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病虎獠牙

張府亦在羅城之內,距離燕王府並不遠,就隔着兩條街,以方便燕王相召商議軍政之故。

夕陽下的張府,沉浸在一片哀傷的氣氛中,白幡白紙白燈籠,僧道齊聚,哀樂瀰漫感人。四周,戒備森嚴,頭裹白巾,冷臉宿衛於周遭的,是燕王府的銳士。幽州如今幾乎是全民皆兵,而經過一年以來的擴充、戰損、整編,排除涿、易,僅北部以幽州爲防禦重心的馬步諸軍,便有兩萬餘衆。

這麼多軍兵中,千人指揮以上的將校,也有三十多人,除了被委派在周遭縣鎮塢堡間駐守之人外,悉數到場,依禮弔唁。

“世子。”在院角,趙思綰尋到趙匡贊,喚道。

趙思綰一身鎖子甲,外罩着喪布,手始終按在腰刀上,顯得殺氣騰騰的。

趙思綰原以雞峰山之功,本有受朝廷恩獎,領永州刺史,被自隨趙匡贊北上後,更受重用,被拜爲衙內指揮使,成爲趙匡贊麾下第一大將,可謂春風得意。

“都安排好了嗎?”趙匡贊隱在灰牆後邊,遙望着靈堂方向,那邊除了不停的哀樂,已多了不少嘈雜。

“請世子放心,鬼面都與牙軍都佈置好了,都是絕對的心腹弟兄,必不誤大事,只待大王與世子令下!”趙思綰顯得躍躍欲試的。

“名單上,還有多少人沒到?”

“還有兩名指揮使,要不要末將派人去請?”趙思綰問。

“不用!”趙匡贊毫不猶豫地表示否決,吩咐道:“我另派人處置,你自控制好張府,今夜過府之人,沒有命令,只進不出,不許走脫了一人!”

“是!”

在靈堂前院內,已經擺好了七八桌喪宴,有資格過府的幽州文武都已入座,文武分明,武人之中又有派別,各聚一團。嗡嗡的議論聲並未收斂,擾了場面的嚴肅性,不見對死者的尊重。

“死都死了,還要我等受這活罪。”幾名武將圍在一桌,喪綢隨意地掛在身上,其中一人,不耐煩地說道。

“燕王叫我等來,自己卻姍姍來遲,是何道理。有這功夫,還不如在軍中帶兵!”另一人附和道。

人以羣分,這些人,基本都屬於趙延壽“清除”的對象。

“都閉嘴!”一名面相嚴苦的將領,淡淡地呵斥了句,蠻有威勢的樣子。看起來是這幹人的頭頭,也確實是這樣,。此人張儼,乃范陽極有實力的軍頭,而今爲衙內副都指揮使(都指揮使由趙匡贊兼着),手握兵權,此前在燕軍中地位能排進前五。

他這一發威,桌上的將校們閉上了嘴,但也僅僅閉了一會兒。很快,又聊開了。都是軍頭,雖屬同道,誰又能真正約束住誰。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張判官死了,燕王抱病在身,也不知還能熬多久......”張儼身邊一名白面無鬚的都校,壓低聲音,言語間顯得肆無忌憚的。

“這等話,可不要被他人聽見了。”張儼瞥了那人一眼,一副小聲謹慎的模樣,但嘴裡卻說着:“料想,也撐不了多久。”

“聽聞,燕王病情日漸惡化,你看他近來,全力扶持趙匡贊掌大權,這顯然是在準備後事了!”白麪都校冷冷地說道:“這說不準,什麼時候燕王也薨了。趙匡贊一小兒,豈能掌握幽燕大局。張將軍,我等可要做好準備,幽州可也有我們一份,不能毀在其手裡。”

張儼眉毛揚了揚,望着靈堂前的燈籠,看着那“奠”字出神,淡淡地說:“這裡不是議論此事的場所!”

“明白!”

總算沒讓人等太久,在一干軍頭耐心快消磨乾淨的時候,燕王趙延壽終於現身了。黑服白袍,素裝肅穆而來,腳步穩健,自外表,看不出任何異樣,彷彿身體康健如舊。

攜文武,入靈堂。趙延壽親自弔唁的場景,自然要肅重得多。文吏捧着本冊頁,高聲朗讀由趙延壽親自替張礪書寫的神道碑文。趙延壽本身就是有不錯的文才,有詩才,所書祭文,倒是情真意切,懂的人感動,而在場的武夫們則聽得昏昏欲睡。

一直到弔唁結束,文臣陸續散去,武將們則奉燕王之命,移步別院。

“張將軍,有些不對勁啊。”自進入別院後,白麪都校便盯着站在周遭的衛士,不少人都面帶疤痕。

“是鬼面都的人,張府之中,竟然藏着這麼多鬼面軍!”張儼表情突然變得異常凝重。

目光閃了幾下,毫不猶豫地,張儼脫離隊伍,便欲返前庭而去,白麪都校似乎也想到了什麼,緊隨其後,不過被院前的軍士攔住了。

“放肆,敢攔本將?”張儼厲聲喝罵道。

看守的軍士,根本不搭理,就是攔住不放行。

在張儼發飆之前,帶着點譏諷的聲音響在耳邊:“張將軍意欲何爲啊?”

聞聲身體一緊,張儼眯着眼,看着趙思綰那張醜惡的面相,心頭突然有些發慌。隨口找了個藉口:“本將肚子不舒服,欲出恭方便。”

“孫將軍也不舒服?”趙思綰笑得很難看,瞥着那白麪都校。

“我......”

根本不聽其話,趙思綰直接冷淡地對張儼:“末將理解張將軍不方便,但燕王召見,只能委屈將軍了。”

“請趙將軍稟報燕王,本將稍後到!”張儼敷衍一句,說着便欲往外闖。

再次被攔住,面對佔住去路的趙思綰,張儼頓時怒了:“趙思綰,你一個小小的指揮,敢衝撞上官?”

見其張狂,趙思綰沒有多說話,只是把手按在了刀柄上,雙目中閃着冷芒。對這直屬上司,他早看不順眼了。

見其狀,張儼不由與那孫姓都校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雙方眼中的擔憂與顧慮。

兩個人,幾乎是被押着入進入別院的,而其間,各處通道,已被鬼面都軍士佔據。若是這種場景,還不明白將發生何事,那就蠢得無可救藥了。

“大王到!”伴着一身高呼,趙延壽父子現身,立於臺階之上。

“大王,如欲接見我等,何必鬧如此陣仗?這是欲將我等將校,視爲囚徒嗎?”仰頭見那父子,張儼滿懷怨氣,直接出列,領頭質問趙延壽。

掃了一圈,趙延壽嘆了口氣,說道:“諸位都是幽燕豪傑,燕軍骨幹。想去歲,孤與諸位攜手並進,浴血而戰,共復幽州,以逐契丹。而今,不過一年的時間,人心已渙散如此。對於諸位,孤自認已經足夠容忍,但是,近來有人妖言惑衆,擾亂軍心,而至軍心動盪。幽州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地步,爲了幽燕十數萬軍民,請恕趙某,不能再縱容下去了!”

“燕王欲何爲?”張儼緊張發問。

“拿下!”沒有再費任何話的意思,趙延壽一招手,周遭的士卒,如狼似虎地撲了上去。

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08章 井陘第86章 籠絡人心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33章 納了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50章 聽政第55章 山上山下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62章 奸宦昏主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98章 封禪之議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361章 “龍宮”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106章 誘惑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2章 稱帝第55章 燕王病故第40章 開拓之志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6章 “座談會”第68章 婚宴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771章 襄陽王第52章 幽燕變故第252章 面聖第368章 榮寵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13章 市井之聲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176章 雍王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227章 延州事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73章 紙上談兵第66章 請辭?不許!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104章 平息第118章 商賈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95章 玩陰謀第35章 東歸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39章 濮州案(2)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95章 效果已顯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80章 一意孤行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10章 如此處置第90章 交趾收復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3章 臺懷之事第1675章 血戰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297章 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