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

在赫圖阿拉的廢墟旁,濟爾哈朗大聲喊完,臉上的肌肉猶在不停顫抖,他緊握着雙拳,牙齒咬得格格響。

只不過,在他的心下,卻是一片迷茫。

怎麼辦?

現在赫圖阿拉已毀,全城百姓已被唐軍盡數坑殺,而唐軍早已盡數撤走不知所往。現在的自已,到底要如何處理,方爲妥當呢?

濟爾哈朗,在清廷中,向以老成持重爲長,這行軍打仗與緊急決策,實非此人之長,故而現在的他,這般茫然無措,倒也是正常表現。

就在濟爾哈朗沉吟之際,一旁的副將戶部承政索海,此人眨着一雙三角眼,查顏觀色後,知道濟爾哈朗現在猶豫不決,便立刻低聲稟道:“鄭親王,於今之計,奴才倒有所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索海,正黃旗部,任梅勒章京兼戶部承政,原是皇太極十分親近的手下,後卻因一件小事而被免職。

原因便是,在心愛的宸妃死後,皇太極極爲悲痛,令全部的滿州官員盡皆禁止遊樂,以示哀痛之意。而這個索海,卻公然違反禁令,召妓飲酒,吹彈歌舞,後被人舉報,皇太極大怒,當即革除其承政與梅勒額真兩職,本欲將其斬殺,只不過,到底還是考慮到他曾是自已的親隨奴才,最終還是隻把他解職了事。

而在前段時間,因爲大軍西征,盛京之中,缺少老練的辦事人員和心腹,皇太極纔不得不重新啓用此人,暫任原職,以觀後效。

濟爾哈朗扭過頭去,陰沉的目光,上下掃視了索海一番,便道:“好,那你索海你且自講來。”

索海輕咳一聲,便道:“鄭親王,以奴才看來,現在唐軍雖然撤走,但前來稟報消息的哨騎說過,唐軍是從東邊穿過無人區來到赫圖阿拉城,那麼奴才敢料定,唐軍現在肯定還是從原路返回,再從朝鮮撤走回國。”

“哦,那你之意是?”

“鄭親王,以奴才看來,唐軍雖然撤走,但其擄掠完赫圖阿拉城,必定多有繳獲,且東返朝鮮的道路崎嶇難行,奴才料唐軍的行軍速度定是有限,到現在爲止,所行距離定不爲遠,故我軍可以輕騎逐之,一定能趕上他們。若能趕上他們,就可截殺其落在後面的人員,這些一來,既可有所斬獲,以稍報我興京城被焚,百姓被活埋之血海深仇,同時還可向皇上表明,我等盡忠職守,奮勇殺敵之決心。鄭親王,您以爲在下之意如何?”

索海說完這一段話,目光熠熠地望向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本是個沒主見的人,聽見索海這般主意,頓是連連點頭。

“甚好,索海你之計策倒是不錯,那就着你率全體騎兵,一路東去尋找唐軍下落,如果找到,就行截擊,但切記不可衝動,以免中了唐軍埋伏。你率騎兵先出發後,本王自率大軍,於後面接應。“

“是,奴才遵令。“

很快,索海率領全部援兵中的五千名騎兵,脫離本陣,急急東奔而去。

索海率部離去後,濟爾哈朗立即派出哨騎,讓他們急急前往錦州報信,去錦州城外的清軍大營中,拜見皇太極,稟報這赫圖阿拉城被焚燬,全城百姓被坑殺之事。

濟爾哈朗告訴這兩名哨騎,這一路上,絕不得耽擱,也不要在乎跑死馬匹,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錦州之地,去向皇太極稟報。

兩名哨騎大聲應諾,隨即急急縱馬而去。

隨後,濟爾哈朗帶着全體步兵,來到阿布達裡崗,將這裡被活埋了三天多的百姓屍骨刨出,重新加以安葬。

刨開面上的浮土後,在濃烈刺鼻的惡臭味中,見到那一具具身體極度扭曲的屍體,顯然在生前的最後時刻,經受了殘忍至極的巨大痛苦,濟爾哈朗熱淚縱橫,幾致失態痛哭。

“狗入的李嘯,竟下得這般狠手,我大清誓報此仇!“濟爾哈朗在心下咬牙切齒地發狠。

經過了整整一天的忙碌,濟爾哈朗纔將全部屍骨挑揀出來,然後火化安葬。

在阿布達裡崗紮營休息了一天後,濟爾哈朗率領這四萬多人的步兵,根據前面索海部留下的蹤跡,繼續向東追去。

三天後,一路縱馬狂奔的的兩名哨騎,在每個人都跑死了兩匹馬之後,才終於風塵僕僕地趕到了錦州城外的清軍大營之中。

隨即二人急趨入帳,向皇太極急急稟報。

此時遼西的局面,卻是各路明軍已然大聚遼西,在薊遼總督洪承疇的指揮下,七鎮明軍共十三萬人,在松山之北,乳峰山以西,間隔列七營,互相拱衛,環以長濠,以爲久據之勢。

因爲明軍據點不出,故皇太極正在與一衆滿洲宗室將領,在苦思籌備着,要如何斷其糧道,以誘使明軍出來,主攻向自已進攻,從而將這人數多達十三萬的明軍,擊潰並消滅。聽到兩名哨騎的哭訴稟報,皇太極以及代善、多爾袞、多鐸、豪格等人,都不覺驚呆了。

不是吧?!

這狗入的唐軍,掃滅蕩盡了整個金州,還不知足,竟潛行千里,從朝鮮之地登陸,偷襲了大清的龍興之地赫圖阿拉,還斬斷了大清的龍脈,還坑殺了全城的軍民百姓?!

這簡直令人難以想象!

“噗哧!“

一聲輕響,一口濃稠的鮮血,從皇太極口中噴涌而出,將地上的皮墊,浸染成一片奇異的暗紅。

他雙眼一翻,踉蹌一下,身體一搖,險些仰面倒地。

“皇上!“

“汗阿瑪!”

一旁的滿洲宗室權貴們,一時間焦急地大喊了起來。

幸得一旁的護衛,急急上來扶住,纔沒讓皇太極摔倒,隨後,這一衆護衛,小心地抱着他,將他扶回虎頭椅上。

見皇太極竟致吐血昏厥,旁邊的代善、多爾袞等人,亦是一臉驚愕,他們立即揮手斥退了稟報的哨騎,然後在一旁不知所措地等待皇太極醒來。

在令醫官緊急用鍼灸之術,緊急調治了一番,皇太極才悠悠醒轉來。

不料,在醫官退下後,皇太極竟然撲通一聲,面向赫圖阿拉的方向跪下了。

“蒼天啊!可嘆我大清龍興之地,可嘆先汗發家之地,竟遭這般深重劫難,難道是上天要滅我大清麼?!可憐朕君命天下十餘年,雖無甚德政功績,亦無甚重大過失啊,奈何蒼天要這般懲罰於朕,朕若魂歸地下,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

皇太極跪在地上大聲嚎啕,哭得涕淚縱橫。

而見皇帝如此傷心,旁邊的的代善、多爾袞、豪格等人,也紛紛跟着撲通撲通地跪地,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幅極其沉重的表情。

皇太極大聲嚎哭,一臉極其哀痛的表情,同時不停地捶胸頓足,他彷彿想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他自已內心的傷痛與無比的自責。

許久,他才漸漸止住哭聲,然後在兩名護衛的摻扶下,站起身來,重新坐回虎頭椅上。

坐回椅子後,皇太極面色陰沉地環視了一圈,猶然跪在地上的代善多爾袞等人,然後輕嘆一聲,令他們全部站起身來。

起身之後,豪格立即出列,大聲稟道:“汗阿瑪!請下令讓孩兒帶一隻兵馬前去,星夜疾趕東進,一定能追上李嘯,孩兒定要與他戰個你死我活,爲我大清報這血海深仇!“

聽了豪格這番看似豪言壯語,其實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話,皇太極內心十分煩躁,他嘆息着搖了搖頭道:”不必了,豪格你沒聽到濟爾哈朗的奏報嗎?唐軍此番偷襲相當出其不意,乃是極爲成功,現在他們早已遠撤多時,你現在想去追上他們,卻是絕無可能了。更何況,濟爾哈朗業已派兵追趕,能不能追上,只能全看天意了。“

“汗阿瑪,那唐軍在我大清境內,毀我興京,活埋軍民,犯下如此滔天大罪,難道就這樣輕輕放過他們不成?“豪格一臉焦躁。

“那又如何?難道你還能有什麼更高明的法子嗎?“皇太極冷冷回道:”現在木成生舟,赫圖阿拉已成廢墟一片,這樣的既成事實,你就是再不情願,也只能咬牙接受!“

豪格一臉痛苦之色,他還想多說什麼,卻被代善一把拉開。

“皇上,現在赫圖阿拉城被燒成一片白地,我大清龍脈,又被李嘯生生斬斷,這恐怕……“代善接過話,卻囁嚅着沒有說完。

皇太極又長嘆一聲搖了搖頭:“唉,禮親王,你不必說下去了,你的心思,朕已知了。你可知道,這般驚天噩耗傳來,在朕的心中,實實有如刀割一般啊!說實話,朕自掌理大清以來,對這些天命龍脈之類,並不深信,朕更相信事在人爲,人定勝天。只是,朕在心中擔憂,這般可怕的消息,在我大清國中傳揚出去,則只怕是引起流聲蜚語一片,令我臣民皆是恐慌,以至動搖我大清之國本啊。“

代善聞言,亦是一聲長嘆,然後垂首無言。

多爾袞站出行列來,他沉聲向皇太極稟道:“皇上,那赫圖阿拉城既已被破壞,再多爲痛悼,亦是無法。臣弟敢問,依皇上之見,我軍下一步,卻該如何行動?“

皇太極擡起頭,眼中便是一道冷光閃過:“老十四,朕告訴你,李嘯這廝,毀掉我興京城,活埋我全城子民,就是想迫使朕回師撤圍!哼,朕卻偏不上他的當,他能打得動如脫兔,朕就給他來個不動如山!”

“各位,朕要告訴你們的是,朕非但要在這裡繼續守下去,還要努力想辦法,儘快把洪承疇的十三萬明軍給解決掉,然後,再開始下一步行動。“

“哦,請問皇上,那我軍若真能打敗洪承疇部,接下來要如何行動呢?“多爾袞目光炯炯地追問了一句。

“那還用問麼,自然再乘勝奪取錦州、松山、塔山、杏山等地了。“多鐸在一旁,皺着眉頭插了一句。

皇太極直視着多爾袞的目光,緩緩回道:“豫親王說得是,我軍大計既定,豈能輕易改動?且待平定整個遼西之後,我軍方可返回盛京。“

說到這裡,皇太極環視了衆人一圈,便輕嘆一聲,又自言自語般說道:“朕想告訴大家的是,待到遼西平定後,朕將派出使者,去與明朝議和。“

聽到皇太極這般話語,衆人不覺瞪大了耳朵。

與明朝議和?

不是吧,這議和之事,向來是由那手下敗將明朝提出來的,怎麼會如何倒過來,堂堂大清皇帝,竟主動向被自已打敗過無數次的明朝提出求和呢?

這,這有點不合常理啊?

豪格首先憋不住了,他向皇太極大聲道:“汗阿瑪,我軍對明軍,乃是屢戰屢勝,奈何要向這手下敗將去屈膝求和?更何況,我軍若能消滅洪承疇的十三萬明軍,再吞下這錦州、松山、塔山等地,更是實力大漲,更勝明朝一個檔次,將來再與明人作戰,亦是更有優勢,卻不知您爲何要降尊紆貴,反過來向那稀爛無用的明朝去求和呢?“

豪格此話,說出了衆人的心聲,代善多鐸等人紛紛上前建言,向皇太極說道,若由大清自已主動提出來嚮明朝議和,卻是十分不妥,乃是大損國威之舉。

皇太極見衆人這般表情,不覺連連搖頭。

他喝了一聲,把豪格叫出來,對他大聲說道:“豪格,朕往日裡,是怎麼對你說的?你都忘記了麼?“

“汗阿瑪……“

“朕說過,明朝雖弱,但卻是個大國。大清雖強,卻還只是一個小國。故這伐明之事,只能一步一步來,急切不得。有如砍伐大樹一般,需得先斬樹枝,再斬樹幹,最後才能挖樹根。方是奪取明朝江山,讓大清能一統天下的關鍵所在啊。”

皇太極又掃視了周圍這些沉默的宗室們,復嘆道:“更何況,現在形移勢變,又豈能以舊日眼光來看待現在的問題?朕可以告訴你們,若此戰結束,我大清的頭號敵人,早已不是那孱弱糜爛的明朝,而是那該死的,雙手沾滿我大清鮮血的李嘯!這個明爲明朝唐國公,暗爲影子帝國君主一般的李嘯,纔是我大清的死對頭與頭號敵人!“

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六章 選擇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