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陛見(二)

“羽林中郎將,例由親貴執掌,位置尊榮,卻無多少兵權,這個你應是明白的,以你之才幹,也有大材小用之嫌,前幾日朝議,也引來不少議論。。。。。。”

小徑之上,景帝當先緩步而行,悠然的聲音中聽不出喜怒,如那晚一般,趙石落後半步,默默隨行,談的事情也和那晚大同小異,趙石心裡不由有些膩歪,但聽的卻是仔細,每一次和皇帝見面,毫無疑問的,都是風險和機會並存,容不得半分大意。

“他們心裡怎麼想的朕知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無非如此罷了,但卻不想,鳥兔未盡,朕豈能自毀干城?

就算鳥兔皆死。。。。。。。。。。。當年先帝在時,便曾問朕,古之帝王,庸碌無能者多,雄才大略者亦多,先帝便問,你最欽服敬仰者爲誰?你知道朕是怎麼答的?”

趙石知道,這話估計不用自己來答,果然,也不等他開聲,景帝已是自顧自接着道:“朕不假思索,當即便道,古之帝王,朕最欽佩者,莫過於唐太宗李世民。”

“先帝笑問何故,朕知道,前朝太宗皇帝弒兄殺弟,始等皇位,雖是賢明君主,但多數爲先帝所不喜,但朕還是選了太宗皇帝,爲何?太宗世民平定天下,又逐突厥於塞北,開大唐極盛之世,文治武功,皆非他人可比,但朕最佩服他的地方,不在這些,而在於終其一生,皆能善待有功之臣,賢臣大將,多數皆能善始善終,歷朝君王,又有哪個能比得上?

古來君王,同患難者多,同富貴者少,不論秦漢魏晉,賢臣名將,得善終者又有幾人?朕自登基以來,嘗自戒懼自省,不蹈前轍,欲要效法前朝太宗皇帝,然這滿朝上下,誰又能明白朕的苦心?”

這番話看似推心置腹,但卻屬隨口之言了,想那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大小戰事經歷無數,親冒矢石,是標準的馬上皇帝,心胸又是寬闊若海,還能體察下情,愛民如子,這才成就了一番偉業。

那樣的豐功偉績,幾乎是不可複製的,而觀景帝其人,在心胸上,就斷不能與李世民相比,而最大的短處,就是在軍隊上,李世民身爲李淵次子,幾乎是從底層軍官一刀一槍殺出來的,在軍中的威望有幾個帝王能比得上?

像景帝這般,自小生於京師,連長安城都沒出過幾次的君王,對於領兵大將的忌憚幾乎是天生的,沒什麼能夠更改,想像李世民那般信人用人?豈不是和癡人說夢一般?

這番話也許是他發自肺腑,但實際上卻只能以標榜之言視之,若真信了,那纔是傻瓜呢。

當然,聽在趙石耳朵裡,就算他沒想那麼深,卻也只權當聽聽故事,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是一點也沒放在心上的。

其實自他立下擁立大功,卻幾乎被逼出長安,統兵東征開始,心裡就留下了疙瘩,對於眼前這位皇帝說的話,就沒一句能讓他感動或信任的了。

不過耳聞目染的,這奉承話卻是學了不少,嘴上當即便道:“陛下一片苦心,羣臣今日不明白,明日也會明白,如今大秦方得蜀地,良將不顯其位,賢臣不揚其名,若日後平定中原,羣臣自然會明白陛下一番仁德之心。”

言下之意,也就是說,現在說這些都還早,日後才能見得分曉,換句話說,就是日久見人心的意思。

不過也是搔在了景帝的癢處,尤其是平定中原幾個字,更是讓他心中震動,難以自己,諸般雄心壯志,概括起來,也不過就是這幾個字罷了。

景帝深深吸了一口氣,才壓下胸中激盪,這才笑道:“好,滿朝文武,也只有得勝伯知道朕的志向。”

說到這裡,停住腳步,回首望向趙石,“當初鄉間陋室,字字珠璣。。。。。。。。。。。朕這幾年,也算是殫精竭慮,北結西夏,東拒女真,南臨巴蜀,數載之間,以傾國之力,大小數十戰,終有今日之局。。。。。。。。”

“都說諸葛未出隆中,已定天下三分,而今朕卻要說,柱國未出鞏義,卻已開我大秦百十年未有之局,得勝伯之功,不讓古人專美於前啊。。。。。。”

趙石自然知道景帝說是哪般故事,當初頗有些胡言亂語,雖也有些計較,但終也未想到,被景帝當了真,數載經營,竟真成了今日局面,也算是無心插柳之舉了。

再回想當時所言,他自己都有點佩服自己,竟然能以隻言片語,攪動天下大勢,使數十萬人血戰疆場,其根源卻只在於當日那幾句故作驚人之語,每一回想,除了自得之外,卻也有些如在夢中之感的。

他嘴巴之嚴就不用說了,這些年從沒在旁人面前透露過一點,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也是如此,而景帝的心思就更好理解了,數載經營,其中多少艱辛苦楚,卻不過是因爲旁人一句仿若戲言之語。。。。。。。。。而塵埃落定,就全部歸功於人?

帝王不是聖人,可沒有半點割肉喂鷹的心腸度量。。。。。。。。。

今日舊事重提,趙石心念電轉,也猜不出景帝到底是個什麼意思,所以也必然只能老實的謙遜。

“陛下還記得當初臣的孟浪之語?微臣可斷不敢與武侯相比,陛下此言若傳出去,微臣哪裡。。。。。。。哪裡受得了?

當日的情形陛下又不是不知道,崔先生在臣那裡避禍,臣強逼着他當了臣的教書先生,心裡可是不情願的很呢,教微臣時不肯用心不說,還時常說些聖賢大義來擠兌於臣,臣年少氣盛,又是武人,就有些受不得,所以也每出驚人之語,來讓崔先生頭疼,自己都未深思熟慮過的。

不想卻被陛下無意間聽聞,更未想到,陛下竟當了真。。。。。。。。後來作了官,見聞有所增益,才知當年孟浪輕狂,國家軍政,千頭萬緒,又哪裡是三言兩語就能說的清的?

不瞞陛下,後來每見陛下所行,臣皆膽戰心驚,唯恐當年信口所言,誤了陛下,所幸陛下雄才大略,履險如夷,才成就了今日局面,說起來,臣的心也是剛剛放下,卻哪裡還敢居功?”

“你呀。。。。。。。。”

景帝搖頭失笑,“你這是在說朕在跟着你胡鬧,而你在旁邊看着,還提心吊膽的?”

玩笑話出口,還連帶着搖頭晃腦的,好似很是無語的樣子,趙石也是一陣輕鬆,笑道:“臣。。。。。。臣不過是覺着當年說的話有些不靠譜,打仗有輸贏,不過輸了也就輸了,只要還有人馬,再來打過也就是了,但。。。。。。政事上一旦錯了,卻哪裡是那麼容易重來的?每一想起,自是心驚膽戰,夜不能寐了。。。。。。。。”

景帝笑容滿面,談興看上去是極濃的了,“說的不錯,爲政者自當如履薄冰,天下大勢,確非三言兩語可以決定,若真是那般輕易,還要大臣們作甚?”

說到這裡,話鋒一轉道:“而今蜀中略定,西夏金國,兩兩相爭,後周,南唐皆有求和之心,以此觀之,你當初雖是無心之言,但瞧如今大勢,卻皆符合若節,也真乃一樁奇事。。。。。。。。”

“你當初所言,皆已成真,朕來問你,之後又如何?”

景帝的臉色漸轉肅穆,這就不是普通的君臣問對了,而是以國之大政詢之,此情此景,若讓外人瞧見聽見,雖說趙石如今地位不同於往日,但多數卻也要覺得駭人聽聞的。

趙石卻覺着不好回答了,這等事,說什麼其實都不重要,對錯也無法追究,但無論對錯,都無益處,還是那句老話,屁股決定腦袋,他的屁股現在坐在羽林中郎將的位置上,既非樞密使,又非同門下平章事,這位陛下問這麼一句出來,可謂是所問非人了,是真想聽到什麼回答,還只是即興一問而已?

沉吟良久,趙石才面現苦笑,“陛下,臣當真沒想過這個,而且,臣若再信口而言,以後可真就別想安安穩穩睡上一覺了,陛下還是饒過微臣吧。”

靜了片刻,景帝終是朗聲大笑,指點着趙石道:“趙石啊趙石,看來你還真就想過此事了?好好好,朕果然沒有看錯人,也沒用錯人,這滿朝上下,現如今皆都歡欣鼓舞,歌功頌德之聲不絕於耳,不知道,還以爲朕已是天下之主了呢,如此小富即安,又如何助朕成就大事?真是。。。。。。。。。”

還好,鼠目寸光幾個字剋制着沒說出來,但意思卻已說的明瞭,這些不滿顯是積在景帝心裡久了,被趙石一句平定中原給引了出來。

趙石這裡也放下了心,“原來陛下已是心有定計,卻還來考校於臣,若臣說錯了,被陛下駁的體無完膚,豈非就得出醜?”

要不怎麼說呢,奉承人這個東西,一旦習慣了,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趙石便是如此,這些話若擱在以往,哪裡能聽得到一句?但現在再看,話趕話的,卻無一句裡沒有奉承之意的。。。。。。。。。

而奉承這個東西,其實沒一個人不願意聽,最終看的還是你奉承的是不是恰到好處,所選時機又對不對了。

顯然,趙石這一句又搔到了景帝癢處,臉上歡容更甚,也沒說話,而是負手繼續前行,趙石趕緊跟上,等景帝再開口時,趙石在景帝口吻之中,體會到的全是滿滿的自信與隨意,趙石自己也感到渾身輕鬆,自覺與上位者交往的經驗又多了幾分。

“而今情勢大好,朕心甚慰,但我大秦連番征戰,軍民疲敝,朕雖有進取之心,也不能窮兵黷武不是?所以之後幾年,定然不會擅起兵戈,予民休息纔是正理,在這個上,朝中諸臣所言還是有理的,朕自然不會不聽。。。。。。。。。”

。。。。。。。。。。。。。。

“而朝中官制,多循唐時舊制,朕決意革除弊政,吐故納新,這個上面,朕本來也不願輕動,卻還虧了你提醒,朕擬在蜀中施行新政,以觀其效,也不知又要辛勞幾載,才能見了結果。。。。。。”

。。。。。。。。。。。。。

“先帝治政三十載,才使秦地物埠民豐,國庫充盈,朕也不能急躁,朕琢磨着,只要多想多看,事事皆以黎民百姓爲先,就算錯,也不會錯到無法收拾。。。。。。。”

景帝緩步而行,口中卻是侃侃而談,不像是說與趙石聽,多數到像是在自言自語,景帝說了許多,趙石也聽了許多,不知不覺,已轉了凝翠園小半圈兒。

周圍遠遠伺候在側的太監宮女們腿都走的有些麻了,心中卻都在詫異,陛下召見臣子,可從未有如此情形的,可見傳言真是不虛,陛下對這位得勝伯真真是。。。。。。。。

直到景帝走的有些累了,又找了一處涼亭坐下,景帝無論臉色,還是語氣都已柔和到了極點。。。。。。。。

太監宮女們又是一陣忙亂,送上溫過的酒水,還知機的送上幾個熱騰騰的小炒,又弄來兩個鍋煮,米飯什麼的也用蒸籠罩着,隨時可以取用,趙石一看這架勢,得,又要在宮內吃上一頓了,不過看景帝的臉色,和上次差不多,收穫也定然不會少了纔對。。。。。。。。。

(九一八,勿忘國恥,其實說到底,作爲有良知的中國人,第一個要恨的就是物價房價漲的比股票還快,第二個要恨就應該是日本鬼子了,不過看現在的物價房價,降下來是遙遙無期了,但看日本人嘛,日本人那日子過的,又是地震,又是海嘯,還有核泄漏,經濟危機什麼的,日本人的日子可不好過,說不定有生之年能看到日本島沉沒呢,那可就真的是太爽了。。。。。。。。。)

第1287章 繳獲第536章 勇氣第1520章 長亭(二)第526章 艱途(二)第980章 稱臣第410章 獎懲(二)第309章 兩帥第259章 女真第855章 中書(三)第446章 關城第982章 聯姻第1107章 盟約(二)第80章 收徒第653章 年關第218章 偶遇第1121章 盟約(十六)第929章 姿態第1347章 緣由第579章 激戰(三)第1107章 盟約(二)第309章 兩帥第946章 道官第1401章 歸程第788章 驚異第274章 開拔(四)第1356章 大將第102章 夜執第1557章 序曲第1346章 文會第1197章 小兒第896章 悄臨第908章 兵亂第1570章 尾聲(一)第1284章 興慶第64章 京官第1307章 鬧劇第172章 厚禮(二)第1427章 夜談第201章 嚴苛(三)第576章 破營第1312章 君臣(四)第850章 鬧劇第1343章 碰撞第76章 波瀾第458章 童生第1538章 交易第1447章 遊玩第897章 交底第814章 內衙第992章 小勝第332章 山匪(二)第95章 說破第100章 捉賊(四)第1007章 戰果第1214章 財富第1390章 河洛第843章 大軍第845章 牢獄第182章 爲官第411章 獎懲(十五)第1048章 變化第699章 田賦第730章 大防第56章 奪功(一)第87章 清明第1429章 書信第1194章 公主(二)第775章 鏖兵(八)第261章 府中(一)第1379章 伏戰第1328章 賭博第970章 收穫第1336章 努力第1281章 天狼(二)第399章 獎懲(四)第1155章 拜會(五)第683章 相遇(六)第657章 講學第1522章 長亭(四)第1245章 西涼(九)第1387章 兄弟第325章 傳旨第1360章 陰暗第318章 靜夜第1302章 沈鶴(二)第1439章 做歌第345章 入山第347章 許諾(二)第786章 議和(八)第6章 獵熊第1240章 西涼(四)第905章 獻計第570章 融洽第529章 宣旨(一)第234章 血夜(二)第202章 嚴苛(四)第147章 出行(六)第891章 冷淡第533章 揭短第930章 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