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現代愚公

半年內推掉700餘座荒山,今年48歲的張介和正在上演現代版的愚公移山,在他自己看來,張介和移山的土方量遠遠超過了當年的天下第一城。

“這是我國民間投資最大的一筆,單一項目200億,這是歷史上沒有的!”1985年11月10日,太平洋建設集團首席執行官張介和在位於索龍的集團總部,向《南華經濟週刊》介紹了其正參與建設的伊裡安島的新城項目。

在伊裡安島一地,太平洋建設還參與了國家級開發區龍頭半島的南洋新區建設,不僅如此,太平洋建設近期在伊裡安島四處開花,在島嶼的中部和南部等地陸續簽下數十億到上百億的大單。

與上述項目不同的是,伊裡安省的新城項目採用了全新的模式,與張介和的高調相比,伊裡安省各級政府部門則顯得低調、曖昧,這一項目的風險似乎也暗含其中。

1985年11月27日,世聯地產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集團戰略業務中心總經理楊文斌在評論新區和新城並立的局面時,他評論道:“新區是再造一個新城的概念,而新城是這個省所有的大城市老城區功能的溢出和延伸,可以解決各個城市用地空間有限的問題,如果說新區是城市的兄弟,新城就是城市的兒子。";

但太平洋建設並未就此滿足,另一項大手筆的新城也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這一項目的背景依託於一個特殊概念,其完整的官方稱謂是:國家級低丘緩坡溝壑等未利用地綜合開發利用試驗區。

南華聯邦伊裡安省在今年4月提出,擬申請設立試驗區,國家已批准先期大型城市周邊試點開發25-200平方公里。

9月27日下午,伊裡安省政府與太平洋建設--低丘緩坡溝壑等未利用土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雙方就省內大城市附近的的總計3500平方公里低丘緩坡未利用土地開發項目達成協議,由太平洋建設進行總投資超過200億元的一期項目開發。

一期項目將劈山造地,整體推移山丘700餘座,從而在伊裡安島的城市板塊打造出一座座新城。

10月26日上午,項目開工儀式舉行,太平洋建設的推土機開始在飛揚的塵土中移山造城。

11月21日,伊裡安省官方發佈《大規模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一文,對新城的建設投資情況有了進一步完整的描述,其中顯示,目前參與新城建設的除太平洋建設外,還出現了知名地產開發商建設園的身影,後者將總計投入600億元進行土地一級開發整理、後期實施基礎建設、文化旅遊綜合體、生態園和商住、城市綜合體建設等項目,完成城市的擴展。

城市外圍的新城規劃面積爲25-200平方公里,重點實施六大土地開發項目:太平洋建設主導的土地開發、建設園城區配套項目等項目,力爭每年開發土地1000平方公里以上,同步配套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由此,新區與新城並立而建的局面形成。

對這樣的並立而建的局面,城市規劃專家姚欣保表示了自己的擔憂:這可能會讓開發建設偏離集中人口、工業的初衷,並引發財政、稅收、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利益之爭,而這樣的紛爭是有先例可循的,但項目一旦獲批上馬,就得有人來做。

在新城的建設中,伊裡安省政府與太平洋建設所涉及的項目分爲三部分:移山造地、市政建設以及城市公益、城市功能等建設與完善。

張介和介紹說:移山造地擬用半年時間,之後是爲期兩年的管道鋪設、路基路面、河網湖泊、溼地沙灘島嶼、綠化亮化美化硬化淨化、給排水及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以及在基礎設施完工後的後期地產旅遊資源開發等。

太平洋建設初期200億元的投資,是針對上述的第一部分,6個月移山造地施工,獲得的投資回報率爲10%。

據張介和介紹說,在對新城所有項目的投資將產生三個方面的利潤:一是投資回報率,二是工程施工利潤,三是後期土地一級開發,綜合算來,整體完成後,太平洋建設對新城預計700億的投入也將產生可觀的收益。

今年10月新城已經開始的爲期6個月的徵地拆遷、移山造地,首次在國內採用了國際BT模式。

所謂BT,是英文Build(建設)和Transfer(移交)縮寫形式,意即建設—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資金來進行基礎非經營性設施建設項目的一種融資模式,這一模式成就了太平洋建設,但也曾令張介和陷入危機。

據1980年前後的媒體報道稱,當時太平洋建設將BT模式迅速複製到南華聯邦全國,承接了近2700億元的訂單,但這一年,太平洋建設官司纏身,這些訴訟的原告,大多爲各地商業銀行,被告皆爲太平洋建設集團或者下屬企業,也包括集團實際操盤人張介和,這一年,他被19家銀行聯合追債,頻頻成爲被告,公司財富迅速縮水。

張介和以拉包爾新城爲例,爲《南華經濟週刊》解讀了所採用的國際化BT模式,建設資金全部由太平洋建設墊付,等新城區土地開發整理完成之後,由政府部門以未來的土地收入等收益來支付。

“我給政府徵地拆遷,山移掉後,變成一馬平川的建設用地,政府就可以給土地發證了,土地發證就可以交給土地出讓中心進行土地出賣了,銀行就會蜂擁而至,在將土地抵押給銀行之後,政府有了錢,然後給我們回報,這種回報率可以達到15%,但我只要10%。”

一次性墊付的200多億資金,爲太平洋建設的自有資金,按照張介和的說法:“起碼說80%以上自有資金吧。”這樣的大規模投資不得不讓人擔心其中 的風險。

太平洋建設今年以來在南華聯邦東部的各地頻繁上馬的諸多項目都需要龐大的資金,《南華經濟週刊》依據公開材料不完全統計,太平洋建設簽約項目涉及的資金接近1000億。

但在張介和看來,資金問題不是最大的風險,在經歷過1980年資金鍊斷裂的風波後,如今的太平洋建設已經完成了鳳凰涅槃的過程,張介和控制下的三大集團已形成了完整的鏈條。

太平洋建設承接BT項目。

旗下飛天國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吸引成員加入爲項目投融資。

論劍智慧國際集團篩選項目合作單位。

“太平洋一年上千億的項目,這裡關鍵是資金早就互動,形成良性循環了,現在太平洋幾乎是零負債。”張介和說。

多年遊走於政商之間的張介和,認爲項目最大的風險,正是這種並非牢靠的政商關係。

他擔心上述項目不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讓民營企業參與,更擔心地方政府的換屆,讓項目難以持續,不能按時履約。

據他透露,這樣的情況已經讓太平洋集團在北方某些省的一個項目上損失了七八個億,與官流氓、官痞、吊兒郎當的政府官員打交道也很痛苦。

張介和說,“一個城市,兩個政黨搞不到一起,甚至是明爭暗鬥,這對我們是最痛苦的,這是沒辦法解決的。”

近期的公開報道顯示,在1970—1980年,太平洋建設不斷有與地方政府簽訂BT投資框架協議的消息,但也有很多項目無果而終,一些項目如摩鹿加的幾個島嶼,加裡曼丹北部等協議並未開工上馬。

“政府不給錢,只有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吞”

如果出現了上述難題,太平洋建設有自己的解決方式。

“如果出現地方政府不履約的情況,我們旗下25個集團,只有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吞,把工程做得盡善盡美、有口皆碑,交到新一屆政府手裡,政府給錢就給,不給就算了。”張介和說,“太平洋丟不起這個人,一流的企業,先要臉後要錢,但有正義感的政府領導是居多的,在很多地方,省長、縣長和其他政府官員都和太平洋建設相處很好。”

此外,太平洋建設在節約成本方面,也可謂精打細算。

在大量的施工項目中,主要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引水成本、機械投入,以及大型機械作業中的柴油等等。

今年10月15日,在新城開工前夕,太平洋建設與南洋工程機械簽訂採購協議,計劃分批採購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推土機等工程機械產品。

這部分設備的採購款將在工程完工後,政府爲太平洋建設付款後,再向南洋工程機械支付,“這對於南洋工程機械來說是零風險。”他強調說。

不過,對於企業的投資行爲,獨立的宏觀經濟研究院---天空原副院長劉福垣則通過《南華經濟週刊》告誡道:“咱們企業要務實,跟着政府政策走的風險很大,政策能不能兌現是個問題。”

而對於新城項目的具體實施,黑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汪曉文指出:“關鍵是這樣的一個重大工程如何科學規劃、科學實施和運作,最終實現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雙贏。”

芒特哈根市政府最近一次土地調查的結果顯示:“該市現有未利用地7618平方公里,佔全市土地總面積57.74%。其中有一部分位於城市周邊,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適宜開發爲建設用地,開發後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均十分明顯。”

伊裡安省此前已在九州經濟開發區,青白石縣,大青山縣,皋蘭縣等地開發低丘緩坡溝壑等未利用地15000畝,在造地模式和技術上進行了探索,總結出了經驗,在這樣的背景下,移山造城變得順勢而爲。

經濟學家汪曉文向《南洋經濟週刊》表示,儘管愚公移山的故事在伊裡安省曾經就有過且結果並不令人滿意,但現在有了太平洋建設這樣的公司來大力推動,對於這個八十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土地來講這肯定是件好事,而且是件大好事。

開工半個月後,張介和向《南洋經濟週刊》描述了未來新城的模樣:新城將引入河水、保留目前本身比較漂亮的山體、開挖人工湖,最終形成一個山水繞城、依山傍水的新城區。

“有湖泊、有河流、有小溪、有沙灘、有溼地、有島嶼,山頂花園城市,非常美。”他介紹說,“我們的護城河是三級,有高低落差,通過幾道壩把水一層層圍起來,外圍是護城河,中間是人工湖,通過九條溪連接,九龍戲珠,其中有三條溪可以漂流,這麼多的人工湖,兩岸的綠化一定好。”

設想美好,但也存異議,解決缺水是成敗關鍵。

經濟學家劉福垣認爲,新城的規劃不合適,他對《南洋經濟週刊》表示,現在地區發展的瓶頸在於人們的聚集性不夠,社會性不夠,重要的是把人口向有水的地方集中。

黑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王乃昂在評價新城項目時,多次向記者強調了其中水資源的問題,認爲項目成敗的關鍵還要看水的問題怎麼解決。

但在張介和看來,水資源不是問題,並且早有打算:“只要有水的指標,這個指標就是城市環境用水,不是工業用水,就可以了,城市中的污水、廢水可以利用,可以澆花澆草,吃幹榨盡,科學發展。”

張介和向《南洋經濟週刊》介紹,11月8日,伊裡安省相關部門曾對此召開過項目規劃評審,當時有專家指出亂開發、破壞性開發等問題,但他認爲,當地環境本來就很差,“我們把水引來,把植被搞好,做開發性保護,只用通過開發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護。”

雖是低丘緩坡溝壑等未利用土地,但至少25平方公里的項目實施範圍內的造城進程中,不可避免會涉及居民搬遷、移民安置、墳地遷移等問題,有資料顯示,這些地區涉及的諸多民生問題並未完全解決。

各級政府機構最後表示:將協調太平洋集團施工,將一期工程範圍大致界完後再施工。

11月29日,太平洋建設方面迴應《中國經濟週刊》稱:目前項目推進順利,平整土地工作在正常進行,預計半年左右可順利完工。

第135章 海盜問題二第518章 按計劃第330章 普世觀點第18章 亞齊六第584章 華裔記者一第339章 就職演講一第71章 安保公司第195章 國家戰略一第307章 國家的力量第243章 太陽能一第19章 亞齊七第568章 話題很長一第84章 你的認識三第390章 我們怎樣做第125章 擊沉捕鯨船第242章 軍隊整編四第371章 大隊長日記三第375章 千鈞一髮第444章 有了藉口第236章 軍隊整編三第588章 狙擊手日記一第209章 國策貫徹六第501章 參照物一第317章 採訪實錄二第82章 你的認識一第633章 司令部日誌五第342章 我們的目的第384章 階段第565章 不是單打獨鬥三第452章 老撾戰鬥三第349章 全球追殺二第520章 進攻計劃第179章 南極領地第499章 苗族國家第69章 北非的思考二第107章 實力使然第328章 資金髮生變化第338章 債務危機一第284章 討債一第93章 蘇丹內戰一第203章 國策貫徹二第351章 全球追殺四第317章 不會結束第557章 高效率第463章 藉口很早第7章 刺殺三第400章 蓄水池第225章 審判之後二第267章 交通二第113章 復興公司故事五第325章 山洞的秘密一第73章 使人思考的書二第526章 第一架第375章 千鈞一髮第334章 告別低效增長第2章 最後一戰一第631章 司令部日誌三第158章 華夏民族的海第309章 雙重國籍第222章 審判之後一第510章 對應措施第253章 解救一第90章 突擊隊重現第112章 復興公司故事四第142章 南華聯邦國家報告一第96章 東南亞記憶二第604章 預警機日記十三第466章 四處開花第591章 整體計劃第264章 尼日利亞一第329章 博弈第589章 狙擊手日記二第451章 老撾戰鬥二第360章 資源換武器第356章 全球追殺九第277章 我們的希望三第247章 炸沉二第381章 災難三第353章 全球追殺六第33章 馬達加斯加二第261章 索馬里港口第41章 你的處境二第203章 國策貫徹二第80章 使人思考的書九第402章 折中方案第605章 預警機日機十四第180章 只是開始第176章 必須保證二第48章 慘敗之後第510章 對應措施第5章 刺殺一第11章 加裡曼丹三第9章 加裡曼丹一第219章 海盜分析二第361章 軍情分析第523章 戰略確認第88章 馬六甲獨立三第40章 你的處境一第43章 跟着幸運第85章 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