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談經論典

阮容笑道:“哪有似你這般言說自家兄弟的。”

:“我這是至誠之言,便是他在此處,我也如是說。”王衝聳聳肩,又抿了一口茶,享受的不自覺的眯了眼。

劉倫笑道:“簪纓世家中相比較,也就那豎子還看得過眼。”

不說大晉,也不說整個江南地區,便是這金陵城,也是遍地的士族子弟,能在其中脫穎而出的,卻是數的出來的。

劉倫這話說得狂妄?

的確。

那又如何?

他的確這樣想,便這樣說,順其自然,毫不作僞。

楊毓微微一笑道:“王司空擅長談論名理,滔滔不絕,志趣高雅,只聽過一次他與樊公明清談夢理,便可管窺全豹。”

WWW☢TтkΛ n☢¢ ○

阮容揚脣一笑,放下了飲盡的茶杯,緩緩地道:“得見女郎所著《琴贊》便知女郎腹有詩書,卻不知,平日裡喜愛何類書籍?”

楊毓略微一沉吟,坦誠的道:“說來慚愧,我自小性子野,家中也無人管教,六歲才啓蒙的。”她想了想,接着道:“《老》、《莊》自然首位,《史記》也是常翻得,再次《左傳》、《孫子兵法》這些,《水經》倒是極喜的一部。”楊毓掰着手指,絮絮的念着。等到反應過來才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也停下來,不再往下說。事實上還有許多,不過,話說到此處,已有些賣弄的嫌疑。

楊毓自己也有些詫異,自重生以來,一年多的時間竟然讀了這麼多書。

對面三人並未有一絲詫異,反而笑得很是高興。

楊毓補了一句道:“也並非精通,不過通讀下來而已。”

劉倫問道:“既讀萬卷書,自然心境不俗。女郎覺得季子如何?”

楊毓偏偏頭,略一沉吟,笑着道:“劉公說得可是公子札?那位吳王壽夢第四子,封於延陵,後又封州來,爲避王位“棄其室而耕”舜過山的?”

楊毓心中有些緊張。

劉倫面色驚喜,微微點頭道:“正是此人。”

一邊的阮容與王衝皆如是。

楊毓這才放下心來,劉倫雖豁達豪放,卻也並非是什麼人都交往的。方纔他問一句“季子”,真真叫楊毓心中緊了緊。

只因,同是“季子”,卻有兩位名人這般稱呼,一爲楊毓方纔所說的公子札。

另一位,便是蘇秦,字“季子”,那位戰國時期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

這一個名字問出來,楊毓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蘇秦,幸虧她及時反應過來,生生的將話拐到公子札身上。

蘇秦“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息。”他遊說六國,先後投靠秦國、趙國,卻不受重視,而後在燕國得志。他眼光獨到、權衡利弊、口舌如鐵,字字珠璣,這些不容置喙。

然而,卻不難看出,此人追名逐利。這樣的人,劉倫怎麼會喜歡?

反觀公子札,不但才情高絕,且不爲皇權矇蔽心神,爲避王位,退隱舜過山。且此人極重情義,淡名利。如此謙謙君子,不正是竹林七賢的寫照?

楊毓揚脣而笑道:“於國,危難之時,當仁不讓。於家,爲保家族和睦,不受王位。於友,重信重義,絕不轉移。”楊毓揚脣笑道:“劉公,此人是天下第一君子,又需何評價呢?”

經此一試探,劉倫終於放下心來,認定楊毓的確是同他一樣的人,女子又何妨呢?

他大笑道:“都來了許久,茶也飲了許多,快拿酒來!”

楊毓揚聲一笑道:“祺硯!擺酒!大碗!”

:“哎!”祺硯雖沒品出個中滋味,但是見楊毓如此開懷,面上喜不自勝。下僕魚龍貫出,將十幾罈子翠濤搬到湖心水榭中。

楊毓轉頭對劉倫三人道:“今日,阿毓就同三位共做一回酒中仙!”

:“善!”王衝大笑着道。

翠濤本就性烈,四人飲下幾碗後,已有了些許醉意,饒是劉倫這樣的嗜酒之人,也雙眼迷濛。

阮容道:“《水經》的確妙哉。”

楊毓接着道:“未看《水經》之前,我竟只知瀑布壯觀,卻未想到僅就描述瀑布,便能有。。。”

阮容與王衝同楊毓共同開口道:“瀧、洪、懸流、懸水、懸濤、懸泉、懸澗、懸波、頹波、飛清。”

三人異口同聲,相視而笑。

王衝興高采烈,站了起來,手舞足蹈的道:“還有,高地有。”

楊毓與阮容又與王衝一同道:“山、嶽、峰、嶺、阪、岡、丘、阜、崮、障、峰、磯、原。”王衝接着道:“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

楊毓與阮容也興奮的站了起來,阮容揮手道:“我們現下便撐舟而去,瞧瞧山川懸流去!”

劉倫笑道:“來來來,乘興而去,豈不快哉!”

楊毓揚脣而笑,剛想答應下來,面色卻凝了凝。

阮容心細,將楊毓的臉色看的通透,不禁問道:“阿毓何以面色不暢?”

楊毓微微蹙眉,身子又坐回榻上,其他三人見此情景,也坐了回來。

楊毓沉吟一瞬道:“諸公可知郗氏?”

王衝心下微微一震,她知道了。面色略有些不快道:“阿毓無須擔憂。”

阮容與劉倫卻不知箇中緣由,紛紛看向王衝。

事情關乎家族,王衝面露難色。

楊毓接過話來道:“有人千里迢迢來金陵奪我的檀郎,諸公說,阿毓可能相讓?”

由於楊毓與他們交好,多番試探之下,他們也已認可了楊毓的爲人,無論楊毓再怎麼豔光照人,在他們眼中卻是一樣的,不知不覺間,心裡便偏向着楊毓。

劉倫朗聲一笑道:“不能!”

阮容揚脣而笑道:“正是!阿毓連皇權也不懼,怕一小小女郎?”

楊毓微微揚起頭笑道:“兩日後,人便到金陵,諸公若是無事,儘可來城門一觀,瞧瞧阿毓如何做個真小人!”

:“王司徒大人將阿毓視如無物,阿毓便要狠狠的打他的臉,讓他瞧見我。”她口中說着小人,面色卻舒朗坦蕩的很。

劉倫飲的暢快,一撩衣襟,將外袍脫了下來,光着身子笑道:“阿毓可知張子房?”

楊毓笑道:“漢初三傑之一,官拜大司馬後辭官歸隱。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劉倫笑着道:“那阿毓又是否知曉漢高祖如何評價此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此七郎爾第三百九十二章 諼草萋萋第三百六十三章 仙馬突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乘夜而逃第三百五十三章 道來始末第二百八十五章 踏馬而去第二百五十二章 心慕自然第四百零一章 弘農楊毓第二百一十一章 徒增感傷第一百三十三章 摽有梅第一百七十八章 夜宴楊府第二章 病瘦郎君第二十二章 是誰下作?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前立誓第三十六章 半塊玉珏第五十四章 清傲?自卑第一百九十四章 清風臨耳第三百六十五章 深陷埋伏第二百三十一章 仁德之女第一百六十章 月出皎兮第三百一十五章 此七郎爾第三百九十六章 犀角添妝第三百四十章 百骸連弩第三百二十七章 整頓鐵礦第三百一十七章 鶴鳴山上第一百零五章 葛老賊!第二百零一章 捨棄了她第二百零七章 郗氏來訪第三百四十一章 羊終馬始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使前秦第三百二十九章 休止動亂第二百三十章 出嫁之日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見玉樹第三百五十五章 除了禍害第五章 割捨第八十七章 無心之人第三百零一章 楚人之勇第二百六十一章 惡人伏誅第三百三十六章 寂靜之道第三百二十五章 箕山之志第三百五十二章 嚴刑拷打第一百九十三章 痛哭一場第一百七十一章 緣之所起第三百七十二章 姜尚釣魚第一百三十四章 琴簫相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摽有梅第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一百六十四章 淚灑長江第二百七十七章 翠笛曼歌第四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五十三章 道來始末第三百四十一章 羊終馬始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士風流第一百一十七章 信他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何謂尊貴第七十一章 無恥之女第五十六章 斬首期至第七十八章 人面獸心第二十四章 茶館說書第四十一章 上天示警第四十七章 嗟來之食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人信仰第一百八十四章 乘興而去第一百六十九章 將種阿毓第三十五章 濁了郎君第三百三十六章 寂靜之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無法周全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方變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斷袖郎君第六十章 上元之夜第八十四章 約定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欲離去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入松歌第二百五十章 木秀於林第六十二章 不必相交第一百五十二章 再至九江第六十八章 珍重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者詭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流言蜚語第二百章 委禽奠雁第三百一十二章 鮮卑細作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諒不恨第一百零七章 鳳求凰兮第三百四十六章 珠聯璧合第三百四十六章 珠聯璧合第一百零五章 葛老賊!第三百一十二章 鮮卑細作第一百六十四章 淚灑長江第二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二百七十二章 代帝出家第二百八十六章 吾心所向第七十八章 人面獸心第三百零七章 調笑於他第三百一十三章 鴻雁託書第一百五十八章 斷袖郎君第二百零八章 小人來矣第三百九十八章 別離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