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時中在河南聲勢大張,賀虎頭再次出擊,直接影響到了清軍的後勤供應。
當然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清軍派出大隊人馬封鎖消息。這才延遲了一點時間,但是多鐸得到消息的時間,要比張軒早很多。
但是如何應對這個局面,卻不是張軒一個人可以獨斷的。
張軒讓下面人將這個情況告訴了所有將領,一時間很多將領氣憤填膺說道:“東虜豈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一定要出兵追擊,將東虜留在漢江之南。”
“對。”這個建議得到太多人符合,一時間說什麼的都有。
張軒當然知道,襄陽之戰,打得太慘了。
從闖營殘部,到夏軍各部都損失不下,這些將領生氣也是應該的。張軒心中也有氣,但是他卻要以大局爲重,問道:“諸位將軍,那位願意作爲前鋒追擊東虜?”
張軒此言一出,所有將領都沉默了。
在這種沉默之中,張軒心中微微一嘆,暗道:“這纔是真實狀況。”
清軍是主動撤軍,實力雖然也折損不少,但是遠遠沒有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這樣的情況之下,在漢江之南掀起一場殲滅戰,張軒倒是想,但是一場以殲滅十幾萬人殲滅戰,卻不是那麼好打。張軒只要一想城中各路兵馬的樣子,就知道,沒有這個牙口。
當然了,沒有這個牙口,並不代表,就這樣放棄,任清軍離開。
張軒說道:“周輔臣。”
“末將在。”周輔臣說道。
張軒說道:“立即出兵,截斷東虜浮橋。”
“是。”周輔臣大聲說道。
張軒看向李過,說道:“李將軍,想不想一雪樊城之恥。”
李過一聽張軒話就知道了張軒的心思,說道:“好,我這就安排渡河進攻樊城。”
張軒隨即給曹宗瑜傳令,讓曹宗瑜黏住阿濟格,最少並不能讓阿濟格輕輕鬆鬆的離開。
雖然三路反擊,但是實際上,這三路反擊都擺擺架子。當然了,並不說這些架子就沒有一點用處了。
首先傳來捷報的是李過,李過在水師的護送之下渡過漢水,擊敗清軍留守漢水北岸的人馬,不多,也就是萬餘人而言,而且這萬餘士卒還都是降軍,大半部分都是闖營降軍。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
李過立即受降了萬餘士卒。極大了補充了李過所部的戰力。
其實在清軍的戰略之中,本沒有將這裡放在心上,幾乎是一塊棄地。所以東虜才這麼容易得手。
張軒得到消息之後,立即讓李過在樊城原址上立寨,爲將來重建樊城做好準備。
好消息後面,就有一個壞消息。
阿濟格動作很快,曹宗瑜根本留不住,已經與曹宗瑜脫離了接觸,向北方而去。曹宗瑜追之不及,也不敢追得太狠,只能步步爲營北上。還好清軍似乎沒有留守的意思。
大片大片的土地都放棄了。
真正對多鐸所部有威脅的,也就是周輔臣所部的水師。
這個時候,不僅僅是周輔臣所部,還要加上鄭泰所部,兩部水師加在一起,也不過萬餘人而已,但是這萬餘人讓多鐸很是煩惱。
多鐸站在漢江北岸,遠遠的眺望漢江之中的船隊。
漢江上游本不是太寬。也限制了船隻的數量,但是以這些船隻對付浮橋,還是非常輕鬆寫意的。
多鐸只能看見兩岸幾十門大炮從兩側封鎖江面,大炮轟擊船隻。
似乎是因爲孔有德之死,再加上孔有德丟在峴山上面的大炮,讓清軍的火力有了極大的下降。
如此一來,這些火炮看上去很是威猛,但是實際上的傷害並沒有那麼大。
反而是夏軍的水師冒着火炮的轟擊,轟擊浮橋,一時間什麼火器都有,如火炮,火箭,乃至各種爆炸物,引火物。不過一會功夫,就將浮橋給點着了。熊熊燃燒的浮橋,就好像是一條火龍一樣。
一時間燃燒不盡。
而夏軍水師也不是毫髮無傷的,一會兒功夫,就一艘船吃了好幾炮。船上的傷亡不去說他。單單是多鐸就能看出來,這一艘船的吃水線猛地下降了不少。
夏軍水師的反應很快,立即開始撤退。
但是不過一會功夫,另一隊夏軍船隊就過來了。
他們拼命想辦法,截斷固定浮橋的鐵鏈。否則等一會兒,船隊不能繼續逆流而上。而這一道浮橋,並不是清軍唯一一道浮橋,雖然折損不少,但是多鐸手中最少也有十幾萬人馬。
十幾萬人馬渡江,如果僅僅用一道浮橋,必須有數日,十數日才行。
在周輔臣等水師鍥而不捨的努力之下,延遲了清軍渡河的時間,最後多鐸甚至將落到最後面的萬餘清軍,丟下去不管了。很快被各路追擊夏軍團團包圍,獲得一場不大不小的勝仗。
當然,過了漢江之後,夏軍的追擊,更加遲緩,充滿了一種送客式的追擊。張軒也沒有多關注這些事情,而是將這一件事情交給了楊承祖。
楊承祖在這一場大戰之中的表現,雖然在水準之上,但是並不算太好,畢竟峴山這個關鍵地方是在他手中丟失的,而被張軒奪下來的,追擊戰,只要小心,清軍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動作。而且以現在的情況,清軍留守南陽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給楊承祖一些收復失地的功勞。
這一場大戰,從三月初開始,到現在五月中,纔算是落下了帷幕。
雙方次第加入的人馬,都在三十萬之上,折損數字現在雙方都沒有彙總出來,甚至可以說彙總不出來了。這一次大戰之中,有很多反覆倒戈的軍隊,估計彼此都不會看做自己一方的士卒。
即便是除卻這一些軍隊之外,各自傷亡也相當不少。
最少八旗士卒傷亡在萬人左右。漢軍就更多。而夏軍更是將最有戰鬥力幾個重兵集團,紛紛打殘,李汝桂戰死,李汝桂所部,幾乎不復存在,楊承祖所部,張軒所部,羅汝才的中軍,紛紛損兵折將。闖營殘部甚至在軍事意義上被除名了。
規模如此宏大一戰,雙方的準備都很倉促。但這一戰卻是崇禎元年開始,各部戰事越來越大,從數萬人的大戰,到松山,汝州,十幾萬的會戰,到如今雙方總和在六七十萬的大戰。
從此,正式宣告一件事情。
整個天下正式轉爲南北雙雄並立時代。
只是而今南北雙雄各自內部都有太多的事情要料理,襄陽之戰後數年之間,雙方都沒有大戰打了。邊境之上,小規模交鋒不斷,但是真正的大戰卻是沒有,並非不想。
而是這一戰之後,清軍想不承認大夏是體量都不想,他們再看不起大夏,也不得不承認大夏是一個大國。
大國之間的征戰。絕不能草率,雙方不過是在積蓄力量而已。不打則已,一打就是石破天驚。當然,這只是後話了。
多鐸雖然不是一開始加入戰場,但是襄陽城之下鏖戰一月有餘折損孔有德,縱然再怎麼說,都不能稱之爲一場勝戰。與阿濟格在新野匯合之中,立即強徵各地新糧。
而今是夏五月。
夏糧剛剛下來,這些糧食大大補充了清軍糧食缺口,至少讓清軍的糧食缺口,並不是那麼大了。不過,因爲戰事的原因,今年整個春天,南陽,襄陽附近戰事急促,很多地方的耕地都遭到了破壞。
收上的糧食並不是太多。根本不足以支撐多鐸與阿濟格總共二十多萬大軍。
現在清軍最大敵人,已經不是夏軍了,而是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