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章 左右之爭

楊銘回府之後屁股還沒坐熱,消息就已經傳過來了。

趙義臣死了,在皇城腳下被砍了頭,趙府的人已經趕去收斂屍體了,這可真是喪上加喪,當爹的才死了沒兩天,兒子也跟着走了。

老實說,楊銘雖然覺得趙義臣罪不至死,但聽到對方死訊後卻也並不驚訝。

因爲楊堅很多時候殺人,是不講理的。

只不過他有點狐疑的是,楊昭這個人一向心軟大度,放在平時被人不小心撞到,並不會很在意,今天這是怎麼了?

而且楊堅這邊做的也是夠利索,不問青紅皁白直接就把人砍了。

不過趙義臣就這麼死了,反而是便宜他了。因爲歷史上這小子跟着楊諒造反,最後是被楊廣滅了族的。

這下好了,死了你一個,保全一家人,這完全就是死得其所啊。

東宮,

太子楊勇得知趙義臣被砍的消息後,臉色陰沉恐怖,站在下方的長寧王楊儼也是耷拉着腦袋不敢吭聲。

楊勇不是沒有去楊堅那裡求情,他去了。

而且楊堅也答應儘量從寬發落。

這尼瑪就是從寬發落?直接就把人給砍了?楊勇現在的心情,只能有窩囊兩個字來形容了。

趙義臣是他的寵臣,是他東宮的屬官,何況又不是犯了什麼十惡不赦的大罪,怎麼就死的這麼稀裡糊塗的。

“蠢貨!讓你看個人你都看不住,你還能幹什麼?”楊勇一肚子氣沒地撒,正好楊儼在,那他只能受着了。

楊儼也覺得自己冤啊,晉王妃直接來拿的人,我有幾個膽子敢攔?

再說了這事情牽扯到了楊昭,祖父祖母最是慣着這小子,他能拖着屈突通就已經冒了很大風險了,

被自己親爹罵,最好的方式就是閉嘴,楊儼深諳此理,罵吧罵吧,我左耳朵進去右耳朵就出來了。

先是劉居士,接着又是趙義臣,楊勇就算再沒有危機感,現在也覺得不對勁了。

尤其是高熲已經偷偷提醒過他,要注意楊廣。

好啊老二,你還真想坐我這個位置啊?就不怕燙了你的腚?

開皇曆,六月十五。

今日朝會,楊勇是參加的,做爲輔政的儲君,他就坐在楊堅左側下首處,接受官員朝拜。

除了每天固定參加朝會的那二十來個大佬之外,今天還有幾個是被楊堅傳召來的。

史萬歲、張定和、李端、於仲文。

楊素是昨天朝會後私底下覲見的二聖,也非常順利的完成了他的任務。

將士在前方效命,擊退突厥,楊堅不可能不論功行賞,只不過那天實在被史萬歲氣的不輕,以至於犒賞三軍的事情一直拖到了現在。

而昨天楊素覲見的那番話,反倒讓楊堅輕鬆不少,原本他還發愁怎麼解決這件事情,沒想到楊素就給送來了解決的辦法。

當然,以楊堅的智商,自然明白楊素所言的前方戰事細節,水分不小,要不然也不會和史萬歲描述的出入那麼大。

但真真假假有時候就是那麼回事,只要能把事情解決了,假的也就成了真的了。

不癡不聾不做阿家翁,楊堅知道,該裝糊塗的時候就得裝糊塗,賞罰得當和賞罰分明那是兩碼事。

既然伱們背地裡都商量好了,朕還能說什麼呢?

於是,張定和與李端,分別被授予上儀同三司和儀同三司,各賜絹三千匹,食邑三百戶。

至於於仲文,在楊廣和楊素的大力稱讚下,加上對方的熊州刺史位置讓女婿給佔了,於是楊堅爲了彌補,直接被封爲大將軍,屬於勳位的第四等,在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之下。

而且還給了實缺,左衛府司馬。

左衛府大將軍是元旻,元旻之下還有將軍兩人,接着有長史﹑司馬﹑參軍等,官位不算小。

最後就是史萬歲了。

楊素在朝會上當着那麼多人面指出:史萬歲曾咆哮朝堂,不宜嘉獎,楊堅準了,順帶還罰了史萬歲一年俸祿,以示警戒。

史萬歲倒也沒說什麼,畢竟他的初衷是給底下將士請功,目的已經達到。

至於他自己,已經是上柱國加左領軍府大將軍,再想往上升一升可不容易。

不就是一年的俸祿嗎?那才幾個錢?

事情就這麼圓滿結束,當衆臣以爲就要散朝的時候,楊勇突然說話了。

只見他望向楊堅,道:

“父皇,既然邊疆已無戰事,南方重地豈能無人鎮守,二弟應早日返回江都。”

他剛說罷,高熲也趕忙站出來附和道:

“西南蠻夷時有作亂,晉王當早日返回主持大局。”

作亂是真的,大隋西南地區就沒有一天不亂的,西南泛指廣西雲南地區,至於東南有譙國夫人鎮着,近些年算是太平不少。

楊廣想走嗎?他當然不想走,別看他這麼多年都在江都,實際上已經通過各種手段拉攏了朝中不少貴人,值此羽翼漸豐之時,加上太子妃元珍已故,他怎麼可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這時候,楊素站出來了:

“豫章王的婚事是二聖訂下的,如今婚期將至,晉王身爲人父,難道連兒子的婚事也不能留下主持了嗎?”

“再者,河東王自幼養在聖後膝下,如今與晉王父子團圓不足月餘,難道又要骨肉分離了嗎?左僕射似乎一點都不顧及人倫常情啊?”

高熲立時反駁道:“江南乃藩鎮重地,自滅陳以來便時有禍亂,唯晉王一人可鎮,高某當然不會不顧及晉王父子情深,然國事爲重,從古至今就沒有藩王長留京師的先例,至於豫章王的婚事,長兄如父,太子可代爲主持。”

這倆人一旦對上線,其他人就不會插嘴了。

尤其蘇威、裴矩、楊雄、楊爽、牛弘這些個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更不會摻和進去。

至於賀若弼,他還是當成熱鬧來看。

楊堅也煩躁啊,他確實沒有想過這麼快就讓楊廣返回江都,但高熲說的話也有道理,從古自今就沒有藩王留在京師的先例。

剛解決了前線爭功的事情,結果這倆又對上了

“罷了,晉王之事,以後再議,”楊堅這一發話,下面纔算是安靜了。

短時間無法下決定的事情,就往後拖,直到想到解決辦法,楊堅執政以來雖然獨斷專行,但很多時候也是要三思而後行的。

皇帝嘛,他的每一個決定都影響深遠,自然要深思熟慮。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右側宦官的聲音傳來:

“聖後臨朝!”

接着,太子包括諸臣在內,紛紛起身,迎接皇后獨孤伽羅。

第735章 創造需求七一章 朱雀大街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766章 體面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四七章 夫妻恩愛第693章 不可能第770章 大步前行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七八章 五牙大艦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702章 紙上談兵一九四章 秦王二三七章 救人第747章 楊老四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第485章 造橋大匠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736章 徐景第643章 各就各位第770章 大步前行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四九章 有求於人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第685章 悍兵難管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四九章 有求於人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第643章 各就各位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498章 兩項技能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二三七章 救人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534章 臨洮縣公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566章 以牙還牙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639章 舉個例子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609章 反客爲主四一章 宇文娥英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545章 雙眼皮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八七章 楊廣留京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549章 家宴第597章 木棉花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第653章 江淮羣賊七二章 佛道領袖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十四章 太子妃十六章 高門大閥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第482章 老少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