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問道 (七)

這個問題問得好生直接,令劉知遠在短時間內,居然無言以對。

漢軍攻陷汴梁的事實已經證明,當初“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謀劃愚蠢致極。而現在動手殺了石延寶,無論是用刀子還是用毒藥,都必然會令劉知遠的光輝形象蒙上一層陰影。倘若不殺石延寶,將他像當年石敬瑭養李從益那樣圈養起來,萬一大漢國以後出現什麼內亂,勢必有人會效仿今天契丹人立李從益爲帝之舉,把石延寶從幽禁之地撈出來,作爲一面爭奪天下的招牌……

所以仔細想來,以党項山賊跨界圍攻道觀爲藉口,讓那個真假莫辯的二皇子稀裡糊塗地消失,反倒對大漢最有利的選擇。反正迄今爲止,沒有任何得力證據,能證明寧彥章就是石延寶。其他諸侯想要指責他劉知遠弒君,首先,得確定死去的那個石延寶爲真。其次,得讓党項李家配合,主動站出來否認盜匪並非他們所派。第三,還得……

只是常思這種問都不問一聲就擅自做決定的作爲,着實令劉知遠不痛快。並且在內心深處,他極其懷疑老兄弟常思用一顆假人頭來糊弄自己,目的是爲了將真的石延寶掌握在手中,以便令自己心生忌憚,不敢輕易對他痛下殺手。可自己什麼時候想過對他痛下殺手來?他家的女兒女婿們幾乎將天捅出了個窟窿,自己也不過是將其外放去路澤做節度使。事實上還算升了他的官,並且讓他從此也成爲了一方諸侯!

越想,劉知遠覺得自己越委屈。這麼多年的生死之交,自己怎麼可能就會棄之不顧?把石延寶偷偷藏起來,就能威脅到自己麼?老子如果真的下了狠心,派一員猛將去較真兒,就憑你常思手中那六七百兵馬,即便重新豎起大晉的旗號又能如何?李從益還是後唐明宗的親生兒子呢,老子併發汴梁時,天下豪傑哪個曾經派兵來助他?

“澤、潞二州,盜匪雲集。八百里太行,又是遠近聞名的匪窩。即便前朝全盛時期,官府政令也難抵達城門三十里外。此刻常克功手中部曲尚未滿千,萬一與地方上的豪強起了衝突……!”遲遲得不到劉知遠的迴應,慕容彥超咬了咬牙,硬着頭皮繼續進諫。

“你好好養傷吧,常克功在朕鞍前馬後那麼多年,朕不能有功不酬。而澤潞兩州正擋在西京和太原之間,如果連常克功都無法替朕治理好此地,還有何人可擔此重任?”劉知遠猛地彎下腰,盯着慕容彥超的眼睛打斷。

他是百戰之將,此刻雖然年紀以有些大了,但多年積累下來的殺氣,卻一點都沒消散。如鷹般俯視之下,慕容彥超心裡頭立刻打了個哆嗦,很多想說的話都無法再說出口。

“至於御林軍都指揮使......”劉知遠只是覺得心煩,卻沒想把自家同母異父兄弟怎麼樣。忽然收起怒氣,拍了拍慕容彥超肩膀以示安撫。隨後,又緩緩直起腰,扭頭四顧,“李宏圖,慕容將軍的話,可剛纔可聽清楚了?”

“末將聽清楚了。慕容將軍彈劾的是,末將才能有限,的確不該繼續竊據此職!”國舅李業心裡頭將慕容彥超的祖宗八代罵了個遍,嘴巴上,卻非常光棍兒地主公請辭,“末將願意閉門讀書,請聖上另選賢明擔此重任!”

“閉門讀書就算了!你只是欠缺一些歷練而已。”劉知遠喜歡的就是李業這份“擔當”,擺擺手,笑着說道,“兩過並罰,朕暫且把都指揮使前頭都字給你去了,許你繼續在御林軍中戴罪立功。藥元福,你可願帶甲持盾,隨侍朕的左右?”

“謝主公寬宏!末將必知恥而後勇!”

“末將求之不得!”

李業、藥元福兩個先後下拜,大聲感謝劉知遠的器重。

“好了,都起來吧!”劉知遠大度地伸手虛攙,聖明天子之氣四下瀰漫,“萬事開頭難!朕這個皇帝是第一次當,你們無論當樞密使,當平章的,當御林軍都指揮使的,也都是頭一遭。所以,誰都難免有個疏忽。大夥彼此照應,一起摸索做就是。互相之間,沒必要過分苛求!”

“主公聖明,臣等必竭盡所能!”楊邠、王章等若干文臣感激得心裡發燙,齊齊躬身行禮。

“主公聖明,吾等願爲主公赴湯蹈火!”以史弘肇,郭威兩個爲首的武將,心裡雖然替常思覺得惋惜。可聽劉知遠已經把話說到了這種份上,也只能躬下身來表態。

“朕知道你跟常思兩個交情甚篤!”劉知遠笑着衝大夥點點頭,然後再度將目光落到了自家同母異父的弟弟慕容彥超臉上。“朕也相信他做的那些事情,完全是出於一番好心。朕畢竟跟他相交多年,還能不懂他麼?這樣吧,你先放心去養傷。等傷好了,朕許你一支精兵,讓你帶着去剿滅太行山裡的慣匪。等你把太行山給朕清理乾淨了,常思那邊,整頓起澤潞二州來,自然就更爲輕鬆!”

“謝皇兄!”慕容彥超咧了嘴巴,無可奈何地點頭答應。

自家哥哥已經徹底不相信常思了,自己再替他求情也沒用。如今之際,只能期盼常思千萬要沉得住氣,在自己養好傷帶領兵馬去剿匪之前,先別跟地方上的豪強起了衝突。否則,就看自家哥哥今天這態度,常思即便死在任上,朝廷恐怕也不會向澤潞那邊增援一兵一卒!

“元福,送吾弟去側殿等候太醫!”大喜的日子,劉知遠不願意爲了一件小事反覆糾纏個沒完,衝着剛剛提拔的御林軍都指揮使藥元福吩咐。隨即,目光緩緩掃過一衆文武,說不出的志得意滿,“衆卿,且隨朕入內。朕倒是要看看,就這麼幾步了,誰還能擋在朕的面前?!”

說罷,一甩身後猩紅色的披風,龍行虎步,朝着大殿深處的金黃色御案緩緩而去。衆文武答應着紛紛跟上,行進間,就無師自通地站成了左右兩排。隨着臺階的增高,每個人身影也越走越高,隱隱約約,宛若天空中的諸神!

“鐺,鐺,鐺,鐺……”有原本就屬於漢王府的太監,用力敲響了大寧宮前的金鐘。清亮的鐘聲,迅速響徹整個汴梁。

皇帝坐在椅上了,新的朝廷開始執政了。不算李從益的大梁,這依舊是四十年來的第四個朝代,誰也看不出來,其與前朝有什麼不同。

第九章 萍末 (十)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七章 國難 (一)第六章 紅妝(一)第三章 抉擇 (七)第四章 答案 (六)第九章 奪帥 (七)第六章 綢繆 (一)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二章 重逢 (八)第一章 初見 (二)第八章 崢嶸 (八)第七章 鹿鳴 (二)第九章 萍末 (七)第一章 初見 (二)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二章 款曲 (五)第七章 仕途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八章 崢嶸 (七)第十章 奪帥 (三)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三章 衆生 (三)第四章 饕餮 (一)第七章 國難 (八)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五章 求索 (六)第七章 塵緣 (五)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三章 抉擇 (三)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二章 蓬篙 (四)第八章 三生 (三)第六章 破繭 (八)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一章 傳說 (九)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四章 答案 (五)第五章 逝水 (二)第一章 問道 (五)第五章 短歌(四)第六章 紅妝 (七)第十章 奪帥 (二)第八章 烏鵲 (三)第六章 綢繆 (九)第四章 虎狼 (四)第三章 颶風(七)第六章 疾風 (六)第二章 款曲 (六)第九章 長纓 (八)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十章 餘韻 (二)第九章 萍末 (三)第九章 暗流 (三)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七章 國難 (二)第三章 父子(九)第二章 重逢 (八)第四章 虎雛 (六)第七章 仕途 (四)第七章 塵緣 (二)第一章 傳說 (四)第十章 易鼎 (四)第八章 三生 (一)第五章 求索 (六)第九章 萍末 (四)第四章 饕餮 (三)第三章 衆生 (一)第八章 崢嶸 (七)第二章 風雲 (五)第五章 短歌 (一)第七章 仕途 (一)第三章 抉擇 (七)第十章 易鼎 (七)第三章 衆生 (四)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四章 撲朔 (五)第二章 霜刃 (二)第四章 耕耘 (五)第七章 治河 (一)第五章 逝水 (五)第五章 迷離 (三)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五章 迷離 (五)第七章 治河 (三)第三章 父子 (六)第三章 衆生 (三)第七章 鹿鳴 (二)第九章 暗流 (四)第五章 逝水 (三)第八章 麋鹿 (五)第六章 紅妝 (四)第七章 鹿鳴 (九)第四章 答案 (七)第一章 傳說 (一)第二章 風雲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八章 崢嶸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