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心願終了

裴熙白了秦琬一眼,沒好氣地說:“你不要激我,也不要一竿子打死所有。文官之中,不乏能人;武將之中,亦有兇徒。想要令地方上的百姓過上更好地日子,還得細細篩選,不能一刀切了。”

說到這裡,他又補了一句:“本朝雖無成例,地方官默認的規則卻是文官做郡守,武將做都尉。想要移風易俗,並不是那麼輕鬆的事情。”

何止是不輕鬆,簡直是艱難了。

不過還好,大破高句麗,給了他們一個突破口——在那片遙遠的,肥沃與貧瘠並存,溫暖與寒冷同在的土地上,自詡高貴的讀書人大都不願意去,秦琬想要派貴族子弟們去開荒,還得把獨女送去當旗幟。

這也恰恰爲武將轉文職,成爲地方官,提供了一個最佳的示例所在。不光是東北,西南、東南,乃至西北,也是一樣。

秦琬將秦晗送去東北,無疑寄託了她深深的希望,她盼着女兒能在那片土地上做出成績,使之成爲秦晗封王,甚至登基爲皇的勳章。

沒錯,登基爲皇。

秦琬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過讓蘇沃繼承皇位,哪怕是現在也一樣。

西北局勢複雜之至,阿史那思摩又是一等一的俊傑,突厥控弦百萬,勢力極大。雖然朝廷已經在籌備對河西走廊的戰略,不出幾年,又會與突厥短兵相接,再度開戰。但蘇沃目前只是個校尉,縱然別人不敢把他當一般校尉看,他上頭還壓着兩位大都督,幾位聲名赫赫的名將。

這等情況下,沒有十幾二十年,想要立下不世功勵,蘇沃還有得磨。

更何況,秦琬並沒有改他的姓。

蘇沃承嗣邢國公蘇家一脈,乃是世祖皇帝親自判的。秦琬想讓蘇沃改姓爲秦,還要大費周章。如果秦琬不替他改過來,他想當皇帝,只有造反一條路可走。

這也是秦琬之前爲什麼一直壓着他,不讓他外放的原因——放一個只要出去,十有八九會造反的人,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麼?

秦琬當然壓得住蘇沃,可她要爲江山傳承,爲自己的繼承人考慮,但現在,她轉變了想法。

她雖希望秦氏江山千秋萬載,卻也知曉天下沒有永世傳承的皇朝,朝廷一旦昏聵,有衰敗的徵兆,首先就會對四境失去控制力。

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即使如此,何不多留一條後路?

一直壓着蘇沃的話,他肯定會不甘,那麼,換個法子,給他王爵,裂土封王呢?而且封國的位置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着,又當如何?

人都是這樣的,擁有的越多,就越不敢輕易冒險。蘇沃身爲秦琬的嫡長子,不能繼承皇位,不甘心之餘,肯定也有害怕。畢竟君臣之分,天下一言九鼎,可以斷他的生死。

但如果他立了極大的功勞,秦琬封他在西域做王,便是天經地義。不管是秦晗還是秦昭,歸根到底都比蘇沃小,長幼有序還是要守的,蘇沃又是因功封王,難道還能隨隨便便奪去他的王爵不成?

哪怕他要送質子,要被奪王爵,甚至受了一肚子冤枉氣,被逼着造反。難道他安安分分留在國內做他的邢國公,就不會遭受這些命運?

退一萬步說,秦琬的繼承人,若是連這點也容不下,丟了江山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換個角度想,倘若秦琬對蘇沃這般仁至義盡,繼承人也延續了她的政策厚待蘇沃。蘇沃還要造反,跟隨他的人,怕不會很多。

正因爲如此,她很乾脆地告訴裴熙:“我決定,等臨川郡王長大後,送他去邊疆。”

生於深宮之中,縱不是長於婦人之手,學到的也盡是些權謀陰私,不知天下之大,百姓之苦。

身爲皇室繼承人,本就該魚龍白服,外出行走,纔不會被人欺,被人騙,不會覺得百姓被盤剝,理所應當。

這樣做當然是有風險的,不管是疾病還是暗殺,都可能令秦琬本就不多的兒女折損。但苦難,本就是最容易令人成長的。秦琬寧願擔着這麼大的風險,也不想養出不知世事的廢物!

皇位傳承更多靠的是帝王心意,權術縱橫,而非本身心性和能力,本就不是什麼好事。倘若繼承人是個被人哄騙都不知道的傻子,或者明明很聰明,但爲了享樂,對很多事裝聾作啞的傢伙,那就更糟糕了。要再來一個如魏庶人一般自私狠毒的傢伙,國不亡也熬不了多久。

裴熙對蘇沃成見很大,本還想再反對兩句,看見秦琬臉上一閃而過的傷感,忽然明白了原因。

不管是周還是漢,不管這兩個朝代實施分封,給統治者製造了多少麻煩,起兵造過多少次反,又是怎樣奪取了宗主國的江山。但也不得不承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封國都是朝廷中樞最有利的屏障,擋下了無數的爭端。

不僅如此,周朝的姬氏血脈,漢朝的劉氏血脈,卻都因此而傳承了下來。尤其是漢代,王莽篡漢之後,還有劉秀得天眷顧,一統天下。

劉秀活着的時候,徐然不敢逾越一步,待到劉秀駕崩才趁亂起兵。甚至可以說,如果劉秀沒有廢長立幼,天下還是劉氏的天下,輪不到徐氏來坐。

徐然倒是沒有分封,他的兒孫們有學有樣,恨不得把宗室都堆在眼皮子底下,好生看管。前朝滅亡的時候,亂兵衝進去,前朝皇族的血脈就這樣被殺得乾乾淨淨,半點不留。如果不是前朝曾經宮變過,皇室遺腹子流落民間,改姓爲容,前朝皇室一脈就算徹底斷絕了,史書也只能任後來者塗抹。

秦琬看重血脈傳承,非常看重血脈傳承,遠比一般人還看重血脈傳承。

因爲她是女子,自詡高貴的男人們很難容忍一介女子爬到他們頭上,秦琬生時,他們可能不敢動,秦琬死後,他們一定會出手。

就如呂后,在世之時,無論是劉氏皇族,還是公卿大夫,全都被她壓得擡不起頭來,那又怎樣呢?哪怕她爲了保全家族,推行劉呂聯姻,但她死後,呂氏一族非但被族滅,就連出嫁女,甚至出嫁女所生的劉氏皇子,也都沒有保住。

所以,她的後人,一定要活着,而且要有尊嚴,有地位地活着。她纔不會被人任意粉飾、扭曲、抹黑。

甚至,哪怕中原改朝換代,她的後人卻在邊陲紮下了根基。對立的兩個勢力,自然各自要承認自己是正統,她的存在才能被記住,不被徹底抹殺。

裴熙因爲自身的經歷,並不看重家庭,有子不如無,並不能體會這種爲後人計的心情。加上他本來就不在乎什麼身前身後名,也很難理解秦琬這種“無論如何,我就是要後人記得,並且公正看待我”的執着。

但有些事情,本來就不是隻有理解,才能做的。

不管秦琬還是先帝,有些時候或許都沒辦法理解他,可他們都包容了他的做法。

這一次,換他來包容她好了。

“既然這樣的話,以後什麼括戶、開河、修路,我就不負責了。”裴熙揚了楊眉,恢復了一如既往的驕傲,“乾脆你把首相和次相直接改成文相和武相,衛拓反正是做熟了那些事情的,有他壓着文官,不至於鬧騰得太歡。我呢,就專心兵事,省得把本來就不多的精力花到那些無窮無盡的蠢貨身上。”

接下來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裡,大夏或許每隔幾年就會展開對外族的大戰。可一旦中原腹地遇到什麼天災人禍,朝廷就需要將精力主要放到內政上。按照裴熙的想法,戰前準備、動員啊,這些都由他負責,一旦國力有限,他就督促人專研戰爭器械上去。至於內政,其他人愛負責就負責吧,他不管了!

秦琬本來還有些感動,聽見他後半部分提議,又好氣又好笑:“你從來不是在意次序的人,爲何對此事耿耿於懷?”

“我只恨自己沒能早生五年,與衛拓一較高下。”裴熙憤憤道,“晚生五年便一輩子屈居他之下,這是我平生最恨之事,豈能輕易放下?”

三言兩語之間,原本縈繞在書房的凝重、傷感與尷尬,已消弭無蹤。

永元三年,秋。

邢國公蘇沃任安西校尉,帶着三百家丁,遠赴安西都護府,參與大夏對突厥的防禦,準備着隨時可能到來的戰爭;萬年公主爲宣化都尉,帶着六十個身上有官職的貴族子弟,以及十二個女學出身的女官,前往安北都護府。

她的使命,除了協助翰海都護府的成立外,更要令原本的高句麗,如今的翰海郡太平安定,促成繁榮的貿易,宣大夏德政,令原本的高句麗子民一心向夏。有朝一日,整個翰海,只有大夏忠誠的子民,衣冠博帶的漢家子弟,再也沒有漢人麗人之分。

不久的將來,逐漸長大的臨川郡王,也將踏上旅程。

執掌天下的女帝站在紫宸殿中,面對巨大的《九州疆域圖》,在西南與嶺南之間踟躕良久,最後慢慢劃了一條線。

沿江而下,路過洛陽、到達揚州,再轉向五嶺之南。

中途有一站,本來不必停留,女帝卻已決定,屆時讓隊伍拐個彎,到達彭澤,讓她的幼子去看一眼。

那是她生長的,卻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生於彭澤,老於長安。

這樣的結局,也未必不好。

END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到這裡就算完啦!後續有幾篇番外,對幾個重要人物做交代,有些事情統一最後說喲!(* ̄3)(ε ̄*)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子之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施以恩德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四章 嫡庶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二百八十五章 鎖定目標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來橫禍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劫難渡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難兩全第三百九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百三十章 居高臨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都護第二百五十章 石破天驚第二百一十二章 馮歡生死第一百三十章 居高臨下第八十章 偏心之名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中交易第十二章 官爵第九十三章 目光短淺第三百三十二章 舉座譁然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外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七十四章 媚俗之流第三百九十八章 廟號裁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人西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情誼幾許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二百七十四章 隔閡已生第三百九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四百六十五章 深宮之變第二十二章 認可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七十八章 故意孤立第七十五章 急功近利第二章 代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怨自艾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平郡王第一章 無奈第四百八十四章 民族覺醒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宗室之力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失一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格局不同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身犯險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拔寨第三十三章 救美第一百四十二章 樂平公主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一百四十五章 截然相反第三十九章 萌芽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七十七章 琴師臨歌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之砒霜第四百六十一章 恩師孽徒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二百七十章 今時往日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安之礦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六十七章 背主之人第三百零八章 藉機下注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氏修儀第二百二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百三十六章 紀家舊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子之心第一百零六章 生活方式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復仇之路第五十四章 不合時宜第六章 賢惠第一百五十五章 鮮廉寡恥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子之師第四百六十五章 深宮之變第四百四十章 以爲得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九十一章 救人一命第三百五十四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西都護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二百八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三百九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三百一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家心思第三十二章 蕭譽