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範抵達江陵已是旁晚,夕陽西下,暖風習面,江岸垂柳映水綠。碼頭上人頭涌涌,一派繁忙景象。呂範不止一次來過江陵,此次一踏上江陵的碼頭,就感覺到昔日的凋零已不復在,紅紅火火的碼頭讓呂範分不清東西南北,問過路人,呂範一行方走出碼頭。呂範沒有去驚動劉備軍方人員,而是先在靠近碼頭的地方找了間大的客棧住下。
第二天一早,呂範便奔劉備官邸而去。穿過繁華的鬧市,呂範顧了輛馬車,乘車來到劉府大門前。劉府門前往來拜祭的人絡繹不絕,一隊白耳精兵腰繫白帶,分立大門兩旁,祭旗高掛,大門白底黑字一副輓聯:“菱鏡影孤哉,慘聽秋風悲落葉;錦機聲寂矣,愁看夜月照空帷。”
呂範跟着弔喪的長隊進入前院,老管家劉而接過呂範的大禮,並將數目一一記錄在冊,然後告訴呂範,劉備近幾日都在府衙,未曾回府。呂範拜祭了甘夫人,徑直前往江陵府衙。
劉封領着白耳精兵在衙門口攔住了呂範,問明緣由,將其引入內室,諸葛亮與其相見。諸葛亮先與呂範寒暄,接着遺憾地對呂範說:“子衡來見吾家主公,汝來晚了一天,昨日吾家主公出徵取零陵去了,有什麼事,吾家主公委吾全權代理。”
呂範聽說劉備不在江陵,徵零陵去了,敏感地感覺到是個重要的情報,必須儘快向孫權報告。至於說媒一事,劉備不在,諸葛亮其他事情能代理,娶妻之事可代理不來。呂範決意已定,還是先告辭再做打算,於是對諸葛亮拱手道別:“吾前往拜祭甘夫人,不見玄德公,聽聞玄德公在衙門,故而前來拜見。既然玄德公爲戰事纏身,吾不便打擾,範告退了,請孔明轉告玄德公,吾日後再來拜訪。”
諸葛亮也不挽留,客客氣氣地令左右送客。呂範離開衙門來到街心,吩咐下人四處打探消息,然後回到客棧聽信。
收市的時候,呂範的下人陸陸續續回了客棧,把收集到的情報向呂範彙總。呂範得到劉備昨日領張飛、趙雲、魏平、黃忠諸將出城去了的確切消息,呂範回建業向孫權報告去了。
一直監視呂範活動的劉封,見呂範的船隻行遠了,纔回報諸葛亮。
正如劉備猜測的那樣,孫權果然派人過江來打探軍情。
卻說十天前,劉備與諸葛亮、賈詡、荀攸、諸葛瑾在議事大廳商議學堂的招生計劃,伊籍領了兩個人進來拜見劉備,一是馬良馬季常,二是其弟馬謖馬幼常。
劉備請三位坐下說話,
伊籍落座後向大家一一介紹了馬良與馬謖。劉備知道馬良乃襄陽才子,更知道鄉間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說法,於是劉備問計於馬良:“荊州新定,民心未穩,不知季常有何良策以安民心?”
馬良答道:“現荊州已平,唯有南面四郡仍在亂賊之手。主公應當起兵南征四郡,積收錢糧,以爲根本。此是能保荊、襄長久之計也。”
劉備又問:“此四郡現在是何人佔據?”
馬良答道:“武陵郡太守金旋,長沙郡太守韓玄,桂陽郡太守趙範,零陵郡太守劉度。主公若是取了此四郡,乃魚米之鄉,吾荊州之糧倉也。”
劉備大喜,於是又問此四郡先取何郡,後取何郡。馬良再答:“湘江之西,零陵郡最近,應先取之,其次取桂陽;然後是湘江之東,取武陵,長沙最後取之。”
劉備甚喜,任馬良爲劉備中軍從事官,伊籍副之,擇日開往零陵。
劉備又對在馬良旁邊的馬謖問道:“汝可是馬謖馬幼常?”
馬謖趕忙跪拜劉備道:“謖,拜見主公!願隨主公鞍前馬後。”
劉備心想,馬謖馬幼常,言過其實,不堪大用,誰用誰倒黴。如果將其放到學堂去教書育人,也許就不會有“失街亭”這樣的歷史悲劇了。想到這裡,劉備一臉堆笑道:“幼常儀表堂堂,風度翩翩,吾聞汝頗有學識,現學堂正缺人才,汝到諸葛瑾的學堂報到去吧。”
正在說話間,陳到進來了,報告說趙雲求見。劉備讓諸葛瑾領着馬良、伊籍、馬謖去學堂看看,四人領命告退,議事大廳只留下諸葛亮、賈詡、荀攸,趙子龍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劉備熱情地招呼子龍:“子龍回來了?”
趙雲向劉備行禮後,對劉備肝膽相照:“主公,雲聽聞江陵的有名田宅都分賜給了有功之臣,雲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劉備一怔,知道了趙雲想說什麼,歷史上的趙雲在劉備取得益州後,就站出來反對劉備分田分地的做法,現在趙雲急匆匆地趕過來,想必是爲此事而來,劉備想聽聽趙雲是怎麼說的,於是微笑點頭示意趙雲繼續。
趙雲慷慨陳詞:“昔者霍去病以匈奴未滅,將士安用爲家。何況今日國賊暴虐,不同匈奴,豈可求安也?等天下都安定了,大家解甲歸田,那時候再分賜功臣不遲。荊州累遭戰火,田宅皆空,今主公將田宅歸還百姓,令其安居樂業,荊州百姓自然心
服於主公,日後方可使出賦役。”
趙雲的一番言辭,說得在坐的三位高參的臉色,紅一陣子,白一陣子,低頭不語。特別是諸葛亮,才分到一處上好的宅院以及三百丈的肥田。
劉備則撫掌喝彩:“子龍一番豪言讓吾受益匪淺。吾知子龍先公後私,時時以大局着想。曹阿瞞挾天子以令諸侯,四處燃燒戰火,對百姓橫徵暴斂,甚至不惜以屠城來鎮壓百姓的反抗,其倒行逆施的惡行彰顯於天下,醜態勝過董卓,致使百姓顛沛流離、無家可歸,土地荒蕪,屍骨遍野。吾劉備奉皇上玉帶詔討伐曹阿瞞,肩負‘匡扶漢室’之重任,恢復吾太平富足的大漢盛世。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還須大家付出千辛的努力。如今取了荊襄之地,吾劉備必須要讓將士們沒有後顧之憂,有一個安身立命之地,唯有如此,‘匡扶漢室’之偉業才能實現。”
劉備說到這裡就打住了,沒再往下說,心想:趙雲一定聽得懂潛臺詞,除了關張趙等少數幾個死心塌地跟着劉備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奔前程而來的,如果不給這些人看到好處,不爲這些人安置好一家老小,還有幾個肯投奔劉備的?
趙雲趙子龍臉色弱有羞澀:“主公休要誇耀吾。雲認爲主公乃仁德之君,百姓的利益爲先,纔是‘匡扶漢室’偉業之根本。對百姓巧取豪奪、橫徵暴斂的做法,乃董卓、曹操之流所爲也。”
劉備甚是欣慰趙雲,對在坐的三位高參說:“子龍所言極是。爲杜絕官員貪圖安樂,殘害鄉鄰,孔明軍師先擬出個治國條例,在吾管轄之區域內遵行。”
荀攸提議說:“昔高祖約法三章,百姓皆感其德。但願軍師在擬定法制的時候,寬刑省法,以慰民望。”
諸葛亮不同意荀攸的看法:“公達(荀攸)知其一,未知其二。秦朝用臣商鞅,酷法暴虐,萬民皆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寬仁,可以弘濟。今天下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君臣之道,盡已廢矣。凡人寵之以位,位極則殘;順之以恩,恩竭則慢,以至喪國,實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其榮。榮恩並著,上下同心,爲治之道,於斯明矣。凡治政者,要識時務也。”
劉備問趙雲:“軍師所言,子龍滿意否?”
趙雲當然贊同諸葛亮治國方略,於是回答劉備說:“滿意。主公公務繁忙,雲先行告退。”
趙雲還未走出門口,又被劉備叫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