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九州風雲_第267章:準備會談



正月下旬周延儒以朝廷首輔的身份做了中央的特派員(臨時職務是監軍)到達了潼關,他的唯一使命就是監督洪承疇出兵河南。當然也包括洪承疇如果抗命,則就地拿下,接管三邊總督的職權。崇禎是下了決心要出兵的,也就會給周延儒最大的權利。

由於有了報紙,朝廷調洪承疇去河南的消息,不但中華日報連篇累牘的報道,朝廷的大明日報也同樣刊登,並且頭一篇就是調他出戰的聖旨。所以,宣旨的周延儒到來之前,洪承疇已經知道了聖旨的內容和各家的態度。之後他又收到了朱萬化的信件,洪承疇是明白人,並不糊塗,撇開浙江的是非,他知道朱萬化說的對,潼關的兵不能動,要動也是出兵圍剿亂民。他認爲:西北的亂民已經是窮途末路,應該重兵向山西圍剿,畢其功於一役,則西北大局就安定了。

但是皇上不讓他出兵進入山西、河南,只讓他站在邊上看熱鬧,他已經是很不理解了。難道皇帝不想剿滅亂民,想留個尾巴解悶?

其實崇禎是怕洪承疇功勞太大,又手握重兵,他手中的強軍——‘洪兵’就有好幾萬!在這亂世之中功高震主之臣是難於駕馭的。

洪承疇很聰明,但是他沒有當過皇帝,不知道皇帝的心思。

這一回可好,朝廷乾脆放開陝西邊界,放出瓶子裡的魔鬼,讓西北的重兵去圍剿南陽的花皮。皇帝和朝堂上的大佬們都吃錯了藥?發癔症了?是不是朝廷想自殺?早知如此還折騰幾年,耗費無數錢糧去圍剿幹什麼?任由着亂民去鬧就完了嗎?

洪承疇是絕對想不通的。

洪承疇對於朱家主張的議會、憲政有一些理解,覺得辦法也不錯。但是他也知道這樣就削減了皇帝的權利,可是朱家畢竟還是以皇帝爲尊的,只是讓他少管一點事。皇帝反對浙江憲政,他理解。但是這種反對辦法實在無法理解。

洪承疇已經打定了主意——按兵不動,除非撤了他的職!同時他上了一道奏疏給朝廷,言說利害,勸朝廷收回成命。

這就決定了周延儒到潼關的使命將困難重重。

周延儒懷抱着尚方寶劍,手託聖旨來見洪承疇。洪承疇按規矩設香案跪接聖旨,待周延儒宣讀完畢,洪承疇口稱“吾皇萬歲,萬萬歲!”,沒有說“臣接旨”,起身接過聖旨看了一遍,雙手奉還。這個意思就是拒絕執行。

按規矩他有決絕聖旨的權利。

周延儒一手舉起了尚方寶劍,問道:“洪承疇!你敢抗旨嗎?”

洪承疇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已經上疏朝廷,申明理由,待朝廷批覆再說。送客!”

洪承疇毫不客氣,就把周延儒攆出了大堂。

在洪承疇的大帳之中都是他的護衛,周延儒拿着尚方寶劍也毫無辦法。

洪承疇的第一招就是拖!

......

京城正陽門的談判,也是天天鬥嘴,雖然雙方都有一些讓步,但是距離達成一致意見還差的很遠,就這樣一天一天的拖延着。有時候甚至例行公事,每天見一面,你念一篇發言稿子,我也念一篇,然後轉身走人。

南陽農牧場已經全部撤離疏散完畢,除了各個村莊的留守人員,是一片的寂靜,今年的地也不打算種了。只有鎳礦場是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以最大的能力開採着礦石,然後粉碎選礦,加緊運輸。

獨立一團,和武警全部以最高級別的戰備守衛着礦場和通往老河口的通道,高高的氣球不斷的與派出去的偵察兵取得聯繫。

黃河以北的

兩個營,也全部收縮了兵力,全面戒備,隨時準備撤離。

由於冬季黃河封凍,黃河上的巡邏船隊現在也不能出動了,要等到四月中旬桃花汛過後,黃河才能通航。所以黃河北岸的部隊撤離只能乘車、騎馬、步行,不能乘船。

浙江的改制依然緊鑼密鼓的進行,除了杭州城之外,已經遍佈浙江全境,浙江官府的政令已經出不了杭州城了。

局面就這樣僵持着。

在遼寧卻很有進展,到了三月中下旬,交易陸續展開,清國的馬車開始忙碌於盛京到金州的路上。三月二十二日當第一隊滿載着糧食布匹的馬車進入盛京城時,皇太極領着清國的大小官員們站在城頭觀看,壓在心中許久的一塊沉重的石頭算是落了地。心情大好的皇太極回宮就是擺酒慶賀。

兩天以後皇太極又收到朱萬化的一封信,這封信的內容是要求雙方決策層的人物會面,說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面談,地點就選在永陵,國防軍絕對保證清國使者的安全。

皇太極和代善,他們已經嚐到了甜頭,感到國防軍方面沒有惡意,於是就決定派出使者赴永陵。使者的選擇很費了一番心思,代善自己表示願意去,但是皇太極沒有答應,他現在覺得離不開代善。與花皮之間,雙方的信任還不到那個層次,萬一出問題損失太大。皇太極提出讓豪格出使,代善也不同意,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多次出征,屢立戰功,雖然還沒有被立爲世子,但是大家都把他當做是皇太極的繼承人了。

最後定下來的是嶽託,他是代善的長子,三十四歲,也已經是清國的知名將領了。地位,和親信程度足夠。

皇太極還有幾個弟弟,爲什麼不用呢?這是由於他的弟弟中間最成器的就是多爾袞,但是多爾袞前兩年曾經追隨阿敏,這就犯了大忌。阿濟格、多鐸是多爾袞的同母兄弟,所以均不能用。

接到皇太極的覆信朱萬化就打算親赴遼寧了,永陵是國防軍控制的地盤,會談危險性很小,所以朱萬化的意思是親自出面會談。但是朱大典不同意,無論危險大小,畢竟是有危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可是有替代的人嗎?毛承祚級別不夠,不足以使對方信任。

朱大典提出朱萬雄,重量足夠,但是略顯年輕,他才十六歲,能擔此重任嗎?

朱萬雄來到山東也快有一個月了,他有兩個任務,一是安老太太的心,二是相親,爲了定親之事耽擱了時日。女方是浙江紹興的知名大戶汪家,雖然老太太早就約定汪家家長帶女兒前來濟南相親,畢竟路途遙遠還是來的比較晚。女孩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更難得的還是百裡挑一的美人,老太太看了非常滿意。

朱萬雄年輕有爲,身爲國防海軍總監,經歷了不少事情,比同齡人更顯得沉穩練達。雖然沒有功名,但是書也沒少讀,言談之間學問見解均屬上乘。因此女方老人也是一百個滿意。何況朱家眼下的勢力更是天下無雙,能攀上這樣的親戚,他們全家都沾光。

好歹事情辦成,兩家皆大歡喜,朱家也下了定禮,預定了吉期。於是朱萬雄就準備擇日返回臺灣了。

朱大典找萬雄商議,被老太太知道了。老太太不太明白外面的事,但是她知道是因爲事情有風險才找老五頂替,老太太不幹了,老兒子是她的心頭肉,她豈能允許?結果大鬧一通給攪黃了。

朱大典實在沒有辦法了,就想起了闞文琪。闞文琪是直隸滄州人,幼年習武,一身的好功夫,朱大典在福建任上召入親兵隊,曾一度是朱大典的貼身衛士,忠誠武藝都沒得說。此

前一直任威海獨立團的教官,去年山東部隊改編調整到遼寧任第四師教官。這次談判的地點剛好是遼寧,於是朱大典寫了一封親筆信給闞文琪,令其以會談副使的身份保護朱萬化。在自己的轄區,這種安排應該是萬無一失了。

三月二十八日,朱萬化離開濟南,經威海前往遼寧安東。在威海,他告訴黃海艦隊司令趙顯塗:“派出一個小的艦隊編隊,你親自帶隊到海參崴,第一次走這個航路要小心探查。我四月初會從陸路到達那裡,我們一起研究組建一個北洋艦隊的問題。”

三十日,遼寧的一干官員在安東碼頭迎接了朱萬化。到場的官員有巡撫王元雅、布政使毛九華、按察使任贊化、都指揮使毛承祚、第四師教官闞文琪等。

按照中國的文化接風酒宴是免不了的,朱萬化行程比較緊,在遼寧時間不會太多,所以,乾脆就這酒宴之前的機會,與遼寧的官員談一談,安排一些工作。

首先他介紹了浙江、河南的形勢和國防軍的應對措施。

然後介紹了自己的行程:明天起程前往赫圖阿拉城,會見清國使者,會見的真實內容他沒有說,只是說謀求遼寧的穩定和讓清國逐漸迴歸大明,避免國家分裂。並且囑咐大家這次會談是秘密進行的,要大家嚴守機密。

會談之後將取道通化到集安,從集安向北視察到海參崴的公路。安東到海參崴的公路,歷時一年半已經修通,爲此,毛承祚和其他有功人員到得到了勳章和賞賜。朱萬化沿途將視察茂山,直到海參崴。在海參崴將考察修建港口的情況,研究如何組建艦隊,安排至關重要的北方領土的方略。之後沿公路返回安東。

這次出行需要遼寧的兩名官員陪同,就是布政使毛九華和第四師教官闞文琪。

朱萬化說:從現在起,遼寧的政務學校要擴大規模,增加學員,可以到山東招生。並且告訴他們,已經與大都督商議過了,在山東招收150到200名學員。培養這些學員是爲全面接收遼寧做準備的,大家務必上心,否則地盤大擴張時官員不夠用。

朝廷任命的省級官員已經差不多快兩年了,還有一年的任期,朱萬化逐一詢問,到期後是否願意繼續留在遼寧任職,有沒有其他的打算?這些官員,也包括任贊化,都一口同聲的願意繼續留任,朱萬化也就放了心。遼寧、山東、臺灣的官員朝廷不願意管,如果不是朱家提出,連任也罷,調配職務也罷,朝廷是不會過問的。

四月初一,朱萬化帶着毛九華、闞文琪以及自己的私人班子、衛隊,另外第四師又派來一個連的部隊以加強保衛,一個輜重連(提供車輛),同時又調配了30輛四輪馬車,沿着公路奔赫圖阿拉而去。遼寧現有的各縣已經全部聯通了公路,因此,乘車出行很便利。

朱萬化剛剛啓程,尚未到達赫圖阿拉城,電報就傳來了消息:潼關的官軍出動了,直奔南陽而去。

朱萬化的車隊有無線電通信車,可以隨時保持聯絡。

朱萬化得到報告後首先是心驚!也很心痛!朝廷終於走出了這一步。但是,他並不着急,因爲在濟南時,各種情況及應對的措施已經商議過了,按照既定方案執行即可,他只要每日關注事態的發展,不失控就行了。因此,他依然繼續自己的行程。因爲,這邊也是耽誤不得,與清國已經約定了時間,清國的使者也已經出發,第一次會晤不能失信。

何況對於清國的行動是一連串的,一環扣一環,中間也不能無緣無故地停下來。

--- 第267章完 ---

(本章完)

卷六:楊威天下_第474章:穀賤傷農卷五:縱橫天下_第383章:外蒙古建省卷五:縱橫天下_第402章:黃河隧道卷二:初露崢嶸_第99章:南陽護衛隊強勢出擊卷六:楊威天下_第487章:起死回生卷四:九州風雲_第286章:奇怪的民俗卷五:縱橫天下_第351章:聯省衙門(續)卷一:藏龍臥虎_第35章:收穫卷四:九州風雲_第332章:日本國亂了卷四:九州風雲_第318章:澳王國卷五:縱橫天下_第371章:李巖立威卷五:縱橫天下_第349章:就任督軍卷二:初露崢嶸_第142章:兵至金門卷三:嶄露頭角_第153章:鬥智鬥勇卷四:九州風雲_第314章:九一八卷六:楊威天下_第464章:會見熊文燦卷三:嶄露頭角_第183章:西北的民亂卷六:楊威天下_第425章:西伯利亞的槍聲卷六:楊威天下_第475章:遇到一位忠臣卷三:嶄露頭角_第152章:東北的疆界卷一:藏龍臥虎_第45章:不惹事不怕事(修改)卷五:縱橫天下_第365章:反攻倒算卷五:縱橫天下_第336章:冊封哲布尊丹巴卷二:初露崢嶸_第142章:兵至金門卷一:藏龍臥虎_第45章:不惹事不怕事(修改)卷七:巍巍中華_第566章:山西修鐵路卷六:楊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三:嶄露頭角_第191章:朝廷出兵徵繳卷一:藏龍臥虎_第9章: 息事寧人卷七:巍巍中華_第545章:和平取襄陽卷三:嶄露頭角_第210章:鄭家的出路(一)卷二:初露崢嶸_第99章:南陽護衛隊強勢出擊卷六:楊威天下_第449章:建設錫蘭府卷四:九州風雲_第267章:準備會談卷六:楊威天下_第505章:草原烽煙又起卷三:嶄露頭角_第182章:臺灣建省卷三:嶄露頭角_第204章:公判大會卷一:藏龍臥虎_第7章:初練兵卷四:九州風雲_第250章:佔領宜昌卷七:巍巍中華_第546章:中華帝國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四:九州風雲_第285章:登陸北九州卷六:楊威天下_第492章:風波又起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四:九州風雲_第305章:灩澦堆卷一:藏龍臥虎_第13章:培養人才(修改)卷一:藏龍臥虎_第9章: 息事寧人卷四:九州風雲_第296章:到漢中一遊卷四:九州風雲_第319章:遼寧怎麼了?卷一:藏龍臥虎_第36章:這是步槍嗎?卷一:藏龍臥虎_第44章:水利爲本卷四:九州風雲_第269章:找一條路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四:九州風雲_第252章:半潛艇顯威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七:巍巍中華_第546章:中華帝國卷二:初露崢嶸_第139章:出訪南洋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六:楊威天下_第447章:科倫坡會談卷二:初露崢嶸_第143章:金門剿匪卷五:縱橫天下_第350章:孫傳庭卷七:巍巍中華_第560章:蹊蹺的剿匪卷七:巍巍中華_第564章:撤退變成了潰敗卷五:縱橫天下_第336章:冊封哲布尊丹巴卷六:楊威天下_第455章:山西歸附卷四:九州風雲_第248章:目標宜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7章:建康南行省卷四:九州風雲_第327章:嶽西軍練兵卷一:藏龍臥虎_第35章:收穫卷三:嶄露頭角_第165章:炮艇生產線卷五:縱橫天下_第412章:巴圖爾的反撲卷三:嶄露頭角_第198章:意外的戰鬥卷五:縱橫天下_第357章:治理涇河卷四:九州風雲_第269章:找一條路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二:初露崢嶸_第74章:進駐遵化卷二:初露崢嶸_第74章:進駐遵化卷五:縱橫天下_第394章:北海道的內鬥卷四:九州風雲_第256章:太監不得干政卷三:嶄露頭角_第227章:陽泉城下卷一:藏龍臥虎_第12章:豐收在望卷六:楊威天下_第472章:強勢的談判卷六:楊威天下_第429章:啊!海軍卷一:藏龍臥虎_第42章:南陽戰略地位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一:藏龍臥虎_第36章:這是步槍嗎?卷四:九州風雲_第291章:狹路相逢卷七:巍巍中華_第520章:石破天驚卷四:九州風雲_第299章:老回回復出卷二:初露崢嶸_第135章:收復臺灣(四)卷四:九州風雲_第274章:官軍對陣卷五:縱橫天下_第388章:羅貫中耍大刀卷六:楊威天下_第457章:招駙馬卷七:巍巍中華_第558章:巡視各省卷五:縱橫天下_第396章:艱難的選擇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六:楊威天下_第500章:民主自由卷一:藏龍臥虎_第30章:新產品卷一:藏龍臥虎_第2章: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