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

從新兵連開始,就接受一種思想灌輸,視榮譽爲生命,榮譽感體現在方方面面,訓練標兵,業務拔尖,技術能手,評比第一,考覈優秀,得到表揚,都是榮譽。

無不在意,無不爭取,這也是班長們對我們管理如此嚴苛的原因,榮譽感同樣在他們身上流淌,構築成濃厚的保家衛國思想,和自我犧牲自我奉獻精神,甚至可以說構築起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競選副班長成爲一場鬧劇,此後這樣的事再沒有發生,班長表現出重事實講公正的一面,連隊每次晚點名,每個班都會有一兩個人受表揚,其中總能聽到我的名字,這是班長推薦的,新兵連結束,因爲班長的推薦和肯定,我獲得了連隊嘉獎。

珍惜榮譽在我身上也開始體現,和內務管理隊列訓練一樣,成爲了新兵連的訓練成果,完成了一名地方青年向一名新兵的轉變,我對榮譽之珍惜,從此深入骨髓。

新兵連後期,相互之間熟悉了,感情培養,友誼建立,班長對我們的態度稍微改變,寬容變多,挑刺漸少,相互之間開開玩笑,班長也不會往心裡去。

班長寬容了,有些新兵調皮的習性開始暴露,小凳上端坐時敢隨意走動,敢相互說笑,用家鄉話取笑其他地方的新兵,甚至班長,就是這時候發生的。

同鄉中有個小夥子,有一次不知道哪根筋錯亂,開玩笑開到興頭上,拿起政治教育筆記本,忽然重重照我頭上拍下,當時正沉浸寫信中,沒有防備,拍得結實,發出脆響,引來所有新兵側目。

班長不在,所以放肆,沒等我發作,身邊小虎站起來就要跟他幹仗,被我勸住,部隊最忌打架,不是小事,輕則批評,重則處分,看那名同鄉帶着些害怕,又帶着些無知的望着我們,怒視了一眼,沒有計較。

但這小子確實稟性不好,當作了好欺負,不久後又趁班長不在,再次同樣做法,照我頭上拍打,看他如此不開心竅,我和小虎嚴正警告了他一番,如果再次發生,別怪不講老鄉情份,無人的機會,必將暴打他一頓,如此才長了記性。

再次不作計較,或許就是成長,珍惜機會,看重印象,一段時間努力取得的成績和突出表現,不能受他刺激而衝動,發生打架,遭受批評或者處分,將全被抹殺。

三個月的新兵連進入尾聲,這時又見社會負面因素對部隊的影響,分兵有不同去向,奔赴不同崗位,少數將分到機關,任務不重崗位不苦,要求不多管理不嚴,個別將補充汽車連,就在身邊,被新兵們覷覦已久。

當時的社會,交通瓶頸突出,司機職業是大部分就業青年的首選,考個駕駛證要花兩三千塊錢,進入汽車連,不但能學到駕駛技術,還相當於免費拿到駕駛證,義務兵當中,可能是唯一能學到實用一技之長的兵種。

新兵連後期,跟班長請個假,允許我們單獨到小店購買東西,有一次去買生活用品時,遇到了汽車連的連長,那天碰到他喝了點酒,興致濃厚的和我這個新兵閒聊了一陣。

話中提到了沒有關係進不了機關,到不了汽車連,關係找不到,就要捨得花錢打點。

這話對我觸動很大,因爲當兵前就曾想過學汽車駕駛,還交了兩千元報名費,後來拿着入伍通知書,在武裝部的協調下才退回,當作了萬一當不了兵的後手。

現在這樣的擔心仍然存在,誰能保證一定能考上軍校,四年義務兵回去,依然要從頭開始,如果能分到汽車連,起碼有了退路,有了兩手準備。

想法變成書信,寄往家裡,引來再次悔恨,父親看到信之後,立刻從家裡趕往澡下,好第一時間給我匯錢,讓我及時打點,順利進入汽車連。

返回時已近傍晚,或許分心或許勞神,一座不太高的拱橋,不知道來回經過了多少回,偏那一次發生意外,連人帶自行車一起摔倒橋下,腿部骨折,無法起身,寒冬傍晚,田野寂靜,四周無人,好在老家的一位堂兄,正好要到我家,從此經過,才被發現,攙回家中。

錢我及時收到了,消息卻是多年之後才知道,關係沒找到,汽車連並沒去成,因爲我不知道該找誰,錢又該送給誰。

分兵確實講關係,並不是表現好就可以到好崗位,或許表現好,纔是下一線作戰連隊的第一理由,苦地方險地方建功立業的好地方,相比之下,一線作戰崗位更需要素質好的兵。

同行的一位老鄉,家長心思特別活絡一些,分兵之前特地到了一趟新兵連,據說在他的班長引見下,與營部的某位領導見了面,分兵時順利進入了汽車連。

這一批新兵,以我們奉新籍最多,分去汽車連的只有他一個,其他的都下到連隊,連機關都沒有分到一個。

曾經關注,印象深刻,新兵連最後一天,列隊點名分兵,九人分到汽車連,另外八個中,六個江蘇兩個安微。南門軍區、軍區空軍,都設在江蘇南京,新兵連連長是安徽人。

一段插曲過後,接下來是戰鬥連隊去向,絕大多數人屬於這一行列,我和另外七名奉新籍新兵,一同分配到一連,位於杭州市九溪,對外有一個響亮的稱號,叫二龍頭特號。

社會是大學校,學校是小社會,部隊不是真空,既有學校的屬性,也有社會的特點,會受影響,會被感染,出現人情世故,關照曾經舊好,在所難免。

對於每一名戰士而言,新兵連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此生難忘,說起感受,可能只有一個“苦”字,許多人甚至因此說,經歷了新兵連的“苦”,再沒有什麼苦不能吃。

每個人說到新兵連的“苦”,都會帶着驕傲和自豪,在他們眼裡,其實那不是苦,而是一份成長的不易和艱辛,苦得回味無窮,苦得無怨無悔。

人生一段獨特的經歷,許多人記住了苦,也有些人反思除了苦還收穫了什麼?

譬如一顆幼苗,即將長成大樹,面臨風雨洗禮,經受風霜考驗,他們身上都有社會的烙印,這些烙印,有些是成長的澆灌,有些是成長的煩惱,置身部隊這塊土壤,成長的澆灌持續加強,成長的煩惱持續弱化。

或許這就是部隊被稱爲大熔爐的原因,強大的紀律和強大的傳統,塑造三觀改變信仰,培養昂揚身上積極進取,培養整齊劃一步調一致。

置身其中,每一個分子,都會被感染被改造,能捍衛社會主義政權,能維護國家安全穩定,能鞏固經濟建設成果,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甚至能主動犧牲敢於奉獻。

新兵連結束前,連隊組織舉行了莊重的新兵授銜儀式,地點選在南山陵園的蔡永祥紀念牌下,高大的烈士遺像,正將一根粗壯的枕木搬離鐵軌,生動的描繪了他的英雄事蹟,後面一面寬大的花崗岩牆體,上面書寫偉人著名詩句的兩段話,作爲評語——“爲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列兵軍銜被佩戴在肩膀上,代表國徽的帽徽嵌入軍帽,代表軍旗的領花綴入領章,那一刻完成了從一名社會青年到一名新兵的轉變,從此扛起保家衛國神聖使命,內心有一份激動,有一份自豪,更有一種期待,希望能踏着英雄的足跡前進,無悔軍旅生涯也能建功立業。

有一段時間,我也經常反思,高中三年學到了什麼,新兵連三個月學到了什麼?

哲學上對人有一個定義,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現實生活中沒有魯賓遜,誰都不能脫離人而單獨存在,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到哪裡都離不開分工合作,離不開集體生活。

集體生活有感情交流,有思想碰撞,有道德約束,有行爲規範,區別於環境不同,各有側重,社會上道德和法律約束凸顯,學校中感情交流和思想碰撞凸顯,部隊則是行爲規範凸顯。

置身集體生活,對人也有不同要求,學校更重知識積累,社會更重一技之長,部隊更重作戰技能,共產黨的部隊還有一個明顯特點,特別注重思想政治建設。

軍旅短暫,絕大部分義務兵或兩年或三年,服役結束,又將重返社會,常覺得迷惘,戰備緊張,技能單一,脫離社會,生活單調,不知道到底有何收穫。

或許他們最大的收穫,就是在即將步入社會之前,學會了如何融入集體,學會了如何在集體中生活。思想碰撞,信仰追求,紀律要求,道德約束,交往方式,隱忍禮讓,學習成長。

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三十章 竹筍美味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九章 餵豬養牛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五章 青年塘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九章 餵豬養牛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後記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一章:出生之地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九章 餵豬養牛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四十六章 校園之觴第四十三章 澡下中學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五十九章 學習訓練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