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翠的青山,毛竹成片生長,一道樑接一道樑,一道嶺接一道嶺,竹林松濤,風過之後,萬竹起伏,能與松濤媲美。
竹林既是風景,更是山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一身是寶,山民家中能見到的器具,幾乎都能見竹子的影子,覆蓋山民日常生活點點滴滴。
因此專門催生出一門手藝,就是山區的篾匠。歷代傳承,篾匠師傅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摸索出複雜的技巧,一根毛竹在手,沒有他們製作不出的東西。
竹子可以剖成篾,也可以剖成條,經過火燒,還能增強韌性,變得可以折轉彎曲,冷卻之後固定成被折轉和彎曲的形狀,不再發生改變,因爲這一個特點,毛筆幾乎什麼都可以製作。
製作竹製品,對竹子的要求較高,要年份足夠,要通直肉厚,最好的竹子,是一層青色表皮剛剛轉化成金黃的那一種,這樣的竹子成熟度最好,肉質最厚,韌性最足。
山民用來砍伐毛竹的刀,像鐮刀一樣,有個彎曲的弧度,內側是刀刃,用磨刀石打磨得相當鋒利,前端成勾狀,不但可以砍伐竹子,還能砍伐灌木、茅草,相當實用,或許正是因如此,被叫作了“茅鐮刀”。
篾匠師傅有專用的篾刀,不像茅鐮刀有彎曲的弧度,窄而平直,刀刃鋒利,刀背很厚,正是方便擠開毛竹纖維。
竹子橫向剖成篾,縱向剖成片,再細成條,最細稱絲,要剖成能夠編制物品的絲和篾,不是篾匠,沒有篾刀,無法做到。竹篾、竹條、竹絲,還竹銷,各有不同用途,混合使用,才能製成一個個實用器具。
剖制竹片沒有什麼特別要求,也不講究,只要剖成片就行,一般人多剖幾次,就能掌握些技巧。這種技巧,我在大約十五六歲的時候,纔開始掌握,因爲需要一些力氣,才能配合技巧生出巧勁。
如果是整顆的竹子,竹稍一端以茅鐮刀找準正中位置,使勁一揮,刀口鍥入,竹子順着纖維紋理裂開。然後平放地面,開口處腳踩一邊,手抓一邊,用力擡起,“噼噼啪啪”,跟炒豆子的聲音一樣,整個竹子就會順勢裂成兩半。
力氣要夠,用力要快要均勻,快速中還要注意感受竹子的裂開情況,如果出現偏差,過程中要以手中巧勁調整。這樣才能劈成大小相等,邊緣齊整均勻的兩半。
力氣不夠,感受不及時,調整不及時,都有可能出現大小不一,或者中間偏折,一顆竹子可能因此浪費。未完全長成的竹子,纖維的硬度和韌性還不夠,是無法這樣剖開的,一定要找完全長成,表面已經金黃的竹子才行。
竹片剖得越小,就越講究技巧,要越熟練。一根長長的竹片,竹青朝上,竹黃朝下,一端擡起抓在手中,一端放在地上。竹片在自身重量下,會自然向下彎曲。
正中以刀砍開一個裂口,兩手分別抓緊裂開的兩片,一邊稍微用勁往下壓,一邊快速均勻的用力,往兩邊拉開,操作起來就是猛然一壓一抖一拉,就自然分成均勻的兩半。
竹牀竹椅,是山民家中最常見的,沒有哪家沒有,幾張竹牀,幾把竹椅,擺放屋內,是山民家中的典型配置,方便自己使用,更方便接待來客。
竹牀不但可以坐臥,還能堆放物品,晾曬乾的衣物,收回之後,一般都是先堆放竹牀之上,然後再一件件疊好放入衣櫥。晾曬的乾製品,有時也直接放上面,第二天接着拿出晾曬。
竹牀的大小,一般都是剛好成年人躺臥,一段竹子取恰當位置截出個大小合適的口子,留下一段竹青,煨着火邊烤邊折,成爲直角後等它冷卻定型,口子處穿入一根竹杆,竹牀的四隻腳和邊框就做好了。
邊框上均勻固定一排竹片,再用竹子剖成一根根竹條,另用竹子做成銷,將一根根竹條穿起,拼成一個平面,邊拼邊將竹銷敲緊,放入邊框的竹片上固定,就製成竹牀。
輕巧而又方便,盛夏之夜,常用來屋外乘涼。有些家庭還會製作躺椅,也是竹子製作,與現在的搖椅相似。
躺椅可躺可搖,童年時我家就有一張,可以摺疊收攏,還可以通過調節卡槽改變斜躺的角度,特別舒適,因此特別受青睞,每次都在我們四姊妹中爭搶。
農村蚊子多,那時還沒見過蚊香呢,或者有但是也沒人購買,花這樣的錢不合算。
農村人有農村人的智慧,將曬穀時淘出的癟谷堆在一起,生起火漚起濃煙,用來驅趕蚊子。房屋之內,則是用“火籠”裝上“火屎”,生起火之後,上面覆蓋一塊“枯餅”,漚煙驅蚊,不但不會嗆人,還有些清香味。
山野的蚊子,可不是這麼容易對付的。僅此還是不夠的,牀上要安蚊帳,野外要準備蒲扇,不但驅趕炎熱,更重要的是驅趕蚊子。
山區農村的盛夏,夜空之中,羣星璀璨,是那麼亮麗,又是那麼深邃,引無數好奇和遐想。躺在竹牀或者躺椅之上,常纏着父親問這問那,瞭解到不少天體知識,聽到不少神話故事。
從父親那裡收穫的知識和故事,很快就會到小夥伴們面前吹噓炫耀,每次都會相當自豪地在前面加上“我父親說”,“我父親說”是童年時代無知孩童的口頭禪,只要是父親說的,都認爲是對的,都深信不疑。
那時條件艱苦,物資匱乏,並沒有水泥鋪就地面,當然也沒有那個經濟實力購買。“禾場”其實就是一塊整平的田地,不象現在,家家門前都是一片開闊硬實的水泥地。
勤勞一些的家庭,也只是從附近小河中,挖來些沙子,鋪墊在“禾場”上,使地面硬實平整,方便晾曬稻穀。如果遇雨天,經雨水浸泡,“禾場”常成爛泥地,難以行走。
因此“禾場”不能直接曬稻穀,而是要用到“曬墊”,將稻穀倒在“曬墊”上來曬。各家田地都較多,“禾場”因此都比較開闊,往往能鋪上十幾牀“曬墊”,家門口位置窄的,還要另擇開闊地帶開闢“禾場”。
“曬墊”就是用竹篾編制而成,竹篾大約有一指來寬,薄到可能只有一毫米,一片片竹篾在篾匠師傅的手指中,飛快交替編制,一邊還要用特製的扁長鐵片推擊,使拼接得細密嚴實。
最後四周用棕繩鎖邊,製成之後,在一端的正中位置,留出來了一段棕繩,用來捆綁。看起來像是一個個方格拼湊,略帶美感,韻味十足。
“曬墊”利用了竹子的韌性,可以捲起,可以攤開。一張“曬墊”,攤開之後非常寬大,一般都是一丈來寬,兩丈來長,齊齊整整的長方形。
又能捲成一個較細長的圓筒,棕繩捆緊,扛起放在屋檐,放成一排,以避露水或雨水打溼。因爲是竹子製成,不能受潮,否則容易糜爛。
收割稻穀季節,每天清晨天剛矇矇亮,農家就將“曬墊”從屋檐下扛出,在“禾場”上鋪開,然後再從家中挑出未曬透的稻穀,或者剛從田地裡收割來的稻穀,倒在“曬墊”之上,攤平成薄薄的一層,利用太陽曬乾曬透。
等到太陽下山,再將稻穀收起來,曬透了的入倉屯積,沒曬透的收在籮筐之中,挑回家中來日再曬。籮筐也是用竹篾編制而成,一年的收成都在籮筐之中,等待交足公家的“提留”,等待送到糧站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