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一讓徐州

張飛立即是火冒三丈,破口大罵道:“他孃的!什麼玩意!老子辛辛苦苦地從平原千里迢迢跑來徐州救你們,反倒吃你們閉門羹!你們良心都讓狗吃了不成!孃的,這徐州老子不救了,你們就自生自滅去吧!”

說着,張飛就撥馬迴轉,這時,劉澤縱馬趕了上來,喝道:“三弟,不得無禮!”

張飛兀自不服地道:“這徐州的人好歹不分,咱們千里迢迢地來救他們,連城門都不讓進,咱們回平原得了。”

劉澤道:“三弟,人家又不認識你,拒開城門自在情理之中,萬一你是曹操派來的奸細賺開城門的話徐州豈不危矣。煩將元龍先生上前叫門吧。”此次突襲,劉澤把陳登帶上了,安排在了軍中後隊。

陳登向張飛賠笑道:“張將軍,非常地抱歉,是城上的軍士誤會了,在下這就去叫門。”陳登來到城下,對着曹豹喊道:“曹校尉,我是陳登,適才正是平原劉太守的軍隊,請速速開門!”

這下不光是曹豹,陶謙也聽得一聽二楚,急令打開城門。劉澤的三千騎兵魚貫而入,受到了徐州軍民的夾道相迎。

陶謙急急地下得城樓,與劉澤會面,劉澤進城之後,下得馬來,在陳登的引薦之下,與陶謙會面。劉澤看那陶謙頭髮已經全白了,雙頰枯瘦,形容憔悴,若沒有陶商攙扶着,肯定走不了幾步路,一付風燭殘年的模樣。

“平原劉澤參見陶使君。”劉澤躬身而拜。

陶謙顫巍巍走到劉澤近前。雙手相扶,聳容道:“潤德公切勿多禮。潤德公不遠千里,仗義相助,此誠徐州百姓之幸,該是老夫行禮纔是。”

“曹操兇頑,背德喪仁,戮害生靈,此誠天下義士聞之而惡,在下也不過爲義之所趨。略盡棉薄而力而已。”劉澤從容地道。

陳登道:“此處不是敘話之處,陶使君還是請劉太守到牧府再行詳談吧。”

陶謙點頭稱是,當下將劉澤一行迎入州牧府,備下酒宴,爲劉澤等接風洗塵。雖然徐州飽受戰亂,但酒筵之上,依然是水陸畢呈。美酒珍饈,足見徐州的富庶不是浪得虛名。

曹豹、糜竺、曹宏、陳登、陶商、糜芳、笮融、蕭建、孫乾等徐州大小文武官員皆在席間作陪,酒宴的規格待遇之高,恐怕是自陶謙領守徐州以來的頭一遭,諸人都將劉澤視做是徐州的救星,殷勤地勸酒。極盡溢美之辭。

劉澤卻是一臉的淡定從容,至始至終保持着雍容儒雅的笑容,劉澤的器宇軒昂與豁達言語給陶謙及在場諸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陳登備述劉澤平黃巾討董卓力戰袁紹的赫赫戰績,衆人聽得更是心醉神施。無疑劉澤成爲了這場宴會的中心人物。環眼虯髯的張飛和玉面俊朗的趙雲亦是人們的敬酒對象。

到了筵席的尾聲,陶謙對着身邊的近侍微微頷首。近侍心領神會,很快地捧過一個銅盤來,銅盤之上,盤着一條長長的青色綬帶,綬帶的中央,端端正正地放着一枚一寸見方的銀白色的印章。

筵席將盡,喝高了的人們都有些手舞足蹈,笑語歡聲,突然地出現這一狀況,卻是令在場之諸人愕然一驚,轉瞬之間,當場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了這一方小小的銀印之上。銀印雖小,不過方寸,但所有人的都知道它代表着什麼。

陳登略爲這一怔,心頭卻是狂喜,看來不光是他們陳家父子有獻徐州的打算,就連州牧陶謙也有自知之明,劉澤一進城,陶謙便主動將徐州州牧的位子拱手相讓,他雖然竭力掩飾,但依然難掩內心的欣喜和激動。

糜竺眉頭緊鎖,一臉的陰鬱,眼神之中透出一絲淡淡的無奈。

曹豹卻是緊緊地攥起了拳頭,那表情,簡直比吞了一隻蒼蠅還難受。

陶商站在父親的身後,坦然平靜,微微垂首。

剩下諸人,有驚愕的、有忿恨的、有欣喜的、有漠然的,所有人的表情都在一瞬間凝固了,活脫脫一幅維妙維肖的衆生相。

這一切都沒有逃過劉澤的目光,不過他也是略略地瞥了一眼,心中便大至瞭然了,雖然陶謙讓徐州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不過他還是裝做一付錯愕的樣子道:“陶使君這是何意?”

陶謙拱手道:“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萬望潤德德公勿推辭,某當自寫表章,奏明朝庭。”

劉澤起身離席拜道:“在下雖系皇親,然功薄德淺,擔任平原太守猶恐不稱職。今日徐州有難,在下奉義而來,陶公此言,豈不讓人懷疑澤有吞併徐州之心?此舉萬萬使不得。”

陶謙泣道:“老夫無能,累徐州百姓蒙此大難,實無顏愧對徐州父老,如何再掌得徐州印綬?公仁德兼備,深有韜略,若領徐州之牧,必可救徐州萬民於水火,請潤德公看在徐州百姓的份上,萬勿推辭!”

陶謙再三相讓,劉澤固辭不肯受。

糜竺輕咳一聲道:“今曹操兵臨城下,徐州尚在危亡之時,陶使君久掌徐州,萬民擁戴,此時易帥,乃兵家之大忌,恐動搖徐州軍民之心。愚以爲目前當先商討如如退兵爲急務,至於相讓之事,等破了曹兵再議不遲。”

劉澤當即道:“糜別駕所言極是,當務之急還是商討退兵之策纔是。”

陶謙也默然了,輕輕揮手,侍從端着印綬緩緩而退。許多人暗暗地鬆了一口氣。陶謙道:“徐州軍務,便多仰仗潤德公了。”

“陶使君但請放心,澤此來不破曹兵誓不回還。”劉澤拱手道。

曹豹上前道:“劉太守勞師遠來,必已疲憊,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早此歇息,至於軍情,明日再議不遲。徐州城防有曹某在,定保無虞。”

陶謙點頭稱是,道:“元龍,你速安排潤德公歇息,有事明日再議。”

陳登稱諾領劉澤等人而去。

給劉澤三千騎兵安排的住所是一處剛剛騰出來的軍營,設施齊備,陶謙又令人送來牛酒犒勞平原軍。安置妥當之後,陳登本欲告退,但他欲走還留欲言又止,劉澤見他吞吞吐吐的模樣便知他有話要說,便道:“元龍,你我一見如故,相交莫逆,有話但講無妨。”

陳登定下心來,道:“潤德公,今日陶使君已決意將徐州相付,其乃是真心誠意,公何不受之,以爲基業?”

劉澤微微一笑道:“元龍啊,你我雖然相處日短,但我早已將你視做相交多年的摯友,實不相瞞,我兵敗平原,困居高唐,的確是需要一方基業的。但今日舉義而救徐州,君子豈可做乘人之危之事,今日我若在堂上接受了印綬,豈不令天下人爲之恥笑。我知元龍心意,亦知陶使君之誠心,但如此宵小行徑,在下斷不敢爲之。”

陳登訥而無言,默然拱手而退。

張飛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只是一直無處發泄,陳登走了之後才傾吐了出來:“大哥,又不是咱們貪圖他的州郡,我看那陶謙老兒他是也自守不住了,纔會實心誠意地相讓,大哥何不順勢受了,咱們也算有了這一大片的基業,爭雄天下也有了資本不是,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你若是錯過了,咱們不還得從零開始嗎?”

劉澤笑了笑,對趙雲道:“子龍,你怎麼看?”

趙雲一臉的沉靜,道:“依屬下之見,主公做的很對,我們千里而來,剛一進城就把人家的這一大片基業收了,恐怕天下人會羣起而罵之。何況陶謙雖有心相讓,但看那別駕糜竺和校尉曹豹等人的態度,顯然是大不贊成。”

劉澤點點頭,糜家是徐州的第一豪族,雖然不是那種象袁家一樣的累世公卿的門閥世族,但糜家的豪富不光在徐州就算放眼天下那也是數一數二的,據說光是武裝家丁糜家就擁有上萬人,就連陶謙也不敢得罪糜家,委以糜竺徐州別駕從事之要職,糜芳爲彭城相,可見糜家在徐州的地位如何了。至於曹豹,他同陶謙一樣不是徐州本地人,追隨陶謙多年,執掌徐州的軍事大權,更是徐州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今日的態度很明確,根本就不贊成劉澤入主徐州。曹豹還唯恐劉澤爭功,當堂表示憑他即可守住徐州城。

“子龍所言極是,立足徐州是我們的既定目標,但決不能操之過急,只能是徐緩圖之。”劉澤重重地拍了拍張飛的肩膀,呵呵笑道。

“俺自然聽大哥的,大哥說何時取徐州,俺便何時取!”張飛粗聲粗氣地道。

劉澤和趙雲相視一笑,劉澤下令道:“傳令諸軍,早些歇息,說不定明日還有惡戰。”

次日清晨,天剛矇矇亮,劉澤便起了身,正漱洗之間,就得到了中軍的稟報:“啓稟主公,曹操退兵了!”

第538章 登陸北岸第191章 班師回朝第529章 蔡氏詐降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20章 秦嶺劫匪第209章 難得糊塗第178章 聲東擊西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182章 單騎闖營第150章 弓騎顯威第224章 督郵駕到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653章 增援漢中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557章 汩羅江畔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326章 賈詡進言第502章 劉表之死第104章 魚與熊掌第492章 孫策殞命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69章 黑臉周倉第602章 姻緣天定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437章 紀靈敗亡第12章 高橋馬鞍第421章 一念之間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263章 錦鷹條例第684章 水淹樊城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45章 巧取豪奪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534章 據理力爭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186章 輕取廣宗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701章 禍及江東第84章 守孝百日第609章 海上絲路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120章 昭姬婚事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326章 賈詡進言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635章 圍點打援第309章 重頭再來第183章 裡應外合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529章 蔡氏詐降第153章 左髭丈八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83章 噩耗傳來第681章 棄守晉陽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573章 吳巨求救第428章 雷神之槌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573章 吳巨求救第45章 巧取豪奪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336章 借款十億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2章 與狼共舞第50章 算計賈詡第312章 決意南下第580章 曹賊奸詐第72章 招攬趙雲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521章 龐統來訪第488章 敲山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