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羣任人宰割的羔羊,而且這羣羔羊面對敵人的重火器,幾乎手無縛雞之力,連敵人的樣子都沒看到,已經損失慘重了。

想走已經來不及了。

因爲,當所有的艦船發現他們已經在對方火炮的射程內後,立刻以最大的速度逃離了危險區,否則,數以萬計的炮彈將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而如果撤到安全距離,那麼軍艦上的火炮和導彈將能最大限度地支援登陸部隊的作戰。

已經登陸的日本近一個旅的機動部隊,除了困獸猶鬥,就是死路一條了。

日本軍人也的確英勇。

他們放棄了投降的念頭。特別是發現中國人根本不給他們投降的機會之後,他們便不顧一切地進行衝擊。並且在衝擊當中表現出了良好的戰鬥素養。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這些日本軍人也不愧是日本自衛隊中的精英。雖然重武器損失殆盡,但是他們仍能利用僅有的一些重火力殺開了一條血路,向內陸衝殺而去。

但這種衝擊顯然是徒勞的。

因爲按照小野太郎的打算,是用數支較大規模的突擊部隊從中國軍隊的防守後方進行襲擊,並在短時間內站穩腳跟,進而動搖中國的防禦體系,從而把基隆地區的包圍圈撕開幾個大口子,配合正面攻擊力量強攻,成功地突破圍困,一舉扭轉這一段時間以來的不利局面。如果進展順利的話,甚至可以進行反包圍,讓中國軍隊吃不了兜着走。

但現在走海路的特遣部隊的情形是:大部分人馬被殲滅,絕大部分重型裝備被毀滅,即使能深入內陸,對中國軍隊及其所建立的包圍體系來說,也不過是隔靴搔癢,無礙大局。充其量不過是“敵後游擊隊”罷了。

而這支“敵後游擊隊”,也在未來的一個星期內,被負責後方警戒的中國武警部隊全部清掃乾淨了。

日本海上特遣部隊大勢已去。

松下內豐作爲特遣艦隊司令,沒有隨部隊登陸。但眼前的一切,他看得清清楚楚。他根本就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下場,前不久打的“噹噹響”的如意算盤,被現實打的粉碎。而他所有的夢想,也隨着這粉碎的“算盤”灰飛煙滅。

在絕望中,松下內豐忽然看到了一瓶“人頭馬”,那本來是打算在慶功的時候與一批愛將同飲狂歡的,現在在松下內豐的眼中,卻成了極大的諷刺,他立刻衝了過去,抓住“人頭馬”的瓶頸,狠狠地摔到了地板上,嘩啦一聲,酒紅色的**隨着玻璃片四散飛濺,彷彿炸彈開花。

他緩緩地抽出了牆壁上掛着的武士刀……

第二十章

第一節

解放軍於12月29日的反擊行動,規模巨大,氣勢也不錯,可惜成果並沒有預期的好,除了南部取得的一點戰果之外,其它方向均幾有價值的成果,整個反擊行動沒有進行幾個小時就不得不停了下來,好象解放軍對美軍有點無可奈何!

面對於這樣的結果,俞登的心情非常難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他後悔不應該迫於民間以及政府方面的壓力,在反擊準備工作尚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就發起這次反擊,以至於反擊的力量不足,最終導致反擊失敗。可是他的對手--史迪特沒比他好受一點,因爲形勢不容樂觀,正如一名美軍軍官所說:“除了航空母艦之外,他們擁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裝備,而且數量與質量上的差距正在縮小。”

史迪特已認識到自已此前對形勢的估計錯了,他沒有想到,中國軍隊的抵抗是那麼頑強,戰鬥力是那麼強,以至於他的部隊耗費大量時間,付出巨大損失之後,取得的成果依然有限,相比之下,他們在伊拉克所遇到的情況已經不算什麼。更讓他吃驚的是發現中國民衆的反應,確實的說他無法理解中國人,在他的印象中中國人安於享樂,缺乏愛國心,存在內部不團結等諸多毛病。中美戰爭開始後,中國人中也出現對戰爭的恐懼心理,許多人就收拾東西逃亡了,許多的秩序出現混亂,人們的反應可謂應有盡有,有人貪生怕死,有人勇敢上陣,唯一沒有的人是公開反戰的人,預想中的反戰力量並沒有在中國大地之上出現,確切的說“反戰”與“叛國”已沒有區別,“叛國者死!”又是不成文的法則。這些情況發生於中國大陸也許是正常的,畢竟中國政府依然控制着中國,然而海外華人身上發生的某些事情就不正常,中國留學生紛紛以“愛國”爲由回國沒什麼奇怪的,然而許多已取得綠卡,甚至它國國籍者竟也紛紛前往中國,準備爲中國政府效力,彷彿國籍對他們沒有約束力或者意義,好象只要身體裡流着中國人的血,那麼他就有義務爲中國而戰。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正發揮着作用,中國人可能缺少國家觀念,但絕不缺少民族觀念。這一切讓他想起來了,一句話:“中國人能接受一駕被擊落的U2,但很難接受一雙美軍的皮靴。”

由於形勢發展並沒有預期的好,史迪特已不再抱有那種迫使中國屈服的想法,他只希望能夠在有利的形勢下,與中國進行談判,最終體面的結束戰爭,即便因此要放棄臺灣。正如一名美國曆史學家所說:“我們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但我們不會征服中國,因爲那樣的成本是我們不法承受的。”

不過此時他的信心還是有的,他相信中國人抵抗意志也已達到極限,只有再加一點壓力就可以摧毀了中國人繼續打下去的意志,那麼戰爭也就結束了,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方法是攻克上海,他特意爲這個計劃取了一個好叫的名子:“慶功”。現在距離這一目標已經不遠了,上海已近到指尺,美軍前鋒已攻至松江-閔行一線。唯一的問題是,他缺少一支部隊來實現這一目標,不過很快一支援軍趕到--美陸軍第4機步師。第4機步師是美軍第一支數字化師,可以說精銳中的精銳,裝備精良,人員素質更高。除精銳的部隊之外,他又這次進攻行動準備了大量物資,甚至不惜爲此剋扣其它部隊的補給,引起許多人的不滿。由於有充分的準備,他對於“慶功”計劃的前景非常樂觀,他在給女幾的信中寫道:“如果順利,我們將在一週內結束戰爭!”

他爲這個計劃的實施選了一個好時機,中國軍隊發生全線反攻的12小時後,30日凌晨2點,美軍於南線發起進勢,這時解放軍才發現,美陸軍第4機步師已經投入戰鬥,而不是估計的那樣:正在登陸之中,短時間無法投入戰鬥。實際上,該師主力也剛剛完成登陸。史迪特不希望該師在進攻上海之前實力因任何因素而被削弱,因此一直拒絕從該師用於任何戰鬥,既便解放軍的反擊**時期,也沒有從該師抽調抽調一兵一卒,用於支援其它部隊。

這可以說是美陸軍第4機步師第一次參戰,他們在伊拉克的活動與警察差不多,該師最初的行動可謂順利,這一攻勢完全出乎於解放軍的預料之外,解放軍怎麼也不會想到美軍會投入整整一個師。選拔的時機也非常好,這個時候解放軍幾乎沒有什麼防備,確切的說部隊尚沒有從反攻作戰的疲勞之中恢復過來,如果不是因爲解放軍大舉反攻,也許史迪特不會決定在這個時候發起攻勢。解放軍自認爲夜戰爲其光榮傳統,夜戰一直被列爲訓練重點,然而現在論起打夜戰,美軍更有優勢,因爲美軍裝備有大量夜視械材,至少每人一件,而且是最先進的。相比之下,解放軍的嚴格訓練僅僅是彌補了其說到夜視械材不足,更何況與美陸軍第4機步師的多爲二流的部隊,他們的夜視械材更是缺乏,其實除了輕武器之外,他們什麼都缺乏,至於人員素質更是沒法與美軍相比。

美陸軍第4機步師的攻勢可謂勢如破竹,一路殺向上海,如果不是由於江南水網密佈,也許美軍可以在日出之前攻入上海,所以日出時,他們只衝到市區外圍,此時已可以藉着日出的陽光遠望上海市區。不過這個時候,美軍的好運到頭了,一條防線出現在美軍的面前。

沿海東南及上海地區的防禦問題早已被列入解放軍的工作重點之一,在上海周圍構築防線的計劃早已被提出,第二次臺海戰爭開始之前,修築防線的計劃已開始進入設計與籌劃階段,中美開戰,尤其是美軍登陸之後,整個工程全面展開。

面對這條防線,美國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他們早知道中國要修築這條防線,可是一直沒有在意,他們認爲防線是早已過時的東西,這一計劃不大可能實施,直到偵察照片顯示中國已開始修築防線才相信它的存在。他們對此工程的進度也估計不足,認爲可以在工程完工前突破它。可是爲修築上海外圍防線,中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與物力,除了大量工兵部隊之外,軍隊派出12個預備役或民兵師參與修築,上海市政府則動員了大量工程機械與人員,全市的建築企業幾乎全部被動員運去參與工程施工。巨大的投入當然換來了巨大的回報,當美軍到達防線前時,整個防線已形成規模,美國人只能感嘆其工程速度的神速了!

美軍首先對防線發起了幾次試驗性的攻擊,想尋找這條防線的弱點,結果讓他們發現前面是銅牆鐵臂,中國人在修築這條防線之時幾將人類的智慧發揮到極點。整個防線之內,依江南衆多的河流層層設防,利用田間的水渠,改造出無數充滿積水的深溝,還有大片的泥地--人爲的讓地面上充滿積水。戰壕與交通壕密佈,而且沒有一條是直的,全是羊腸小道一般彎彎曲曲,…

這條防線的佈局沒有漏洞可尋,要想撕開它,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強攻,這就必須依賴於火力,當然傷亡是少不了的。美軍完全可以繞過防線,防線的北面較弱,甚至許多地方沒有開工,可以輕易突破,從上海市後方殺進去,然而時間已不允許美軍再多走幾十公里路,那可能需要好幾天時間,而時間是最爲寶貴的,再說解放軍增援部隊正從北面開來的,繞過防線北上很可能與解放軍主力相遇。美軍已別無選擇,必須立即突破這條防線,繼續向上海前進!

美軍短暫的休整一下,讓人員休息一下,同時也要補充一下彈藥,一夜的激戰下來,彈藥消耗也不少。可是沒等攻擊行動開始,解放軍就首先大量炮彈歡迎美軍,美軍炮兵隨即對解放軍炮兵實施壓制,然而效果不佳。

解放軍可是依託防線作戰,是坐等敵人上門,與以往的野戰不同,因此面對炮戰,解放軍炮兵毫不畏懼,勇敢地迎戰。

與美軍不同的是,中國陸軍裝備有大量火箭炮,其種類繁多,以107、122、130毫米的最多。雖說這些火箭炮在美國人的眼中性能太差,射程太短,精度太差,但是解放軍看中了結構簡單,重要輕,機動性強,尤其是其射速高,十秒鐘左右全部火箭彈就可以發射完畢。也許美軍會在這些火箭炮發射等一枚火箭炮後的一秒鐘內發現並計算出炮位,然後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將有關的數據傳給炮兵指揮所,指揮官也可以在一秒鐘內決定開火,如果這個時候炮兵們正在炮位上,那麼炮兵們僅需要幾秒鐘時間秒可以完成瞄準、裝填,到最後擊發,不過炮彈在空中要飛行一段時間才能落地。理論上整個過程所需要的總時間也不過數十秒鐘,但實際上所需的時間要比這多一點,而在這段時間內,火箭炮完全可以發射完全炮彈,甚至將火炮移走。因此這些火箭炮如果實用的好,確實可以讓美軍頭痛的很,幸運的是,經過連續的戰鬥,中國軍人已經學會了如何應用。

相較之下,身管火炮的射速與機動性無法與火箭炮相比,然而解放軍爲其修築起掩體,不要小看這些掩體,這些掩體修築的非常考究,除非直接命中,否則無法摧毀;要想以間接炮火摧毀這些掩體可不容易。這可是解放軍從朝鮮戰爭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成果。

美軍炮兵根本沒有掩體,或者說沒心思修掩體,機動是他們對付壓制炮火的唯一法寶,常常是對方的炮彈沒有落下,他們已接到警報,並及時移轉。不過現在他們發現對手與他們一樣,擁有發達的偵察系統,他們一開炮對手的壓制炮火馬上就到,因此必須不斷的轉移,可是這太影響戰鬥了。有時需要炮火支持時,炮兵正轉移陣地。

雙方的炮兵只能說是打成平手,誰也佔不到什麼便宜。實際上,雙方地面部隊只能打成平局,不過美軍有空中優勢,空中優勢可是美軍致勝之根本。地面部隊一旦遇到問題,會立即出動飛機對目標實施轟炸。

美軍的空中打擊給解放軍於巨大的壓力,也爲美地面部隊的推進提供了巨大幫助。當天美軍幾乎將其全部力量都投入到對地面部隊的支援上,尤其是第4機步師,甚至日本空軍也出動戰機參與了行動。

同樣,爲了支援地面部隊,解放軍也出動大量戰鬥機對美機實施攔截,殲-7性能雖比,但在執行重地防空等方面依然表現不錯。可惜已不顧一切的美軍依然顯得力不從心。

美機投入下的炸彈確實解決了不少問題,然而地面部隊的攻勢依然受阻。無論是什麼樣的支援火力,都不法有效的摧毀防線上的火力點,因爲這些火力點太多,也太堅固。密佈各處的地雷與各類障礙物,讓部隊不願擡昌;無數充滿積水的深溝擋住了裝甲部隊的去路;此地之土質原本鬆軟,不利於重型裝備的通行,被人爲地充滿積水之後再是泥濘不堪,更讓重型裝備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更重要的是爲保衛上海,俞登已下命“決不許後退一步,因爲我們已無路可退!”,雖然傷亡數字不繼上升,但是守軍依然死守不退,甚至不時派出小股部隊實施反衝擊。戰至當日日落時分,美軍僅僅推進了幾公里,這與計劃相差太遠了,數字化裝備提高的是效率,而不是武器的性能。一名美軍士兵感嘆道:“這條防線太堅固,也太寬了!”

美軍雖想繼續進攻,然而最後還是不得不停止前進,因此他們太疲勞了,許多人已經一天一夜沒閤眼,其間僅吃過一頓飯,而且飯菜冰冷,他們太需要休息了;彈藥也出現不足,他們已用光了爲此次行動準備的全部彈藥,而對於攻打面前的堅固防線,沒有足夠的彈藥是根本不行的。看來29日,解放軍對美軍物資裝卸場的攻擊行動終於產生了效果。

解放軍也不會給對手以休整的機會,當晚就出動一支裝甲部隊實施反衝擊,確切的說是剛剛到達就被投入戰鬥,雖然參與反擊的裝甲部隊無不慘重損失,甚至有幾個參戰單位撤下去時已成空架子,但解放軍的目的達到了,消除了防線內的突出部,美軍差不多回到了早晨的出發陣地。對於此戰,一名美軍軍官評價道:“我們擊敗了他們,並讓他們付出高昂的代價,可是我們爲此付出的也不少,甚至可以說是非常高昂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輕易有獲取補充,而我們的損失幾乎無法彌補。”

此時史迪特發現從後勤的角度看,要繼續這場戰爭已經越來越困難,他手中可使用的巡航導彈只剩下8枚,有與沒有差不多了,各種導彈,無論是空對地,還是空對空的消耗量也非常大,沒有導彈,現代戰爭要如何打下去?如果再打下去,雖然不至於彈盡糧絕,但也不會好到那去。當然這裡僅指裝有常規彈頭的導彈,而不包括核導彈。這個時候他才深深地體會到後勤方面的不足,確切地說沒有想到這場戰爭的消耗會如此之大,消耗速度如此之快。

他已開始盤算着從什麼地方“借點”導彈來,美國本土、美駐歐洲部隊手中應該有不少存貨,再催一催軍火商們加緊生產,一想到這裡他就頭痛,導彈可不是說借就借來的,其中的麻煩事不少。其實此時讓他的頭痛事情可不少,連續的戰鬥之後,人員疲勞不堪,裝備的完好率也下降了,尤其是戰機的出勤率下降嚴重。

登陸作戰更是在後勤工作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開始的,其後勤計劃存在着諸多問題,如:對可能遇到情況估計不足。對於戰鬥的激烈成度估計不足,至使彈藥等急需物資無法及時供應。此外,物資的運輸與裝卸也存在相當大的問題,沒有想到竟無一大型港口可用,也沒有足夠的裝卸機械,物資上岸之後,也沒有足夠的運力將物資運交作戰部隊。

這一想到這些事情,他就越來越盼望早一點結束這場戰爭,一場沒有希望的戰爭!擁有此種想法之人何止他一人?

作者:大家沒有看錯,這確實是小說的第二十章第1節,原本這應該是第十九章,不過現在它只能算作第二十章了,因爲有一位網友對我的小說非常感興趣,他認爲小說中存在一些不足,一時手癢,決定爲本小說錦上添花罷,第十九章的內容將由他負責。他的文筆相當不錯,因此我相信大家不會失望的。

第二節

第3機動旅自從那日與美軍大戰一場之後,就再沒有投入戰鬥,因爲損失太慘重,全旅就不得不進行休整,其中反坦克炮兵營建制撤消,損失過大的原因是擴編時補充的人員沒有實戰經驗。第50集團軍從臺灣返回大陸之後,俞登認爲沒有機會再使用大規模機載步兵了。按戰前的推演,美軍登陸後的縱深不會太深,採取敵後機降作戰的意義不大。同時,爲解決臺灣島上部隊的後勤問題,運輸直升機已被抽調去執行運輸任務,也就是說大規模的敵後機降作戰已不可能。面對裝備有大量各式直升機的美軍,解放軍數量有限的攻擊直升機可以去支援地面部隊,以消除敵直升機的威脅。

這樣一來,機載步兵們失去了發揮作用的機會,他們與普通步兵部隊已沒什麼區別。說到與攻擊直升機部隊配合作戰,第190師要遠比機載步兵們更加合適,前者的火力與機動性遠遠超過失去直升機支持的後者。但是將其當作普通步兵部隊使用又是一種浪費,他們可是精銳部隊,因此經過考慮之後,決定以他們爲基礎擴編成機動性極強的機動部隊,規模由營擴編爲旅。戰鬥中他們也確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各機動旅都在最危急的時候投入戰鬥,成功阻擋了美軍攻勢,爲增援部隊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現在整個戰線已相對穩定,大批增援部隊又已到達,不再需要他們擔任“消防隊”的工作,或者說沒機會了。今後的戰鬥好象不太適合他們,雙方的戰鬥已趨向於陣地爭奪戰式的方式,象他們這樣的輕裝部隊僅適合於防禦作戰,進攻作戰更多的應由裝甲部隊負責。各機動旅實際上已經“失業”,名爲在二線擔任預備隊,以備隨時增援一線,實則這裡根本不會出現需要他們增援的情況,激戰主要發生在北線,而不是南線。

由於12月29日的大反擊行動無果而終,以及上海戰線的危急形勢,令許多人失望,可是薛一卒一點沒受影響,相反心情一直不錯,確切的說他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早把全部工作推給鍾無影,然後就給自已放起長假,說要“好好休息一下!”彷彿要讓他與這場戰爭無關。其實他的內心世界並沒有他外表顯得那麼輕鬆自在,相反沉重的很。

許多剛剛認識的面孔,一下子全消失,其中不乏可造之才。他早已是老兵,親眼目睹過無數戰友犧牲,由於經歷的太多,已讓他有一種麻木之感。他非常希望放下一切,回到家與親人團聚,與相交多年的女友結婚,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然而他也清楚,那不過是夢,只要戰爭不結束,他就別想回家。

其實他並不願多去這個夢,因此戰爭沒有結束,他不能放棄自已的責任,一箇中國軍人或者說一箇中國人的責任。現在他必須先把自已的病養好,他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高中畢業的時候,他也曾考慮報考軍校,可是最終因過了了體檢關而放棄,以狄青龍的話形容他:“身體狀態根本不適合當軍人,在戰場上敵人打不死他,也能把他累死!”在臺灣島上連續十幾天的戰鬥已經他的身體累壞了,回到大陸後他就開始生病,指揮與美軍的戰鬥時,他的病還沒有好,好在當時有狄青龍參與指揮。他們兩人一直是搭擋,相互間的合作一直不錯,可是狄青龍已離他而去,那次戰鬥一結束,他就接到調令,被調到上海去了。

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現在薛一卒的病已經好了,不過這時他也發現了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他的部隊可能“失業”了。機動師師部已奉命撤消,其大部分直轄隊已移交第1機動旅指揮,所轄的各機動旅已改爲總部直轄,師部剩下的指揮機關人員奉命北上,聽說是到江蘇省去接收部隊,準備再成立一個師。第2機動旅的番號已撤消,旅長丁子衡奉上級命令將其大部分裝備和擴編時補充的人員移前給第1機動旅後,帶着原第2機載步兵營的人員走了,聽說去執行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至於是什麼任務,沒有人知道。現在第1機動旅的規模已更接近於一個正規的步兵師。他的第3機動旅僅得到了少量人員補充,但補充了不少裝備,其中不少是最新式裝備,當然大多是試驗品,原來中國軍工企業爲機載步兵部隊研發的各種裝備正在送交部隊試用,如:超輕型履帶式裝甲車,超輕型反坦克炮;至於這些裝備能否適用尚不得而知。如果這些裝備能在臺灣戰役中使用,那應該有多好!但是中國軍企並沒有因此受到指責,因爲幾個月前才他們接到研究合同,能如此之快的交出產品已屬奇蹟。

由於大量新式裝備交付部隊試用,因此薛一卒的部下們都忙於新裝備的訓練,同時填寫試用情況報告,軍工企業也不時派人員到部隊來,甚至派人長期駐隊。他想也許部隊可以在試用新裝備之中度過戰爭中剩下的時光,可能不會有人犧牲,日子也會過的不錯,他還會被軍工企業派來的人當祖宗一樣供起來,新裝備能不能定型裝備部隊,很大程度要看部隊的試用結果,而他又一個關鍵性的人物。不過他不想這樣下去,這可不合他的性格,也不合他的老部下們的意思,現在他們可是部隊的骨幹力量。

因此病剛好,他就將鍾無影找來研究戰局,爲了安心治病,他一直沒有關心與戰爭有關的任何事情,一切事物由鍾無影負責,因此首先由鍾無影介紹整體情況:“整體情況對我軍越來越有利,勝利對我們只是時間問題。”

“何出此言?”

“你以爲我是白癡嗎?我不會從各種消息中分析情況嗎?”

“你的消息確切嗎?你不是將軍,得不到什麼內部消息的,再說現在是戰時,實行新聞管制,記者們不會發你需要的消息的。”

“我弄不到什麼內部消息,但可以從外國新聞媒體的那得到需要的消息,只要聽一聽外國的廣播,看一看外國的電視節目,問題不就解決了!”

“那你能保證其中的消息確切?”

“不能,不過其中還是可以發生不少有價值的東西,經過分析不難得出結果。其實在進行綜合分析方面,你比我強多了!”

“好了,說一說你的結果吧!”

“好,我說,我認爲美軍的地面攻勢已成強弩之未,近期之內能登陸大陸只有美國陸軍第1裝甲師,根據新加坡方面的消息,運輸該師的船隊昨天到達新加坡,此後登陸美軍要想得到增援只有等美國國內的預備役部隊動員完畢或者請求日本或韓國派兵。日本或者韓國目前都不可能出兵,日軍已陷入基隆的泥潭之中,韓國正忙於應付我軍的攻勢,漢城攻防戰正處於關鍵時刻,而美國國內的預備役部隊尚需一點時間,來不及了!”

“地面力量上我軍佔優,我軍增援部隊正源源不斷趕來了,問題是美軍佔領着空中優勢。”

“放心吧!美國人稱雄天空的日子不多了,經過這些天的消耗,它的空中力量消耗很大,由於美國尚沒有進行全面戰爭動員,其軍火產量增加之多,根本不法補充消耗。”

“我們的情況就比美軍好嗎?”

“當然我們的損失也不小,不過補充的速度很快,全國已全面實施戰時總動員。雖然我不知道增產了多少,但從我們旅補充裝備的速度快,應該非常驚人!”

“你有什麼證據證明這一點?”

“沒有,因爲我無法得到準確的統計數量,不過從最近幾天敵空軍的活動情況來看,其出動架次正在減少,活動範圍也在減少,至少今天與昨天我們這裡還沒有發現敵機!”

“不要忘記了,敵人的海軍也非常強大!”

“海軍?你知道潛艇戰嗎?”

“知道,中美一開戰,我們就宣佈對敵實施潛艇戰,並劃定了交戰水域,聽你這意思,好象潛艇戰取得了很大的戰果,是嗎?”

“我們擊傷了一艘航空母艦,其它艦隻的數量也不少。”停了一下,鍾無影具體的介紹道:“後來我們又宣佈潛艇戰升級爲無限制潛艇戰,交戰水域內一切船隻均爲合法的攻擊目標,交戰水域也擴大了,幾乎是從太平洋西岸到太平洋東岸。”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看來生病真不是什麼好事。”接着薛一卒又說道,“我看發動無限制潛艇戰是對的,佔領臺灣之後,我潛艇進出太平洋就方便多了,如果不好好利用這個機會,那不是太可惜了嗎?”

“不過我們並沒有馬上動手,而是等了好幾天。然後我潛艇才突然在美國舊金山外海、夏威夷附近、日本豐後水道等地點幾乎同時攻擊敵船隻,這下子敵人把嚇破了,馬上把大批船隻派去護航去了,結果東海上的敵艦隊反潛兵力大弱,接着又派快艇攻擊敵艦隊,讓敵人亂了陣角,我潛艇就利用這個機會,擊傷了一艘航空母艦。”

“如此說來,形勢一片大好了!”

“不,形勢一點也不樂觀,美國畢竟是超級大國,如果美國人決心與我們拼下去,那麼今後的局勢將無法預料。”

“不錯,硬拼起來,我們還不是美國的對手。一想到這,我就開始頭痛,好了,不要再考慮這個問題吧!談一下眼前的情況吧!”

“可是我要告訴你一個壞消息!”

“什麼?”

“據來自集團軍司令員的消息,上級已決定調第50集團軍北上,聽說上海方面的壓力很大!”

“如果第50集團軍北上,那麼北線剩下的全是二、三流部隊了,問題可就不好辦了!”

“不太嚴重,敵人也把力量全部投入到上海方向,我們對面的敵人已轉入防禦,不會主動進攻的。”

“好象我們可以進攻了,我喜歡進攻,下面研究一下有什麼機會可以利用。”

“如果想進攻,那麼我的意見是你去找下虞金虎談一談。”

“找他談?”

“我們需要他提供支援,他也需要我們,他也不喜歡防禦!”

“你說的也是,我與他關往不多,但他絕不是一個安份守已的人!好,你去找他!”

情況果如鍾無影所說,這個時候虞金虎也不安份,也在研究與他相同的問題,結果兩人的會談可以說一拍即合,於是一個合作計劃達成了,不過這個計劃並沒有馬上實施,因爲他們要等機會。

美軍將攻佔上海列入首要目標,解放軍則將保守上海列爲重中之重,雖然美軍集中力量於南線,但已在上海外圍的防線前停滯下來,爲打破這個局面。雙方不繼抽調兵力增援上海戰場,第50集團軍北上自然屬於正常,可是該集團軍北上之後,北線的解放軍也失去了主動進攻的勢頭,沒有主力部隊了!

不過這給了薛一卒等人發揮的機會,他們開始着手組織一次進攻,一次沒有上級批准的進攻,甚至從一開始就沒有上報的意思,好象這裡的事與別人無頭,薛一卒的解釋爲:“這裡發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引起人們的過分注目,因爲這裡是被人遺忘的戰場,任何結果對大局沒什麼影響,所以我們可以爲所欲爲,再說有時沒有上級的約束,事情會更好辦一些!”

就這樣,他們在上級幾乎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準備了一次攻勢,按他們的預想這次攻勢的規模很小,如果用一次戰鬥來形容,可能會更合適一點。然而實際情況,遠遠超過了預料,那已絕不僅僅是一次戰鬥。

查理自從那次戰鬥之後,一直沒有再上戰場,不是他不想,而是沒有機會,他的部隊經過一戰之看,損失不小,需要休整一下,可是隨着大量部隊被抽調北上,他的部隊已成北線防禦的消防隊,擔任戰役預備隊。這個工作看上去很輕鬆,部隊隨時待命,但沒有上級的命令,他們無需參加任何戰鬥,可是他們並沒有輕鬆可言,因爲要隨時待命,必須保持高度戒備,而且他們的任務是救急,他們面臨的將是非常危急的形勢,否則也不需要動用戰役預備隊。

雖說北線已無大的戰鬥發生,僅是小規模戰鬥時常不斷,這幾天查理一直沒閒着,因爲他與他的上級不想在這個次要戰場上無所作爲,他們要主動出擊,大的攻勢不行,小規模的也行。

看樣子,雙方的軍官都不缺少主動精神!

這一天早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查理就起牀了,早晨出去跑步是他的習慣,可是當他跑步回到營地之後,竟然接到緊密情況通報,要求他們準備出擊,原來二十四哨所遇到攻擊,戰鬥非常激戰。由於戰線漫長,而兵力又有限,因此美軍的防線並不是處處設重兵防守,而是實施機動防禦,於重要地點佈置兵力警戒,一旦遇到情況,招呼機動部隊增援。

二十四哨所就是他們佈置在警戒線的衆多哨所之一,不同的是它的位置處於防線的突出部,解放軍一直欲除之而後快,查理也打算以此爲出發點,發起一次攻擊,以拉直防線。

不久進一步的情報就到了,二十四哨所已失守,增援的一支機動部隊被消滅,另一支機動部隊已陷入苦戰。不需要進一步的命令了,他們必須立即出動,於是他命令道:“讓大家準備好,這次我們要去教訓一下中國人!”

第三節

爲了攻克美軍的二十四號哨所,薛一卒與虞金虎可是沒少頭痛,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則非常麻煩。這個哨所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哨所,而是一個大型移動據點,以現在的技術水平而言,任何固定的東西與靶子無異。它駐有大約四十名美軍,裝備有裝甲車等武器,戰鬥力不弱,不過最主要的是,它配置有大量偵察設備,如:夜視儀、步兵雷達等等,這樣他們可以隨時注意附近的一切情況,各類車輛遠個幾公里之外就可以被發現,而對人員的最近發現距離爲300米。如果發現不正常的情況,隨時可以呼叫附近友軍支援,友軍則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隨時可能出現的援軍纔是真正麻煩的。

爲了準備這次進攻,負責直接指揮的薛一卒進行了精心安排,虞金虎則全力支持。爲了讓美軍放鬆警惕。他們製造出全面轉入防禦的假象,派人修工事,布地雷。讓美軍以爲,他們已失去進攻的願望。甚至請來某電影製片廠的道具師,某音樂工作室的音樂藝術家等等人員,讓他們配合僞裝部隊製造出一個裝甲師正在防線後方不遠的處集結的假象,然後再找一個機會讓已被此嚇了一跳的美軍發現這是騙局。當美軍以爲此地平安無事之時,由各處抽調的精兵強組成的突擊隊正利用各種掩護將人員與裝備向預定的出擊點運動。

雖說美軍並沒有因對方解放軍外表的平靜而放鬆警惕性,但他們也沒有發現威脅的存在。他們不應該輕視自已的對手。解放軍第1、3機支旅的總體水平雖說僅爲二流水平,但絕不可因此抵估其戰鬥力,其前身可是機載步兵營,那可是精銳中的精銳,要成爲機載步兵營的成員必須是精英級的人物,其水平絕不會比美軍的特種兵差多少。如此一大羣傢伙出現在那都不會讓人感到放心,更何況他們還有讓對手頭痛的領導。如果以屢戰屢勝,攻無不克來形容薛一卒或者虞金虎那絕對是誇張了點,但說他們是優勢的指揮官絕不爲過,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是安分守已之輩,老老實實堅守防線可不是他們的作風,他們什麼事情都可能作出來!

除了精兵與強兵之外,還需要好的裝備才行,這個問題對於薛一卒來說太好解決了,第3機動旅正擔任試用新裝備的任務,手中擁有不少最新的裝備,雖說數量不多,但裝備一支小部隊絕不成問題。

以往夜幕一直爲進攻者實施偷襲提供了最好的掩護,後來隨着夜視儀、步兵雷達等的出現,夜幕好似已失去掩護的作用,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紅外線材料,吸波材料也隨之產生,中國已經掌握了相關的技術,並研發有關的新產品,而且這類產品多已交到薛一卒手中。

身着最新式作戰服的偵察小隊越過已方陣地,對美軍防線進行偵察,利用特別的探測儀將美軍散佈的傳感器分佈與種類情況弄個一清二楚。美軍人員有限,無法維護一條完整的防線,防線上的許多地方是無人守衛的,但是美國擁有發達的技術,以及充足的經費,因此美軍建立起一條由各類傳感器組成的電子防線。最初這個電子防線讓解放軍吃不少苦頭,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與探索之後,解放軍已找到對付這些傳感器的方法,中國與美國間的科技水平差距可是有限的。

待偵察小隊將所需情況弄明白,各企業也按要求將所需裝備運抵之後,薛一卒認爲可以行動了,於是下達了行動命令。

一天下午,參加行動的第一批部隊,由鍾無影親自率領的突擊隊在提前吃過晚飯之後,秘密離開結集地,並在已方防線後方約3公里的地方下車,然後帶着全部裝備徙步出發了!他們不能再繼續乘車前進了,否則敵人會發現他們的車隊,由幾十輛卡車組成的車隊突然在前線出現不會不讓敵人生疑。

日落之後,鍾無影率隊小心冀冀的越過已方防線,這時最忙的要算偵察兵們,除了提防敵人的巡邏隊外,還要對各類傳感器進行技術處理,讓它無法發揮作用。以前發現過的好辦,最麻煩的是要尋找那些新佈下的傳感器,美軍時常布放新的傳感器。

隊伍爲突破敵電子防線費去了許多時間,直到凌晨4點多了,他們纔到達預定的地點,這時大家都已經很累了,爲了隱藏行蹤,已連繼徙步走了近20公里的路,萬幸的是,直到此時敵人還沒有發現他們。

與此同時,薛一卒也率領參戰的其它部隊趕到出擊地點,與計劃的時間提前了一點,不過尚不到發起攻擊的時間,發起攻擊的時間被定爲日出時分,雖然那時將失去的夜幕,但那也將讓敵人暴露於陽光之下,這對於已埋伏於四周的突擊隊來說無異是最好的靶子。

整個行動嚴格保持着靜默,所有的無線電設備關機,甚至有線通信設備也不使用,各部隊都是按事前下發的命令行事!除了各式車輛發出低沉的發動機聲外,人們幾乎聽不到任何其它聲音。

經過苦苦等待,東方漸白,太陽終於要升走了!這時所有參戰人員已進入各自的位置,大炮已退出炮衣,炮彈上膛,…

作戰指揮部內人們已開始忙碌起來,通信兵已打開作戰指揮通信系統,接通了有線通信線路,無線電設備也進入待機狀態,…

也許攻擊發起之前的等待是最沉悶的,也是最緊張的時刻,可是人們沒從薛一卒那看到一點緊張的意思,相反他喝起茶來,他的性格一向是樂觀的。

就在這時,遠方升起一顆閃亮的紅星,不,那是一枚紅色信號彈,這可是鍾無影率領的突擊隊發起攻擊的信號,接着傳來密集的爆炸聲,攻擊提前開始了!比預定計劃提前了十多分鐘!

雖然不知道鍾無影爲什麼要提前行動,但是薛一卒還是立即下令開始行動!解放軍發起反線進攻,實際上不過是全線詳攻,這只是一次局部反擊!炮兵對美軍的各類目標實施打擊,雖然很快被美軍還擊炮火壓下去,但也拖住了美國炮兵,至少是短時間的。與此同時,工兵部隊則開始清除在已方防線外的地雷與障礙物,爲進攻部隊的車輛通過開出通道。至於美軍防線上只有各類傳感器,美國人可不會費時間去佈雷或者挖防坦克壕。安全通道一打通,各類車輛立即通過,輕型突擊車、裝甲突擊車、超輕型履帶式裝甲車、等等,其中最有威力的武器是6輛120毫米輪式自行反坦克炮,再後面的是工兵部隊的車輛。

等由各式車輛組成的大部隊趕到二十四號哨所時,鍾無影已率突擊隊消滅了守軍,正在打掃戰場,僅有40多人組成的守軍,那能是經過精心準備且由400多人組成的突擊隊的對手?攻擊一開始,由紅箭-10組成的彈雨就將守軍打得暈頭轉向,8。5毫米狙擊子彈則令他們連頭也不敢擡一下,僅幾分鐘時間,守軍就放下了武器!

聽到守軍已投降的消息時,薛一卒僅僅是一笑了之,接着又繼續喝茶,這是預期之中的事,沒什麼可高興的,可是等他聽到鍾無影上報的戰果時,立即將喝進去的一口茶吐了出來,原來繳獲的戰利品大大遠了預料。

他怎麼也不會想到,一次小小的戰鬥竟會有如此之大的收穫,甚至於俞登看到有關的報告時,也懷疑是報告錯了,因爲他們俘獲了一支美軍偵察隊,而且相當完整。那是一支機動電子偵察部隊,他們裝備有大量電子偵察設備,而且是最先進的,其主要任務是截聽各類無線電通信,甚至有線通信。其截聽效果非常好,遠遠超過設於日本沖繩的固定截聽系統,也好於機載或艦載系統,尤其是在截聽戰場通信方面更是有效。也因此這類部隊一直爲解放軍非常關心的,可惜一直沒機會下手。雖因工作的需要,這類偵察隊時常出現於靠近前線的地方,可是從不過久停留,一般不會超過二個小時,然後立即撤到安全的地方。而且行蹤毫無規律,規模也小,僅僅是二、三輛大型工作車加幾輛擔任警戒的吉普車,一般難以被發現。此次能俘獲這支部隊將對中國發展相關技術的意義重大,技術人員會節約大量時間,當然還有經費。

其實俘獲這支部隊完全是意外,他們根本沒被列入計劃之時。原來查理計劃由二十四號哨所出發,實施小型突擊,出於戰前偵察的需要,查理的上司將特派這支電子偵察部隊來此進行一次偵察活動,當晚這支部隊正好在進入二十四號哨所進行偵察。由於解放軍實施嚴格的靜默,纔沒有被這支部隊發現異常情況。天快亮的時候,鍾無影發現了這支特別的車隊從二十四號哨所出發,爲了不放過它,他才下令提前發起攻擊。

面對意外的收穫,薛一卒竟犯起愁來,這些戰利品必須運回後方,而且是安好的,可是由此到達已方防線有好幾公里,那可是一段非常威脅的路,不僅沒有象樣的路,還有不少地雷與障礙物,採用普通民用汽車改裝的工作車走起來一定快不了!

一想到這,他突然意識到,美軍不會願意這些最新式的電子設備落入中國人之手,一定會派部隊搶回或者說摧毀這些設備,甚至已很少在這裡出現的敵機也會趕熱闖!這可是麻煩了,原以爲他們佔領二十四號哨所後,敵人多半隻會派出小股部隊實施反擊,那麼他們就有可能擊退敵人,從而控制這一地區,消除這個防線突擊部,可是這回敵人鐵定會派大部隊來,真麻煩!好在後繼部隊馬上要到位了,後繼部隊的任務就是對付敵人的增援部隊,以求佔據這一地區或者接應突擊隊撤回。至於後面跟着的工兵部隊則準備在合適的地方修工事,爲將美軍趕出這一地區創造條件。

這個時候已經不允許他再多想了,敵增援部隊已經出現,首先出現的敵人不少,僅一個加強排的規模,實際上是一支巡邏隊,他們陷入了鍾無影精心佈置的埋擊圈,很快被全殲,以對付小股滲透部隊爲目標組織的巡邏隊戰鬥力太有限了!

沒等打掃完戰場,第二批美軍又出現了,這次是一個騎兵連,所謂的騎兵連可不是騎兵,而是以坦克、裝甲車等組成的裝甲混編加強連,其戰鬥力相當強。這支部隊的出現,可給鍾無影帶來大麻煩,他的部隊全是步兵,手中的反坦克導彈又在剛纔的戰鬥中消耗的差不多了。

美軍騎兵連的出現,使鍾無影不得不率部隊慢慢的後退,以便爭取時間等待後繼部隊的到達,他相信後繼部隊會解決敵人的!

事實上,也果如他所想的那樣,後繼部隊確實爲他們解圍了,在防空連發射的紅箭-11的高速動能彈頭將幾輛美軍坦克與裝甲車擊毀之後,美軍放棄了追擊。

然而事情並沒有完,美軍的後繼增援部隊又出現了,由查理指揮的裝甲部隊趕到!

這個時候查理的心理可不好,雖然他的部隊已全速趕到戰場,但他對不瞭解情況。美軍在與水平相當的對手交戰,而不是對付抵技術水平的對手,如:伊拉克戰爭時期。由於戰前解放軍組織周密,美軍事前一點消息也沒有,查理對對手的情況瞭解至少,他現在緊急瞭解情況,而且要即時情報。可是他缺少獲取情報的手段,正與解放軍交戰的騎兵連僅能提前有限的情報,爲此他派出一架偵察直升機。這架偵察直升機的飛行員非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