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清河崔氏

(謝謝好友紫楓雲鬆的1000大賞~~)

交待過後,楊彥領着衆人往深處走,裡面是弓箭匠與制兵匠,正分別對兵器和弓矢做着保養,一名五十多歲的老者是這羣人的頭人。

楊彥問道:“老丈如何稱呼?”

老者趕忙施禮:“不敢當郎主問,奴名周成!“

楊彥擺手笑道:”周老不必緊張,本將此來,是想了解一下,軍中可能制弩?“

這倒是問到點子了,周成那滿是皺紋的臉面,現出了自信的笑容:”我周家在曹魏時便跟隨荀氏,至今已有近百年,老郎主府中的弩皆是出於我周家之手。“

”好!“

在蕭巧孃的目瞪口呆中,楊彥又從懷裡掏出一疊紙,遞過去道:”此爲兩物,一名牀弩,一名塞門刀車,能否製出?“

牀弩出現於劉宋時期,射程遠,威力大,專用長達三尺,如兒臂粗細的鐵箭,或者更加粗大的踏蹶箭,前者以殺傷密集人羣或攻城撥寨爲主,後者的箭頭可深入牆壁,供攻城士兵踏着箭桿攀爬,楊彥交待設計牀弩,正是爲日後攻打各家的塢堡做準備。

而且他在劉宋牀弩的基礎上做出了改進,應用到彈簧與搖柄,使得蓄力更加充分,上弦的速度也更快,就當時的技術水平而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塞門刀車的用途與牀弩相反,專用於守城,前刀壁上裝有 24 把鋼刀,既可殺傷敵人,又可擋住敵方的矢石,這樣對方很難攀援,形成活動的壁壘,畢竟在堅守城池的長期惡戰中,城門難保一次不失,塞門刀車便是最爲有用的救急兵器。

本身塞門刀車的製造並不困難,就是粗大和笨重,《墨子》曾有記載,也不需要造多少,四個城門,一門一個足矣。

相較而言,楊彥更加看重牀弩。

作爲進攻性武器,比牀弩威力更大的是回回炮,能發射近千斤重的巨石,一炮即可把城牆崩開一角,南宋的滅亡與回回炮不無關係,這在本質上是一種投石機,當時普遍使用的是牽引式槓桿拋石機,而回回炮屬於配重式槓桿拋石機,在技術上領先一代,研發也更難。

暫時楊彥還沒有使用回回炮的需要,以他的人力物力,目前也用不起,因此先集中精力搞牀弩。

周成仔細看着圖紙,許久才道:“塞門刀車不成問題,牀弩本也不難,無非是把弩的尺寸加大,弩臂多加一到兩副,只是按郎主的要求……恐怕須費些時日。“

楊彥鼓勵的笑道:”彆着急,如有不明之處,可隨時來找我,若是把牀弩做成,我記你乙等功一次,參與人員記丙等功一次。“

“奴……奴盡力!”

周成渾身微顫!

兩次乙等功,釋放奴籍,三次乙等功,可進相府任輔助性掾吏,兩次甲等功,可任三百石,最高升至千石官職!

楊彥擺了擺手,便帶着衆人繼續往裡走。

王府被分隔成了一塊塊,不片刻,便走入了老弱營地。

實際上老弱也是相對,絕大部分只有四十多歲,五十以上的很少,也有一些四十不到,放在後世,這個年齡段正是一個人事業的黃金期,而此時,卻因生活的困苦與勞碌,面相普遍在五六十歲左右。

“見過將軍!”

“參見將軍!”

老弱們紛紛見禮。

楊彥擠出笑容問道:“諸君過得如何,可有缺衣少食,可有不適?”

阿玲的祖父禮施道:“我等蒙將軍搭救,施衣給食,已是感激,哪敢另作妄求,只是白吃白住,甚是不安,雖筋骨老朽,亦願效犬馬之勞。“

“我等雖老,卻可耕田!”

“是啊,願爲犬馬,爲將軍效勞!“

各人都紛紛表態。

其實老弱們的心態楊彥理解,肯定不排除有感激的因素,但也很可能在擔心因其衰老無用被趕走,或者回到過去驅趕爲勞役,一天只吃一頓半飽的老路上。

畢竟軍中的情況衆所皆知,真要到缺糧的時候,肯定是老弱先被放棄,他們只希望找到活幹,體現出自己的價值,至於轉投郯城別家,那是想都沒想過。

亂世中,最不值錢的便是人命,如楊彥這樣肯供養老弱的豪強方伯,幾乎是絕無僅有,沒有人奢望離開了楊彥會獲得更好的待遇。

楊彥沉吟道:”既如此,本將先問一句,可有人識字?若是願意教授軍中幼童或軍卒讀書識字,可來本將左首,將來擇優任學官掾、郡掾祭酒、學經師及文學史等諸職,若有其他方面的才能,亦可另行重用。“

二十多人紛紛步出,站在了楊彥左首,很多人雖然衣衫陳舊,瘦骨嶙峋,卻腰背筆挺,還有人捋着凌亂的鬍鬚,一派士人風度。

阿玲的祖父也在,拱手道:“我等既爲將軍所救,理當爲將軍效勞,只求一日兩餐飽腹,不敢多作他想。“

楊彥搖頭笑道:“因工付酬,因才施用,乃應有之義,老丈不必謙虛,對了,尚不知老丈如何稱呼。“

”老夫崔訪!“

阿玲祖父捋着須,傲然道。

“什麼?清河崔氏?”

“噢,原來是崔公,想不到也淪落至此啊!”

“是啊,真是世事難料啊,劉越石、盧子道與溫河東(溫嶠父溫襜,曾任河東太守)皆以崔氏女爲妻,聽聞溫太真在江東頗有名望,想必崔公是去投奔溫太真的吧?“

”說起來,崔公還是溫太真的親舅呢!“

衆人七嘴八舌,無意中道出了崔訪的來歷,有人問道:“崔公,聽聞令侄崔悅於幽州段氏末波麾下任職,何不往幽州投靠,反跋山涉水,遠去江東?“

崔訪揮了揮袖子:“此子事胡,吾羞於與之爲伍!“

楊彥肅然拱手道:”不曾料我這軍中竟潛藏高士,倒是楊某唐突了,不過還得委屈崔公再居一陣,年底楊某遣船隊回建康,可順道捎上崔公,當然,諸位若想離去,亦可與崔公同行!“

崔訪嘆了口氣道:“寄人籬下縱是不得自在啊,老夫別無他求,粗茶淡飯足矣,況一飯之恩,尚須回報,若是將軍不棄,老夫願留郯城。“

”楊某何幸,他日崔公若起歸意南歸,當好生相送。“

楊彥理數週到,但也是空口白話,他不會因爲崔訪的出身高就許以要職,至少先觀察一陣子,是否與自己的執政理念衝突,或者有沒有真才實學。

其他人卻是有不少都心動了,一名中年人便是問道:“將軍此言可真?年底真能回建康?”

“哼!”

阿玲冷哼一聲:“去了建康亦是寄人籬下,受人白眼,何如自己動手,換來一日兩餐?”

“我等本就是去往建康,只是途中誤入賊子之手,你這小娘子莫要妄加指責。”

“將軍與我等有恩,他日自會回報,況我等在回建康之前亦將擔任教席,並不白吃白住!”

好幾個士人均是紅着老臉分辨,楊彥暗暗搖了搖頭。

第二九六章 機會來臨第一五零章 發動進攻第二零六章 問計楊彥第六五七章 親自勸降第三二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九二章 復辟功成第七一零章 孤注一擲第四五九章 冬去春來第三一九章 大破聯軍第八一三章 允你自盡第八十六章 東海國相第七零七章 石虎總攻第七八七章 誰當太傅第一九一章 曲終人散第二二七章 安辨雌雄第七四二章 新尚書左僕第六一七章 王敦退路第二三二章 巧娘獻策第五八二章 回洛陽第二四五章 劉氏低頭第五七六章 強作硬氣第三四八章 相府爭吵第七零六章 來了又走第五零零章 破府而入第九十七章 王府窘迫第六三四章 石勒應對第一二九章 矇眼摸妻第四五五章 荀邃爆發第七七六章 閉關鎖國第一九八章 又有敵來第六十四章 重回下邳第七十一章 皇帝議楊彥第五二一章 土崩瓦解第一六零章 狠心拒絕第四零五章 赴建康第六十八章 求爲國相第七五四章 欲加之罪第五五四章 一視同仁第二十四章 刁協來徵第四二六章 兵抵奉高第七九六章 親赴丸都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十八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五八六章 對症下藥第三八九章 苦口婆心第五八四章 考覈選賢第二十一章 土法治闌尾第四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三四九章 身不由己第二三六章 任讓之計第七四三章 三公九卿第二零一章 沈充退軍第五六一章 挫骨揚灰第九章 不爲別家做嫁衣第四六一章 被逼出現第七零四章 風雨驟停第六零二章 決戰姑孰第三零八章 全城投降第四四七章 錢幣之難第四五零章 蘇家過江第二四七章 何爲仙第一七四章 南士心聲第十三章 搭夥過日子第五三九章 退婚第七七三章 徐龕老妻第八四八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七五三章 全軍覆沒第八二八章 眼紅的利潤第五一六章 攻打覆舟山第七四三章 三公九卿第二零七章 楊彥獻策第七十八章 囊中羞澀第八一九章 做人的道理第八一零章 泰坦尼克第八四四章 錯上加錯第三一四章 王邃出馬第一九二章 扼守兩山第六九二章 大軍圍堡第一八六章 趕赴氶城第二零四章 寧爲漢家犬第八二四章 白眼狼第六六二章 荀灌到來第一一六章 風助煙長第五十八章 大功告成第一八四章 戰爭準備第五九八章 集體出動第七五三章 全軍覆沒第六八九章 慌不擇路第二三一章 效明主於微末第七六四章 逼迫石勒第二一二章 孔萇兵至第五三六章 柳蘭子的未婚夫第六五七章 親自勸降第七二六章 出使拓跋第十章 路見不平第二七三章 周札發難第五八九章 直衝宮門第四八零章 各有所謀第一九六章 若有所悟第三二一章 戰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