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鄰里鄉親

青年塘平房共十間,東西兩個耳房突出相對更長一些,其它寬窄一樣。

最東頭住的是父親的單身本族,緊鄰着王姓一家六口住了兩間,然後是“大姐”一家七口住了兩間,空一間之後,是我們一家六口。

中間空的那一間和西邊的兩間,屬於青樹大隊的窯前隊和庵前隊,這兩個隊在越山之上,其中庵前隊與越山頂上最近,上面曾有尼姑以院作庵,因此叫庵前。

青年塘後面的農田,都屬於這兩個隊,這些房間被他們買下作倉庫,後來還在青年塘西邊空地,用黃土夯了一座倉庫,倉庫與青年的平房之間空處,加了橫染和瓦,紮了竹籬笆隔離,成了他們的臨時廚房。

父親的單身本族,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因爲他心靈手巧而且多才多藝,木匠、篾匠、油漆,沒有什麼活,他不會的,最重要的是他還會拉二胡。

按照家族的輩份,他比我父親要高一輩,因此父親要我尊稱他爲“叔公”。

到青年塘時,我已經六七歲,正是孩子王身份,深得他喜愛,曾經用木頭精心給我做過一把手槍,雕刻的精巧逼真,還漆成了鮮亮的紅色。

這把手槍更增添了我孩子王的威風,從此不離身邊,只是太過貪玩,也太過令人羨慕。一次在小河邊的沙灘上與小夥伴們玩耍時,莫名其妙的丟了,估計是哪個小夥伴因爲喜歡藏起來了,從此再沒找到,因此失落了許久。

“叔公”只是爲我做了這一把,因爲要花功夫、時間,還要花費油漆,製作不容易。後來父親也用鋸子做到木頭手槍,粗糙得很,始終無法與“叔公”做的相比。後來再也沒有得到過比這把手槍更好的玩具,成爲童年最難忘的記憶之一。

多才多藝的“叔公”,因此深得小夥伴們的喜歡,更讓我們喜歡的是他拉的二胡,幽靜的夏天晚上,一曲二胡讓我們那麼癡迷,那麼陶醉。其實他在尼姑庵戲臺上住時,也曾經拉過,那時年紀太小,沒有留下深刻印象。

小時候很少看到樂器,山裡人家常見的笛子、二胡、喇叭、鑼、鼓等,在綜合隊裡也沒有。每一次聽到“叔公”的二胡聲,就被深深吸引,原來音樂是那麼迷人。

不過“叔公”呆的時間不長就走了,大約也就兩三年時間,在他走後不久,另一個孤寡漢子本隊的隊長搬到了他的房間住。

他的心靈手巧和多才多藝,最終拆散了他隔壁的王姓一家,帶着王姓一家的女主人走了。“叔公”的做法,因此受到旁人指責,那時我還幼小,認爲這就是“壞人”。

被“叔公”拆散的家庭,男主人移民自湖南,特別老實本份,在大隊組織的伐木工作中,曾經被砸斷雙腳,一腳不能彎曲,一腳要短一截,本來就悽苦,老婆一走,更加悽慘。

印象中從未見他和別人起過爭執,沉默寡言,很少說話,只要看到他,都是瘸着雙腿,默默幹活,雖然殘疾在身,卻什麼活都能幹,頑強如此。

他們家有四個孩子,年齡和我們姊妹差不多,大的是兩個女兒,小的是兩個兒子。老大比姐姐要大三四歲,老二和我同年,兩個男孩分別與大妹小妹一樣年紀。

大女兒特別能幹,那時頂多十二三歲,從此擔當起母親的角色,不但照顧了殘疾的父親,還帶大了一個妹妹兩個弟弟,更是在那樣困難的情況下,供最小的弟弟考上了師範,後來成爲了一名教師。

農村有句俗話,“會生崽的先生女,會打鞋的先打底”,青年塘三戶人家,先出生的都是女,這三女也都一樣出色,她們吃苦,她們耐勞,哪怕再苦不會叫累,哪怕再難不會叫屈。

尤其是王家的大女兒,就算是父親殘疾母親出走,從未見她怨天尤人,也未見唉聲嘆氣,更沒有自暴自棄,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個家庭,扛着歲月寫就了一段辛酸歷史,至於到底有多麼辛酸,或許只有她才知道。

她應該很早就出嫁了,可能還不到十八歲,生活太艱辛,太過孤苦無助,早點成家,早點尋求依靠。她丈夫也確實不錯,公社所在地會埠村人,多次見他來幫忙勞作,相當憨厚誠實。

印象最深的是她特別關心弟妹的學習,最小的弟弟成績非常出色,她甚至不讓他做家務,而是要他認真學習。她對弟妹的要求也很苛刻,因爲我父親是校長的緣故,如果要玩,也只能跟我們姊妹玩,用她的話講,就是跟好的玩,向好的學習。

在我生一場大病之後,孩子王地位受到挑戰,其他小夥伴都跟着鄰家的小孩玩,她的這個弟弟也跟了過去。這時候見識了她強勢的一面,用竹稍將這個弟弟打到了我身邊。

小時候對長者的稱呼,很能說明山民關係純樸,鄰里感情深厚,男性長者常常是加名字加尊稱,比如“老王伯伯”、“老昌伯伯”、“敦財公公”、“師齋公公”、“小謝叔叔”。

女性長者的稱呼,因爲母親的原因,有些叫得相當親近,比如“家鳳媽媽”、“悌英媽媽”。有些生疏一些,比如“小謝嬸”、“某某姨”、“某某大媽”。

分田到戶之後的數年時間,小孩子紛紛長大成人,尼姑庵顯得越來越小,而且也確實破舊,到有了些積蓄的時候,尼姑庵內的另五家人家,都陸續搬下鳳凰山。

鳳凰山隊沒有自己的宅基地,在大隊的協調下,湖北的謝姓、安義縣的劉姓、本鄉的溫姓、江蘇的昌姓、高安縣的趙姓,五戶人家,在石巷隊建造新居。

條件好一點,家底殷實一些,就建造磚瓦房,差一點的就建造土坯房,再差一些的建造土磚房。

土坯房用夾板固定,取黃土一層層夯實,是山區的傳統建造方法。利用了黃土強大的粘性,中間加入了竹片稻草,比磚瓦房還結實,現在的山裡人家還能看到這樣的建築。

搬到青年塘不久, 在一排平房前,我家也建了一幢這樣的土坯房。房分兩半,一半做客廳,兼放農具,屯積稻穀。一半作爲房間,前後兩張鋪,睡着一家六口人。

用現在的說法,大概可以叫“兩室一廳”,冬暖夏涼,風雨難透。上面還有樓閣,木料做樑,鋪了一層木板,用來放怕受潮的各種雜物,比如父親那個裝滿書籍的箱子,母親製作的各種乾製品,零零碎碎各種各樣,放滿了一樓閣。

到我們即將進入生長髮育的年紀,再不能擠在一張牀上,父母又在旁邊加了一半,與另兩間大小一樣,不過不是黃土夯成,而是用土磚壘成。

黃土粘性大,相對結實,但是也相對講究,要到山裡找到合適的土,完全靠人力挖出,又要用人力挑回,隨着房屋加高,還要吊上去,相對來講費時費力,建造起來特別辛苦。

土磚用則不同,取自田裡的灰黑色泥土,挑選鬆軟粘性大的,用模具製成四方的磚,曬乾之後,就能當磚使用。相對來講結實度差些,也不如黃土好看,但是建造方便,相對省時省力。

磚瓦房當然是最好的,結合了兩者的優勢,建造時輕便省力,堅實程度不比土坯房差多少,而且一塊塊四四方方的磚,增加了美感,更加好看。

三種建造方式,自古流傳,各有所需各有不同,大山裡的人家,取黃土最方便,一般都是黃土夯成的土坯房,只有要山腳以下,才見不同建築風格。

越山頂上的那個寶蓮院,就是黃土夯成,鳳凰山上的尼姑庵,則是用青磚壘造。

村民搬離之後,鳳凰山上逐漸荒蕪,從此再無人居住,尼姑庵終因無人修繕,漸漸倒坍。尼姑庵的磚石,也被村民用搭建圈舍,一點點搬走,最後僅剩碎磚破瓦,掩藏在深深的雜草中。

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三十六章 出行記憶第十六章 外公外婆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五章 青年塘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五十六章 踏入軍營第十六章 外公外婆後記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五十七章 新兵連生活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五章 青年塘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六十三章 駐訓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五十九章 學習訓練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三十六章 出行記憶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五章 青年塘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八十一章 寒假後記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六十三章 駐訓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六十三章 駐訓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