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

其實日械不管有什麼缺點,但是實際上就是一句話。日本人的武器,是給高強度訓練出來的最精銳部隊使用的。想要熟練使用,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大量訓練。無論是擲彈筒還是歪把子,都是這樣的武器。

而關內部隊卻恰恰的因爲條件的制約,缺乏相對應的訓練。可你不能指望一支上了戰場都只有幾發子彈的部隊,在日常訓練的時候一口氣打出去上千發子彈。精度不錯,恐怕是關內部隊對這支機槍唯一的好評價。

像歪把子機槍如果訓練充足,比如說那些日軍精銳師團手中,還是一支相當不錯的機槍,威力並不捷克造差的太多。訓練上的不足,也缺乏日軍那樣的保養條件,是部隊對日械有些不待見的主要原因。

老帥雖說是司令員,全軍的最高軍事首長。但是對下面的意見,還是很瞭解的。儘管認爲部隊現在是裝備上去了,胃口也高了,也批評了現在部隊出現的挑肥揀瘦毛病,但下面的聲音他也不好一點不聽。

只是部隊現在不愛要日械,波蘭造的七九口徑抗聯肯定又拿不出來。自己又何必去爲難人家?楊震說有辦法能搞到,在老帥的心中認爲只不過是一種解釋而已。他們現在到哪裡去找那麼多的七九口徑的武器?

總不能讓人家爲了挺進軍的這幾萬人,還單開一條生產線?儘管心中也很期待將部隊的武器裝備口徑統一,但是考慮到現實的問題,老帥對部隊換裝的問題,並不是很熱衷。而且在他看來,武器只要能殺敵,就是好武器。

能統一口徑,減輕後勤方面的壓力,就是換裝的最大好處了。至於換裝什麼武器,老帥卻並不是太在意。如果楊震全部給挺進軍換裝成日械,他也沒有什麼意見。畢竟武器彈藥充足,部隊在作戰的時候可以更加放開手腳,也更有利於自己指揮。

再說了,就算日械有這樣和那樣的不足,但是畢竟做到了人手一支。部隊不用在爲缺乏武器,尤其是彈藥不足而犯愁了。日械有日械的好處,波蘭造的武器有他們的好處,不能因爲日械武器的缺點而一概而論。

當年部隊武器不足的時候,不是一樣的打仗?攻堅能力不足,大兵團正規作戰能力不足,陣地戰不足,步炮協同能力差纔是部隊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至於裝備現在夠用就行了,至少不用在攻堅的時候,面對日軍工事無可奈何了。

所以對於楊震的這個提議,司令員搖了搖頭道:“裝備更換的事情,只要不是你們那種什麼自動步槍,你決定就可以了。你們那種步槍,我們可養不起。好傢伙,趕上一人一挺輕機槍了。”

“等到戰役全部結束,中央如果堅持將挺進軍全部編入抗聯作戰序列,那麼怎麼換裝就是你該考慮的事情了。至於現在,出於對一階段作戰的後勤壓力上的考慮。既然挺進軍已經決定作爲輕裝部隊使用,暫時就不要更換與你們相同的裝備了。”

“你們換裝有你們的考慮,但這些武器射速快,彈藥消耗量大,並不適合挺進軍。不管是日械,還是波蘭造的武器,能殺敵就是好武器。只要能統一口徑,減輕後勤上的壓力就完全可以了。”

“現在最關鍵的是對挺進軍部隊進行整訓,加快部隊戰鬥力的提高,以及各級幹部的指揮能力。至於裝備的事情,還是那句話不要過於求大、求全,要符合我們現在戰略補給能力差的實際情況。”

“這些天看到你們的訓練,說實在的很有感觸。你們部隊一天的訓練量,幾乎等於關內部隊三到五天的訓練量。早上一個鐵打不動的五公里全副武裝的早操,還有每三到五天一次的緊急集合和那個什麼軍體拳,這些都是關內部隊所沒有的。”

“不過你們這個訓練量,是不是有些太大了?早上五公里武裝早操,上午各種戰術、擒拿格鬥、實彈射擊、手榴彈投擲訓練。下午,各種技戰術以及障礙,武器保養訓練。晚飯之後,還有一個五公里。”

“返回營房後,還有兩個小時的文化課和政治學習。三天一次的武裝越野,五天一次的山地穿越。你們的部隊基本上從睜眼,就訓練的晚上熄燈。這麼大的訓練量,部隊能夠承受的了嗎?”

“如果按照你們的這個訓練強度,恐怕挺進軍的部隊,能支撐下來的沒有幾支。你們部隊的伙食水平是高,可這訓練量也太大了。不過你們的那個軍體拳是誰想出來的,我看很不錯。即可以鍛鍊身體,也可以提高部隊肉搏戰能力。”

“至於你們的那個特種作戰偵察旅的訓練,我和政委也看過了。雖然有些過於苛刻,但相當有獨到之處。此次在熱河,我們也瞭解了一部分他們的作戰特點和能力。你答應給關內部隊培養出一批這樣的部隊的事情,你可別忘了。”

司令員話中的意思,對於抗聯配屬給挺進軍的那個什麼特種作戰部隊很是喜愛,邊上政委卻是依舊有些不以爲然。儘管在這兩天參觀了他們的訓練,對於他們展現出來的全新作戰模式,政委也相當的佩服。但是對於他們在熱河作戰期間,在某些方面展現出來的一些手段,卻是很不滿意。

政委總感覺他們出手,有些過於毒辣了。而且他們審訊工作,也與部隊一直強調的優待俘虜作風大相徑庭,這手段有些過於殘忍了。在聽完配合他們作戰的部隊彙報之後,儘管不太想說,但是政委覺得除了殘忍這個詞可以形容之外,沒有第二個詞可以形容了。

對於這件事情,政委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口道:“楊震同志,你說到訓練我想起來一件事情。你們那個特種偵察部隊在熱河配合我們肅清敵特效果很好,戰鬥力也的確強,作戰模式也很新穎,但是這個手段是不是有些過了?”

“我們的軍隊是有着嚴格的紀律的,優待俘虜這是我們一貫的做法。當然在審訊俘虜的時候,使用一些手段也是必要的,這個我們都可以理解。但是你的部隊,在審訊俘虜的時候,使用的手段實在有些太那個了。”

“你們的這些做法,說好聽的是不惜一切代價,說不好聽的那是不擇一切手段。除了殘忍,我想不出來還有其他的形容詞。對待俘虜,我們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也不能這麼做。就算形勢再嚴峻,我們總該還要保留一定的做人底線吧。”

“我們配合作戰的幹部回來彙報的時候,我甚至不敢相信這是我們的部隊能夠做出來的事情,簡直比日軍還要殘忍。就連一向以強硬著稱的日軍,都沒有一個能夠在你們的審訊手段之下熬過十分鐘的。受過他們刑的俘虜,身上的皮沒有一處完整的,甚至直接被整死的不在少數。”

“與你們的部隊配合作戰的部隊,對你們這種手段意見很大。這對兩軍的融合,是一件很不利的事情。楊震同志,你的心思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我們畢竟是人民軍隊,到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紀律。”

“日軍是一支野獸軍隊,但是我們不能也同樣成爲野獸。這樣的部隊戰鬥力再強,我們也不要。我希望你們能夠在這方面,做出一定的改善。楊震同志,對待俘虜最起碼的人道主義,我們還是要講的。”

“你們這種非常規,特別的作戰手段,我們希望學習,也希望你們能協助我們培養出一批同樣的部隊來。但是你們在某些方面的做法,我們無法接受。我們無法接受我們的部隊,變成一些不擇手段的屠夫。”

對於老帥的這個指責,楊震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道:“老首長,特種作戰是一種無後方的敵後滲透作戰。他們作戰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獲取到他們所需要的情報。”

“兩位老首長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戰場上情報準確與否,甚至情報的傳遞一分鐘的耽誤,會對戰局產生多大的影響。他們在作戰的特殊性上,決定了他們必須要採取一切手段。因爲一旦出現任何意外,以日軍的一向反應速度,等待他們的只要全軍覆滅。”

“當然在此次熱河作戰,與他們慣用的作戰模式有些不同。但是兩位老帥考慮過沒有,你們的安危高於一切。如果你們出現意外,挺進軍這近十萬大軍該怎麼辦?不惜一切手段,不是要我們死戰才能保護兩位老帥的安危,是要採取最小的代價,去換取你們的安全。”

說到這裡,楊震微微的沉默了一下之後“這支部隊是我一手訓練出來的,也是目前全軍唯一一支我親手帶出來的,還保持全建制的部隊。這支部隊的作戰風格,我是清楚的也是瞭解的。因爲他們的所有作戰方式,包括這個審訊俘虜的手段,都是我一手製定的,也都是我一手教會的。”

“他們做的這些,在兩位老帥的眼中,可能有些過分。但是對於我來說,對於這支部隊創建時候的條件來說,我並不認爲過分。對於這支經常需要孤軍深入敵後的作戰部隊來說,作戰是第一位的,生存是第一位的。”

“他們首先要完成作戰任務,至於仁義道德,暫時還顧不上。複雜的敵情,獨特的作戰方式,至少現在這支部隊只能選擇不擇手段。這種作風我也知道有些過了,但是要改不能現在改。等和平、安寧了,我自然會採取辦法,改變這種不擇手段的做法。”

楊震最後這番話說完,兩位老帥不約而同的吃驚的望着他。這支部隊居然是眼前這個年輕人親手打造的?不滿意這支部隊的作風,豈不是連他一同裝了進去?沒有想到這一點的政委,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對於他們的某些手段不滿意歸不滿意,但是這樣直截了當的提出來,多少有些那個了。楊震這番話說完,相對於臉色顯得很不自然的政委,司令員則一臉古怪的看着楊震,心中不知道想着什麼。

第三百七十二章 雷霆手段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買賣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八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零二章 跑掉一個算一個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個能不能第三百章 我不是田登第三百五十三章 梅津美治郎的怒火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轟炸前的準備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對手的心理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術與打法的不同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羣土匪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國的利益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四百五十三章 徹底搞殘他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三百八十六章另外一種因禍得福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許是一個辦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一十五章 拜訪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處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適的秘書人選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三百八十六章另外一種因禍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