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

母親爲家庭的付出,是不計代價的,家裡事再多、活再重,也從不向父親開口,父親一身總是筆挺的中山裝,整整齊齊上班、下班,包含母親多少無私的付出,以及對這個家庭深深的厚愛。

付出艱辛回報豐厚,家庭和睦,夫妻互敬互愛,幾十年如一日,從未伴過嘴吵過架,成爲美談。家境殷實,穿着、飲食明顯好於他人,自行車、電視機等,都是村裡最先購置。

記憶之中第一次見到電視,是在七八歲的時候,應該是剛剛改革開放,由生產大隊以集體名義購買。只有黑白兩色,被稱作黑白電視機。那臺黑白電視很小,是九寸的還是十二寸的,現在已經記不清了。

反正很小,方方正正,大隊還專門製作了個電視櫃,櫃子的腳製作的相當高,電視機就高高的放在最上的櫃子之中,這樣能保證更多的人看到。大隊還專門指定人保管,平時當成寶貝似的鎖好,大家來看的時候纔打開。

這臺黑白電視剛買回來時,十里八鄉引起轟動,晚上村民從地裡勞動回家,不辭勞苦搬着小凳,趕到大隊會堂,圍坐在一起看電視,那場景比看電影還熱鬧。

有些老人琢磨不過來,怎麼也想不通,一個小小的盒子,怎麼會有那麼多東西,怎麼會有人動。現在還記得他們好奇的圍着電視直轉圈,想弄明白是不是有人藏在後面演戲,找不到就直犯嘀咕,小聲嘮叼着,又坐下來觀看。

大隊所在地在石巷,離我們家有三四里路,這裡也是我們小學的所在地,去學校時就要經過石巷村,路也熟人也熟。記不清多少次帶着小凳,趁着月色趕去看那臺黑白小電視,有時遇到下雨天,撐着把傘趟着一路泥濘也要去,真正是風雨無阻。

三四里路,一半是田野平坦穿行,一半則是繞過一道山腳,山腳一邊是農田,一邊是挖路而成的山坡,山坡上有挖出的古墓,一個洞連着一個洞,懵懂的孩童時代,結伴上學時,常有小夥伴鑽進去,炫耀着自己勇敢膽大。

也許擔心我們安全,也許憂心我們奔波辛苦,似乎一兩年之後,父親就買回了一臺十四英寸的黑白電視。比大隊的電視還大,似乎也是附近家庭中第一個購買的。

從此一到晚上,我家就坐滿了來看電視的鄰里,附近幾個村的村民,不用跑到大隊看電視,路程短了不少,因此也會常常聚攏而來。這是相當自豪的事,幼小的年紀,虛榮心得到最大的滿足。

父母是慷慨的,只要前來看電視的,都會熱情的表示歡迎,天氣好的時候,父親還會將電視搬到外面的曬穀場,我們將曬穀場稱爲“禾場”,專門爲曬稻穀而開闢。家裡和門前“禾場”,因此而變得異常熱鬧。

那時收看電視不像現在,現在有閉路線,還有遙控器,頻道又多節目又豐富,想看哪個臺就看哪個臺,想看哪個節目就看哪個節目,躺在沙發上用遙控器遙控就行。

要想看電視節目,首先要在屋外架設好天線,這種天線是特製的,隨着電視機一起買回。除了架設屋外的天線,電視機本身的機頂上,還自帶着兩根天線。

屋外的天線,不是隨便架設能行的,要調整好角度。自帶的天線,可以伸縮旋轉,也要調整到適當的長短和方位。兩種天線配合,才能收看到清晰的畫面,聽到清晰的聲音。

也不知道是因爲山區有大山阻礙或者干擾的原因,還是本身信號就弱,常常看着看着,就會出現畫面模糊聲音不清,印象之中,很少能完整清晰的看完一晚電視。

每當出現這種情況,就要調整機頂上的兩根天線,調整時要特別細心,因爲細小的方位高低差異,都有可能影響到信號接收強弱。

因爲經常調整,機頂上的天線旋轉鬆馳,無法固定位置,還要用東西幫助支撐固定。天線是一節節相套的,因爲經常拉伸調節,也常出現脫落,又要用膠帶幫助捆綁。

大多數情況下,僅調整機頂的天線,可能無效,就要調節屋外的天線。屋外的天線,是用細長的竹竿豎起來的,因此要將竹竿安裝成可旋轉的狀態,信號接收不好時,方便旋轉調節。

有時候這樣旋轉調節還不行,就要調節竹竿頂上的天線,竹竿太高往往要藉助梯子攀爬,後來電視機普遍進入普通家庭,屋外的天線往往架在屋外陽臺上,方便調節。

黑白電視機在農村存在了很長時間,大概有十多年,直到九十年代後期,纔出現彩色電視機,纔出現閉路電視。那十多年時間裡,農村家庭充滿了與電視信號的鬥爭。

電視機接收信號,與人體也有關係,往往手扶在天線上就畫面清晰,爲看完一個節目,或者到電視精彩之處,農村家庭常有人自願手扶着天線,一直到電視看完。

家裡最先購買的這臺電視,質量相當好,父母幾次搬遷,從鳳凰山到澡下中學,再到縣城居住,一直都沒落下,也一直能收看節目。直到前幾年,借給了大姨小孩玩遊戲,才被他們用壞,當作廢品賣掉了。

改革開放之初,商家還是非常厚道的,生產出來的東西,質量都不錯。幾乎與這臺黑白電視同時購買的一座臺式電風扇,使用時間更久,到現在還在父母身邊使用,效果仍然相當好。

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五章 青年塘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五十六章 踏入軍營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一章:出生之地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八十九章 兩次接兵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後記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五章 青年塘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五十七章 新兵連生活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六十三章 駐訓第四十六章 校園之觴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五章 青年塘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