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定論?

這個建議立即引起了殿內許多大臣的共鳴,是啊,眼下帝國內憂外患甚深,兵力捉襟見肘,抽哪個地方的兵力都會留下後遺症,而捷洛克公國戰場上的帝國軍隊本來就是出於支援派出,況且眼下捷洛克戰局已經相對平穩,而卡曼人對捷洛克方面的大規模進攻已經基本停止,現在戰場上的不過是一寫小規模的局部衝突,雙方都沒有投入主要兵力,這完全可以從捷洛克調出先前投入的兵力。

見連皇帝陛下臉上也露出了深以爲然的神色,何知秋暗暗叫苦,他也知道肯定會有人提出這個建議,畢竟帝國現在困難重重,急需軍隊力量,而表面上看來捷洛克戰局卻又波瀾不興,讓外界看上去似乎已經穩定下來,但是他自己卻深深知道這不過是表面現象,卡曼人在捷洛克公國戰局上,無論是東北部的凡林地區戰場還是西邊的甲馬地區戰場,其軍隊的數量雖然與帝國和捷洛克公國聯軍相近,但其戰鬥力卻超過聯軍不少,尤其是與捷洛克公國陸軍相比,卡曼軍隊的戰鬥力更是遠遠超出。

如果帝國軍隊果真從捷洛克公國戰場撤離,何知秋敢斷言,不出三個月,捷洛克就會成爲卡曼人的囊中之物,到時候,帝國失去了捷洛克這塊厚實的天然屏障,卡曼人的兵鋒就可以直指帝國中部腹地,而那裡幾乎是一馬平川,毫無任何遮擋,帝國該如何應對?

鎮定了一下心神,軍務大臣先向皇帝陛下行了一個禮,然後冷冷的掃視了一下三人才道:“本官不知尤素夫大人如何會有如此想法?莫非尤素夫大人有確信把握帝國和捷洛克公國聯軍對卡曼人大軍有絕對優勢?”

何知秋這句話已經沒有往日的客氣,顯得有些尖銳突兀。

面對上司態度強硬的質問,尤素夫有些緊張,但他仗着自己是皇帝的親信倒也不是十分懼怕,悄悄瞟了一眼坐在上方面無表情的皇帝陛下,尤素夫臉上堆起笑容,他還不想把與軍務大臣的關係處得太僵,慢吞吞的道:“何大人,我想您是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並沒有說聯軍對卡曼人的軍隊有任何優勢,但是帝國處於這種極其危險而有惡劣的情況下,我想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帝國的安全問題,其他的一切都應該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就如寧大人所說,這太平教已經在帝國境內活動長達十多年之久,而帝國的內政部門卻直到年前才察覺到問題,先不說帝國內政部門的能力問題,卻也可以證明太平教隱藏之深。那又有誰能清楚的查明着帝都之內究竟有多少太平教的反叛分子呢?”

“這帝都不比其他地方,乃是帝國重心所在,一旦真都出了什麼問題,那將影響到整個帝國,那責任不是你我可以承擔得了的,可以這麼說,帝都絕對不能出問題,也出不起任何問題,我們寧肯小心謹慎一些,至於其他地方丟失我們可以想辦法再打回來,所以下官堅決反對從帝都抽一兵一卒,至於何大人反對從捷洛克戰場抽兵,那隻要何大人能從其他地方籌集兵力解決眼前問題,本人並無任何異議。”尤素夫笑吟吟的說完自己的意見。

尤素夫的一番話有理有據,立即贏得了在殿內幾乎所有大臣的支持,雖然還看不出皇帝陛下的態度,但何知秋知道,自己若是拿不出一番理由充足的意見,恐怕自己的計劃就會被否決了,但自己的意見理由究竟能不能打動在座的這些人呢?何知秋沒有任何把握,因爲捷洛克公國的生存相比於帝都的安全來說,在座的大臣們沒有哪個會認爲捷洛克會更重要,即便是帝都出事的風險很小,他們也不會冒這個險。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何知秋臉色嚴峻,他醞釀了一下措辭,這才展眉道:“尤素夫大人的意見本人不想過多置評,我只想重申一點,那就是帝國在帝都內的精銳禁衛軍多達十萬人,難道竟應付不了所謂可能發生的太平教叛亂?尤素夫大人未免也太小瞧禁衛軍了!”

何知秋知道城衛禁衛兩軍關係向來不睦,尤素夫和馬遠往二人更是面和心不和,兩人爲了在皇帝陛下面前爭寵經常是相互詆譭,皇帝陛下對此倒並不在乎。眼下要想說動皇帝鄙陛下,就必須拉住禁衛軍,即便是手段有些不光明也只好顧不得了。

“可是諸位在看看在捷洛克的形勢,就如尤素夫大人也承認,在那裡的戰局上,帝國和捷洛克的聯軍並無任何優勢,實事求是的說我們還處於劣勢,一旦帝國援軍撤回,那諸位可以想一想,捷洛克的結局將會怎麼樣?捷洛克一旦完蛋,以卡曼人的胃口,他們會就此止步不前嗎?!再看看那周圍的地理環境,不用說還有太平教在那裡鬧事,一馬平川,卡曼人的大軍可以輕鬆自如的驅馬南下東進,到那時候,我們憑什麼去收回來打回去?!恐怕能夠擋住敵人的入侵已經是邀天之幸了。”何知秋的話字字千均,讓在座大臣不由得心生寒意,若真是那樣,帝國領土相當於淪陷了一半,到那時候,這帝都雖身處中原腹地,也未必安穩了。

大殿內是一陣沉悶,何知秋擔當帝國軍務大臣十數年,對帝國周邊形勢和軍事情況可謂耳熟目詳,而且在軍事策劃和部署上均有極深的見解,大殿內大臣雖多,但能夠在這方面能夠和他一比的卻也找不出來什麼人,這會兒聽他這麼一說,誰也不敢隨意反駁。

眼看皇帝陛下毫無表情的目光在殿內大臣們的臉上游弋,大臣們的頭皮都感到一陣發麻,皇帝陛下明顯是要大家拿出意見來,可眼下支持何知秋的意見固然不妥,但你也找出理由來駁倒軍務大臣卻又不可能,這實在是一件棘手的事。

雖然一時間沒有人出來反駁自己,但何知秋心卻一直往下沉,往日看上去金光燦爛雕樑畫棟的大殿這一刻卻顯得有些幽暗,因爲他知道,自己的看法肯定與陛下的看法相左了,否則按以往的情況,皇帝陛下應該早就下定結論了,而不是這樣面無表情的等待大臣們發言,這明顯是希望有人能出來推翻自己的看法,而有了皇帝陛下這樣無聲的暗示,那些希望討好陛下的大臣們遲早會跳出來指責自己的看法的,即使他們根本不懂軍事。

果不其然,很快便有人站了出來,是帝國行政總署第一副大臣寧遠望,峨冠博帶,風度翩翩,看上去一副道貌岸然天下爲公的模樣,何知秋卻是最看不慣此人,他的任何行爲總要爲自己找一頂冠冕堂皇的外衣,一句話,外表上清高傲岸,骨子裡男盜女娼,這就是何知秋對他的經典總結。

“何大人未免有些危言聳聽吧。本官雖然對軍事不甚精通,但也知道在捷洛克境內聯軍尚有數座堅固的城池要塞可以依靠,捷洛克公國已經面臨如此危險的境地,難道他們不會傾舉國之力來拼死一博,我想就目前的平穩情況,我們撤出我們的兵力也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因爲我聽說捷洛克的後備部隊已經在源源不斷的開赴前線了。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卡曼人在捷洛克能夠取得勝利,哪也不是十天半個月的事,要想完全控制局面更非三五兩個月就能建功,何況與捷洛克這隻困獸一拼,他們的消耗也不會小吧?那對我們迎候幫助捷洛克收復領土豈不是也輕鬆了許多?”

寧遠望的一番說辭在外行人聽上去的確無懈可擊,但對何知求的這些深通軍事的人看來卻無疑於異想天開,一旦帝國的大軍撤離,捷洛克現在的力量能夠維持得了一個星期就是奇蹟,那些所謂的後備部隊真正對上久經戰陣的看卡曼大軍無疑於一場一邊倒的大屠殺,至於征服平定,越京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只怕要不了一個月,卡曼人就能騰出手來把目標指向南方的帝國了。

可是大殿內的衆大臣並不都象何知秋那樣曉知軍機,但他們卻知道寧遠望是帝國行政第一副大臣並主持帝國政務,知道其實皇帝陛下心中也暗暗贊成這個意見,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希望帝都能有更雄厚的軍隊來保護他們,至於其他,他們不願,也不想多想。

大殿內立即起了一陣稀稀拉拉的附和聲,其餘的衆臣雖未明確表態,但表情卻都露出深以爲然的神色,令何知秋的心一陣發涼,到此時,他也不想在解釋或者辯駁了,因爲他知道無論自己怎麼努力,對方總會找出一些理由充分的依據來,在事情未成爲現實之前,誰又能保證這些事情不會真的發生呢?他只有默默的低下頭,聽憑皇帝陛下的最後裁定。

所有大臣的目光都望向了上首中央的御座,而御座上的司徒明月此時卻猶豫不決。說內心話,他的是贊同尤素夫和寧遠望的意見的,帝都安全事關重大,那可是一點風險也不能冒,至於捷洛戰局戰局,能穩住固然好,情況不妙,那也有迴旋餘地,但理智和經驗告訴他,軍務大臣的意見絕對有其真正的道理,一旦作出錯誤的決斷,帶來的後果也許就不可彌補,所以此時的他也非常苦惱。

輕輕清了一下嗓子,司徒明月臉上卻未露出任何傾向性的神色,只是略略皺了皺眉,才語氣平和的道:“諸位愛卿的意見都很有道理,眼下帝國正處於危急時刻,看到諸位爲帝國的安危殫精竭慮獻計獻策,朕深感欣慰。今天的朝議就到此爲止,至於到底如何應對處置,朕自有道理,待明日早朝再作宣佈。”

一席話聽得所有大臣盡皆愕然,但馬上都反應過來,均道:“陛下英明!”

第66節 敵友第104節 迴歸第27節 北風(2)第31節 入局第115節 裂縫第15節 西遷第47節 迷惘第103節 包餃子(1)第131節 分崩離析(1)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五節 芒刺第83節 大計(6)第43節 分割(4)第81節 懸殊第7節 劍拔弩張第16節 競爭壓力第115節 喪鐘第118節 苛刻第82節 風滿樓(1)第84節 圍魏救趙第9節 慧心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25節 施壓第16節 東進方案第25節 西線無戰事第24節 來客第69節 當頭一棒第1節 東洋第73節 風起(3)第61節 東下第18節 等待第30節 情債第58節 熱鍋螞蟻第39節 深謀第91節 送別第48節 與狼共舞第18節 倭諜第68節 押寶第38節 對策第1節 危如累卵(1)第20節 美女第5節 剿匪第5節 流山臺子第91節 危言第41節 圈套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91節 重兵第49節 心機第53節 澎湃第11節 一劍問心第101節 說服第60節 暗影第110節 奧援第113節 覆滅第40節 瞞天過海(1)第11節 晉爵第64節 槍鋒第105節 國之體制(1)第7節 會獵(1)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29節 陰謀第40節 分割(1)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62節 高瞻遠矚(1)第28節 瀘江烽火第91節 浴火浴血(1)第17節 對等第88節 故國第54節 脫殼第11節 比肩(2)第38節 絆腳石第23節 備徵第29節 對策第4節 鬥智鬥勇(1)第69節 機動集羣第37節 烽煙滾滾(7)第36節 前夕第20節 法務署長第83節 風浪第37節 九黃大戰(2)第50節 歸途第95節 舌劍脣槍(1)第107節 慘鬥第28節 籌劃第40節 僵局第1節 醞釀第91節 送別第43節 翠屏關第7節 帝京(1)第135節 西風漸(4)第95節 風高浪急(4)第10節 會獵(4)第97節 戰猶酣(1)第110節 海上伏擊第21節 西線風雲(3)第38節 鬱悶第6節 各有所求第107節 前夜第54節 辯論第94節 風高浪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