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韃子叩關

梳洗完畢的若蘭竟有着迥異昨日的美麗,雨露的滋潤讓她臉上容光煥發,嬌豔欲滴,一股婦人特有的風韻氣息撲面而來,恍若一枚嬌豔欲滴的蜜桃,前後變化之大,讓衆人都看呆了。

一旁的靈兒忍不住喃喃的讚道:“小姐今天可真漂亮啊,莫非成了親的新娘子都是這樣的嗎?”

聽到靈兒透着小兒女嬌憨的話語,若蘭不禁伸出芊芊玉手在靈兒挺翹的小鼻頭上颳了一下,紅着臉說道:“小丫頭片子,你知道什麼?想要知道的話以後讓姑爺親自教你。”

“啊,讓姑爺教我,我纔不要呢,就是要教人家也要小姐教親自教嘛。”還有些茫然無知的靈兒不解的摸了摸小鼻子瞪着以上好奇的大眼睛不解。

“噗嗤!”靈兒的話把屋裡幾位都逗樂了,若蘭忍不住又笑了起來,纖細的食指又在靈兒的瓊鼻上颳了一下,“小丫頭片子,這種事小姐可教不了你,還是等着你家姑爺親自教你吧,而且以後你也不能叫我小姐了,要叫夫人了。”

靈兒有些不服氣的低聲抗議:“小姐又刮人家的鼻子,人家的鼻子都快被你刮塌了,人家就是要叫你小姐嘛。”

說到這裡時,靈兒彷彿突然想到了什麼事,突然間小臉就紅了起來,猶如一張剛被染過的大紅布,原本嬌憨的俏臉上也呈現出了扭捏的神情。

“好吧,隨你了,你喜歡怎麼叫就怎麼叫吧。”若蘭對這位從小陪着她長大情同姐妹的小丫頭也是極爲喜愛的,聞言後也只是輕笑着搖了搖頭就不理會這位嬌憨小丫頭的心事自顧自的打扮起來。

過了一會,梳妝打扮完畢的若蘭和龐剛一起來到了前廳拜見父母,孔文夫婦和孔林一家人都在,拜見完畢奉上了茶後衆人都坐了下來。

孔文看着面前坐着的女婿,越看越覺得滿意,相貌似然不能說是英俊瀟灑但也是五官端正,特別是在一股子英氣的襯托下顯得很是威嚴肅穆,現在更是貴爲朝廷五品千戶,,在靈山衛方圓數十里的地界上更是一言九鼎的人物。況且今天女兒望向龐剛時那幸福得簡直要滲出臉來的柔情更是連瞎子也看得出來,他又怎會不滿意呢。

喝了口龐剛奉上的茶,孔文吧唧了一下嘴巴,回味了一下茶葉的芬芳後纔對龐剛說道:“賢婿,從今兒起咱們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今後你們小兩口要好好過日子,若蘭若有什麼做得不合你心意的事望你看在老夫的薄面上要擔待一二。”

龐剛急忙道:“岳父大人嚴重了,若蘭蘭心蕙質,能娶到若蘭實是小婿的福氣,小婿又怎會苛責與她。”

“唔!”孔文點點頭又轉頭對若蘭說道:“若蘭,朝棟父母早亡,又無兄弟姐妹,你既然嫁入了龐家那就是龐家的人了。俗話說男主外女主內,你身爲龐家的大婦,今後家裡的瑣事就要靠你了,你平素乖巧機靈,這點爲父是放心的,但是你要謹記婦人首重婦德,你要謹記後母儀、孝行、貞烈、慈愛、秉禮、勤儉之道,日後若有姐妹進門切記要和睦相處不可持寵而嬌。”

孔文在這裡端起了父親的架子訓話,若蘭低着頭乖巧的答應了下來。但是卻讓一旁的龐千戶看得有些直冒冷汗,尼瑪,岳父當着女兒的面鼓勵女婿納妾,是不是真的啊,難道是在說反話?可是龐剛看了看這對父女,老的表情嚴肅,女的態度認真,好像不是在開玩笑啊,這個時代的人難道都是一夫多妻的制度這麼擁護嗎?

其實這倒是我們的龐千戶少見多怪了,從春秋戰國的奴隸時期開始,一夫多妻就已經在華夏大地上逐漸以制度形式規定下來,到了封建時期更是把這種制度發揮到了頂峰,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演變和發展,這種制度已經深深的印入了人們的骨子裡。封建社會對婦女進行教育所用的《女誡》、《內訓》、《女論語》、《女範捷錄》就是出於這種目的,其中關於明朝對於女子封建品德的教誨就有德行、修身、慎言、謹行、勤勵、節儉、警戒、積善、遷善、崇聖訓、景賢範、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儀、睦親、慈幼、逮下、待外戚等二十章。

當然了,這樣的事情在龐剛這個從後世來的人看來自然是很不可思議的,但是在這個時期的人看來卻已經是非常平常的事,若蘭作爲龐剛的正妻,有責任爲丈夫挑選侍妾並繁衍後代,如果她沒有做到那就是她的失德,這個罪名對於這個時期的女子來說是很嚴重的,已經屬於“七出”的範圍。

好不容易聽着自己這位便宜老丈人訓完了女兒,接着又輪到了丈母孃,嘮嘮叨叨的一個上午就這麼過去了,正當龐剛吃完了午飯想要去視察新兵訓練情況的時候,一名從青州來得小旗騎着快馬飛馳到了靈山衛千戶府,在門口停了下來並掏出腰牌於守門的軍士驗看,守門的軍士驗看點頭後就急匆匆的向大廳衝去。

正當龐剛正告辭衆人前往軍營視察新兵的時候,這名小旗就跑進了大廳。

這名小旗雖然沒見過靈山衛所的千戶,可在看到身穿五品飛熊服的龐剛後他立刻就明白這位就是自己要找的正主,連忙單膝跪地大聲稟報道:“報,指揮使衙門轉發來的緊急軍情!”

龐剛一把接過信封,撕開了朱漆封口,掏出信件一看,臉色立時就變了。

客廳裡的衆人看到龐剛看完信後面色不善,但又不敢相詢一個個面面相視,最後還是身爲新婚嬌妻的若蘭出言詢問,“夫君,出什麼事了,爲何你看完信後臉色如此難看?”

龐剛沉吟了一下才沉着臉道:“韃子入關了!”

龐剛此言一出,衆人皆驚!

崇禎九年一月初十六,清武英郡王阿濟格,貝勒阿巴泰、揚古利,統領清兵、蒙古兵五萬餘人。在攻克獨石口,雕鴉堡,長安嶺諸堡後,浩浩蕩蕩而來,很快他們在攻陷了開平衛後就兵分兩路,一路由清武英郡王阿濟格率領、揚古利統兵四萬攻進了大同府,另一路則由貝勒阿巴泰統兵一萬向保定府殺來。

一時間,宣府鎮的大同等地烽火四處,有如地獄。

而阿巴泰率領的一萬清軍則則勢如破竹的一路奔向保定府,沿途的明軍一觸即潰,中原大地上哀鴻遍野。

一月初二十日京師戒嚴,崇禎皇帝急令內臣李國輔守紫荊關,許進忠守到馬關,張元亨守龍泉關。崔良用守固關,以此同時大明兵部還緊急命令各地總兵火速領兵入關馳援。

一月二十二日兵部急令山東巡撫:“奉旨,今賊奴狂逞,帝有旨選精銳馳援京師,還着勉勵衆將士,急!”

一月二十五日兵部的命令更加急促:“兵部尚書楊嗣昌,令大同巡撫,奴賊自宣入關後聲勢猖獗,速調將士星馳入援,限該鎮文到日爲始二十九日到京,若違限不到撫鎮均當請旨處分!”

一月二十七日山東總兵劉澤清,大同總兵王樸、保定總兵董用文,山海關總兵祖大壽。此外關、寧、薊、密各總兵祖大樂、李重鎮、馬如龍盡數領軍入援。

二月初一明朝諸軍共十萬大軍陸續到達京師,和武英郡王阿濟格率領的四萬清軍在京師外對峙,雙方相互試探性的打了幾個場,互有傷亡,由於京師外有十五萬大軍守護,暫時平安無事,但是由於山西、山東兩地精銳戰兵已被抽調一空,此二處無有重兵防護,貝勒阿巴泰率領的一萬清軍在立即就佔領了河間府,作出了揮師山東的架勢,一時間中原大地狼煙四起。

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掌御馬監印務曹化淳向崇禎皇帝建議:“奴孽深入,然各地苦無兵將,應令山東各地衛所挑選精健兵丁,委令一名驍將統領,隨即星馳入援河間府,務將逆奴剿殺。”

此時的崇禎也沒了主張,只好通過兵部對山東巡撫和兵馬守備下了一道命令,命令山東各地衛所立即出兵,向河間進發,把清軍堵截在河間府一帶。

山東巡撫孟博真和兵馬守備馮文綠接到兵部的命令後立刻就罵開了娘,他孃的剛把我們所有的戰兵都調走了,現在還要讓我們把衛所的兵派出去,可是衛所現在糜爛成什麼樣子你難道不知道嗎?你當現在是洪武、永樂年間那會嗎,要是現在的衛所的兵丁還有那時候的戰鬥力別說阿巴泰的一萬清兵了,就算是十萬清兵哥們也不怵啊。可現在全國上下兩百多萬衛所屯軍與其說是軍隊還不如說是兩百多萬個農民,讓我們山東的衛所屯軍去和那些清兵作戰你還不如說是讓他們去送死,再說了現在的衛所也得有兵才行啊,那些屯軍跑的跑逃的逃,你讓我們哪裡找人去。

最後病急亂投醫的孟搏真和馮文綠二人突然就想起了前段時間不是有青州的士紳狀告那裡一個叫龐剛的靈山衛千戶殺良冒功嗎?那時候咱哥倆可是保過你的,現在可是到了你回報我們的時候了,就這樣一紙調令就發到了青州指揮使衙門。

……

第430章 剮刑第343章 震撼第389章 強烈的反差第22章 造冊登記第526章 放他們出宮第409章 開封不能打第347章 囑託第14章 潛入第35章 列陣迎敵第160章 做什麼賺錢呢?第535章 步卒逼近第7章 挖野菜第375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346章 死戰第302章 報功第544章 杭州第371章 借兵第294章 到達第309章 老子不幹了第553章 僵持不下第114章 阿穆爾到來第326章 遭遇戰第229章 這裡的碼頭靜悄悄第392章 洛陽城外第509章 校場閱兵(中)第222章 送禮的來了第222章 送禮的來了第506章 錦州城第499章 科考第439章 罷市第234章 休得賣一粒糧食給他第61章 冤家路窄三百八十一章 不識相的方守地第300章 迎面痛擊第288章 清兵叩關(下)第一把八十三章 下不爲例第528章 商討對策第284章 臺灣是我大明的第114章 阿穆爾到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第317章 打了就走第239章 停船、收稅第456章 城破第282章 皮島起風波第537章 勝了一半第393章 驚慌失措第497章 進京述職第195章 狂風驟雨第430章 剮刑四百九十三章 後宮之爭第331章 攻擊受挫第545章 授首第82章 獻策第147章 韃子要跑第22章 造冊登記第48章 給本官站住第432章 糧食到手第312章 轉向第368章 普特斯曼的野心第555章 攻破外城第477章 拼命的崇禎第389章 強烈的反差第66章 求援第362章 我們也要發展火器第197章 開始搶灘第553章 僵持不下第236章 大人有人找第494章 拼死一搏第471章 來到北京的李自成第12章 打人第418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449章 我也要當兵第211章 只能這樣了第150章 封賞第217章 你要賞賜嗎第52章 向揚州進發第242章 話不投機第495章 全殲左良玉第425章 小酒館第65章 倭寇來襲第343章 震撼第6章 新軍戶報道第485章 勸降李巖第157章 送別第349章 藉口籌糧第475章 來到第322章 吃人第142章 反攻第540章 撐不住了第489章 李自成授首第94章 他們就是流寇第129章 震怒第34章 又是突襲第427章 向湖北進軍第78章 流民問題第391章 潰敗第416章 馬公公來了第380章 抵達衛輝府第309章 老子不幹了第206章 入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