,在這兩軍交戰,各支軍隊都沒有大聲喧譁的戰場上,傳得格外遠。

大軍聞言轟然而動,自伏泉掌權以來,極力鼓吹昔日“涼州三明”之一的段熲的言論,特別是段熲當時打敗羌胡,所高呼的這句話,在伏泉不斷稱讚此乃漢軍軍魂之語後,早就令大漢上下君臣百姓都十分銘記。

這也導致,此刻這些隨曹操進軍的漢軍們,心中是多麼激動,終究,段熲一生的功績,早就成爲了他們這些願意出塞攻略的漢軍兵將的偶像,如今遇得到和曾經的段熲揚名時一樣的機會,也就由不得他們不興奮了,他們明白,若是他們在西域之外,立下和段熲一樣以少勝多的功績,少不得封侯拜相,家族由此振興,自然興奮不已。

很快,只見得中軍三千騎,齊齊向敵軍催進,這裡面,跑得最快的,自然是董卓特意留給曹操的一千幽州突騎。

畢竟,真要讓曹操用豫州騎兵作壓陣主力,他還不放心了,若是左右兩側的幽州突騎,還沒順利的突破穿插敵軍,漢軍中軍就敗了,這不是讓他們前功盡棄嗎?

因此,董卓特意留下這支幽州突騎,作爲保險,對於西域諸國十分熟悉的他知道,西域軍的軍陣,側翼從來不是嚴密的,只要中軍能撐到兩翼騎兵誤會包抄敵軍,那麼這場仗就算不能大勝,但將敵軍擊潰,那也不是難事。

而漢軍左右兩翼,分別由幽州宿將徐榮和董卓親自帶隊,率領麾下那支從本朝光武帝復國以來,就立下功勳不斷的幽州突騎,再次用他們屢試不爽的突擊包抄敵軍,欲一舉將其兵陣穿插,全軍壓上之下,大破其軍。

兩軍其實也就是十數裡距離,而且對於這支偏師而言,有個好消息是他們可沒有漢軍主力,有着韓遂以牀弩爲殺器,可令漢軍退步的沙場利器,唯一可能對漢軍有殺傷的,只有他們本國工匠所做的弓箭而已。

只是,漢軍衝鋒穿插陣型並不密集,而且人數又少,很顯然,西域諸國聯軍僅僅使用遠程弓箭對戰漢軍的話,明顯不可能對漢軍造成太多的殺傷。

漢軍左右兩翼,董卓、徐榮都是沙場老將,深知穿插兩翼時間的重要性,所以豪不停歇,率軍長驅直入,對手那明顯兵力薄弱得兩翼,已然遙遙在望。

而漢軍中軍方面,曹操在豪不遲疑,命令全軍向前快速推進後,也是率領部曲,緊追那不知爲何行軍速度如此之快的幽州突騎身後。

看着前方無論是速度還是軍陣整齊程度,明顯都比豫州騎兵略勝一籌的幽州突騎,曹操不由一嘆,果然邊軍實力不容小覷,或許其等衣甲不如中原兵齊全,但這軍事實力素養,卻非一般人可比。

要知道,他麾下的兩千豫州騎兵,可是大漢國內,從國朝有數的豫州蕩騎中選的精銳,這兩千騎兵,在曹操看來,就是中原騎兵的精華,而且再加上裝備馬鐙、馬蹄鐵之故,按理來說兩軍之間不該有那麼大的差距纔是,可是很明顯,邊地兵和中原兵的差距,是由來已久的,縱然有些裝備等吾縮短兩者差距,但明顯此時的中原兵還是趕不上邊地兵的實力。

兩方的號角聲嗚嗚響起,加快了漢軍與西域諸國聯軍短兵相接的速度,同時,也讓西域諸國聯軍開始了他們的弓箭制敵。

漫天的弓箭不斷射來,漢軍熟練的頭貼着馬頭,然後死死催動繮繩,目光死死盯着對面,因爲漢軍入西域早做準備,故而伏泉早就給這些出塞西域的漢軍和馬匹,都做了最大限度的防護,不說漢軍兵卒的甲冑,就是他們麾下的騎兵,也都是在重要部位上,裝備了不少防護,就是爲了怕漢軍會被在同樣精通於工匠技術的西域諸國的對陣上,吃了對方的暗虧。

漢軍此番企圖全線壓上,側翼包抄,一戰而勝,可對面的西域諸國聯軍,又何嘗不想如此呢?

雙方抱着相同的心思,各自施展騎兵對戰所長,只是,相比較漢軍挑選的都是各地熟知馬術之人,而西域諸國聯軍,卻是因爲召集倉促,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騎在馬上的步兵,此刻在軍陣中,正在找這也是西域諸國聯軍,明明實力強大,但沒有第一時間進攻的原因。

西域諸國共爲三部兵馬,前部五千兵卒凸起,中軍一萬五,後軍一萬,無邊無岸,陣勢絕對不小。

雙方很快展開攻擊,作爲前軍的幽州兵,一頭扎進去,便將西域兵外圍倉促組成的陣型給衝破了。很快,左右兩翼,漢軍董卓部和徐榮部,也遇到了西域諸國聯軍派出的起兵隊伍攔截,雙方不可避免的再次升級意外。

這場大戰,猶如大河之水滔滔而下,漢軍根本不“”示弱,針尖對麥芒的迎面相遇,矢如雨下,雙方不管不顧,喊殺着夾雜着交織到一起。

一個時辰後,戰事更加熾烈,眼見中軍的幽州突騎的兵將面色很差,顯然攻伐不順。曹操見此心情躊躇,當下一急,連忙讓身旁樂進,隨他統率其本部千騎直突敵軍,不把敵軍中軍打服,如何能撐到勝利?

樂進躍馬揚戟,保護手持長刀的曹操,率領衆騎,一頭撞上西域聯軍軍陣,縱使前方無路,他們也要殺出一番血路。

敵軍一翼,徐榮又斬殺一名敵將後,看着曹操方位暗道:“豫州蕩騎之勢,確實非同凡響,然此戰,終是靠吾幽州突騎爾!”

中原不以騎兵見長,徐榮沒太在意,大漢國可能再也沒有哪個地方比涼、並、幽邊地更瞭解騎兵的優缺點,他可不信豫州兵再有名聲,也能媲美他們幽州兵。

“咦?”突然間,徐榮微微詫異地看向死死守護在曹操身邊的樂進,由於離得太遠看不清相貌,看其隱於鞍甲之中,就知其身軀矮小,充其量也就六尺餘,此人使得一杆大戟,所過之處,無有全者,勇不可擋。

雖然和曹操等人這段時間一直相處甚好,但生性沉默的徐榮,可沒有和這些中原富貴少年,多說過一些話。今日見到豫州中原兵和其將領的實力,徐榮感不由慨嘆道:“素聞中原無勇者,今日方知此言差矣!”

西域諸國聯軍陣中,曹操麾下大將樂進被甲持戟,往來衝殺,斬首數十級,殺兩員騎將,英勇無敵,然而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隨着身邊騎士越來越少,樂進身被數創,只能堪堪堅守。

麾下大將如此,主帥曹操同樣如此,率領兩千豫州蕩騎幫助那僅剩七百餘的幽州突騎,穩住陣型,猛攻敵方中軍時,曹操也是不知被從何而來的流矢射中了戰馬,戰馬頓時倒閉,慌亂之下的曹操,連忙持刀,將身邊想靠近渾水摸魚的敵人,一一殺死。

後方,從弟曹洪見到曹操危險,立刻上前,幫助曹操連殺數人後,連忙下馬,並且讓出己馬,同時說出了一句在這一世,傳誦後世的名言:“大漢可無洪,不可無君。”

曹操聞言,並未多言,倉促上馬,會合其餘部曲,繼續與身邊西域胡人廝殺,待身邊無礙時,連忙回望適才曹洪讓馬地方。

可是,曹操卻未見其從弟身影,卻不知剛纔讓馬後,曹洪去了何處。

很快,隨着又一波西域胡兵來此,曹操無暇顧及,只得繼續率兵應戰……

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異的黑東西第四百五十四章 鮮卑漢奸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二百四十二章 老子當爹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三十章 外戚士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六百五十八章 拉攏盟友和打擊政敵的妙招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考取吏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二十八章 袁紹之約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考取吏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宦官的人又如何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一百四十九章 願得一心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三百五十五章 類似官渡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