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玩弄人心

是勳說攻克鄴城的妙計,其實我剛纔就已經給你獻上啦。?曹操聽得一頭霧水,就問:“莫非沮授與卿言及城防之疏漏乎?”難道是鄴城的防禦上有什麼大漏洞,沮授已經跟你透露過了?

是勳微微搖頭:“沮子輔歸漢而不降曹,爲不背袁也,豈能與臣言及鄴城之防?況審配善守者也,即有疏虞,亦有應計,不可用也。”說着話一指曹操的案頭:“克鄴之計,只在此間——尚須召公仁(董昭)並計。”

曹操拿起是勳剛獻上來那兩篇奏章,翻來覆去瞧了半天,又想想他幹嘛要召董昭來一起商量,而不提荀攸、郭嘉呢?最後終於明白了,不禁拍案大喜道:“若此計得售,此徵河北,宏輔爲第一功也!”

於是當即下令,遣人押送沮授前往許都,覲見天子請罪,並且把是勳爲他擬好的奏章抄寫一遍,再加上自己對處罰沮授(也即貶於關中治縣)的建議,一併帶去。同時命人把正在後方黎陽催督糧草的董昭給叫到前線來。

破袁之後,曹軍休整了三天,然後繼續攻城。劉曄又造了一大堆的攻城器械出來,轒轀、衝車、撞車、雲梯,等等,拚了命地往城下堆。然而審配守禦得法,曹軍百計莫克。

好在很快,董昭就應命來到軍中。曹操光拉了是勳、董昭、荀攸和郭嘉四人開小會商議,是勳這才把自己的計劃合盤托出。

他說:“吾前與沮子輔言,已盡知其家中內情矣,並誆得其手書……”你以爲我幹嘛要沮授寫下那份兒根本派不上用場的上奏來?那是爲了拿來給董昭當寫假信的範本啊!

“即請公仁摹其字,僞作沮授書與沮鵠,使爲內應。”

原本歷史上,鄴城之克。就是因爲內部起了紛爭,有人主動打開城門,放曹軍進入——不過那不是沮鵠,而是審榮。是勳當然不可能跟曹操說。可以說動審榮背叛其叔審配。那小年輕自己一面都沒見過,就說他生有異心或者腦後反骨。誰信哪?別說他了,連郭嘉都未必能得着這種情報。

所以是勳把目光轉向了沮鵠——誰讓那日審配派沮鵠和審榮二將出城來襲營呢,要不然是勳還真未必想得起沮鵠來。史書上對這個沮鵠唯有隻言片語,說他爲袁尚守邯鄲。後被曹操攻拔——至於沮鵠是降了是死了是逃了,則並無所載。

邯鄲爲趙國國都,在鄴城之北,所以理論上,曹操是在攻克鄴城之後,纔去打邯鄲的,沮鵠撐到了袁家徹底敗亡的前夕。

是勳所以動開了沮鵠的腦筋。首先因爲他知道,袁家班很不團結,三心二意之人很多。象辛毗、審榮等就不必說了,在原本的歷史上。袁尚是派蘇由和審配共守鄴城的,結果曹操還離城五十里地呢,蘇由就起了二心,帶着兵跟審配在城裡打了一大仗,戰敗後出城歸曹。等到曹操正式攻打鄴城的時候,又有審配部將馮禮爲內應,開突門放進曹軍三百人,幸虧審配發覺得早,應對得法,纔沒有丟城。

雖說蘇由、馮禮等人降曹,可能起因是袁家兄弟的內鬥,搞得人心離散,與今日之局勢並不完全相同。然而如今袁紹還活着就連番敗北,此前修仁戰後,鄴城中就有數百人逾城來降,根據審訊所得,城內人心惶惶,起異心的絕非少數。是勳就覺得,咱可以嘗試造個蘇由、馮禮出來,最好更造個審榮出來嘛。

故而他在勸說沮授降曹的時候,假裝扯閒篇而特意套話,把沮授家裡的情況探了個底兒掉。沮授一妻一子,相互間關係非常和睦融洽,沮鵠尤其孝順——是勳不禁心說,孝順好啊,沮鵠孝順,自己就有機會,這才考慮以沮授的名義,去勸沮鵠爲內應。

當然啦,沮授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的,真要是開了口,說不定老先生一怒之下,連歸漢都不歸了,一心求死。所以是勳特意誆了沮授一封上奏過來,給董昭當範本——你不肯寫信招降兒子,沒關係,我找別人幫忙寫。

計策提出來,荀攸和郭嘉都沉吟不語——是勳知道他們在顧慮什麼,也不說破,只是儀態沉穩地微笑以對。最終忍不住開口的是郭嘉:“此計頗妙,然而——如何將僞書遞之沮鵠手中呢?”

是勳淡淡笑道:“自可射箭而入。”想當初他在守備祁縣的時候,郭淮就是射了一封書信進來,約定爲應的呀。

郭嘉皺皺眉頭,那意思大概是:我說得夠明白了,你怎麼就不悟呢?——“若信落於審配手中,奈何?”

沮鵠在鄴城之中只是一個小角色,並未被付於一側城牆的守禦全權,咱們怎麼知道他究竟在哪兒呢?怎麼知道哪些人是他的心腹呢?漫無目的地射箭,就有超過九成九的可能性,信會落到審配手中,則必然有了防備,甚至直接把沮鵠逮捕起來。要是僞書送不到沮鵠手裡,那你的計劃就根本無效啊。

是勳心說,你以爲我會請董昭假冒沮授的筆跡,給兒子寫一封清楚明白的勸降信嗎?信裡寫自己已決定降曹,要兒子做內應,開門放曹兵進入鄴城?要是這麼一封信落到審配手裡,審配鐵定要把沮鵠給拘押起來,甚至直接就砍了沮鵠的腦袋,以防患未然——郭奉孝啊,論起智謀來,我確實不及你,但你難道認爲我徹底是傻的嗎?

於是捻鬚搖頭:“即書信落入審配手中,又何傷也?”眼瞧着衆人疑惑的目光,他便胸有成竹地就從袖子裡抽出一張紙來:“信文勳已擬得,即呈諸君觀覽。”

先把信遞給曹操,曹操邊瞧邊皺眉頭,瞧了老半天,才轉給荀攸——郭嘉、董昭也都湊過腦袋來,跟着一起看。先一見信,衆人心中都暗自說道:“爲此僞書。是宏輔頗費心思啊……”

因爲一滿篇的文字,倒有一半兒都給劃掉了,可見反覆修改了無數次。本來以是勳在文字上的功力,就算此信關係重大。必須字斟句酌。也不大可能寫了再抹,抹了再寫。到處都是刪改——可見是耗費了無窮的心思。

再瞧文字,衆人也不禁都跟曹操似的,皺緊了眉頭。信文大意是:我受袁公厚恩,是肯定不會投降曹操的。所以曹操打算把我押赴許都,交由天子懲處,估計此去便是永訣;雖審正南智計百端,而鄴終不可守,城破之日,玉石俱焚,父子行將於泉下相見矣。信中充滿了頹唐、絕望之意。但卻無一字涉及要沮鵠爲內應降曹之事。

這是怎麼回事兒?這麼一篇完全搔不到癢處的書信射入城內,就能使沮鵠爲救老爹而起意謀反?不過是勳說得是沒錯,這信就算落到了審配手中,他也未必會因此把沮鵠給逮起來——圍城之中。並無證據即逮捕同僚之子,反而會引發人心動盪。

是勳雙手籠着袖子,不言不語,靜等三人瞧完了好發表意見。可是三人都跟曹操似的,光皺着眉頭朝他投來疑惑的目光,卻根本開不了口。怎麼說?你腦子進水啦,這封信壓根兒沒用?別說是宏輔了,換任何一個不擅策謀但智商正常的人來,比方說楊修、王粲,都不會拿這樣的信出來糊弄事兒啊——再說了,僞書之計,本來就是是勳自己獻上的呀。

是勳瞧大家夥兒都問不出什麼話來,這關子實在賣得失敗,只好暗中喟嘆,緩緩揭開謎底——“即請公仁試摹沮授筆跡,照錄此書——塗抹處文字,隨意可也。”

是勳這話的意思,你不是光抄明明白白的文字,你得連哪兒該塗,哪兒該抹,都得原封不動地給我照搬下來!

荀公達第一個反應過來,不禁雙眉一挑,揚聲笑道:“此計甚毒也!”第二個想明白的是郭奉孝,冷冷地評價:“此真有賈文和之風也,不意宏輔竟能辦此……”

是勳心說:你猜對了,這條計正是跟賈詡學的。

在原本的歷史上,後來曹操親征關西,即用一封到處塗抹的書信,離間了韓遂和馬超之間的關係,演義將此計安排在了賈詡頭上。雖然是勳記憶有誤,正史中並無賈詡獻抹書計的記載,但當曹操詢問賈詡如何攻破韓、馬聯軍的時候,賈詡說:“離間而已。”定下了基本方針。所以說,演義的虛構是很有道理的,賈文和確實想得出這般計策來,或者不如說,只有他才能想出如此毒計!

因爲此計,在整段漢末三國時代的軍爭策謀當中,可以說最卑鄙,最無恥,但同時也最難破解——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徹底無解的。人有貪慾,即起疑慮,有疑慮乃有爭鬥,此計直指人心,放大其疑慮,即親父子亦難倖免,更何況韓遂、馬超這幹爺兒倆呢?

如今是勳搬出這條計來,對審配和沮鵠同樣有效。是勳建議曹家多作箭書,射入城內,通報相關沮授被俘及被押解許都的消息,威嚇城內袁軍投降,並說明其中一箭,附上了沮授的親筆書信。此信若落到沮鵠手中,則審配必來討要,沮鵠不敢不與,但是滿眼塗抹的書信一遞上去,審配必然起疑,斷不能跟他善罷甘休。就老爹沮授對兒子的評價,沮鵠雖不如己,卻也多智,即便刨除“瘌痢頭兒子自家的好”這層因素,打個對摺,也不是一蠢蛋笨伯,他可能一接到信,就立刻想清楚了危險,與其束手就縛,不如起而一搏。

當然啦,此信最大的可能性是落到審配手中,但是軍中到處傳得沸沸揚揚,說沮授有親筆信射入城內,沮鵠也必然會去找審配討要。不管審配肯不肯把這信交給沮鵠,都會引發沮鵠的懷疑,那麼爲了救老爹的性命,也爲了自保,沮鵠又豈會毫無動作?

還有一種可能性,即審配得信後,爲防意外,即刻拘拿沮鵠。然而審配是不可能把這封到處塗抹的書信亮出來,作爲沮鵠的罪狀的,如此則必使城內人心惶惑,進而離散。就算沮鵠造不了審配的反了,肯定還會有別人起異心啊!

你審正南一向忌刻,今日能因莫須有之罪擒拿沮鵠,焉知明日厄運不落到我的頭上?

此計玩弄人心於股掌之上,正如荀攸所言——“甚毒也!”

第13章 大人將歸第19章 戰爭迷霧第12章 坊中石墨第18章 長生丹藥第27章 澄清吏治第15章 解衣衣之第7章 善戰無功第9章 煮豆燃萁第5章 霹靂高車第33章 城下遇難第20章 欲效定遠第21章 慮勝慮敗第21章 家國國家第13章 郊祀天地第13章 十命可受第23章 烏帽子親第34章 錦衣馬超第21章 暗夜驚魂第27章 白晝荒夢第36章 遣使赴倭第19章 卿之無學第3章 天不可言第4章 五經注我第22章 太白蒼蒼第6章 建安石經第14章 非當世人第20章 作死節奏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1章 三道伐蜀第13章 孟門之山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4章 首山之戰第34章 錦衣馬超第19章 白玉美人第17章 願爲孫程第14章 無奈竊國第7章 事後諸葛第16章 討袁紹檄第17章 正是此賊第27章 盡屠公孫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6章 甄氏佳婦第4章 漁陽豪強第4章 吾當染指第22章 天下太平第35章 魯難未已第34章 錦衣馬超第15章 初攻鄴城第13章 人之大欲第8章 木蘭何人第1章 先得一驢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4章 首山之戰第6章 寧我負人第6章 皆不可用第23章 鑄戈爲犁第15章 酒池肉林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3章 人之大欲第20章 大科學院第17章 養寇自重第27章 柱節立門第19章 覆蓋攻擊第17章 披髮叫天第7章 事後諸葛第23章 此新聲也第22章 收服荊南第4章 攻心之計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4章 孱陵驚魂第4章 例不可開第20章 鞭長莫及第18章 背主求榮第4章 不肖之子第10章 爲彼等耳第9章 先實關中第1章 劫後新生第21章 采采榮木第10章 變廢爲寶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6章 熹平石經第17章 以身爲餌第29章 伏地氣絕第32章 海船入江第11章 苦肉之計第10章 兒女親事第22章 小枝槊頭第29章 太公封齊第22章 心痛之由第26章 公仁僞書第9章 天子所賜第6章 嚴其考法第1章 繼嗣之爭第17章 養寇自重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0章 射戟小支第1章 先帝遺詔第10章 爲小兒欺第18章 二事不朽第2章 隆中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