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殿下...!”
長安明德門前,岑文本眼含熱淚在一駕馬車前微微的躬下了自己的身子,很快,馬車的車簾被拉開,從裡面走出一位如玉青年,這位就是吳王李恪。
只見李恪看到岑文本躬身之後,也是立即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將岑文本給扶住道:“老師...請起...!”
跟着老師學生四目相對,滿滿的感動。
衆所周知,在貞觀年間出現了太多的名臣,正是這羣人在李世民的帶領下才使得中國迎來了一個空前強大的時期。
相比起房玄齡、魏徵、李靖這樣耀眼的名字來說,岑文本的確顯得不那麼出名,在史書中的記載,他是一個不太愛說話的人,但是他的文采是非常出衆的,因此得到了李世民的重視,被安排在身邊起草各種詔書,雖然官職不高,但是因爲直接在皇上身邊所以很容易升職,是一個不錯的好差事,岑文本自己也做的非常出色,因此之後連連升官。
除了出色的文采之外,岑文本愛民的心思和高貴的品德更是成爲了他的一大亮點,雖然當了大官,但是岑文本依舊生活樸素,對於自己的母親也非常的孝順,即使是那些混的不怎麼樣的老朋友岑文本也從來不曾虧待他們,一應禮數都非常周全。
而且早在他還跟隨蕭銑的時候就爲了避免傷亡勸告蕭銑投降唐軍,並且在唐軍準備劫掠百姓的時候勸告唐軍的主帥不要再讓士兵們搶掠百姓,使得當地的老百姓免於一難。
同時對於權貴,岑文本也從不阿諛奉承,即使是當時深受寵愛的魏王也敢於直言不諱,指責他揮霍無度。
他爲人非常正直,處理事務都是兢兢業業的,所以受到了李世民的賞識,要知道中書侍郎,這個官雖然品級不高,但是負責寫詔書,跟在皇上身邊,所以是一個美差,當時有名的大儒後人顏師古對於這個位置就非常看重,希望能夠被啓用,但是李世民親自提拔了岑文本來負責這個職位。
岑文本幹得一點都不比顏師古差,甚至在機變上面還要超過顏師古,所以受到了李世民賞識,很快就被升到了中書令。
岑文本一直都是李恪的忠實支持者,爲了幫助李恪登上皇位,甚至放下了自己讀書人的尊嚴“趨炎附勢”的效忠魏王獲取信任,在最後時刻給予他致命的打擊,爲什麼岑文本可以爲李恪如此付出。
首先岑文本是李恪的老師,是從小看着李恪長大的,對於李恪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再加上李恪的母親楊妃還有他的恩師也這麼託付他希望他能夠照顧李恪,再來兩人都是隋朝後裔,從這一點上來看他們的利益是共通的,不同於當時長孫無忌他們那樣的秦王舊臣,他們想要獲得更多的利益只能聚成一團。
因此岑文本對於李恪非常忠誠,不惜犧牲自己的名譽投靠到李泰手下來排除掉李泰對於李恪的影響。
還有一點就是岑文本認爲李恪纔是皇帝的材料,不管是文韜還是武略,李恪比起其他的皇子是要勝出一籌的,並且岑文本也是看不上李治,認爲李治太過優柔寡斷。
事實也證明了,李治的性格太過軟弱,導致了武則天奪權成功。
本來幹掉了李承乾,又揭穿了李泰,岑文本認爲李恪有機會了,但是殊不知,李世民居然還是立了懦弱的李治,這也讓岑文本無奈到了極點。
好在現在又有機會了,李恪回到了長安,雖然僅僅只有一年的時間,但是已經夠了,一年的時間只要李恪可以獲得更多大臣的認可,那麼一切都還有機會,畢竟李世民現在還是春秋鼎盛,太子還是可以更換的。
“哥...岑師傅,你們好呀...!”
就在岑文本和李恪兩人感動對望的時候,又一架馬車過來了,掀開自己馬車的車窗簾,一個和李恪有四分相似,但是面孔卻稍微顯得輕浮的男子笑着打了招呼。
“蜀王殿下...!”岑文本看到對方連忙再次躬身。
“愔弟...!”李恪也是露出了笑容。
“哈哈...你們兩個大男人,也真的是太壯觀了,好了,我就不打擾兩位的雅興了,我要先去平康坊,嘿嘿,我要好好的看一看那裡的姑娘呀,本王不去,那些姑娘應該不知道有多想念本王了...還有本王的小依依,嘿嘿...!”
說着,李愔大喊一聲:“走...直接去平康坊...!”
李恪在後面連忙想要阻止,不過,卻被岑文本一把給抓住道:“殿下,不要去管蜀王,讓他去鬧...我們還是先回府,老夫和你細細說一下此時長安城中的事情,跟着你還要進宮去看娘娘。”
“可是愔弟也要去看母妃,要不然母妃會擔心的...!”李恪再次上前想要阻攔李愔的馬車,但是爲時已晚,李愔的馬車已經疾馳而去。
看着已經遠去的馬車,李恪眉頭皺了起來,倒是岑文本催促道:“走吧...他就是那樣,殿下最好就是劃清界限...!”
只是岑文本說的是簡單,但是李恪卻不能割捨李愔,因爲李愔是李恪的親弟弟呀...!
與此同時的定州,張亮來到了定州,直接對李佑,李治,李明達下旨,讓三人一起回長安,不要在待在定州了,李治回到長安跟着房玄齡學習政務,但是李佑回到長安之後,立即解除所有的職務,徹底的反省自己,不允許再上朝堂。
這是李世民對李佑的懲罰,因爲李佑在嶺南和定州殺戮太重,所以必須要給的懲罰。
這就是對李佑的懲罰,李治和李明達連忙想要爲李佑抗辯,但是卻被李佑給阻攔了,李佑誠心的跪在地上,表示自己一定會認真反省,感謝李世民對自己的寬宏。
李佑早就已經預測到了這個結果,所以李佑並沒有過於的牴觸,也沒有讓自己的弟弟和妹妹過於的爭辯,李佑知道現在的結果已經是最好的了。
只要可以回長安,那麼一切都在李佑的計劃之中,這樣已經很好,也因爲這樣,一個月之後,時間到了貞觀年十一月,李佑,李治,李明達回到了長安,房玄齡率百官迎接。
當然了,這是迎接太子李治的,和李佑沒有多大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