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請纓

劉承祐所進之言,乍一聽,好像挺有道理的樣子,劉知遠也下意識地點着頭。但是,很快便意識到不對勁了,蹙眉道:

“潞州的重要性,吾自是知曉,但眼下,潞城仍在漢臣手中。至於那耿崇美,短時間內恐怕還到不了潞州,更何況掌控全州軍政以扼我。我前番已遣使,勸其臣服,還未有消息,此時若出兵奪之,恐惹人非議。”

劉知遠話音落,劉承祐立刻接話:“非奪之,而是協助潞州軍民,抵擋契丹人的威脅。我已派人探聽過潞州的消息,節度使張從恩去汴梁之後,潞州亦有括錢使肆掠,軍民苦之。父親遣軍,乃救苦定難,何談侵奪?”

劉承祐表情麻木,語氣平穩,但言語間分明投着狡黠:“至於您的使者,我不認爲憑其三言兩語便可使其全州而投,必要的武力威懾,還是可取的。”

“再者,張從恩親自去汴降服契丹,其留於潞州的部下,便名屬契丹。不服新朝,我們出兵取之,也是討伐契丹,剪除其‘幫兇’......”

話說到這兒,劉承祐的意思已經很表達得很清楚了。

劉知遠平靜地打量他,神思幾許,幽幽說道:“你議取潞州,是想親自領軍南去?”

聞言,劉承祐雙目睜大了一下,似是有些意外,面對着劉知遠的審視,起身長拜:“兒子這點心思,卻是逃不過父親慧眼。”

這回答,算是承認了,並且正式請命。

劉知遠則稍顯猶疑,雖然二子這段長時間以來的表現已經足夠傑出,但仍舊不足以讓他放心。想了想,遲疑道:“戰陣兇險,非你所能想象。你從未有領兵作戰的經驗,更遑論單獨率師趨敵取城!”

劉知遠的話很有道理,這也是劉承祐所欠缺的,話說得再多,也只是紙上談兵。不過劉知遠此言,顯然已經偏向於接受劉承祐的建議,動兵拿下潞州。

劉承祐心中對此事早有深思熟慮,望向劉知遠,平淡的聲音中透着自信:“潞州,此時政亂民疲,取之又有何難。兒雖不才,卻有信心。臨陣統兵之事,遣一上將即可......”

劉承祐說完,就靜靜地等待着劉知遠的迴應,很淡然的樣子。

劉知遠則盯着劉承祐看了許久,輕舒了一口氣,輕飄飄地問道:“你需要多少兵馬?”

表情淡然,但實則一直觀察着劉知遠的表情,看其眼色,劉承祐身體放鬆下來,輕聲應道:“龍棲軍足矣。”

“僅憑龍棲軍能拿下潞州?”劉知遠眉頭微蹙,大概是覺得劉承祐有些自信過頭:“你平日雖寡於言,但我固知你心高氣傲,但是,切莫小覷天下人!”

劉承祐的腰背又直了起來,好像端正了態度一般,嚴肅說:“兒謹記父親教誨!”

又打量了劉承祐幾眼,劉知遠沉吟幾許,方纔慢悠悠說道:“先拿下潞州,亦無不可......”

“你退下吧!”

“臣告退!”

劉承祐恭恭敬敬地告退而去,出了殿宇,沉悶的表情再度現於臉上,彷彿將所有人的銳氣都收斂起來了,一點也沒有在劉知遠面前高談闊論、指點江山的風采。

走得很慢,腳步很穩,漆黑的瞳孔中滿是自信的色彩。劉知遠雖沒有直接應允,但劉承祐知道,他已經同意了。

————————

十八日這天,按着既定出兵時間,劉知遠親自領軍,再度東進。這一次,劉知遠帶上的興捷軍全軍及被吞併的土谷渾軍,一切很順利,沒有出現任何意外。

同時,史弘肇也率着武節左廂十營五千餘人,急行北上以攻代州。

......

日下的龍棲軍營,顯得很熱鬧。

營門前,巨大的募兵牌子很顯眼,下邊排起了長龍,應募者並不少。邊上,軍中文吏耐心地問詢着前來應募的壯士身份情況,同時下筆記錄着。

營壘邊的空地上,則更加熱鬧,營中軍官,有序地對投軍的漢子們進行着考校與篩選。

自從劉知遠稱帝后,前來晉陽投奔的各色人馬明顯多了,晉陽諸軍,或多或少都進行了徵募擴軍,龍棲軍也不例外。

營柵邊的寨樓上,劉承祐扶着粗硬木,靜靜地看着眼前募兵的情形。他的注意放在那名年輕的軍官身上——楊業。

劉承祐允了他一個都頭的職位,沒有直接讓他佔龍棲軍諸營下的坑,而是藉着募兵的機會讓他自行挑選,補充屬下。

劉承祐發現,楊業選卒,並不似其他都校,多揀那些看起來勇猛孔武的,而專注於那些面相老實憨厚,出身清白的。事實上,心思只稍微轉動,便明白了其想法。“楊無敵”,明顯是用腦的。

張彥威與馬全義站在劉承祐身邊,顯得意氣風發的,兩者眉色間皆有喜意。

“殿下!”見劉承祐對着募兵情形出神,張彥威忍不住開口了:“您似乎特別看重那楊業,連手下兵都讓他自己挑選,其他弟兄們,可是羨慕得很。”

聞言,劉承祐收回了投在楊業身上的目光,淡淡地說道:“我喜歡他!”

言罷,不理會張彥威,劉承祐看向馬全義:“募兵情況如何?”

“回殿下!”馬全義仍舊一副幹練的樣子,回答很簡練:“到今日位置,我軍已募集八百餘人,經過刪揀,都是精悍之士,只需稍作訓練,便可成軍。尤其出現了兩名佼佼者,俱是可造之材!”

“哦?”劉承祐一下子來了興趣:“說說看。”

事實上,那麼多投軍之人,劉承祐心裡也期待着,能撿獲幾名人才。他清楚馬全義,若非實錘,他是不會輕易說出這等話的。

“一人名叫韓通,太原人,有從軍的經歷,身體魁壯,甚是勇猛,曾因功當過騎兵隊長,尤善騎戰。在馬上,末將恐怕不是其對手!”

聽其介紹,劉承祐眼神亮了,這韓通可是歷史留名的,而且名氣也不算小,趙匡胤陳橋兵變後殺的唯一一名後周禁軍高級將領。

“另外一人名叫向訓,懷州人,豪邁大方,不拘小節,頗有俠氣,。末將與之交談過,此人腹中頗有才華。他來太原投軍的經歷,也是有趣。途中,有盜賊見他雄偉異於常人,把他當作富家子,尾隨欲劫之,被其敏銳地察覺。路過石會關的時候,殺其所乘之驢市酒會當地豪傑,告以其故。當地豪傑俱爲其所折服,多出人護送其北上,得以一路安穩,盜賊不敢輕擾.......”

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694章 鹽州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4章 大論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480章 “新對策”第88章 童謠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73章 道府之爭第348章 老皇帝第31章 功成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70章 大禮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96章 言官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276章 君心難測世宗篇終 駕崩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97章 心虛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6章 進士樓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60章 皇后進言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309章 衡釀第1775章 調整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99章 御帳議戰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21章 禍從口出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413章 分食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311章 李沆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40章 潞州三傑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284章 虛了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240章 家宴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24章 巡遊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370章 劉鋹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83章 遼帝之亡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38章 濮州案(1)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24章 巡遊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75章 高貴妃第68章 心寒不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