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

秦錚在建議中到是提出了一個方案,首先可以拿荷蘭開刀,打開突破口。因爲荷蘭是參戰五國中實力最弱的,但在遠東仍然有大量的殖民地,這就給了華東政府足夠籌碼,只要以這些殖民地相要挾,也不怕荷蘭不就範;而在從荷蘭這裡打開了突破口之後,那麼下一個目標就是英法兩國,同樣也是利用英法兩國在亞洲的利益爲威脅,在必要的時候,甚致可以採取一些極端手段;等擺平了英法荷三國之後,日俄也就失去了倚仗,容易對付了。

這個秩序也和夏博海的構想基本一致,可以算是英雄所見略同。當然這只是一個大體計劃,還需要進行詳細的細化,纔有可超作性。不過夏博海對此到是有一些細緻的想法,首先是要拿荷蘭開刀,就必須要有一個雙方都能信得過的中間人來從中調停,擔任一個互相傳話,甚致是在關建的時刻,向荷蘭陳明厲害關係,說服荷蘭接受華東政府的條件,或者是勸說華東政府做出適當讓步,以求達成一致。

當然,現在就有這樣一個合適的中間人,就是德國。德國與荷蘭的關係一向不錯,而德國和華東政府也一直交好,符合雙方都能信得過這個條件,而且現在德國一直都希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因此也肯定會對這個角色感興趣,正好這時德國海因裡希親王還留在青島,正好可以和華東政府進行充份的勾通。

不過要想拿荷蘭開刀,沒有軍事壓力是不行的,雖然華東政府取得了臺灣海峽之戰的勝利,荷蘭也是敗軍之一,但現在華東政府對荷蘭並沒有直接的威脅,因此要壓服荷蘭,必須造成一種大軍壓境的局面,否則荷蘭也是不會輕易的服軟。不過艦隊在經歷了臺灣海峽之戰後,肯定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出動。當然要壓服荷蘭,也不必全艦隊出擊,出動20艘左右的軍艦足夠了,這還需要和軍委協商安排。

另外還有一項立刻要進行的工作就是宣傳,在遠征軍艦隊來臨之際,由於遠征軍強大的實力和英法等國及清廷的造勢,在中國有相當一部份人對華東政府缺乏信心,因此與華東政府進行切割,更有甚者倒向了反對華東政府的陣營,而清廷的一批死忠們也在叫囂協助遠征軍一起滅掉華東枚府。

如果不是華東政府對此早有準備,首先在河南大敗清軍,隨後又連續取勝,並且佔據在道徳的致高點大造聲勢,纔算是壓制住了這一波反對自己的聲浪,不過各方反對勢力仍然還是在暗中蟄伏蓄力,只等着遠征軍擊敗華東政府之後再一起發難,華東政府的物資供應大減,也和這一波反對浪潮不無關係。華東政府當然知道這些情況,不過要集中精力對付遠征軍,而且如果華東政府不能戰勝遠征軍,做什麼都沒有用,因此也才隱忍不發。

但現在華東政府己經徹底擊敗了遠征軍,自然就要開始反擊。當然,這種反擊首先也是從輿論開始,一方面是要進一步加強華東政府偉光正的高大形像,並且爲華東政府今後取代清廷製造輿論環境;另一方面也是藉機將反對華東政府的勢力先在輿論上徹底抹黑。

夏博海一邊想着,一邊在筆記本上記錄着,不知不覺己經寫完了10餘頁,才覺得有些倦意,起身活動時才發現,這時天色已開始放亮了。

夏博海站在窗前,深深吸了一口氣,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分割線―――――――――分割線――――――――

天亮之後,華東政府率先通報了臺灣海峽之戰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又通過電報線,迅速的傳到世界各地。各國在剛收到這個消息時,第一反應幾乎都是不信,因爲在戰前幾乎所有國家都看好遠征軍,至少是看好遠征軍的艦隊,而華東政府宣告的戰果卻是遠征軍艦隊全軍覆沒,因此任誰都不會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

但經過了一番問詢、確證、落實之後,確實證明這個消息是真的,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蒸汽鐵甲艦隊,最終只有15艘軍艦倖存下來,因此全軍覆沒決不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儘管遠征軍的陸軍還毫髮未損,但誰都知道,這一場戰爭實陳己經結束了,遠征軍一方徹底失敗了。

於是整個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震動。其實自從穿越者登陸以來,華東政府成立以後,己經無數次的在世界上製造轟動,但所有人都承認,這個轟動是最大的。

當然新聞媒體永遠是反應最快的,臺灣海峽之戰的失敗,對參戰的五國來說,當然是巨大的災難,但對新聞媒體來說卻是一大利好消息,因此這可以發掘出無數新聞熱點話題,提高銷量。

英國【泰晤士報】以【這是東方的‘特拉法加海戰’,但這一次英國不再是勝利的一方】爲題,發表評論文章,以陳痛的語調宣稱,大英帝國皇家海軍200年的光榮在這一刻被徹底毀滅,這也給競爭者看到,英國海軍也是可以擊敗的,因此可以想到,在未來英國將會面臨着更多的挑戰。

法國【巴黎日報】則以【海上滑鐵盧之敗】爲題,報導了遠征軍艦隊的敗仗,並發表評論認,臺灣海峽之戰的失敗意味着這場遠東戰爭以華東政府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原來是爲了遏制俄國擴張而發動的戰爭,卻造就了一個比俄國更爲強大的對手,英法兩國的亞洲利益將會受到巨大的衝擊。

當然這兩家報紙還算客氣,只是就戰爭本身發聲或評論,但其他的報紙可就沒有那麼客氣了,火力全開,有的指責政府不該輕易的捲入這場戰爭;有的抨擊政客,將無辜的本國軍人送上戰場;還有的則責怪軍隊無能;當然政治反對派也藉機發難,嚴厲的批評政府的行爲,並要求政府首腦辭職,內閣下臺,爲這次戰敗負責。

除了英法兩國之外,荷蘭媒體也同樣熱鬧,不過目標主要是集中在政府身上,【阿姆斯特丹報】就發表評論文章,認爲儘管在3年以前,華東政府曾以武力爪哇護僑,並迫使巴達維亞殖民當局簽下了對華人讓出大量政治經濟利益的【爪哇條約】,但這3年來巴達維亞的經濟高速發展,稅務收入以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證明當初簽定的【爪哇條約】並非絕對不利,巴達維亞殖民當局此前的政策有錯誤。荷蘭政府就應該認真的評估【爪哇條約】的利弊,而不是輕率的做出參與遠征軍的決定。

而俄國的媒體對臺灣海峽之戰則是盡力的淡化,不過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則花錢在英法德意奧等國的主要媒體上發表聲明,宣稱新的“**危機”己經到來,這將是對歐洲文明,價值觀、宗教信仰等的嚴重威脅,這將是一場文化與種族之間的戰爭,並呼所有歐洲國家應放下一切的爭端與矛值,共同攜手對付華東政府,捍衛歐洲的自由文明,信仰與家園。

雖然尼古拉二世的聲明引發了少數極端民族主義者和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共鳴,但歐洲的主要國家的政府卻對此都顯得興趣缺缺,應者寥寥,因爲政客們都明白,尼古拉二世的聲明表面上是冠冕堂皇,但其實夾帶着自己的私貨,無非就是還想拉其他國家爲俄國背書。

參加遠征軍的5國當中,只有日本對臺灣海峽之戰的消息進行了****,因爲在能登半島之戰失敗以後,日本己經基本無力趕走侵佔本土的人民軍,因此遠征軍艦隊己經成爲日本政府、國民的心理支柱,但誰都沒有想到遠征軍竟然輸了,而且還是輸得這麼慘,幾乎全軍覆沒。這個消息一但傳出去了還了得嗎?整個社會必將陷入混亂之中,還是先封鎖住爲好。

但這樣重大的消息,是不可能長期封鎖的,因爲在此之前,日本的新聞媒體就是着重報導遠征軍艦隊的消息,但遠征軍艦隊己是不可能到達日本了,但日本最多隻能拖一個月,如果在一個月以後,遠征軍艦隊還沒有到達日本,就必然會引發民衆的疑惑。因此日本內閣也連續討論,應該怎麼應對當前的局勢。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誰都沒有什麼好辦法,遠征軍艦隊己經輸了,而日本自己又沒有能力,這時誰還能想出好辦法來,到是有人提出,和華東政府講和,賠款就賠款吧,畢竟可以結束戰爭,現在的局面是拖得越久,對日本越是不利。

其實日本的官員們都知道,這時和華東政府講和,確實是最正確的做法,但問題是誰來承擔這個責任,10年以前清廷的李鴻章是什麼下場,日本的政客們可都是知道的,沒有人願意做日本的李鴻章,結果這個議題只能不了了之。而唯一的結果就是加強和英法兩國協商,畢竟他們也逃不掉。

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七一八章 上海談判(五)第二一三章 奇襲庫倫(七)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四七三章 山海關之戰(二)第三六九章 餘波未平(六)第九十三章 安置營(九)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六一九章 登陸日本(一)第四三六章 進京(三)第五三八章 袁世凱復出(下)第四七七章 山海關之戰(六)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一一七章 農村調查(三)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三五五章 徳國特使(三)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五六一章 美國(四)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第一四五章 訪問(五)第六二四章 登陸日本(六)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一)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四一六章 北京攻略(十二)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五十二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三)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四二六章 進攻北京(五)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八十九章 天津戰役(二)第一二六章 天津會議(下)第四一二章 旅順攻略(九)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動(六)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四四六章 遼陽之戰(八)第十三章 接管濟南(六)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二四九章 創業(二)第四十三章 導彈命中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作者發言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三二五章 李鴻章來訪(二)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戰(三)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動(五)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第一三一章 德國艦隊(三)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第二五一章 八國聯軍分裂第一八六 商務招標(四)第七二零章 上海談判(七)第四三六章 進京(三)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