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十五年十月份或者十一月份的樣子,父親和他的大學同學,經過省城的幾次走訪,終於落實政策,分配了工作,成爲了一名正式教師,被安排到鄰鄉的澡下中學任教。
父親到澡下中學任教不久,就幫我和姐姐辦理了轉學,具體時間不太記得,只記得剛到澡下中學,就參加了期中考試。
改革開放之後,觀下公社撤掉,作爲一個村併入澡下鄉,大姨家的東嶺和小姨家的上王坪,都屬於澡下,從此開啓跟隨模式,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四個表妹和三個表弟,都曾跟在父親身邊,讀高中的不多,考上大學的一個沒有。
印象中其實天賦都不錯,比如小妹,小學時還評上了地區三好學生,表弟表妹有幾個學習成績也非常出色,獎狀貼滿了牆壁,但是都在初中出現問題,從優秀變得普通。
讀書與努力是孿生兄弟,也許是我和姐姐沒有帶好頭,也許是社會風氣影響,也許是缺乏正確引導,也許以上原因都有,初一時還見成績出色,初二、初三時開始下滑,有的沒有考上高中,有的考上了高中也放棄了就讀。
澡下中學坐落在澡下村西北面的一處山腳,後面背靠林場的一片高大齊整蒼翠的杉樹林,前面是一片開闊稻田,稻田中流淌一條河,相比於我家門前的小河,河水更深,水流更急,河面更寬,深水處常聽說有人淹亡。
印象中這條河流沒有名字,蜿蜒而下,在相鄰的赤岸鄉,匯入南潦河。山區像這樣的河流,一般都有名字,許多地方因此以河流爲名,比如柳溪鄉、石溪鄉、澡溪鄉、上富鄉。
河流的源頭,是“老愚公”壩頭,沒有名字沒有來歷,並不多見。澡下的“澡”是音譯,其實是石字旁,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除了歷史久遠的碑刻,以及手寫的記述,看不到這個字。
後來有心尋查,也沒有找到出處,在計算機普及之後,電腦上打不出這個字,從此以“澡字”代替,現在路邊還能發現以前的里程碑或者石刻,上面都是石字旁的“澡”字。
比如上富,它的名字來歷就很特殊,南潦河的源頭流經上富名叫富溪,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物產富饒,被稱爲上游富溪,名字由此而來。
田野成片,方圓大概有三四里,中間有一條機耕道,連接着澡下村,阡陌之間,田塍不可數,幾條連接河流與學校的田塍,被踩成了結實的田間小道。
河的對面是農機廠,父親的姑媽,我的姑婆婆一家,就住在那裡。
農機廠宿舍,分成了樓上樓下,每戶一間,卻有三進,前屋一般放置勞作工具或者雜物,中間是客廳,有樓梯旋轉上樓,一般用來作飯廳,樓上兩間住人,後面有一個小天井,便於充分採光,天井之後是廚房。
在當時來講,是相當不錯的建築模式,我第一次到姑婆婆家時,就非常羨慕,面積比不上我家,卻更合理,更舒適,更氣派,老想着在表叔家住幾天。
做着這樣好的房子,身份依然是農民,生活依舊貧困,表叔因此到三十多歲才結婚。
記得以前父親就曾經帶我探望過姑婆婆,其中一次大概是八九歲的樣子,澡下的這條河上,新修了一座橋,就在農機廠前面不遠,姑婆婆還特別帶我去看過。
現在來看,是一座非常普通的石拱橋,但在當時,卻顯得新潮而又氣派,因爲不但用了水泥澆築,特別高大,兩側一排整齊的的欄杆,看起來特別上檔次。
新橋的旁邊是老橋,用了巨大的麻石壘成三個橋基,橋基上平鋪三根長長的麻石,可以三人空手並排行走,石面發亮,不知道過往了多少人,在新橋修建之前,可能這就是唯一的通道。
怪不得姑婆婆會如此激動,帶着一種滿足在炫耀。在新橋沒有建好之前,可能這是連接兩岸的唯一通道。
新橋連接澡下與縣城,公路從農機廠門口經過,打通了山區與外界的通道,插上了山區騰飛的翅膀,這座新橋,現在還在,依然穩固,依然爲山區脫貧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他們眼裡,老橋諸多不便,但在我們眼裡,卻見另類風景,老橋旁邊還有一條導流渠並排穿過,渠槽較寬而且平坦,足夠一個人正常行走。
兩側有前人種下的樹木,用來幫助穩固橋基和河堤,年代久遠,長得高大而又茂密,橋基上還頑強得長出叢叢“疤茅”,將石橋和水渠掩映,透着歲月的古樸滄桑。
學校前面還有一條灌溉渠,水量比較大,從四級電站引來,穿過學校門口,順着山腳一直向尖角大隊方向流去。門口部分的一段渠,被學校修建成臺階,方便學生們在此清洗衣物。
以這條灌溉渠爲界,前面是農田,後面是學校,先是操場,然後是教學樓和宿舍,教學樓和宿舍則依傍山腳,後面就是長滿杉樹的茂密山林。
農村中學,可能都是這樣的場景,這樣的場景,或許最能反應出農村孩子的一種渴求,努力讀書,一步向前可能從此洗盡泥腳,走出山村,有現代都市,有高樓大廈,有廣闊天地。一步向後可能重回農村,傳承祖輩,繼續耕田各地。
澡下中學旁邊,還有一所林場小學。那個年代,有許多系統,分門別類,各成體系,比如林業系統、水電系統、醫療系統、墾殖場等,有的有自己的小學,有的還有自己的高中,或者中專。
這所林場小學,就屬於林業系統,在澡下設了一個林業工作站,一般都簡稱爲林站,小學只招收林站的子弟,因此也被叫成子弟學校。
縣城還有林業系統的林業職業高中,水電系統的水電職業高中,幾個墾殖場也建有自己的小學、初中和高中。
這麼學校,而且都生源充足,只能說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太多,事實上各個鄉一般都有兩所初中,比如會埠有會埠中學還有渣村中學,澡下有澡下中學還有觀下中學。
到現在這些職高或者高中,都已經不見了,全縣只剩下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職業高中,初中的數量也急劇減少,各個鄉鎮都只有一所,學生人數也大幅度下降,大部分的初中,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常常只有二三十人,甚至更少。
小學數量就更少了,比如我就讀的楓壠小學,早已撤掉,前幾年去看過,長滿荒草,被石巷村人當作了牛欄。留存下來的農村小學,一般只設一、二、三年級,不少村的小學,一個年級只有幾名學生,甚至出現老師比學生多的情況。
快到澡下村的公路旁,有一條小馬路向西通往澡下中學,穿過幾丘田,轉過一個山腳,最先出現的是林場小學,與澡下中學緊鄰,沿着山腳建成了一排。
林場小學的建築風格獨特,只有一幢,上下兩層,分成前後兩面,牆體用的全是麻石,一塊壘起,用了水泥勾縫,別有特色,東側的牆外,一左一右建了兩個階梯上樓。
樓板用木料做成,用材講究,厚重而又堅固,樓下是低年級教室,樓上則有高年級教室、老師辦公室,老師住宿也在樓上。
相比於澡下中學,子弟學校建設,不但用材要好,教室裡面也用了石灰粉牆。教室前的地面和走廊,用水泥鋪就,乾燥而又平坦。窗戶上都安裝了玻璃,而且塊塊完好。
並排過去,一牆之隔,就是澡下中學的初三年級教室,林場小學亂石堆砌成的牆基,與屋檐平齊,形成一道坎,雨水沖刷成一條小水溝,當作了兩個單位的分界線。
澡下中學有六座獨立建築,教學樓和禮堂是樓,其它的都是平房,大致上成東西一線,這與會埠中學風格不同。
初三教室過去,階梯狀的分佈着初二教室,然後是初一教室和女生寢室,建在了一條直線上,相互隔着二三十米,大小和形狀一樣,單排的平房,每幢約八九間教室。
初一教室和女生寢室的正中位置,聳立教學大樓,稍微後座,嵌在山坡上。山坡的前三面堆砌石頭,壘成一個四方平臺,後面砌了圍牆,成爲一個院子。
四方平臺上首先是個小花園,中間一條通道,將花園平分成兩個部分,五六級寬大臺階向下,通過水泥走廊連接初一教室的女生寢室,三級臺階當步坎,進入教學大樓大廳。
大廳正中有一條走廊橫貫東西,一座木質的樓梯旋轉通向二樓,有兩米來寬,一旁靠牆,一旁修建扶手,看起來很有年代感,很有些氣勢。
樓梯下襬放着一個木架,頂端方形的櫃子中,鎖着一臺黑白電視,老師們才能坐着收看,學生們是不允許看的,當然也沒有哪個學生敢在這裡看電視。
作爲教師的子女,也不讓觀看,後來這裡成爲教師宿舍,跟父親在樓上住時,也只是晚自習回來,上樓梯之前偷偷看上幾眼,步子放得特別慢,能多看一眼是一眼。
電視機櫃旁邊,有一條狹窄通道,連着教學大樓狹小的後門,通往後面的院子,院子中似乎有幾顆高大的柑桔樹,被老師家屬當作了菜地,很少去過。
大樓的牆體用青磚壘成,塊塊橫疊,沒有粉刷,別有韻味,不過正面的中間部分,石灰粉刷出一條白色寬帶,用紅漆寫了幾個大字,寫的是什麼不記得了。
內牆全部用了石灰粉刷,有些房間之間,好像用了竹籬笆隔離,上面糊了一層厚厚的泥漿,粉刷了石灰,有些地方泥漿脫落,能見到竹子編制的隔欄。
走廊向東有較狹窄的臺階而下,連接通向禮堂和食堂的水泥路,向西連接通向廁所的水泥路,平臺的臺基在此折轉,一直往前,高約一米,臺基之下就是初一教室。
教學大樓前面的花園綠樹成蔭,兩個部分都有半人高的樹牆圍繞,裡面零星點綴幾顆景觀樹,還有一些花草。通道兩旁緊貼樹牆,用石頭墊起了四條水泥預製板,成爲兩排休閒坐椅,坐椅盡頭,寬大臺階之上,長着兩特別粗壯特別高大的水杉。
樹枝類似普通杉樹,葉子卻和松樹一樣是針形,長得比教學大樓還高,成年人都抱不過來,細密紋路豎起排列,斷斷續續直通樹稍,蒼勁中帶着強烈的生命韻律,盛夏枝繁葉茂,寒冬針葉枯落,特別吸引眼球。
教學大樓的正對面,是一個藍球場,水泥柱支起木質藍板和上面的鐵質藍框,水泥澆築成標準場地,可能也是全鄉唯一標準的藍球場,常有鄉政府和其它單位人員,到這裡打球。
教室前面長長的一塊空地,都是操場,除了藍球場之外,都是泥土地面,上體育課一般都在藍球場,全校師生做廣播體操,一般都在初一教室前面。
禮堂與食堂一樣,東西方向坐落,高大寬闊空曠,當時已經用作男生寢室,食堂是一排三四間的平房,這裡或許徵用了部分農田,跨過一條水溝就是農田。
食堂後面有小路延伸,通向山坳深處的一個小山村,再往上能達東嶺,這是東嶺到澡下的捷徑。山坳中有一條溪流,水流不水,進入農田,還修建了堤壩。
杉樹林從學校後面向山上延伸,茂密卻不閉塞,林站間伐林木,開闢出一條能通車的寬闊土路,也有數條小徑,在杉樹林中穿行,其中有兩條連着學校,一條在食堂後面,一條在初二、初三年級教室的中間。
這就是澡下中學,教室是主戰場,周圍的田塍,前面的河岸,後面的山林,還有遠處的石橋,山坳的堤壩,都是學習的陣地,哪裡都能見捧着書本的弱小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