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

中軍帳正面的牆上,掛着一張碩大的地圖,上面分別標註了各路流寇所在的位置。

登萊新軍營指揮副使以上的軍官,悉數來到了中軍帳。

“文儒,說說流寇分佈的情況吧。”

廖文儒走到吳宗睿的面前,抱拳行了軍禮,轉身走到了地圖的前面。

“崇禎八年流寇彙集滎陽,召開了所謂的滎陽大會,當時流寇號稱十三家七十二營,總兵力約二十萬人。”

“一年多時間過去,流寇爲十二家,號稱八十五營,總兵力依舊是二十萬人左右。”

“流寇原首領、闖王高迎祥被我登萊新軍生擒,流寇掌盤子老回回馬守應,亦被我登萊新軍生擒,兩人押解京城之後,被朝廷凌遲處死。”

“馬守應麾下的流寇,被李自成收編‘’李自成被其餘流寇掌盤子推舉爲新的首領,成爲了新的闖王,其麾下的總兵力接近四萬人,在山西平陽府一帶活動。”

шшш●ттkan●C ○

“其餘十一路流寇的情況如下。”

“八大王張獻忠,麾下兵力三萬左右,在湖廣襄陽一帶活動。”

“曹操羅汝才,麾下兵力兩萬人左右,在山西平陽府一帶活動。”

“革裡眼賀一龍,麾下兵力兩萬人左右,在河南南陽府一帶活動。”

“左金王賀錦,麾下兵力一萬五千人左右,在河南汝州一帶活動。”

“改世王許可變,麾下兵力一萬五千人左右,在山西平陽府一帶活動。”

“四天王李養純,麾下兵力一萬五千人左右,在河南南陽府一帶活動。”

“順天王高應登,麾下兵力一萬五千人左右,在山西平陽府一帶活動。”

“滿天星張大受,麾下兵力一萬人左右,在湖廣襄陽府一帶活動。”

“混十萬馬進忠,麾下兵力一萬人左右,在湖廣襄陽府一帶活動。”

“掃地王張一川,麾下兵力一萬人左右,在河南南陽府一帶活動。”

“射塌天李萬慶,麾下兵力一萬人左右,在河南南陽府一帶活動。”

“當然,這僅僅是流寇名義上擁有的軍隊人數,實際數目不止如此,流寇的兵力分爲老營軍士與新營軍士,山西、河南南陽以及陝西一帶的饑荒,讓大量的流民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讓流寇隊伍人數猛增,譬如說李自成,麾下兵力表面上是四萬人,實際上可以彙集到近十萬人左右。”

“陝西部分地方,也有小股的流寇,但力量不大,可以忽略不計。”

“十二路流寇,活動在山西平陽府、河南南陽府、汝州府以及湖廣襄陽府一帶,李自成、羅汝才、許可變三路流寇合兵一處,勢力最爲壯大,張獻忠、張大受合兵一處,兵力次之,賀一龍、李養純、張一川、李萬慶四路流寇悉數在南陽一帶活動,他們時分時合,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單獨活動,剩下的賀錦,單獨在汝州一帶活動,高應登,單獨在平陽府一帶活動。”

“流寇聚集的地方,大都屬於山地,附近有崇山峻嶺,若是遭受到朝廷大軍的圍剿,無法抵禦的情況之下,他們會撤回到大山之中,讓圍剿的大軍望山興嘆。”

“經過多年的廝殺,各路流寇都有了一定的實力,特別是他們的老營,組成的軍士要麼是譁變的原朝廷軍士,要麼就是經歷數次廝殺倖存下來的軍士,戰鬥力還是不錯的,想要徹底剿滅他們,需要傾盡全力。”

。。。

所有人都聽得非常仔細,瞪大眼睛看着牆上的地圖。

地圖上面標註了各路流寇大概的位置,以及麾下兵力的數量,同時也標註了五省大軍分佈的地方,目前圍剿流寇的情況。

“文儒,說說各省軍隊分佈的情況,大概說一說就可以了。”

廖文儒點點頭,手中的竹鞭再次指向了地圖。

“陝西的兵力,基本集中在西安府城附近一帶,寧夏、延綏等地駐紮的邊軍,一般情況之下不會調動,四川的兵力,基本駐紮在成都府一帶,少部分的兵力調遣到了夔州一帶,防止流寇進入四川,河南的兵力,主要集中在開封府城一帶,鄭州有少量的兵力,登萊新軍決定駐紮在洛陽府城之後,這裡原來駐紮的兵力,全部都撤到開封府城一帶,湖廣的兵力,主要集中在鄖陽府城一帶,歸於湖廣行都司直接掌控。。。”

不僅僅是吳宗睿,就連諸多的軍官,對於各省兵力的駐紮情況,都沒有多大的興趣,他們知道,接下來剿滅流寇的戰鬥,根本無法依靠駐紮在地方上的各路大軍。

廖文儒說完之後,將竹鞭放在了桌案上面。

吳宗睿走到了地圖的前面,他沒有拿起桌上的竹鞭。

“十二路的流寇,基本分佈在三處,其中山西平陽府流寇的力量最爲強大,湖廣襄陽府次之,力量最弱的是分佈在河南南陽和汝寧的流寇。”

“你們都知道,我們登萊新軍肩負了剿滅流寇的重任,已經開拔來到洛陽府城,剿滅各路的流寇,就是我們接下來的作戰任務。”

“十二路流寇分佈的範圍太廣,雖然我們有七萬將士,力量強大,可如果分兵了,我們的力量一樣變得薄弱。”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這是我們剿滅流寇的作戰原則。”

一邊說話,吳宗睿一邊伸出了右手。

“手指張開,一巴掌打到臉上,與握緊拳頭,一拳打到臉上,力度的大小可想而知,我們剿滅流寇,是同樣的道理,登萊新軍集中兵力,剿滅一路流寇,與分兵多路作戰,效果完全不一樣。”

說到這裡,吳宗睿拿起了桌案上面的竹鞭,指向了南陽府。

“南陽府有四路流寇,他們的力量最爲薄弱,我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南陽府。”

“南陽府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災荒,流民遍地,活動在這裡的四路流寇,籌集糧草困難,能夠維持下去就不錯了,不過他們的兵力數量肯定不少,絕大部分的流民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都會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

“文儒,十天之內,制定出來詳細的作戰計劃。”

“羅典召,斥候營必須在五天時間之內,偵查清楚流寇所處區域的地形地貌,繪製出來詳細的地圖,爲大軍作戰提供保障。”

“參與作戰的所有將士,必須做好深入崇山峻嶺的準備,就算是流寇逃到天涯海角,我們也要將其徹底剿滅,決不能留下後患,特別是流寇的掌盤子,是我們登萊新軍作戰的第一目標,原則上,我不希望生擒流寇的掌盤子,不接受任何流寇掌盤子的投降。”

中軍帳裡面變得異常的安靜,衆人聽得異常的仔細。

“登萊新軍的大本營,原來是登州和萊州,現在完全變化了,我們開拔到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大本營,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要奔赴各地作戰,所有將士都要入鄉隨俗。”

“所有人都要牢記軍紀軍規,我不希望有將士作戰勇猛,立下了軍功,卻因爲違反了軍紀軍規,遭遇到嚴厲的懲戒。”

“好了,諸位都去準備吧,文儒、劉寧、喬明俊、羅典召留下。”

。。。

吳宗睿端坐在上首,廖文儒等人站立在下首。

“我們已經確定,首先剿滅位於河南南陽府的流寇,這是十二路流寇之中,實力最爲薄弱的流寇,本次的作戰,我們登萊新軍主動出擊,務必全殲南陽府境內的所有流寇,斬殺四路流寇的掌盤子,作戰務必速戰速決。”

“登萊新軍來到了河南洛陽府城,相信不長時間,消息就會泄露出去,我們要趁着消息泄露出去之前,抵達南陽府作戰。”

“羅典明在西安府城,喬明俊,後勤營的一切事宜,暫時是你負責,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軍若是因爲糧草的問題無法徹底剿滅流寇,你知道該接受什麼樣的懲戒,你本就是執法營營指揮使,我不多說了。”

“此次進入南陽府城作戰,我的建議是調動五萬大軍,力爭三個月時間之內,徹底剿滅南陽府境內的流寇,也就是說,在秋收季節開始的時候,南陽府境內的流寇徹底消失。”

“作戰計劃務儘快制定出來,文儒,雖然我給你的時間有十天,但我希望大軍開拔之前,一切的準備事宜都完備了。”

。。。

中軍帳內安靜下來了。

穿越之後,事態的發展,已經違背了吳宗睿原來的計劃和想法,坐山觀虎鬥是不成立的,也不可能做到,但要徹底剿滅流寇,亦是吳宗睿不願意做的,大明王朝雖然破敗不堪,但還在苟延殘喘,如果內部平定,沒有了流寇,外部沒有後金韃子的侵擾,維持幾十年沒有問題。

吳宗睿不可能等待幾十年。

儘管計劃周密,儘管登萊新軍已經空前強大起來,但有些事情,吳宗睿無法完全掌控。

如何的掌控天下,實行既定的目標,前景變得越來越模糊。

吳宗睿站起身來,走到中軍帳外面,擡頭看着湛藍的天空,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按照歷史發展的進程,有些重大的事情,應該要發生了,到時候,如何從紛亂的局勢之中獲取好處,真的需要吳宗睿詳細籌謀了。

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二章 廖文儒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懼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