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除了如來這樣的人物之外,沒有人能夠帶着這個九環錫杖駕雲御風。就算是觀音菩薩這樣的人物,拿着此九環錫杖,也只能半駕雲霧而已。如果不是出於這個原因,此九環錫杖完全可以交由惠岸行者帶回,無須由菩薩親持。雖然惠岸行者當時已有鐵棒在手,但是再執一禪杖亦並非難事。不過,觀音菩薩拿不起的九環錫杖沒道理悟空一定也拿不起。那麼,悟空拿得起這九環錫杖嗎?拿不起。還記得當年觀音菩薩是怎麼收伏悟空的嗎?早在悟空前往落伽山請菩薩收伏紅孩兒的時候,我們就曾見識過悟空和觀音菩薩在法力上的巨大差距。悟空連菩薩的淨瓶也託不起來,因此他才徹底向觀音菩薩低頭的。所以,只要一離開地面,悟空是拿不起這九環錫杖的,取經隊伍之中沒人能拿得起這九環錫杖。所以,在取經隊伍之中此九環錫杖只能是逶地而行,不隔虛空,它就像一支鋼釘把取經隊伍牢牢地釘在了茫茫大地之上。
前文在分析悟空身世的時候曾經提到,九環錫杖的前身就是地藏王菩薩手中所持的金錫禪杖,經如來加工之後才變爲九環錫杖並最終落在取經人唐僧手上的。那麼,此說究竟有無道理呢?
需要強調的是,法寶的造就並非隨意之事,很多高級法寶的修煉是需要極爲苛刻的條件的。《西遊記》中的法寶大部分都是在開天闢地之初修煉而成的,比如葫蘆、淨瓶及鈴鐺之類。太平盛世,已無修成法寶的可能了。否則,太上老君會通過毫無節制地製造各種各樣的法寶來確立自己的權威。天地開闢既久,但有仙氣的各類法寶原材料,要麼已經名花有主修成正果,要麼已經久別混沌,仙氣喪失殆盡。因此,想要通過後天努力來修成高級法寶的可能性已經基本消失了。比如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其實是造不出第二件來的。儘管後天也能打造出一些法寶來,但是那些基本都是一些神力有限的兵器而已,絕無可能入圍高級法寶之列了。
天庭的蟠桃樹之所以會有大中小三個株次的差別,恐怕是因爲最先得到的蟠桃樹的仙氣已經開始慢慢消失了。那三千六百株蟠桃樹可能並不都是在這一次天地生成時所得到的,而是經過若干次天地生成之初的積累而來的。也許是每次天地生成之初玉帝都會得到一批仙氣十足的蟠桃新苗,同時也有一批蟠桃因爲仙氣喪盡而遭淘汰。於是,劫劫輪轉更替之中便有了這大中小各一千兩百株蟠桃樹之規模的蟠桃園。又或許,並不是每次天地生成都會產生蟠桃新苗,蟠桃新苗的出現是有機率的。但是,即便如此,也改變不了蟠桃樹新陳代謝的規律,只不過將新老代謝的週期拉長而已。另外,鎮元大仙的人蔘果,雖然只有一株,但是恐怕也逃不出這仙氣消損的鐵律。
既然後天修成高級新法寶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那麼想要得到一件煥然一新的高級法寶的唯一途徑就是改裝。因此,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和唐僧的九環錫杖其實都是經過如來加工之後才成爲面貌一新的新法寶的。悟空的金箍棒改裝之事前面已經有過分析,那麼九環錫杖的改裝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其過程是否也有蛛絲馬跡可循?我們要堅信一點,那就是隻要作假就一定會留下痕跡。那麼,九環錫杖的破綻究竟在哪呢?我們來看一張圖,一張真正佛家禪杖的圖。
仔細觀察上圖,我們發現九環錫杖本身有一個天大的破綻,那就是環數不對。真正的禪杖應該是有十二環的,而不是隻有九環。這個十二環之數印證了佛教的“十二因緣”之說,是不能擅改的。此處,十二環變成了九環,這說明這個禪杖是被人動過手腳的,而這個動手腳的人就是如來。
綜上所述,可以大膽推測這九環錫杖就是唐僧師徒不能駕雲西行的真正原因。不過,《西遊記》的作者在進行這一系統設置時可能已經考慮到這一條件過於苛刻了,如果取經隊伍一切行動均執着於此,恐怕會有礙全書的情節發展,因此我們發現作者在這裡耍了一個小手腕。這個小手腕就是他在對取經隊伍的描述中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九環錫杖的存在。仔細檢索《西遊記》原文,我們就會發現九環錫杖其實是時有時無的。整個西天之路,九環錫杖的出現次數不足十次。雖然我們說九環錫杖是行李之一,但是它並不是真正的行李,就像悟空的金箍棒不能被認定爲行李一樣。這九環錫杖有時是擔在白龍馬之上,有時是拄在唐僧手上,妖精來抓唐僧或白龍馬的時候這柄九環錫杖一般都會十分識趣地消失。而在一切風平浪靜之後,這一根禪杖忽然間又出現了。
以退爲進
在確定了取經談判的前提、方式以及路線之後,如來的“東擴大計”應該水到渠成了吧!不過,談判既不是說學逗唱,也不是坑蒙拐騙,而是實實在在的利益之爭。因此,談判的本質並不在於賣弄華而不實的辯才,也不在於炫耀挖空心思的伎倆,而在於腳踏實地地努力尋找能夠讓談判雙方達成妥協的切合點。要想談判獲得最後的成功,談判的主要推動者一定要有實質性的讓步和妥協。否則,談判難有實質性的結果。有那麼一羣本末倒置的人,總以爲僅憑藉着自己高超的談判伎倆,可以不需要作出任何實質性的讓步,就能推動談判向對自己有益的方向發展。殊不知,這樣的談判即使有了承諾,又有誰會去兌現呢?撿了小便宜的人,切莫沾沾自喜!
既然如此,那麼爲了能夠取得取經談判的最後勝利,英明神武的如來佛祖又作出了什麼樣的實質性讓步呢?那就是如來向玉帝交出了自己的底牌。什麼底牌?唐僧肉。在被玉帝踢出“蟠桃大會”之後,佛派之所以能夠情緒穩定,安然渡劫,完全是因爲如來運籌帷幄般的巧妙周旋。而如來之所以能夠運籌帷幄,正是因爲他有唐僧肉作底牌。現如今,這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秘密已經成了三界頭條爆炸性新聞。這個傳言,不管是誰向三界散佈的,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玉帝已經知道這個秘密了。這也就是說,玉帝知道了如來可以與天庭相抗衡的最後一張底牌了。如來握着這樣的一張底牌來向玉帝投誠,玉帝又怎麼可能相信他呢?既然你已經投誠了,那麼留着這張底牌又做什麼打算呢?是給自己留條對抗天庭的後路嗎?如果在這場談判過程中,如來一直迴避這個問題,拒不交出這張底牌,那麼玉帝是不會讓這場談判有什麼好結果的。對於這一點,如來心知肚明。但是,如來要如何交出這張底牌呢?
首先,時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這張底牌始終都要交出來,但是交出時機的選擇卻大有文章,既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過早,那就顯得如來太沒社會經驗了。玉帝輕而易舉就拿走了這張底牌,那談判還有必要嗎?過晚,談判都結束了,交不交底牌已經沒有意義了。既然是談判中最後的一張底牌,那麼無疑要在談判結束之前交出來。一旦交出了這張底牌,取經談判就可以宣佈勝利閉幕了。同時,因爲這是一張事關全局的底牌,所以有關於它的要求應該儘早提出來好讓談判儘早進入正題。一旦提出了這張底牌的要求,談判即進入實質性階段。前文提到,取經談判結束於隱霧山,而如來就在隱霧山之前的鎮海禪林寺向玉帝交出了這張底牌。
那麼,如來是如何交出這張底牌的呢?要想解開這個疑問,必須再來仔細回顧一下前文對於唐僧肉的分析。根據之前的分析,唐僧肉之所以能夠有長生不老的功效,是因爲這其中有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唐僧元陽未泄。換句話說,唐僧元陽未泄是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必要性條件。只要這個元陽未泄的條件不再成立,唐僧肉就不再具有長生不老的功效了。只要唐僧肉不再具有長生不老的功效了,如來就算交出了自己的底牌。所以,在鎮海禪林寺如來讓那個老鼠精去引誘假唐僧的真實目的並不是爲了給觀音菩薩創造“偷天換日”的好機會,而是爲了向玉帝交出這張最後的底牌。他讓老鼠精和唐僧當着金頭揭諦使的面上演了一場真人秀,其用意就在於向玉帝傳達了唐僧肉不再具備長生不老之功效的消息。只不過,可惜得很,那個唐僧是假的。金頭揭諦使上當了,玉帝也中計了。如來本來也正爲此事一籌莫展呢!沒想到觀音菩薩倒有妙計在先。於是,如來順水推舟,既欺騙了觀音,又糊弄了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