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章 明遠(二)

如何看一個王朝興不興盛,答案有很多。

有的人會說,人口衆多,有的人會說,疆域廣闊,有的人會說,土地富饒,有的會說,風調雨順,百姓安康。

但所有的事實,都告訴我們,一個王朝最興盛的時候,一定是他交通最發達的時候。

秦漢之時的道路溝渠,現在還在沿用,也奠定了漢家王朝發達的水路交通網絡。。。。。

而漢人最強盛的一個王朝,大唐更是如此。

在大唐王朝幾百年的統治之中,不要說中原腹地,從南方的南詔,大理,到北方的草原翰漠。

從東方的遼東深處,到西邊的中亞各國,全部都在大唐的勢力範圍之內。

一座座都護府坐落在偏遠之地,行使着大唐的權力,並將大唐的威嚴帶到所有的地方。。。。。。。。。

而連接這一座座都護府的,就是一條條大道通衢。

與大唐相似的,則是古羅馬帝國,這個興盛於歐洲腹地的帝國,其版圖是任何一個歐洲帝國都無法比擬的。

而在他們最強盛的時候,也有條條大路通羅馬之稱。

不用比較它們的優劣,和疆域到底誰更廣闊,它們給人帶來的形象都很直觀,它們的交通都非常的發達,這也保證了,它們能夠控制更多的疆土,篡奪更多的利益,以保證他們的強大,能夠影響到更多的人羣。

不提那些遙遠的往事,在大秦興盛的今天,道路溝渠一樣是大秦強盛的基礎。

大秦征服了蜀國。從蜀中到大秦的道路。就一直在修繕。從來不曾有一刻停止過。

大秦平定了河中河東,先自完善的,一樣的道路,沒有順暢的道路,大軍無法全力征戰,糧草無法及時供給,朝廷政令也無法及時送達地方。

可以說,這些年大秦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道路的整修。到得如今,從蜀中,到河中河東,或者是經潼關,到河洛,一條條道路就像血管一樣,將這些疆土連接在一起,漸漸形成一個整體。

待到大秦滅亡了西夏,可以想見的,通往西邊的道路。又將是大秦未來十數年甚至數十年間關注的重點工程。

而在這一條條道路之上,大秦的驛站系統也在不斷的完善。

這是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通信手段。不用妄自菲薄其中之優劣,車驛,馬驛,船驛,這毫無疑問就是當前人們最常用的通信手段。

也許有些人會自作聰明的弄什麼信鴿,鷹隼之類的玩意,但無法大面積推廣的東西,註定都會被歷史所淘汰,誰也逃不過這樣的鐵律。

驛站的作用非常之廣泛,最主要的作用其實就是傳信了,往來之書信,朝廷之政令,軍旅之戰報等等等等,都要通過驛站來傳遞。

當然,大秦也一直存在着,官驛,軍驛,民驛之間的區別。

但實際上的情況是,大秦的驛站系統並沒有太多明確的分別,都可以稱之爲官驛,由官府修建,再由官府着人看管,可不就是官驛?

之所以有着那樣的區分,其實還在於這些驛站職能之上。

官驛從不接待平民百姓,只做官員以及其家眷往來休憩之用,當然,他們還擔負着朝廷官府文書往來的重任。

軍驛和他們又有所不同,軍中傳信往來,走的大部分就都是軍驛,尤其是軍前戰報,因極爲重要,遺失者便有殺頭之罪的原因,軍驛卻是隻能向軍中之人開放了,其守衛的兵卒,也皆在殿前司禁軍治下。

而內衙之前的奏報,沒有多少規範,傳遞密信,有的走官驛,有的則是軍驛,有的更是走的民驛,更有的,直接經過的內衙分佈於各處的據點。

趙石在明遠司框架堪堪搭好給下屬們下達的頭一個命令就是,從吏部拿來了各處驛站驛卒的文錄,告訴明遠司的下屬們,先是從長安,到潼關一路上的驛站驛卒中間,每一個驛站挑出兩個人來。

這兩個人一定要身家清白,這兩個人,一個將在驛站中繼續當差,一個在驛站旁邊定居,一內一外,確保今後明遠司的急信能夠到達長安。

萬事開頭難,這個任務看上去分外簡單,卻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更不可能靠着幾張吏部提供的文錄,就定下人選。

所以,這需要明遠司的下屬們,奔波在長安和潼關之間,完善這條道路上的一切細節。

趙石的要求很簡單,短時間內先整理出一條通路,他不求控制大秦的驛站,他根本不現實,但通信往來,最重要的無疑就是一個快字,他需要各方的探報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送到京師,那麼驛站就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地方。

之前的內衙之所以越來越不堪用,根本原因在於他的混亂,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大秦的疆域越來越廣,根本不是當年困守一隅的大秦了。

面對這樣急劇的變化,內衙沒有去適應,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大秦之內,幹起了御史們的活計,想爲自己爭權奪利,這不能算是一個錯誤,只能說,他們的野心徹底的埋葬了內衙。。。。。。。

而在內衙屍體上出現的明遠司,目的很單純,所以,首先,趙石認爲該在消息傳遞上下一番工夫,而非是先急着做出什麼功績。

要是放在當年,他要讓明遠司這樣的朝廷機構從無到有再到壯大,那一定是千難萬難,甚至要耗費的精力,比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都要困難的多的多。

但現在嘛,他要做一些中間沒有太多阻撓出現的事情,已是分外的輕鬆了。

因爲他說出的每一句話,都相當於朝廷政令,只要在樞密院中弄出幾間屋子,召來些人手,那麼,他便可以在自己的屬衙之內,動動嘴皮子,就會有無數人爲之奔走效命。

就像一個窮漢想要蓋房子,需要動腦筋的地方多不勝數,但一個富翁想要蓋宅子,根本不用自己動手,只要在旁邊呼喝幾聲,也許宅子就起來了,甚至連監工的活計都不用做。。。。。。。。

明遠司東拼西湊,在年關之前,便有了二十幾個人,都聚集在樞密院偏西的幾處宅子之中。

趙石沒接任幾天,明晃晃的明遠司牌匾已經掛了出去,門前也有了羽林軍軍兵守衛,人來人往的,看上去已經像那麼一回事了。

而他們是樞密院的屬衙,卻又與其他衙署並不相干,過了些時日,這裡便又多出了一些明顯與其他衙門屬從不同的各色人物,有彪悍的,有精幹的,有猥瑣的,有陰森的,各個來去匆匆,根本不想跟其他人打照面。

這無疑讓明遠司瀰漫出了幾許陰森詭異的味道,當然,樞密院中沒有人不知道,明遠司是爲什麼建起來的,便也很少有人故意往這裡湊合,讓這裡很快便成爲了樞密院中一個比較獨特的地方,往東往西簡直就是兩個世界一般。

而趙石這裡正式頒下了第一個命令,便將事情都扔給了下屬,讓他們詳細謀劃,然後,自己就不見了蹤影。

明遠司的兩位主簿,不敢有半分的怠慢,拿來從長安到潼關的圖鑑,便都一頭扎進了吏部送來的文書當中。

趙石的要求看上去簡單,但其中細節纔是考校人的地方,如何招募驛卒加入明遠司,是不是秘而不宣,還帶着軍職,餉銀怎麼發放,傳遞信箋又該有着怎樣的規矩,等等等等,都需要人來完善。

上官張張嘴,下官跑斷腿,就是這麼一回事兒了。

直到成武六年的年關,明遠司這裡也未消停下來,人手越來越多是不錯,但要做的事情,也是極多,還要到長安城外的國武監去時常請示,剛剛一個多月,明遠司上下就都是叫苦不迭,連過年的興致都沒了。

當然,樞密副使大人會不會放自己等人回家過年,還在兩說着呢。

到了年底,樞密副使大人給了明遠司衆人一個驚喜,俸祿是雙份兒的,而且,一應酒肉吃食,甚至還有穿戴物什,都是不缺。

當然,這不會是趙石自己掏腰包,朝廷也不准許官員擅行收攏人心之舉,只是晉國公趙石發了話,明遠司草創,爲使各人盡心於國事,讓其無後顧之憂,應該給予犒賞云云。

這真不算什麼事兒,晉國公開一次口不容易,根本不用戶部吏部什麼的張羅,樞密院這裡自己就給辦了。

但對於明遠司的一衆官吏而言,這可不是小事了,上官知道自己等人辛苦,特行優容之舉,還辦到了實處,頓時,明遠司人心大振,辦起事來,也都利落了許多,臉上也掛上了笑容。

等到臘月裡,一家又收到兩壇蜀中陳釀,就更沒什麼話說了,面子裡子上官都給到了,再要唧唧歪歪,你當晉國公真的是良善可欺之輩怎的?

在這樣的紛紛擾擾當中,明遠司總算有了點人模樣,大秦成武六年也漸漸走到了盡頭,在大雪紛飛當中,迎來了成武六年的年關。

而伴着新年來到的鞭炮聲,晉國公府又有了喜事,還迎來了遠方的客人。。。。。。。。。(未完待續。。)

第288章 戰略(一)第378章 風雪(一)第1162章 交鋒第289章 戰略(二)第760章 誘敵第1023章 決定第803章 漏風第979章 見面第1202章 祭祖(三)第1241章 西涼(五)第1370章 聚飲(五)第429章 遊園(二)第553章 奪關第300章 潰敵(一)第738章 行路第793章 家人第610章 出城(一)第487章 帳內第510章 雲涌(十)第372章 襲戰(一)第385章 歸去第650章 倉促第377章 豪傑(一)第3章 血色都市第1384章 教誨第612章 不歡第1475章 閨語第1502章 訓誡第1430章 巡狩第940章 收穫第1377章 談戰第554章 解圍第1125章 南來第1552章 戰爭第513章 雲涌(十三)第205章 嚴苛(七)第927章 部衆(三)第227章 進京(二)第81章 捉賊第1405章 發飆第591章 自污(一)第713章 開端(三)第529章 艱途(五)第835章 京軍第182章 爲官第532章 猶疑第303章 魏王第533章 戰機第298章 夜襲(一)第7章 徵兵第1263章 韋州(九)第1462章 麻煩第1023章 決定第452章 條陳(一)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967章 殘酷第22章 說服第130章 先生(一)第632章 人來(五)第1547章 大將第1041章 對戰第1074章 王庭第1402章 糾結第912章 行程第1515章 開端第1057章 激鬥第859章 餘波第376章 蒙古第1408章 夜宴(四)第1377章 智商第1075章 分封第707章 春暖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268章 絕情第551章 夜戰第849章 侯府第1016章 封號第533章 揭短第329章 鏖戰(三)第1323章 家宴第186章 豔遇?第617章 家族第1285章 漢官第967章 殘酷第454章 條陳(三)第1007章 戰果第221章 校場(二)第1478章 突兀第295章 解州第671章 伴駕第506章 雲涌(六)第630章 來人(三)第1446章 文樓(六)第1430章 書信(二)第216章 年關(九)第641章 武學(五)第521章 戰報(一)第687章 新鮮(一)第114章 盛怒第1472章 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