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抓人不成反被抓

代國魚躍城

“燧國已經攻下樑國最後一城,樑國皇帝從末都跑了,往我們這邊來,諸位愛卿有什麼想說的麼?”焦子涵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

“我們尚且自顧不暇,哪還有功夫管他們!”胡思遠說道。

“對啊,如今燧國一統已成定局,而我們算起來是化外之邦。我們不如綁了樑皇,然後做燧國附屬,希望燧國不要繼續對我們下手。”司農葉汾說道。

“怎能這般沒有志氣,我們應該誓死抵抗!與樑國人聯合,奪回盛樂。”司禮馮旭罵道。

“現在的燧國,肯定不會放棄開疆擴土,定然會來進攻我們代國。所以,臣以爲,應該與樑國同盟,一起對付燧國。”李昂說道。

“燧國勢大,擁兵百萬,先後擊敗周國和樑國。我們代國本就不如燧國,再加上連續敗給鬼方、樑國和燧國,根本就沒有力量對抗燧國。故爲了陛下之安危,臣認爲,爲今之計,只有投降,方能保留宗社。”胡思遠說道。

“你們,朕……”焦子涵也很爲難。

老實說,自己能當皇帝,誰想給別人當屬臣?而現在的形勢,又不得不讓焦子涵考慮投降。

“陛下還請三思而後行!”馮旭說道。

“朕,看情況吧!看那樑國怎麼說。若是他想打我代國,自然不能忍着;若是要和我們結盟,自然求之不得。樑國來魚躍城,會經過盛樂,你們認爲他們過的來麼?”焦子涵說道。

“要看燧國鄭灝追不追了,不追還是可以過的,畢竟盛樂只有十萬人,不敢出城追擊。”李昂說道。

“那好,密切注意最新消息,不要錯過任何一個時機。”焦子涵說道。

“臣等遵旨!”官員們都跪道。

陽晉周王府

周王投降後,周國皇宮被改造成了行宮,只給應仲良過來時居住。現在古伯方住的是當年古繼潭的墨陽王府,只是改了個名字罷了。

“袁昶試圖舉義復國,想法是好的,可是這行動着實草率了些。”姜蕃說道。

“如今袁昶他們跑了,不知所蹤,我們倒是要好好計較一番了。”王澤說道。

“是啊,我們送走了他們的家眷。雖然燧皇說了與君上無關,可是時候不同了。”萬佛西說道。

“要不跟他們幹了?君上在這過着被人監視的日子,生不如死啊!”安康說道。

文援一直待在陽晉,雖然沒有多少兵馬,但是他們就認爲這是應仲良安排的人來監視他們的。

“不可,君上尚幼,經不起折騰。”劉愚反對。

“不如,自去爵位?”秦思忽然說道。

“自去爵位?對!這是個好法子。”姜蕃看着秦思,想了想。

“是啊,自去爵位,讓燧皇知道君上並無復國之心,想必燧皇也不好意思削去君上的爵位。”王澤說道。

“那劉愚負責一下,你親自去帝丘說明一下。”姜蕃說道。

“我知道怎麼做。可是袁昶他們還在外面,他們要是回來,我們怎麼做?”劉愚問道。

“殺了,然後人頭獻上去。”王澤說道。

“他們畢竟是爲了復國才做這事的,怎麼能這樣?”劉愚說道。

“爲了保住我們的命,必須要這麼做。更何況,你連人家家眷都送出去了,現在在這裡給我裝正人君子,不覺得噁心麼?”王澤冷笑。

“你……”劉愚確實同意送袁昶等人的家眷去帝丘,所以沒話反駁。

“好了,還是去準備你的吧!至於陽晉的事,我們會處理好的。”王澤說道。

劉愚沒說話,自己快步離開王府。

“那袁昶和楊琚,不回來也就罷了,回來了,就抓起來送往帝丘,可不能害了君上。”王澤說道。

“嗯,大局爲重。”姜蕃說道。

不知名的小城外,袁昶和楊琚坐在茶攤喝茶。

“陽晉那幫混蛋,將我們的家眷送到帝丘,更是賣主求榮,出賣君上!”袁昶氣憤至極。

“知道了又能如何?我們現在哪都不敢去,回了陽晉,那幫人指不定怎麼賣我們,將我們送到帝丘,去迎合敵人。”楊琚顯得很平靜。

“不如我們去代國吧?”袁昶說道。

“代國現在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我看,他們八成會和陽晉那幫人一樣,把我們交給燧國。”袁昶說道。

“我看不一定。聽說樑國北上,準備和代國聯合,我們可以看看代國的態度。若是樑、代聯合,我們就去投靠代國;若是代國和樑國對着幹,我們還是遠走海外吧!”楊琚說道。

“那我們北上去統萬等着,一有消息就去。”袁昶說道。

“那我們現在走吧!”袁昶起身。

這茶攤老闆在他們走後,立馬就去報官,將他們的行蹤報告給了當地官府。

縣令認爲這是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所以沒有通知上頭,自己帶着衙門的人沿着路追擊袁昶他們。

袁昶他們雖然是走小路,但是也沒能躲避掉衙役的追擊。

“袁將軍、楊將軍,二位可好啊?”縣令笑道。

“得饒人處且饒人,今日你放過我們,來日好相見。”袁昶說道。

他看到這羣人的打扮,就知道是當地縣衙的人。也猜到他們的行蹤已經被茶攤老闆泄露出去了。

“你們死到臨頭了,還敢說這話誆我?來人啊,抓起來。”縣令說道。

幾個衙役就衝了上去,準備抓袁昶和楊琚。

但是,他們兩人畢竟是武將出身,特別是楊琚是武將世家,對付這幾個衙役,還不是手到擒來?所以,這些個衙役全部被打倒在地。

“全殺了吧!我們的行蹤不能暴露。”袁昶說道。

“兩位將軍,下官只是奉命行事,還請放過我,我做牛做馬也會報答二位的。”縣令沒了之前的猖狂,跪在地上,連連磕頭求饒。

“剛剛讓你放了我們,也沒看見你發善心!”楊琚冷笑。

“這,兩位大爺饒命啊!我上有小,下有老,還有幾房小妾要養,求大爺饒命,饒命啊!”縣令不斷磕頭。

“晚了!”楊琚直接一刀割下縣令人頭。

“清理下,我們走。”袁昶說道。

“還清理什麼,直接讓他們喂野獸!”楊琚擦擦手。

“那走吧!”袁昶想想也是。

兩人知道路線已經泄露,於是不去盛樂,改走上墉了。

第12章,腐儒誤事第85章,倉平關失守第172章,澹臺節的身世第238章,往南第137章,新暮方國第237章,處理趙符第110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一)第178章,準備第224章,代樑協定第159章,劍峰峽慘敗第110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一)第105章,四個小女孩第53章,應仲明第90章,胡心雨被關小黑屋第202章,出逃方案第87章,江都淪陷第77章,改革(二)第173章,普光兵變第194章,鄭穎離開帝丘第126章,月夜戲鄭穎第18章,等待第228章,子死,母立第148章,應不語第205章,逃離離山第3章,夜深第61章,各懷鬼胎第105章,四個小女孩第206章,指揮第22章,宴會(二)第250章,太子中毒案第2章,小郡主第92章,同意的條件第77章,改革(二)第214章,宗驄死第108章,鄭穎的意志第105章,四個小女孩第153章,人選第41章,自取其辱第140章,林佩兒第174章,陽晉之戰(一)第105章,四個小女孩第167章,烏雲關之戰(一)第232章,胡心雨的陵墓第58章,兄弟相聚第177章,交換人質的人第212章,送林佩兒第99章,應叔笙投降第136章,渠提腱山第174章,陽晉之戰(一)第71章,萬弘受封第16章,削藩與應對第255章,約狩獵第117章,鄭穎被抓回第122章,追擊南蠻第250章,太子中毒案第78章,取名字第227章,宮變(二)第196章,調動部隊第173章,普光兵變第189章,慶功宴第72章,甘疾的選擇第245章,下藥?第127章,鄭穎懷孕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34章,好處第103章,打劫第163章,將計就計第5章,回帝丘第201章,血戰突圍第51章,登基第5章,回帝丘第37章,一同出發第138章,嬰齊認師第17章,夜襲第112章,杞人憂天?第192章,國師漆雕殤第254章,派海外使團第82章,聊天第191章,樑代盟第179章,鄭穎立威第226章,宮變(一)第218章,清理第182章,樑國遷都第160章,古繼淵至帝丘第96章,收徒授藝第155章,誓師大會第226章,宮變(一)第57章,逃出皇宮第101章,問策第2章,小郡主第242章,三蠻裁軍第163章,將計就計第102章,偶感風寒第23章,婚禮第55章,江都第238章,往南第147章,津南練兵第8章,胡家族長第4章,獅子大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