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紫禁城的改革

第十條:自夷船卸貨及締訂裝貨合同時,均須先期交款,以後須將餘款交清,違者處罰。

第十一條:夷船欲專擇某商交易時,該商得承受此船貨物之一半,但其他一半須歸本行同仁攤分之,有獨攬全船貨物者處罰。

第十二條:行商中對於公行負責最重及擔任經費最大者,許其在外洋貿易佔一全股,次者佔半股,其餘則佔一股之四分之一。

第十三條:頭等行,即佔一全股者,凡五;二等者五;三等者六;新入公行者,應納銀一千兩作爲公共開支經費,並列入三等行內。

新軍在對十三行的清理整頓中,把原“公行”貿易制度十三條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接下來,四個特別試驗區開始進行土地改革,把所有土地收歸國有,再按照戶籍論人頭分配給當地住民,不區分官僚、買辦、地主和貧民身份。

這可引起了軒然大波,那些官僚、買辦和地主開始向道光帝告狀,把新軍描述得十惡不赦,請求道光帝下令撤離新軍,恢復當地原本的面貌。

道光皇帝自然不予理會,依舊以預定的改革計劃進行。

四個特別試驗區的新花樣接二連三:

讓每個自然村的貧民選出一名村民代表,每個代表發一張官員測評表。

測評表分爲上、下兩大部分,上面一部分評價擁護的官員及其官職、管轄地等信息,並簡要列舉出他在德、政、勤、績、廉方面的實際表現以及突出的事蹟;下面一部分評價憎惡的官員及其官職、管轄地等信息,同樣簡要列舉出他引起公憤的惡行。

從州府衙門的銀庫中以專款的形式支取三成的紋銀,用於新建學校和發展工業,設置專人對資金流向進行監督和定期公佈。

鼓勵有資金或是有一技之長的人以各種合作方式創辦工廠、商行等實體企業,在營利以前,政府將免除相關稅費。

……

四個特別試驗區大興改革之際,道光帝也沒閒着。

在紫禁城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道光帝生平最擅長做的事就是節儉,這一次推行的改革,把節儉的作風大刀闊斧的延續了下去。

首先是由接任親兵營領侍衛內大臣和御前大臣正副職的新軍教官,對約1500名御前侍衛制定了訓練大綱進行鍼對性的訓練。

這些御前侍衛隸屬於侍衛處,品級及編制爲:一等侍衛——也稱“頭等侍衛”,正三品,60人;二等侍衛——正四品,150人;三等侍衛——正五品,270人;藍翎侍衛——正六品,900人。此外還有隨旗行走的宗室侍衛編制:一等侍衛9人,二等侍衛18人,三等侍衛66人。後來增加了從五品的四等侍衛一職,這一職務僅僅作爲宗室侍衛中三等侍衛被降職的一個等級。

其次是找了一個理由,把兵部尚書裕誠(?-1858年,滿洲鑲黃旗,佟佳氏,書明阿之子,佟國綱六世孫,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外戚。道光六年襲封一等公,任左都御史。道光十八年十一月乙丑任兵部尚書。)調至熱河任駐地統帥,由新軍中一個名叫胡澤義的軍官擔任兵部尚書一職,兼管四個特別試驗區一干事務。

然後是把京城所有衛戍部隊,包括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步軍營、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虎槍營、善撲營、豐臺大營和熱河駐軍,統一納爲大綱訓練對象,有效提高廣大官兵的實戰技能。在自願的前提下,讓廣大官兵剪掉辮子,以增加戰場生存率,當然,實在不願意剪的也不強求。

最後是裁撤內務府的部門和人員,精簡機構來節省費用,補足軍隊整肅所需的開支。

內務府爲清朝的一個官署名稱,是“奉天子之家事”,總管皇室宮禁大小事務的機構。由內務府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的15個包衣佐領、18個旗鼓佐領、兩個朝鮮佐領、一個回子佐領和30個內管領的包衣人及太監組成,其機構組織兼容了清初內務府和十三衙門兩種制度的內容和特點,並最終形成了以七司三院爲主幹兼轄其他40餘衙門的龐大的宮廷服務機構。內務府衙門分內務府堂(下設月官處、督催所、銷算房、翻譯房、檔案房及本房等辦事機構。)及所屬七司(廣儲司、都虞司、掌儀司、會計司、營造司、慶豐司和慎刑司)、三院(上駟院、武備院、奉宸苑),另有其他機構如三織造處、織染局、綺華館、打牲烏拉處、內三旗參領處及包衣各營、內三旗參領處、內三旗包衣營等50多個部門,總稱總管內務府衙門,其最高官員爲總管內務府大臣,特任,無定額。內務府總管爲內務府之主官,品等爲正二品,通常爲宦官擔任,下設如會計等七個司,功能職務爲管理出納,財務收支,祭祀禮儀等。

內務府是清代國家機構中職官人數最多、機構組織最爲龐大的衙門,也因此成了皇宮改革首當其衝的部門。

這樣一精簡下來,整個內務府只設置了會計、檔案、倉儲、廚房和綜合五個部門共計三十人,集中在內務府堂工作。

分流出來的包衣人、太監、宮女等下人,領取遣散費打發回家,嬪妃中有願意回家的,也發放遣散費讓其回家。

內務府的改革和剪辮子的特赦令,讓皇室宗親和王公大臣們議論紛紛,認爲道光皇帝丟了祖制家法,失去了天子的威儀,將不會受到滿族八旗先輩們的庇佑和原諒!

道光皇帝纔不理會這些,只要把軍政大權牢牢掌控在手中,就不怕皇室宗親和王公大臣們鬧騰出什麼花樣。更何況還有龍彪的軍情局實時監控蒐集着情報,一旦這些人有所異動,將立刻遭到快速清理。

紫禁城清空出來的各大辦公場所,擇其集中便捷之處,新設立了總理衙門和科學院兩個部門。

第81章 北美洲移民計劃上第82章 北美洲移民計劃中第37章 發佈戰鬥檄文第11章 清廷投降第78章 兩週年閱兵第78章 兩週年閱兵第34章 紫禁城的改革第41章 孟買七島之戰第9章 城下之約第61章 坦克登陸艦第74章 新編遠征阿爾及利亞艦隊第46章 阿克鬥卡之戰第27章 劍指臺灣府第38章 關門打狗上第75章 瘋狂的法國殖民軍第40章 向日不落帝國宣戰第12章 人民大會第77章 法國國王下臺第20章 穿越宮古海峽第31章 a計劃上第27章 劍指臺灣府第38章 關門打狗上第17章 引禍日本第83章 北美洲移民計劃下第69章 開採周邊礦藏第31章 a計劃上第12章 人民大會第19章 00第70章 三大證券交易所掛牌第3章 弄清形勢第55章 鴉片提純技術第44章 巴麥尊勳爵下臺第43章 朴茨茅斯皇家海軍基地第74章 新編遠征阿爾及利亞艦隊第65章 五彩祥雲第4章 目標臺灣第3章 弄清形勢第8章 英艦來犯第64章 大和東亞病夫第62章 失敗的天保改革第29章 伯蘭漢號戰列艦第78章 兩週年閱兵第10章 進攻清廷第52章 推行體制改革第62章 失敗的天保改革第11章 清廷投降第9章 城下之約第58章 明朝寶藏永樂店第5章 解放臺灣第80章 巴拿馬運河通航第43章 朴茨茅斯皇家海軍基地第52章 推行體制改革第6章 開局之年第36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66章 君臣集體婚禮第63章 江戶十國條約第29章 伯蘭漢號戰列艦第70章 三大證券交易所掛牌第76章 法軍服輸第45章 中英朴茨茅斯條約第29章 伯蘭漢號戰列艦第22章 向美日艦艇開戰第7章 封鎖沿海第24章 福特號受降第46章 阿克鬥卡之戰第12章 人民大會第7章 封鎖沿海第75章 瘋狂的法國殖民軍第80章 巴拿馬運河通航第52章 推行體制改革第58章 明朝寶藏永樂店第61章 坦克登陸艦第69章 開採周邊礦藏第15章 清藩屬國中第2章 艦隊消失第15章 清藩屬國中第9章 城下之約第51章 澳門迴歸第11章 清廷投降第12章 人民大會第46章 阿克鬥卡之戰第59章 三軍戰略部署第58章 明朝寶藏永樂店第62章 失敗的天保改革第9章 城下之約第3章 弄清形勢第55章 鴉片提純技術第50章 禪讓大典下第77章 法國國王下臺第7章 封鎖沿海第3章 弄清形勢第20章 穿越宮古海峽第46章 阿克鬥卡之戰第40章 向日不落帝國宣戰第4章 目標臺灣第68章 簽訂軍火合同第64章 大和東亞病夫第34章 紫禁城的改革第48章 中華大機器時代第31章 a計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